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9812U -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9812U
CN204789812U CN201520503240.3U CN201520503240U CN204789812U CN 204789812 U CN204789812 U CN 204789812U CN 201520503240 U CN201520503240 U CN 201520503240U CN 204789812 U CN204789812 U CN 2047898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wer supply
induction power
load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324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傅保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en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en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en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ene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324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98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98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98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该系统包括感应电源、负载模块和匹配显示模块。感应电源,用于输出交流电至负载模块,并根据输出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与感应电源输出功率之间的匹配率;负载模块与感应电源连接,用于接收感应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根据该系统可以判断感应电源与负载模块之间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可以调节负载模块的线圈使得负载模块与感应电源匹配,进而使得感应电源以最大功率输出。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感应电源的应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存在的感应加热电源的使用大多数都是根据经验绕制线圈,再根据实时调整线圈绕制。大大的增加了绕制线圈的时间,以及很难判断感量的大小。
在现有的技术下,感应加热电源工作在一个频率段,该值由IGBT的参数决定,然而其工作的固有频率取决于硬件电路(电容、电感的串并联谐振),因此存在感应电源与负载的匹配问题。另外,不同材质的负载导磁性的不同,通电后动态感量于静态感量也是千差万别,在使用和推广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可以方便判断感应电源与负载模块之间是否匹配。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包括感应电源,和与所述感应电源连接、接收所述感应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的负载模块;
所述感应电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感应电源连接的匹配指示模块;
所述感应电源与所述负载模块连接并采集输出至所述负载模块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根据所述负载参数计算所述负载模块与所述感应电源输出的设定功率之间的匹配率,并将所述匹配率输出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进行显示。
优选地,所述负载参数包括电流值以及相位差值;所述感应电源包括电流采集模块、以及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与所述负载模块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采集所述感应电源输出至所述负载模块的所述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与所述匹配指示模块连接,根据所述负载参数计算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和相位差,来计算所述匹配率,并输出所述匹配率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一电流采集电路;
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与所述负载模块连接,采集所述负载模块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一电压信号且输出;
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计算得到输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得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并将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与设定阻抗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匹配。
优选地,所述电流采集模块还包括相位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负载模块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相位差;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与所述相位检测电路连接,判断所述相位差是感性相位差或者容性相位差,并结合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计算所述匹配率输出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
优选地,所述相位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通过所述相位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相位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进行对比,引起所述相位检测电路输出端电平的翻转,通过翻转所需的时间检测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所述相位差。
优选地,所述相位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2、电阻R34、直流电源和第一电压比较器,所述电阻R31、电阻R33及所述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阻R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电阻R11、二极管D1、电阻R12依次串联,所述电容C12和所述电阻R13并联接在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且所述电阻R13或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电阻R12之间,其中,所述二极管D2用于整流,所述电容C11、电容C12用于滤波。
优选地,所述感应电源还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采集电路,
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源输入连接,用于采集输入至所述感应电源的第二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二电压信号且输出;
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后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计算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且转化为所述感应电源外接为380V所对应的进线电流值。
优选地,所述感应电源还包括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比较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以判断所述负载模块是否短路,若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小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则判断所述负载模块短路。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和电容C21,所述电阻R22和所述电容C21并联且一端与所述电阻R21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电容C21用于滤波;
