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3587U - 控制电缆绕线器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缆绕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93587U
CN204793587U CN201520390730.7U CN201520390730U CN204793587U CN 204793587 U CN204793587 U CN 204793587U CN 201520390730 U CN201520390730 U CN 201520390730U CN 204793587 U CN204793587 U CN 20479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clamping section
control line
supporting seat
arc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9073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苗垒
张晔
张健
万旭
初嫣
李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52039073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9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9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93587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给出了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线采用人工折弯,折弯大小不统一,连接效果不好,以及线号标记套容易脱落的问题。它包括将控制线折弯并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连接的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第一模具上设有弧形凹槽,第二模具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弧形凸体;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之间还设有用于将控制线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夹紧固定的加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用扭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用锁紧机构锁紧固定。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将控制线按统一大小和形状折弯,改善连接效果,并解决线号标记套脱落的问题。

Description

控制电缆绕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绕线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是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
背景技术
控制电缆1主要包括电流、电压和电缆三种控制线,一般为1.5至4平方米的包皮铜线。如图1所示,控制电缆1在连接时,通常是从端子排11底部穿过,然后反向折弯后将自由端固定在端子排11的接线孔中,并且每根控制线上都带有便于区分的线号标记套13。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给接线作业带来许多不便。
第一、在实际作业中,一个端子排11上需要连接很多根控制线,而在反向折弯时通常是由接线人员手工来完成,如图1中所示,这往往会导致相邻控制线之间折弯形状和大小不同,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控制线显得比较凌乱,给后期的管理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第二、如图1所示,在控制线连接到端子排11后,控制线1与端子排11的连接过渡处12会因为控制线1本身的回弹作用而向外膨胀顶紧,使该处受力较大从而影响控制线的使用寿命。
第三,由于在线号标记套13直接套置在控制线1上,在安装以及后期的拆卸维护过程中很容易脱落丢失,如果线号标记套13脱落丢失,将给后期的区分工作带来很大麻烦。
为此,如何避免线号标记套13脱落,并获得一种使控制线折弯大小均匀统一、改善控制电缆在端子排上的连接效果的折弯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控制线采用人工折弯,折弯大小不统一,连接效果不好,以及线号标记套容易脱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统一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在控制线连接端向内折弯,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不仅改善连接效果,而且有效避免线号标记套脱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设有弧形凹槽,所述第二模具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弧形凸体;
所述第一模具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上,所述第一模具与所述第二模具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与所述弧形凸体扣合;
所述第一模具的非铰接端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所述第一夹紧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的非铰接端,所述第二夹紧部利用扭簧合页与所述第一夹紧部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能沿所述扭簧合页的铰接处向外转动打开;
所述第一夹紧部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夹紧部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相对应的第三缺口,所述第一夹紧部与所述第二夹紧部拼合时,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拼合成插口;
所述第二夹紧部与所述第一夹紧部上端设有将两者扣合锁紧的锁紧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具的上端设有一铰接环,所述第一模具上端设有一铰接支架,所述铰接支架上设有一能插入所述铰接环的第一铰接轴。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扣板、扭簧、第二铰接轴、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部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座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部上端,所述扣板利用套有所述扭簧的所述第二铰接轴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上,所述扣板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卡紧的第二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为半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的半圆形凸体。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凹槽为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为与所述弧形凹槽相扣合的的半椭圆形凸体。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插口为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它能够将控制电缆利用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折弯成大小、形状统一的弧形结构,使端子排上的控制线之间折弯形状和大小相同,使得控制线整体较为美观,而且便于控制线的理顺,方便后期的管理维护。
2、第一压模和第二压模为可拆式铰接连接,在完成折弯操作后,只需将第一压模沿铰接处拆下即可实现控制电缆与两个压模的分离,保证控制线的折弯形状不受影响。
3、第一压模的非铰接端设有控制线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主要包括采用扭簧合页连接的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两个夹紧部结合处设有用于夹紧固定控制线端的插口,该插口可以将控制线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夹紧固定。
两个夹紧部上端采用锁紧机构锁紧,在完成折线后,只需打开锁紧机构,两个夹紧部在扭簧合页的作用下自然分开,所述插口能随两夹紧部的分开而分开为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此时连同线号标记套一起被折弯的控制线端自然弹出。
