CN204793630U - 一种配电插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配电插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3630U
CN204793630U CN201520594532.2U CN201520594532U CN204793630U CN 204793630 U CN204793630 U CN 204793630U CN 201520594532 U CN201520594532 U CN 201520594532U CN 204793630 U CN204793630 U CN 2047936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supply unit
load
interpolation frame
distribu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945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永军
李欣
米新锋
李树人
邱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merson Network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945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36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36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36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插框,包括:插框;设置于所述插框内的安装板;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直流配电模块,包括至少一路重要负载分路及其对应的非重要负载分路,以实现至少一路负载输入;监控及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框上,并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电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直流输入直流多路输出插框,具有体积小,扩展性强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配电插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配电插框。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源系统中,电源模块需要装配在配电插框内,该配电插框可以提供AC-DC或DC-DC电流的转换、为电源系统提供输出电流、电源系统的信号采集和监控的功能,同样,该配电插框也可以用于监控模块,现有的配电插框是采用在插框上增加上盖的方法进行垂直限位,这样所带来的问题是,降低插框内部空间的使用率,这对于施工人员还是维护人员都会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插框空间使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配电插框。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配电插框,包括:
插框;
设置于所述插框内的安装板;
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直流配电模块,包括至少一路重要负载分路及其对应的非重要负载分路,以实现至少一路负载输入;
监控及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框上,并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重要负载分流器,其设置于所述重要负载分路上;
非重要负载分流器,其设置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上;
断路器,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重要负载分路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的短接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插框内的接触器。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插框的两侧还设有挂耳。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监控及显示模块包括:
监控控制单元,其电连接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
显示器,其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控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插框开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使其屏幕显示于所述插框外侧;所述插框内侧设置有所述监控控制单元。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配电插框包括多路重要负载分路以及分别与之对应的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时,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重要负载分流器;
分别与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非重要负载分流器;
断路器,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的第一短接排;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的第二短接排。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配电插框中,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直流防雷器,其设置于所述插框内。
上述公开的任一种配电插框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为直流输入直流多路输出插框,其通过安装板上设置直流配电模块,充分利用配电插框内部空间,提高了配电插框的使用率,而且具有体积小,扩展性强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配电插框,其设计为至少一路直流输入多路输出插框,可满足用户对直流配电系统进行扩展,满足一路输入(或多路输入)多路输出功能。同时可检测各路负载的电流、各分路开关状态和对每路电量进行计量,并通过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上传至上级电源监控,实现智能化需求。此外,通过设置直流防雷器使所述配电插框输出具有直流防雷功能。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该配电插框主要由直流配电模块3和监控及显示模块32组成,具体的,包括:
插框1;
设置于所述插框1内的安装板2;
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的直流配电模块3,包括至少一路重要负载分路31及其对应的非重要负载分路32,以实现至少一路负载输入;即直流配电模块3可分为重要负载分路31和非重要负载分路32。微型断路器35的容量和数量可根据用户需求配置。客户在接输入线时重要负载接重要负载分路31,非重要负载接非重要负载分路32。同时,也可在本插框1内实现区分重要和非重要负载,每一位客户的重要负载输入及非重要负载输入是一路负载输入。其中,次要负载和重要负载的区别为:停电后,由电池供电,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时断开次要负载,只给重要负载供电。
监控及显示模块32,设置于所述插框1上,并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电连接。其中,监控及显示模块32具有监测重要负载总电流、次要负载总电流、全部断路器35开关状态以及测量各分路电流的功能,优选的,可以增设一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接口及相应的通信协议上传至预设的远程开关电源监控系统。
此外,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还包括:
重要负载分流器33,其设置于所述重要负载分路31上;
非重要负载分流器34,其设置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32上;重要负载分流器33和非重要负载分流器34可用于电流和电量的计量。
断路器35,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2上。断路器35的开关状态可以通过信号电缆受控于所述监控及显示模块32。断路器35可以采用空气开关,空气开关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除能完成接触和分断电路外,尚能对电路或电气设备发生的短路、严重过载及欠电压等进行保护,同时也可以用于不频繁地启动电动机。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配电插框其通过安装板上设置直流配电模块,充分利用配电插框内部空间,提高了配电插框的使用率,
此外,图1中,插框1的两侧还设有挂耳5,该挂耳5可以为用于固定于19英寸机柜的安装挂耳5,也可以为用于挂墙安装的挂耳5附件。由于本设计体积小,可方便安装于19英寸机柜或挂墙安装,便于扩展。
其中,监控及显示模块32包括:
监控控制单元41,其电连接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
显示器42,其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控制模块。显示器42的屏幕可显示本地内容:重要负载总电流、次要负载总电流、开关故障告警等。
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器42的安装示意图,所述插框1开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器42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使其屏幕显示于所述插框1外侧;所述插框1内侧设置有所述监控控制单元41。即前门上带有显示屏,可查看本插框1电流电压,故障、告警等内容。
