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5874U - 一种led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5874U
CN204785874U CN201520469578.1U CN201520469578U CN204785874U CN 204785874 U CN204785874 U CN 204785874U CN 201520469578 U CN201520469578 U CN 201520469578U CN 204785874 U CN204785874 U CN 20478587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lector
led lamp
light source
light
sourc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957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小云
李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lf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957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587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58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587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LED灯具,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模组,一个与所述光源模组配合的反光杯,以及一个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的固定座。所述反光杯的底部开设有一个出光孔以及至少两个相对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并沿着该反光杯的径向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固定座包括一个与所述出光孔相正对的通孔,至少两个围绕该出光孔设置的径向限位壁,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径向限位壁同轴设置的卡扣。所述径向限位壁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径向上相接以相互限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轴向上扣接以相互限位。所述光源模组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座的通孔相正对。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所述固定座提供了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率、精准设置所述光源模组。

Description

一种LED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LED灯具。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发展,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以其光效高、应用广等优势而广受人们欢迎。特别是,随着多颗LED集成为一个大功率光源技术的应用,LED照明进入了体积更小、功率更大、聚光性更好的发展阶段。
但也正是由于体积较小,使得LED光源模组难以固定在预设的安装位置。特别是在LED光源模组通过反光杯进行配光以期满足较高要求的光照效果时,LED光源模组相对于反光杯的位置设置需要较精准,譬如LED光源模组需要放置在反光杯的焦点上。因而,为了达到较佳出光效果,相应需要LED光源模组在沿反光杯的轴向保持特定焦距设置,而在与反光杯的横截面平行的平面上不能滑动以保持与反光杯相同圆心。
现有技术中,一般反光杯采用金属材质冲压而成且由于空间限制的缘故,反光杯很难制造出能够精准安装LED光源模组的结构。因而,具有此种反光杯的灯具一般通过反光杯对准LED光源模组后,然后与诸如散热器等结构配合以夹紧该LED光源模组。此种方式也决定了灯具安装及光效存在诸多问题,譬如这种安装方式不仅费力、安装效率低,又譬如会产生设置位置不精确或LED光源模组易滑动导致的预期光效受影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方便精确安装LED光源的LED灯具,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LED灯具,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模组,以及一个与所述发光模组配合的反光杯。所述LED灯具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并用于设置所述光源模组的固定座。所述反光杯的底部开设有一个出光孔以及至少两个相对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并沿着该反光杯的径向朝圆心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固定座包括一个与所述出光孔相正对的通孔,至少两个围绕该出光孔设置的径向限位壁,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径向限位壁同轴设置的卡扣。所述径向限位壁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径向上相接以相互限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轴向上扣接以相互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固定座的径向限位壁与反光杯的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径向上相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反光杯在沿该反光杯的径向上相互限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出部在沿反光杯的轴向上扣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反光杯在沿该反光杯的轴向上相互限位。因而,所述固定座相对于所述反光杯不会滑动。所述固定座作为一个单独用于安装所述光源模组的安装结构,提供了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率、精准设置所述光源模组。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LED灯具的立体分解图之一。
图3为图1的LED灯具的立体分解图之二。
图4为图1的LED灯具的剖面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的LED灯具所具有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及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灯具100的结构示意图和立体分解图。所述LED灯具100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模组10,一个与所述光源模组10配合的反光杯20,以及一个设置在该反光杯20的底部的固定座组件30。可以想到的是,所述LED灯具100还包括相应的外壳,散热结构以及电源等,其不为本实用新型重点,在此就不予赘述。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光源模组10用于出光。所述光源模组10设置为与下述固定座31的通孔311相正对。所述光源模组10包括作为光源的LED芯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组10包括一个电路板11,以及一个设置在该电路板11上的COBLED芯片12。所述电路板11,即PCB板(PrintedCircuitBoard,印刷电路板)。所述电路板11用于承载COBLED芯片12,并将电源的电力供给该COBLED芯片12。所述电路板11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设置,并且大于COBLED芯片12的面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该光源模组10方便地容置在所述固定座组件30上且在沿反光杯20的径向上不会滑动,所述电路板11设置成四边形。当然,所述电路板11也可以设置成三角形,甚至不规则多边形等。进一步地,为了节省材料以便于承载圆形COBLED芯片12,所述电路板11设置成正方形。所述COBLED芯片12,即板上发光二极管芯片(ChipOnBoardLightEmittingDiode),是一种高功率集成面光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COBLED芯片12设置为圆形,以便于形成圆形光束。
