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16667U -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916667U
CN202916667U CN201220525219XU CN201220525219U CN202916667U CN 202916667 U CN202916667 U CN 202916667U CN 201220525219X U CN201220525219X U CN 201220525219XU CN 201220525219 U CN201220525219 U CN 201220525219U CN 202916667 U CN202916667 U CN 2029166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ynamic environment
connects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52521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柯建兴
余远恒
朱利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art3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UILI FA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UILI FA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UILI FANGZ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2052521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9166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9166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91666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系统包括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内集成有一电池管理单元。由于是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内集成有电池管理单元,从而使得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更灵活,且降低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架设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房动力环境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公知地,在电力、通信等领域中,机房包括有动力系统和环境系统,其中的动力系统的设备主要包括配电柜、不间断电源、直流电源等,其中的环境系统主要包括空调、温湿度、漏水/漏油等。若机房内的动力系统和环境系统出现故障或灾害,会危机机房内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行,严重时会造成机房内的计算机设备故障,甚至使系统长时间全面瘫痪。
为此,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针对机房内设备的特点和工作环境,对机房内的电源、蓄电池组、不间断电源等设备、以及温湿度、烟雾、地水、门禁等环境参量实现监控,还可在监控到异常时发出报警。
而在现有技术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实现监控及报警控制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与其电池管理单元采用分体设计,使用不灵活、且增加了系统的架设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动力环境监控主机与其电池管理单元采用分体设计,使用不灵活且系统架设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动力环境监控主机,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内集成有一电池管理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检测仪、门磁报警器、红外入侵报警器、摄像机;此时,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
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漏水检测仪、所述门磁报警器、所述红外入侵报警器和所述摄像机的监控接口组。
更进一步地,所述系统还可包括连接蓄电池组、采集所述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纹波电压以及电池温度的电池传感器;此时,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
连接所述电池传感器的第一接口;
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采集所述蓄电池组的电流的电流检测接口;
连接所述蓄电池组,向所述蓄电池组的采集回路注入纹波电流的纹波注入接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接口组可包括:
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第二接口;
连接所述漏水检测仪的第三接口;
连接所述门磁报警器的第四接口;
连接所述红外入侵报警器的第五接口;
连接所述摄像机的第六接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接口组还可包括:
连接输入/输出干结点的第七接口;
连接单总线接口的第八接口;
连接不间断电源的第九接口;
连接高压直流电的第十接口;和/或
连接空调的第十一接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八接口、第九接口、第十接口、以及第十一接口可为RJ45接口;所述第七接口可为5.08间距的凤凰端子。
再有,所述系统还可包括联动报警单元,此时,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可包括:
射频接口;
连接所述联动报警单元的联动控制接口。
再有,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可包括:交流电源接口和直流电源接口。
另外,所述系统还可包括:放置在本地的显示器、路由器、以及连接所述路由器的远程监控终端;此时,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
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视频输出接口;
连接所述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封装尺寸可为1U*19英寸;所述显示器可嵌在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的可见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内集成有电池管理单元,从而使得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更灵活,且降低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架设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图1中电池管理单元的接口结构图;
图3是图1中监控接口组的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采用机架安装方式时的一种封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采用挂墙安装方式时的一种封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中,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中集成有电池管理单元。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包括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内集成有电池管理单元111,从而使得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更灵活,且降低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架设成本。