参加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不同于上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插框1内的接触器37。通过设置接触器37可实现非重要负载下电功能。
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二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重要负载分路31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32的短接排36。通过设置该短接排36实现一路输入。该实施例中,接触器37可选配,即可不设置接触器37,所述配电插框不具有下电功能。
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配电插框包括:
多路重要负载分路31以及分别与之对应的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32;图5所示出的重要负载分路31及非重要负载分路32分别为三路,一般地,将一路重要负载分路31及其对应的非重要负载分路32为一用户输入,那么图5所示出的各负载分路可分为用户一输入、用户二输入、用户三输入。
相应的,该配电插框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31对应设置的多个重要负载分流器33;
分别与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32对应设置的多个非重要负载分流器34;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31对应设置的多个直流防雷器38,其设置于所述插框1内。即一用户输入对应一个直流防雷器38。同样的,第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一个直流防雷器38,以达到直流防雷功能。
参见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提供的配电插框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不同于第四实施例之处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3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31的第一短接排36a;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32的第二短接排36b。
如此,通过两个短接排36将用户一输入、用户二输入、用户三输入改为一路输入,三路输出。这是因为,三用户输入一般对应三用户输出,若采用这两个短接排36连接多路重要负载分路31及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32即实现了一路输入三路输出。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插框;
设置于所述插框内的安装板;
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直流配电模块,包括至少一路重要负载分路及其对应的非重要负载分路,以实现至少一路负载输入;
监控及显示模块,设置于所述插框上,并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重要负载分流器,其设置于所述重要负载分路上;
非重要负载分流器,其设置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上;
断路器,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重要负载分路与所述非重要负载分路的短接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设置于所述插框内的接触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框的两侧还设有挂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及显示模块包括:
监控控制单元,其电连接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
显示器,其电连接于所述监控控制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框开设有开口,所述显示器设置于所述开口内并使其屏幕显示于所述插框外侧;所述插框内侧设置有所述监控控制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插框包括多路重要负载分路以及分别与之对应的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时,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重要负载分流器;
分别与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非重要负载分流器;
断路器,其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的第一短接排;
用于连接所述多路非重要负载分路的第二短接排。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插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模块还包括:
分别与所述多路重要负载分路对应设置的多个直流防雷器,其设置于所述插框内。
CN201520594532.2U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配电插框 Active CN2047936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4532.2U CN204793630U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配电插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94532.2U CN204793630U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配电插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3630U true CN20479363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3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94532.2U Active CN204793630U (zh) 2015-08-03 2015-08-03 一种配电插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36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149A (zh) * 2016-09-20 2018-03-27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况嵌入式通信电源升级插框
WO202112938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电模块及通信电源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6149A (zh) * 2016-09-20 2018-03-27 维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双工况嵌入式通信电源升级插框
WO2021129389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配电模块及通信电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76194U (zh) 中压开关柜在线监测装置
CN203312656U (zh) 智能节能型户外开闭所
CA3115434A1 (en) Integrated electric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architecture
CN103746410B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移动储能设备
CN204793630U (zh) 一种配电插框
CN204465016U (zh) 一种集中监控式光储微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CN203951060U (zh) 一种综合配电箱
CN203536799U (zh) 一种防雷配电箱
CN208548592U (zh) 一种配电柜
CN204391886U (zh) 机房市电/ups集成配电柜
CN202916667U (zh)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202815559U (zh) 智能配电室管理系统
CN201994572U (zh) 一种馈电柜及抽出式油井集中控制供电装置
CN204835234U (zh) 用于通信的直流列头柜
CN204243514U (zh) 一种室外箱柜防凝露装置
CN103491692B (zh) 一种照明智能电气系统
CN203300953U (zh) 智能pt柜结构系统
CN204835710U (zh) 一种智能配电箱监控系统
CN205921209U (zh) 一种智能配电插框
CN207967763U (zh) 一种智能中置柜
CN201289967Y (zh) 基站配电箱
CN107147126B (zh) 一种智能安全供电系统
CN208299263U (zh) 微站隔离装置
CN105098646B (zh) 一种具有通讯功能的户内智能化10kV分界断路器开关柜
CN202997399U (zh) 智能插拔式配电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after: Vitami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shan District Xueyuan Road in Shenzhen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5 No. 1001 Nanshan Chi Park building B2

Patentee before: Aimosheng Network Energy Source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