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反光杯20用于对所述光源模组10的出射光进行调整以达到配光的目的。所述反光杯20的底部开设有一个出光孔21,以及至少两个相对设置在该反光杯20的底部并沿着该反光杯20的径向朝圆心延伸的凸出部22。所述反光杯20整体设置成放射的喇叭状。所述反光杯20的规格、材质以及用于分配光线的作用不是本实用新型重点,在此不再赘述。所述出光孔21用于穿过所述光源模组10发出的光线。所述出光孔21的形状、大小根据作为光源的COBLED芯片12的大小以及出光量来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出光孔21相应设置成圆孔状且具有大于所述COBLED芯片12的面积。所述凸出部22用于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和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与所述固定座组件30相互限制定位。该凸出部22与所述固定座组件30的具体配合方式见下述关于固定座组件30的说明。所述凸出部22可以设置平板状以与所述反光杯20的底部形成台阶。所述凸出部22围绕该出光孔21设置。在本实施例,所述凸出部22相应设置成圆弧状。所述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出部22的弧度分别为40度到170度。在本实施例,所述凸出部22与所述整个反光杯22采用铝型材一体成型制成。另外,所述凸出部22之间间隔设置以流出缺口以便于在组装时插入下述固定座31的卡扣313。进一步地,所述凸出部22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上的厚度与所对应卡扣313的开口高度相等,从而使得所述反光杯20与所述固定座31在沿该反光杯20的轴向上紧密配合以提升限制定位效果。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卡扣313的卡扣高度指的在沿反光杯20的轴向上,卡扣313用于扣住凸出部22的空间的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到的“反光杯20的底部”指的是反光杯20的喇叭状横截面面积最小的端部,且用于设置所述光源模组10的一侧。“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指的是该反光杯20的中心轴,也即是所述光源模组10的出光中心线的方向。“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指的是与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垂直的面上的任意方向。当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即也是所述光源模组10的出光方向。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所述固定座组件30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光杯20的底部的固定座31,以及一个设置在与所述反光杯20相背一侧的所述固定座31上以用于容置所述光源模组10的容置板32。所述固定座31包括一个与所述出光孔21相正对的通孔311,至少两个围绕该出光孔21设置的径向限位壁312,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径向限位壁312同轴设置的卡扣313。所述通孔311设置为与所述光源模组10相正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311相应设置为与作为光源的COBLED芯片12匹配的圆孔。所述径向限位壁32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与所述至少两个凸出部22相对应。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两个径向限位壁312相互连接设置成环状,即所述径向限位壁32一体成型成环状。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径向限位壁312也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围绕所述通孔311且相互间隔设置。另外,所述径向限位壁312的外径与所述凸出部22的内径相同,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座31在沿反光杯20的径向方向上与该反光杯20紧密配合以提升相互限制定位的效果。所述卡扣313与所述径向限位壁312同轴设置,其从所述径向限位壁312上延伸出来。所述卡扣313延伸设置成圆弧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径向限位壁312设置成圆环状,因而所述卡扣313设置所述限位壁3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径向限位壁312注塑形成沿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延伸的圆环状阻挡壁。所述卡扣313还包括一个沿反光杯20的出光方向延伸设置的止位部3131。该止位部3131在沿该反光杯20的径向上与所述凸出部22的端部相接以限位。所述止位部3131可以为一个挡片,只要满足阻挡所述凸出部22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3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制成以提高稳固强度。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31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出光方向设置有两个限位柱314。所述容置板32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311匹配的限位孔323。所述两个限位柱314与所对应限位孔323配合,从而使得所述容置板32与所述固定座31相互限位。
下面具体说明所述固定座31与所述反光杯20的凸出部22的配合关系。所述径向限位壁312与所述凸出部22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上相接以相互限位,即所述径向限位壁312插入所述凸出部22中并紧密配合以达到径向定位。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相接”指的是只要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方向上,所述径向限位壁312与所述凸出部22相互限制即可,当然所述径向限位壁312可以与所述凸出部22相抵接。所述卡扣313与所述凸出部22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上扣接以相互限位。在本实施例中,在组装时,先将两个所述卡扣313置于所述两个凸出部22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上将该两个卡扣313的不具有止位部3131的一端对准所述凸出部22,最后将两个卡扣313分别旋转以将该两个卡扣313分别卡扣在所述凸出部22上。所述止位部3131能够防止所述卡扣313旋转过度,从而使得所述卡扣313与所对应凸出部22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上最大面积相扣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是,所述光源模组10可以以任意方式设置为与下述固定座31的通孔311相正对以出光,譬如通过卡接、紧固件或黏胶等方式直接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1上。当然,所述光源模组10也可以以任意方式设置在所述固定座组件30上,即通过下述容置板32将所述光源模组10间接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上。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所述容置板32用于容置所述光源模组10。所述容置板32在相对于所述固定座31与所述反光杯20的相背侧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置所述光源模组10的容置槽321以及一个沿所述反光杯20的轴向开设在所述容置槽321内以用于出光的孔洞322。所述容置板32设置在所述反光杯20相背一侧的所述固定座31,即该容置板32和所述反光杯20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座31相反的两侧。所述容置槽321与所述光源模组10的电路板11相匹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321开设成正方形。所述孔洞322用于出射所述光源模组10的COBLED芯片12发出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孔洞322设置成与所述COBLED芯片12匹配的圆形孔。