这样,该夹紧机构可以在控制线端额外折出一个向内突出的折弯,使得控制线端向外撇出,从而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改善连接效果;此外,线号标记套被一起折弯,增加线号标记套的牢固性,使得线号标记套在检修拆下过程中不易脱落。
4、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压模上的弧面凹槽,以及与其配合使用的第二压模上的弧面凸体可有多种设置方式,如半圆形、椭圆形等,可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制作合适的折弯模具,从而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5、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一次对多根控制线进行折弯操作,从而在保证接线质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控制电缆连接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一压模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在第一种实施例中第二压模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线端子夹紧机构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一步示意图;
图7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8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9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四步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一步示意图;
图12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二步示意图;
图1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三步示意图;
图14为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第二种实施例进行弯线操作的第四步示意图;
图1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折弯后控制电缆连接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控制电缆,11端子排,12过渡处,13线号标记套,2第一压模,(21或21′)弧形凹槽,22铰接支架,221第一铰接轴,23第一夹紧部,231第一支撑座,2311第二铰接轴,2312扭簧,232扣板,2321第一凸起,24第二夹紧部,241第二支撑座,2411第一缺口,2412第二凸起,25扭簧合页,26插口,261第二缺口,262第三缺口,3第二压模,(31或31′)弧形凸体,32铰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它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统一的形状和大小,同时在控制线连接端向内折弯,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不仅改善连接效果,而且有效避免线号标记套13脱落。
如图2至图1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上设有弧形凹槽(21或21′),所述第二模具3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弧形凸体(31或31′)。
所述第一模具2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3上,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3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与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扣合。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中所示,所述第二模具3的上端设有一铰接环32,所述第一模具2上端设有一铰接支架22,所述铰接支架22上设有一能插入所述铰接环32的第一铰接轴21,从而实现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3的可拆式铰接。
作为第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为半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为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的半圆形凸体;该种实施方式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半圆形状,由于半圆形状其弧度较大,因此折出来的控制线占用空间较大,但是本种实施方式仍旧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作为第二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为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为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的半椭圆形凸体;该种实施方式能够将控制线折弯成半椭圆形状类似鸡心结构,呈扁形,因此占用空间相较第一种实施方式要小,因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除两种实施例中给出的半圆或者半椭圆形外,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他弧形形状,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这样,由上所述可知,利用第一压模2和第二压模3完成折弯操作后,只需将第一压模2沿铰接处拆下即可实现控制电缆与两个压模的分离,从而保证控制线的折弯形状不受影响,使折弯质量有保障。
如图2中所示,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设有用来将控制线端夹紧固定的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部23和第二夹紧部24,所述第一夹紧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所述第二夹紧部24利用扭簧合页25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24能沿所述扭簧合页25的铰接处向外转动打开。
所述第一夹紧部23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261,所述第二夹紧部24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261相对应的第三缺口262,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4拼合时,所述第二缺口261与所述第三缺口262拼合成插口26,该插口26可以将控制线连同线号标记套13一起夹紧固定,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插口26优选为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
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上端设有将两者扣合锁紧的锁紧机构。
具体实施例中,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5中所示,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扣板232、扭簧2312、第二铰接轴2311、第一支撑座231和第二支撑座241;所述第一支撑座23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座241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上端,所述扣板232利用套有所述扭簧2312的所述第二铰接轴2311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31上,所述扣板232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241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2321,所述第二支撑座241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2321卡紧的第二凸起2412。
在具体使用时,将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拼合时,在所述扭簧2312的作用下,所述第一凸起2321与所述第二凸起2412卡紧固定;当按动所述扣板232时,所述第一凸起2321与向上移动与第二凸起2412分离;由于该种锁紧机构在现有技术中多有应用,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实现,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这样,在完成折线后,只需打开锁紧机构,两个夹紧部在扭簧合页25的作用下自然分开,所述插口26能随两夹紧部的分开而分开为第一缺口261和第二缺口262,此时连同线号标记套13一起被折弯的控制线端会自然弹出;
