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93111U -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93111U CN204793111U CN201520472788.6U CN201520472788U CN204793111U CN 204793111 U CN204793111 U CN 204793111U CN 201520472788 U CN201520472788 U CN 201520472788U CN 204793111 U CN204793111 U CN 2047931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wind channel
- air
- dissipation wind
- batte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散热风道,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隔板;所述隔板交错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使所述第一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及电池散热系统,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交错型的并联空气通道,使若干车用电池组中的每一个都能与第一手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更好、更均匀的冷却效果,进而还能提高汽车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更具体而言,其涉及汽车的车用电池散热风道。
背景技术
目前,在市场上应用的电动汽车中,其电池冷却方式通常可采用水冷冷却及风冷冷却两种。其中,电池的风冷冷却系统广泛地应用于HEV及PHEV。然而,风冷冷却系统具有冷却不均匀的天然缺陷。对于此,现有技术中的风冷冷却系统通常采用并联风冷的方式来提高对电池冷却的均匀性。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受整车结构布局的限制,难以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实现电池的并联风冷设计方案。如何在极其有限的设计空间内尽可能最大化地提供风冷冷却效果成为电动汽车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有限的汽车布局空间内提供一种电池散热风道,其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电池的通风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能够在有限的汽车布局空间内实现对电池更好的通风冷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散热风道,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隔板;所述隔板交错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使所述第一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可选地,所述壳体围成“X”形管道。
可选地,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X”形管道的一条直管的两端;且所述壳体的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X”形管道的另一条直管的两端。
可选地,所述隔板自身沿垂直方向延伸,且所述隔板沿水平方向交错布置在所述壳体内。
可选地,所述隔板的数量在2至10个。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及出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另一侧设置第一中间接口;所述出风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另一侧设置第二中间接口。所述进风壳体及所述出风壳体通过所述第一中间接口及所述第二中间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进风壳体及所述出风壳体为对称结构。
可选地,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分别连接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中间接口及所述出风壳体的第二中间接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以及若干电池组;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进风口上游;且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包括:如前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以及若干电池组;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进风口上游;且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下游。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及电池散热系统,在极其有限的空间内设计出交错型的并联空气通道,使若干车用电池组中的每一个都能与第一手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得到更好、更均匀的冷却效果,进而还能提高汽车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及图2,其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的一个实施例。该风道由壳体100围成。该壳体100可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然而,为降低工艺难度,该壳体100可由两个半壳组成,也即进风壳体110与出风壳体120。其中,为增加批量生产的便利性,该进风壳体110与出风壳体120可完全对称。进风壳体110一侧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及第二进风口112;另一侧设有第一中间接口113。而出风壳体120一侧设有第一出风口121及第二出风口122;另一侧设有第二中间接口123。进风壳体110及出风壳体120通过第一中间接口113及第二中间接口123拼接在一起。此外,在进风壳体110及出风壳体120中均设有若干隔板140,这些隔板围成相互交错的通道,使得第一进风口111仅与第一出风口121连通,而第二进风口112仅与第二出风口122连通。该设计在狭小的空间实现了并联风道冷却方式,大大提高通风对电池组的冷却均匀程度及冷却效果。
其中,壳体100内的隔板140可具有多种设计结构,只要其能够在壳体内提供交错通道,使上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仅能一一对应导通即可。具体而言,为减小风阻,优化出风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详细的隔板结构及其布置方式。例如,隔板140自身可为沿垂直方向延伸的板状结构,并且若干隔板140在壳体110内沿水平方向交错布置。
同样考虑到出风效果,隔板的布置不宜过于密集,以免风阻过大。基于实验,本实用新型发现隔板140的数量在2至10个为宜。
更具体而言,为优化空间布局,壳体100可围成类“X”形管道。其中,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一出风口121位于“X”形管道的一条直管的两端,而第二进风口112与第二出风口122位于“X”形管道的另一条直管的两端。
此外,当壳体100采用两个半壳设计时,为提供设备的密封性,还可在进风壳体110的第一中间接口113及出风壳体120的第二中间接口123两者的连接处设置密封条130。密封条可胶粘至两边的结构,从而为整个风道提供更好的密封性。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包括若干电池组200;其中一部分电池组200布置在前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组进风口或出风口一侧;而一部分电池组200布置在前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组进风口或出风口一侧。
具体而言,例如,若干电池组200中的一部分布置在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进风口111上游;且若干电池组200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出风口122下游。
再如,若干电池组200中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进风口112上游;且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121下游。
以上例子主要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尽管只对其中一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偏离其主旨与范围内以许多其他的形式实施。因此,所展示的例子与实施方式被视为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脱离如所附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能涵盖各种的修改与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隔板;所述隔板交错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使所述第一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仅与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围成“X”形管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X”形管道的一条直管的两端;且所述壳体的第二进风口与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X”形管道的另一条直管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自身沿垂直方向延伸,且所述隔板沿水平方向交错布置在所述壳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数量在2至10个。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进风壳体及出风壳体;所述进风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进风口及第二进风口,另一侧设置第一中间接口;所述出风壳体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及第二出风口,另一侧设置第二中间接口;所述进风壳体及所述出风壳体通过所述第一中间接口及所述第二中间接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壳体及所述出风壳体为对称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分别连接所述进风壳体的第一中间接口及所述出风壳体的第二中间接口。
9.一种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以及若干电池组;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进风口上游;且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出风口下游。
10.一种车用电池散热系统,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散热风道,以及若干电池组;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二进风口上游;且所述若干电池组中的另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电池散热风道的第一出风口下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2788.6U CN204793111U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472788.6U CN204793111U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93111U true CN204793111U (zh) | 2015-11-18 |
Family
ID=54533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47278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93111U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93111U (zh) |
-
2015
- 2015-06-30 CN CN201520472788.6U patent/CN20479311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2522B (zh) | 电池系统 | |
US7642004B2 (en) | Holder for cooling battery modules | |
CN102074749B (zh)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用锂离子电池系统 | |
CN103682526A (zh) | 电池系统 | |
CN104011931B (zh) | 电池模块 | |
US20140212721A1 (en) | Cooling structure of electricity storage device | |
CN103682512A (zh) | 电池系统 | |
CN204027404U (zh) | 板式传热器 | |
KR20140026961A (ko) | 배터리용 열교환기 | |
KR20070081635A (ko) | 일체형 열교환기 | |
CN103682521A (zh) | 电池系统 | |
CN105917094A (zh) | 中冷器 | |
CN103887577B (zh) | 一种电池组冷却管路模块 | |
KR20160092902A (ko) | 전기 차량의 배터리 팩 | |
KR101356200B1 (ko) | 전기자동차 배터리 케이스 및 배터리 유닛 | |
CN106654441B (zh) | 电池热交换管道系统 | |
CN102442201B (zh) | 一种混合动力公交车的散热器总成 | |
US20200313262A1 (en) | Cooling structure of battery pack | |
JP2016157813A (ja) | 発熱体の冷却構造 | |
CN203826516U (zh) | 一种电池组冷却管路模块 | |
JP2017106702A (ja) | 車両用ラジエータ | |
CN215578726U (zh) | 电池模组用端板及电芯冷却结构和电池模组 | |
CN204793111U (zh) | 电池散热风道及车用电池散热系统 | |
JP2012241600A (ja) | 冷却装置 | |
CN207368166U (zh) | 一种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