为实现对机房内动力环境的监控功能,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温湿度传感器17、漏水检测仪18、门磁报警器19、红外入侵报警器20、摄像机21;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7、漏水检测仪18、门磁报警器19、红外入侵报警器20和摄像机21的监控接口组112。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监控接口组112接收温湿度传感器17采集到的温湿度信号、漏水检测仪18采集到的漏水信号、门磁报警器19采集到的门磁报警信号、红外入侵报警器20采集到的外部入侵信号、摄像机21采集到的现场图像。
为了实现对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采集到的动力环境的本地监控,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放置在本地的显示器14;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连接显示器14的视频输出接口116。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视频输出接口116将接收到的各种采样信号发送给显示器14显示。
为了实现对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采集到的动力环境的远程监控,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路由器12、以及连接路由器12的远程监控终端13;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连接路由器12的以太网接口115。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以太网接口115和路由器12将接收到的各种采样信号发送给远程监控终端13显示。
为了实现报警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联动报警单元15,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连接联动报警单元15的联动控制接口118。则当需要发出报警信号时,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联动控制接口118向联动报警单元15发出控制信号,联动报警单元15根据该控制信号实现现场的联动报警功能。
为了实现报警功能,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射频接口117。则当需要发出报警信号时,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射频接口117向远程的移动通信终端发出报警短信,以方便持有移动通信终端的相关负责人员对动力环境的远程实时监控。
由于现有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均只提供了220V的交流电源接口,因而只适用于220V的交流供电模式,不适用于270V高压直流电供电模式和48V低压直流供电模式。为此,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交流电源接口113和直流电源接口114。交流电源接口113用以供220V交流电输入,直流电源接口114可用以提供48V直流电输入。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电力分配单元(PowerDistribution Unit,PDU)16;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还包括:连接电力分配单元16的电力分配单元输入接口119,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电力分配单元输入接口119采集PDU中的电参数及空气断路器的通断状态,以达到对PDU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
图2示出了图1中电池管理单元111的接口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具体地,动力环境监控系统还可包括:连接蓄电池组,采集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纹波电压以及电池温度的电池传感器22;则电池管理单元111可包括:连接电池传感器22的第一接口1111;连接蓄电池组,采集蓄电池组的电流的电流检测接口1112;连接蓄电池组,向蓄电池组的采集回路注入纹波电流的纹波注入接口1113。其中,电池传感器22的数量与蓄电池组中蓄电池的数量相等。
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通过第一接口1111接收电池传感器22采集到的单体电池的电压、纹波电压以及电池温度,通过纹波注入接口1113向蓄电池组的采集回路注入纹波电流,并通过电流检测接口1112接收蓄电池组的电流,进而计算得到蓄电池的内阻。
图3示出了图1中监控接口组112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具体地,监控接口组112可以包括:连接温湿度传感器17的第二接口1121;连接漏水检测仪18的第三接口1122;连接门磁报警器19的第四接口1123;连接红外入侵报警器20的第五接口1124;连接摄像机21的第六接口1125。此外,监控接口组112还可包括:连接输入/输出干结点的第七接口1126、连接单总线(1-Wire总线)接口的第八接口1127、连接不间断电源的第九接口1128、连接高压直流电的第十接口1129、和/或连接空调的第十一接口1130。
其中,单总线接口可连接温度传感器,也可连接其它具有单总线接口的设备,并通过软件设置来实现不同设备的兼容。其中,输入/输出干结点可包括两类:一类是模拟信号输入干结点,可检测0~10V的电压或0~20mA的电流;另一类是数字信号输入/输出干结点,对于数字信号输入,可采用光耦隔离,对于数字信号输出,可采用继电器隔离。
另外,由于现有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中接口不统一,导致外观不争气,且现场的电缆不容易做,为此,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接口1111、第二接口1121、第三接口1122、第四接口1123、第五接口1124、第六接口1125、第八接口1127、第九接口1128、第十接口1129、以及第十一接口1130均为RJ45接口,而输入/输出干结点为了兼容220V交流接口,第七接口1126可采用5.08间距的凤凰端子。当然,在实际中,可根据用户使用方便而采用其它类型的接口,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中,RJ45接口包含8根引脚,为防止误接而损坏设备,该8根引脚采用防呆设计,且在该8根引脚的中间两根引脚作为RS485的通讯信号收发引脚,以兼容电话线接口,采用2芯电话线即可完成通讯。
本实用新型中,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封装尺寸为1U*19英寸,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机架安装方式或如图5所示的挂墙安装方式。其中,第一挂耳2和第二挂耳3分别固定在长方体结构的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的两个相对侧面上,通过调整第一卦耳2和第二挂耳3的固定位置,即可适用于机架安装或挂墙安装。优选地,放置在本地的显示器14是嵌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的可见表面上的。
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是在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内集成有电池管理单元111,从而使得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使用更灵活,且降低了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的架设成本;再有,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上设置有交流电源接口113和直流电源接口114,在现有支持交流供电模式的同时,还具备了直流供电条件,做到了供电的灵活配置;另外,动力环境监控主机11内的多数接口可为RJ45接口,少数可为凤凰接口,对接口类型进行了规划,方便了工业现场的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内集成有一电池管理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漏水检测仪、门磁报警器、红外入侵报警器、摄像机;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