同时,该夹紧机构在控制线端额外折出一个向内突出的折弯,使得控制线端向外撇出,从而减小控制线与端子排11连接过渡处的回弹应力,改善连接效果;
此外,线号标记套13被一起折弯,增加线号标记套的牢固性,使得线号标记套在检修拆下过程中不易脱落。
具体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插口26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这样,利用本实用新型可一次对多根控制线进行折弯操作,从而在保证接线质量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操作效率。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如图6或图11所示,将控制线自由端连同线号标记套13一起插入所述插口26中;
第二步、如图7或图12所示,将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3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与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扣合;
第三步、如图8或图13所示,打开所述锁紧机构(此时,所述第二夹紧部24自然弹开,控制线自由端连同线号标记套13一起弹出:
第四步、如图9或图14所示,将第一压模2沿铰接处拆下,使控制电缆与两个压模的分离;
第五步、如图15所示,将控制线自由端连同线号标记套13一起插入端子排进行固定连接。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中,“左、右”,“前、后”均是为了方便描述位置关系而采用的相对位置,因此不能作为绝对位置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2)和第二模具(3),所述第一模具(2)上设有弧形凹槽(21或21′),所述第二模具(3)设有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弧形凸体(31或31′);
所述第一模具(2)以可拆式铰接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3)上,所述第一模具(2)与所述第二模具(3)沿铰接处转动使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与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扣合;
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第一夹紧部(23)和第二夹紧部(24),所述第一夹紧部(23)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2)的非铰接端,所述第二夹紧部(24)利用扭簧合页(25)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铰接连接,所述第二夹紧部(24)能沿所述扭簧合页(25)的铰接处向外转动打开;
所述第一夹紧部(23)内侧面上设有第二缺口(261),所述第二夹紧部(24)内侧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二缺口(261)相对应的第三缺口(262),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与所述第二夹紧部(24)拼合时,所述第二缺口(261)与所述第三缺口(262)拼合成插口(26);
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与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上端设有将两者扣合锁紧的锁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具(3)的上端设有一铰接环(32),所述第一模具(2)上端设有一铰接支架(22),所述铰接支架(22)上设有一能插入所述铰接环(32)的第一铰接轴(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扣板(232)、扭簧(2312)、第二铰接轴(2311)、第一支撑座(231)和第二支撑座(241);所述第一支撑座(231)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紧部(23)上端,所述第二支撑座(241)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紧部(24)上端,所述扣板(232)利用套有所述扭簧(2312)的所述第二铰接轴(2311)铰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座(231)上,所述扣板(232)在靠近所述第二支撑座(241)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凸起(2321),所述第二支撑座(241)上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2321)卡紧的第二凸起(24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为半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为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的半圆形凸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6)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为半椭圆形凹槽,所述弧形凸体(31或31′)为与所述弧形凹槽(21或21′)相扣合的的半椭圆形凸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6)在竖直方向上均匀分布多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缆绕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26)为圆形孔或者多边形孔。
CN201520390730.7U 2015-06-09 2015-06-09 控制电缆绕线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0730.7U CN204793587U (zh) 2015-06-09 2015-06-09 控制电缆绕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90730.7U CN204793587U (zh) 2015-06-09 2015-06-09 控制电缆绕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93587U true CN204793587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33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90730.7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793587U (zh) 2015-06-09 2015-06-09 控制电缆绕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93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143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控制电缆绕线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01143A (zh) * 2015-06-09 2015-09-09 国网山东济南市历城区供电公司 控制电缆绕线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44657U (zh) 一种电缆线芯捋线器
WO2021036854A1 (zh) 一种线缆内置式电动升降立柱
CN204793587U (zh) 控制电缆绕线器
CN104901143A (zh) 控制电缆绕线器
CN107959218B (zh) 一种动力电池插线机构
CN207069358U (zh) 一种电线杆挂式电力箱
CN205595492U (zh) 一种建筑室内装潢用移动插座
CN205178029U (zh) 新型电力连接端子
CN207038862U (zh) 一种设有固定结构的移动电源插座
CN206292427U (zh) 卧式接续盒
CN203421307U (zh) 可折叠电路线卡
CN110238320B (zh) 一种二次线专用束线器
CN104538895A (zh) 地电位带电更换双串防污型瓷绝缘子用取销钳
CN204376307U (zh) 地电位带电更换双串防污型瓷绝缘子用取销钳
CN209298534U (zh) 一种电缆接线辅助装置
CN209029792U (zh) 线夹安装工具
CN106335026A (zh) 一种用于拔出继电器的装置
CN106169686A (zh) 一种端子排拆接线辅助装置
CN206908012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线路滤波器接线结构
CN207504545U (zh) 一种电缆电线连接用固定金具
CN202384529U (zh) 便携式插销插座
CN207664245U (zh) 一种接线夹
CN206673485U (zh) 线缆夹具
CN206737342U (zh) 一种重组竹地板
CN205992595U (zh) 一种电气配电接线器及安装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14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