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43、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5、第电容C41、二极管D2和第二电压比较器,所述电阻R41、电阻R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二极管D2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3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41、电阻R44并联且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根据感应电源输出至负载模块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与感应电源输出功率之间的匹配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判断感应电源与负载模块之间是否匹配,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判断结果来增加或减少线圈使得感应电源与负载模块匹配。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的原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中第一电流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中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中相位检测电路和负载短路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便于负载匹配的方法中感应电源采集输出至负载模块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的第一实施例中,包括感应电源1、和负载模块2、匹配指示模块3。
感应电源1用于采集输出至负载模块2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根据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输出的设定功率之间的匹配率,并将该匹配率输出至匹配指示模块3进行显示。这里,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包括电流值和相位差值。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连接,用于接收感应电源1输出的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以进行磁感应加热。匹配指示模块3用于显示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输出的设定功率之间的匹配率。
负载模块2的等效电路的阻抗Z=R+jX,其中等效阻抗值θ=arctan(X/R)。LC谐振电路中,X=wL-1/wC。其中,X为负载模块2的LC谐振电路的电抗,R为负载模块2LC谐振电路的电阻,L为负载模块2LC谐振电路电感的电感量,C为LC谐振电路中电容的容值。
实现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的匹配,从而使得感应电源1接近或者等于满功率输出。负载模块2的感量过大或者过小,导致感应电源1的输出功率都是偏小的。与感应电源1连接的负载模块2实际上为谐振电路中参与谐振的电容和电感(感应器),可从负载模块2的三种状态的等效电路来作分析(其中C为定值):①匹配率过大,即负载模块2过重或者感量过大。负载模块2可等效为一个电阻串联一个电感,利用上述等效电路可得,感量越大,其等效阻抗值Zm越大②匹配率适中,负载模块2可等效为一个电阻,此时等效阻抗值Zm是最小的③匹配率过小,即负载模块2过轻或者感量过小。可负载模块2等效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容串联,利用上述负载模块2的等效电路可得,感量越小,其等效阻抗值Zm越大。控制系统根据检测到的负载情况调节频率和控制参数(包含线圈电流限值等)。感应电源1的工作频率取决于负载模块2中谐振电路的固有频率负载模块2不同工作时间的固有频率也不同。当负载模块2的设定的感量值满足匹配率适中时,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Zm最小时,才满足感应电源1的输出功率最大。
作为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感应电源负载匹配系统还包括外接电源(图中未示出),与感应电源1、匹配指示模块3和负载模块2连接,用于给感应电源1、匹配指示模块3和负载模块2供电。在感应电源负载匹配系统开始工作时,系统内的各项参数进行初始化。感应电源1内部还设置有自动检测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检测感应电源1的电压等工作条件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发出报警,若正常,则系统的感应电源1开始采集负载模块2的输入、输出电流。
其中,感应电源1包括电流采集电路模块12、计算控制电路11。本实施例中,计算控制电路11包括DSP(digitalsignal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芯片。
电流采集模块12与负载模块2和计算控制电路11连接,用于采集感应电源1输出至负载模块2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输出至计算控制电路11,电流采集模块12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121和第一电流采集电路122。
计算控制电路11与匹配指示模块3连接,用于根据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和相位差,来计算匹配率,并输出该匹配率至匹配指示模块3。
第一电流传感器121与负载模块2连接,用于采集负载模块2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一电压信号且输出。
第一电流采集电路122分别与第一电流传感器121和计算控制电路11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一电流传感器121的第一电压信号,并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至计算控制电路11。计算控制电路11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计算得到负载模块2输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得到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并将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与设定阻抗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匹配。
作为优选地,感应电源1还包括驱动输出电路(图中未示出),计算控制电路11与驱动输出电路连接,用于在开始工作后发送高频控制信号至驱动输出电路,并根据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且调整输出至驱动输出电路的控制信号,以控制感应电源1在负载模块2可接受的范围工作,以保证整个系统的安全运行,其中,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计算对应的第一电流信号的电流值。
电流采集电路计算控制电路11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化之后计算负载模块2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的电流值。驱动输出电路通过控制IGBT管来控制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之间的功率、接通与断开。感应电源1中还包括相位检测电路123,该相位检测电路123用于检测负载模块2的输出端第一电流信号与负载模块2两端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其中,负载模块2的输出端电信号的相位用于判断当感应电源1与负载模块2不匹配时,第一电流信号与负载模块2两端电压之间的相位差是感性相位差或者容性相位差,并结合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计算匹配率输出至匹配指示模块3。
通过感性相位差判断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大,通过容性相位差判断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小。当电压相位超前电流相位时,判断电压相位与电流相位的相位差为感性相位差,即负载模块2的感量过大,需要减小线圈的匝数来减小对应电感的感量。当电流相位超前电压相位时,判断电压相位与电流相位的相位差为容性相位差,即负载模块2的感量过小,需要增加线圈的匝数来增加对应电感的感量。
相位检测电路123与第一电流传感器121连接,用于通过相位检测电路123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第一电流传感器121的第一电压信号,并根据相位检测电路123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进行对比,引起相位检测电路123输出端电平的翻转,通过翻转所需的时间检测第一电流信号与负载模块2两端电压的相位差。
感应电源1还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器124和第二电流采集电路125。
第二电流传感器124与感应电源1的输入连接,用于采集输入至感应电源1的第二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二电压信号且输出。其中,第二电流信号是经过整流滤波处理后的电流信号,第二电流信号所对应的电流值也即是负载模块2输入端的电流值。第二电流采集电路125分别与第二电流传感器124和计算控制电路11连接,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电流传感器124的第二电压信号,并将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后输出至计算控制电路11。