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漏水检测仪、所述门磁报警器、所述红外入侵报警器和所述摄像机的监控接口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蓄电池组、采集所述蓄电池组中单体电池的电压、纹波电压以及电池温度的电池传感器;所述电池管理单元包括:
连接所述电池传感器的第一接口;
连接所述蓄电池组,采集所述蓄电池组的电流的电流检测接口;
连接所述蓄电池组,向所述蓄电池组的采集回路注入纹波电流的纹波注入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接口组包括:
连接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第二接口;
连接所述漏水检测仪的第三接口;
连接所述门磁报警器的第四接口;
连接所述红外入侵报警器的第五接口;
连接所述摄像机的第六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接口组还包括:
连接输入/输出干结点的第七接口;
连接单总线接口的第八接口;
连接不间断电源的第九接口;
连接高压直流电的第十接口;和/或
连接空调的第十一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四接口、第五接口、第六接口、第八接口、第九接口、第十接口、以及第十一接口为RJ45接口;所述第七接口为5.08间距的凤凰端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联动报警单元,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
射频接口;
连接所述联动报警单元的联动控制接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交流电源接口和直流电源接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放置在本地的显示器、路由器、以及连接所述路由器的远程监控终端;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还包括:
连接所述显示器的视频输出接口;
连接所述路由器的以太网接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环境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封装尺寸为1U*19英寸;所述显示器嵌在所述动力环境监控主机的机壳的可见表面上。
CN201220525219XU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66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25219XU CN202916667U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525219XU CN202916667U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916667U true CN202916667U (zh) 2013-05-01

Family

ID=48164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52521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16667U (zh) 2012-09-28 2012-09-28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91666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419A (zh) * 2014-09-15 2014-12-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机房监控系统
CN105334832A (zh) * 2015-11-29 2016-02-17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基于云架构、模块化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108682110A (zh) * 2018-06-20 2018-10-19 济南泰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环监测管理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99419A (zh) * 2014-09-15 2014-12-10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机房监控系统
CN105334832A (zh) * 2015-11-29 2016-02-17 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基于云架构、模块化的机房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108682110A (zh) * 2018-06-20 2018-10-19 济南泰格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环监测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49834U (zh) 一种具有漏电电流监测保护功能的一体式智能电能表
CN207395796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基站动力环境监控管理系统
CN202795632U (zh) 两线式电气火灾监控系统
CN102931731B (zh) 适用于变电站直流电源的综合智能监控系统
CN201466500U (zh) 多功能智能配电箱
CN107222027A (zh) 一种配电房高效实时综合管控系统
CN206524629U (zh) 一种低压配电控制系统
CN202916667U (zh) 一种动力环境监控系统
CN206075103U (zh) 一种机房设备安全监控系统
CN107124038A (zh) 一种配电房高效实时综合管控系统
CN104505937A (zh) 一种区间配电监控管理系统
CN201820111U (zh) 一种室外电信设备机柜环境监控装置
CN202856468U (zh) 适用于变电站直流电源的综合智能监控系统
CN206249292U (zh) 一种数据中心监控装置及系统
CN202353313U (zh) 电力用电源设备的监控系统
CN202815559U (zh) 智能配电室管理系统
CN202033442U (zh) 表箱零序电流在线监测装置
CN204793630U (zh) 一种配电插框
CN201491276U (zh) 通信基站监控分机系统
CN205103642U (zh) 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嵌入式室内环境网络监控系统
CN205176699U (zh) 配电数据采集装置
CN204789741U (zh) 一种用于家用智能配电系统的电压检测系统
CN208656503U (zh) 一种三相智能pdu
CN207198597U (zh) 一种地铁机房环境监测仪和监测系统
CN205793018U (zh) 一种网络通信的安防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Tea Light Industrial Park 2 Building 6 floor East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SMART3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Guangdong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city Zhongshan Road West Shenzhen Tongle village Jun A building 4 floor Q District Xiangda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MART CUBIC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