请参阅图4及图5,进一步地,为了使得所述光源模组10能够贴紧散热器件,所述光源模组10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座组件30处于同一平面上。在本实施例,所述固定座31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容置板32的凹槽以使得该容置板32与所述固定座31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容置板32的容置槽321开设深度使得该所述光源模组10的电路板11与该容置板32在同一平面上。可以想到的是,LED光源,特别是COBLED芯片12在单位面积上的功率较大,需要散发较大热量。因而,所述光源模组10设置为与所述固定座组件30处于同一平面上,能够提升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LED灯具的固定座31的径向限位壁312与反光杯20的凸出部22在沿所述反光杯20的径向上相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座31与所述反光杯20在沿该反光杯20的径向上相互限位。所述卡扣313与所述凸出部22在沿反光杯的轴向上扣接,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座31与所述反光杯20在沿该反光杯20的轴向上相互限位。因而,所述固定座31相对于所述反光杯20不会滑动。所述固定座31作为一个单独用于安装所述光源模组10的安装结构,提供了较大的安装空间从而能够实现高效率、精准设置所述光源模组1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LED灯具,包括一个用于发光的光源模组,以及一个与所述发光模组配合的反光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具还包括一个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并用于设置所述光源模组的固定座,所述反光杯的底部开设有一个出光孔以及至少两个相对设置在该反光杯的底部并沿着该反光杯的径向朝圆心延伸的凸出部,所述固定座包括一个与所述出光孔相正对的通孔,至少两个围绕该出光孔设置的径向限位壁,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径向限位壁同轴设置的卡扣,所述径向限位壁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径向上相接以相互限位,所述卡扣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轴向上扣接以相互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为两个,且该两个卡扣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径向限位壁相互连接设置成环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还包括一个沿反光杯的出光方向延伸设置的止位部,该止位部在沿该反光杯的径向上与所述凸出部的端部相接以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孔设置成圆孔,所述凸出部相应设置成圆弧状,所述通孔相应设置成圆孔,所述径向限位壁相应设置成圆弧壁,所述两个卡扣沿通孔的圆弧边缘延伸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凸出部的弧度范围为40°到170°,所述两个卡扣的弧度范围为10°到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具还包括一个用于设置所述光源模组的固定座组件,所述固定座组件包括所述的固定座以及一个设置在所述反光杯相背一侧的所述固定座上以用于容置所述光源模组的容置板,所述容置板在所述反光杯相背侧开设有一个用于容置所述光源模组的容置槽以及一个沿所述反光杯的轴向开设在所述容置槽内以用于出光的孔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在沿所述反光杯的出光方向的反向延伸设置有两个限位柱,所述容置板开设有两个与所述限位柱匹配的限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限位壁的外径与所述凸出部的内径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在沿所述反光杯的轴向上的厚度与所对应卡扣的开口高度相等。
CN201520469578.1U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led灯具 Active CN2047858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578.1U CN204785874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led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9578.1U CN204785874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led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5874U true CN204785874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5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9578.1U Active CN204785874U (zh) 2015-06-29 2015-06-29 一种led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587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4208A (zh) * 2015-06-29 2015-10-07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64208A (zh) * 2015-06-29 2015-10-07 赛尔富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led灯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02274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attachment element for fixing to the lighting device
US8534867B1 (en) LED light modules and outdoor light fixtures incorporating such light modules
CA2740437C (en) Led light fixture
CN202008011U (zh) 拼接式发光模块、具有该模块的灯具及广告牌
JP3180028U (ja) 軽量鉄骨グリッドランプ
WO2014135357A1 (en) Lighting device
US20110249445A1 (en) Parabolic reflector and relative led lighting device
CN102537714A (zh) 导光式照明装置
CN104089206A (zh) 一种led灯具单元体及组合式led灯具
CN202327907U (zh) 可直接替换钠灯的led路灯光源
CN204785874U (zh) 一种led灯具
JP3170700U (ja) 繋ぎ合わせ式発光モジュール及び該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た灯具と広告看板
CN102606924B (zh) 大角度led球泡灯
CN204943054U (zh) Led灯具及其光电模组
KR101226552B1 (ko) 발광다이오드 램프
CN204717510U (zh) 一种透镜装置及led灯具
CN203940357U (zh) 聚光透镜组及灯具
CN202884577U (zh) Led蜡烛灯
RU134614U1 (ru) Светодиодный светильник (варианты)
KR20130035385A (ko) 탈부착식의 고출력 독립형 단위 엘이디 램프를 이용한 엘이디 램프 분산 배열 구조의 패키지형태 광 확산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104964208A (zh) 一种led灯具
CN205026513U (zh) 一种led射灯
CN103912804A (zh) 大角度发光led灯
KR101472463B1 (ko) 엘이디 조명기구
CN102588780A (zh) 大角度led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