计算控制电路11还用于根据来自第二电流采集电路15的第二电压信号,并计算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计算控制电路11将第二电压信号进行模数转化之后,计算负载模块2输入端的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且转化为感应电源1外接为380V所对应的进线电流值。
感应电源1中电流采集模块1还包括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26,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26与第二电流传感器124连接,用于通过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26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第二电流传感器124的第二电压信号,并比较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26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以判断负载模块2是否短路,若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26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小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则判断负载模块2短路。
如图4所示,相位检测电路123包括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2、电阻R34、直流电源VCC和第一电压比较器,电阻R31、电阻R33及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且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第一电压信号,电阻R34的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本实施例中直流电源VCC的电压值为3.3V。
电阻R31、电阻R32、电阻R33组成的电路接收来自第一电流传感器的第一电压信号输出至第一电压比较器,并改变第一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将改变后的第一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电压与第一电压比较器正向输入端的电压比较,从而引起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的翻转,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压比较器正向输入端的电压为0V。通过检测第一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翻转的时间来检测第一电流信号与第一电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并根据该相位差值确定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和等效阻抗。
如图2所示,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2、电容C11和电容C12,电阻R11、二极管D2、电阻R12依次串联,电容C12和电阻R13并联接在电阻R12的一端且电阻R13或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二极管D2和电阻R12之间,其中,二极管D2用于整流,电容C11、电容C12用于滤波。
如图3所示,第二电流采集电路135包括电阻R21、电阻R22和电容C21,电阻R22和电容C15并联且一端与电阻R21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电容C21用于滤波。第二电流采集电路135采集的是负载模块2的输入端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为桥堆整流之后的直流信号,故不需要再整流。
如图4所示,负载短路检测电路136包括电阻R43、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5、第电容C41、二极管D2和第二电压比较器,电阻R41、电阻R42的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42的另一端接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来自第二电流传感器的第二电压信号,二极管D2的正负极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43分别与直流电源和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容C41、电阻R44并联且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通过电阻R41、电阻R42组成的电路改变第二电压比较器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并将该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第二电压比较器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比较,将比较的结果来确定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电平的高低。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输出电压信号经过直流电源VCC和电阻R45组成的电路后送给计算控制电路11,计算控制电路11根据第二电压比较器输出端的电压值来确定负载模块2是否短路。
另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方法,如图5所示,包括下述步骤:
S1、感应电源1采集输出至负载模块2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
S2、感应电源1根据负载参数计算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输出的设定功率之间的匹配率。
S3、感应电源1将匹配率输出至匹配指示模块3进行显示。
如图6所示,上述步骤S1包括下述步骤:
S11、感应电源1的第一电流传感器121采集负载模块2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一电压信号且输出至感应电源1的第一电流采集电路122。
S12、第一电流采集电路122将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至感应电源1的计算控制电路11。
上述步骤S2中,计算控制电路11根据第一电压信号计算得到负载模块2输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得到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并将负载模块2的等效阻抗值与设定阻抗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匹配。
同时,感应电源1的相位检测电路123接收来自第一电流传感器121的第一电压信号,检测第一电压信号与对应第一电流信号之间的相位差,判断该相位差是容性相位差还是感性相位差,若该相位差是容性相位差,则判断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小,若该相位差为感性相位差,则判断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大。
当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大时,减小负载模块2中线圈的匝数使得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匹配,当负载模块2的等效感量过小时,增加负载模块2中线圈的匝数使得负载模块2与感应电源1匹配。
上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可以方便判断出感应电源1与负载模块2之间是否匹配,从而不需要专业人员的安装调试。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包括感应电源,和与所述感应电源连接、接收所述感应电源输出的交流电产生感应磁场的负载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感应电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感应电源连接的匹配指示模块;
所述感应电源与所述负载模块连接并采集输出至所述负载模块的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根据所述负载参数计算所述负载模块与所述感应电源输出的设定功率之间的匹配率,并将所述匹配率输出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参数包括电流值以及相位差值;所述感应电源包括电流采集模块、以及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电流采集模块与所述负载模块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采集所述感应电源输出至所述负载模块的所述交流电的负载参数并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与所述匹配指示模块连接,根据所述负载参数计算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和相位差,来计算所述匹配率,并输出所述匹配率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包括第一电流传感器和第一电流采集电路;
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与所述负载模块连接,采集所述负载模块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一电压信号且输出;
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进行整流和滤波后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根据所述第一电压信号计算得到输出端的电流值,并计算得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并将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与设定阻抗值比较以判断是否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采集模块还包括相位检测电路,检测所述负载模块输出端的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相位差;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与所述相位检测电路连接,判断所述相位差是感性相位差或者容性相位差,并结合所述负载模块的等效阻抗值计算所述匹配率输出至所述匹配指示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通过所述相位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压信号,并根据所述相位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进行对比,引起所述相位检测电路输出端电平的翻转,通过翻转所需的时间检测所述第一电流信号与所述负载模块两端电压的所述相位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2、电阻R34、直流电源和第一电压比较器,所述电阻R31、电阻R33及所述电阻R3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且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接地,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电阻R33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电压信号,所述电阻R3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出端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二极管D1、电容C11和电容C12,所述电阻R11、二极管D1、电阻R12依次串联,所述电容C12和所述电阻R13并联接在所述电阻R12的一端且所述电阻R13或所述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接在所述二极管D1和所述电阻R12之间,其中,所述二极管D2用于整流,所述电容C11、电容C12用于滤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源还包括第二电流传感器和第二电流采集电路,
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与所述感应电源输入连接,用于采集输入至所述感应电源的第二电流信号,并转化为对应的第二电压信号且输出;
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和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第二电压信号进行分压后输出至所述计算控制电路;
所述计算控制电路,还用于根据来自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计算所述第二电流信号的电流值且转化为所述感应电源外接为380V所对应的进线电流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电源还包括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的反向输入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压信号,并比较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以判断所述负载模块是否短路,若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正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小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值,则判断所述负载模块短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流采集电路包括电阻R21、电阻R22和电容C21,所述电阻R22和所述电容C21并联且一端与所述电阻R21连接、另一端接地,其中,所述电容C21用于滤波;
所述负载短路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43、电阻R41、电阻R42、电阻R44、电阻R45、第电容C41、二极管D2和第二电压比较器,所述电阻R41、电阻R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2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4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流传感器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二电压信号,所述二极管D2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压比较器、第二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阻R43分别与所述直流电源和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所述电容C41、电阻R44并联且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另一端接地。
CN201520503240.3U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Active CN2047898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3240.3U CN20478981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3240.3U CN20478981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9812U true CN204789812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9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3240.3U Active CN204789812U (zh) 2015-07-10 2015-07-10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98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1924A (zh) * 2015-07-10 2015-11-04 深圳喆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21924A (zh) * 2015-07-10 2015-11-04 深圳喆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及方法
CN105021924B (zh) * 2015-07-10 2018-12-21 深圳喆能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2982B (zh) 一种负载在线识别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及负载识别方法
CN103475076B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系统及负载检测方法
CN104009555B (zh) 谐振型非接触供电装置、电能发射端和非接触供电方法
CN104422806B (zh) 电源侦测电路
CN105430783A (zh) 电磁炉电路
CN101021719A (zh) 一种基于电量测量的控制开关及开关控制插座
CN204789812U (zh)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
CN203759105U (zh) 一种精准的高频除尘电源谐振电流的过零检测电路
CN110208603A (zh) 一种变压器电压相位差测量仪及测量方法
CN208984709U (zh) 一种电压检测电路
CN105278483A (zh) 用于spd的电涌监控装置、智能spd及电涌保护系统
CN105866582A (zh) 一种电子镇流器的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5232491U (zh) 电磁炉电路
CN202305650U (zh) 一种豆浆机输入电压检测电路
CN105021924A (zh) 一种便于负载匹配的感应电源系统及方法
CN204761142U (zh) 兼容mtk及qc2.0充电方案的二合一充电电路
CN107834939A (zh) 一种智能负载平衡器
CN201134680Y (zh) 智能型低压无功功率自动补偿控制器
CN208860896U (zh) 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的电压监测仪
CN205404684U (zh) 潜油电泵高压电缆绝缘电阻在线监测装置
CN107612348A (zh) 隔离式开关电源及其电子装置
CN203813671U (zh) 矿用多电平智能电源装置
CN100334799C (zh) 电流检测电路及具该电路的电源转换器
CN211127565U (zh) 一种emi交流医疗器械专用电源滤波器
CN209001839U (zh) 开关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