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1440U - 整体墙 - Google Patents

整体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1440U
CN204781440U CN201520583181.5U CN201520583181U CN204781440U CN 204781440 U CN204781440 U CN 204781440U CN 201520583181 U CN201520583181 U CN 201520583181U CN 204781440 U CN204781440 U CN 2047814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andrel girder
prefabricated panel
deckle board
wall
reinforc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8318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佳欣
丁大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HEFEI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OR COAL INDUSTRY
Priority to CN20152058318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14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14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144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nels For Us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整体墙,包括由上承重梁、下承重梁以及连接在上承重梁和下承重梁之间的两根承重立柱构成的承重框架,所述整体墙还包括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的下侧面经过第一隔震垫与所述下承重梁的上侧面相接合,所述预制墙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经过第二隔震垫与所述两根承重立柱的内侧面相接合,所述下承重梁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有多条第一连接筋,所述上承重梁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有多条第二连接筋。本实用新型整体墙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整体墙的施工工艺,该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施,能够保证整体墙的稳定性,且整体墙与承重梁、承重立柱的连接处不易产生裂缝。

Description

整体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整体墙。
背景技术
在房屋建筑施工领域,一般是先制作框架结构,包括承重梁柱,然后在承重梁柱间砌填充墙(砖墙),以起围护和分隔作用,但是砌砖墙存在以下缺点:1.施工慢(一个熟练瓦工在一天8小时工作时间内约砌筑7—8平方米的墙体);2.墙面凹凸不平、平整度差;3.砖墙灰缝厚度不一,外墙竖缝砂浆饱满度不够,易导致外墙渗漏;4.墙体与框架柱、楼层梁板属于二次搭接,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缝;5.墙体与框架柱刚接,抗震性能差;6.墙体材料损耗大,浪费能源、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的整体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整体墙,包括由上承重梁、下承重梁以及连接在上承重梁和下承重梁之间的两根承重立柱构成的承重框架,所述整体墙还包括预制墙板,所述预制墙板安装在所述上承重梁、下承重梁及两根承重立柱之间,所述预制墙板的下侧面经过第一隔震垫与所述下承重梁的上侧面相接合,所述预制墙板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经过第二隔震垫与所述两根承重立柱的内侧面相接合,所述下承重梁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有多条第一连接筋,所述第一连接筋穿过所述第一隔震垫,且所述第一连接筋的上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内、下部埋入所述下承重梁内,所述上承重梁与所述预制墙板之间设有多条第二连接筋,所述第二连接筋的上部埋入所述上承重梁内、下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隔震垫和第二隔震垫均采用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均采用钢筋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板包括中间墙板以及包覆在中间墙板的四周侧面的外加强框板,所述外加强框板采用钢筋砼制成,所述中间墙板包括纤维加强泡沫砼层,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由泡沫砼基体以及嵌设于泡沫砼基体内的多个纤维单元构成,所述纤维单元包括两个多边形框,所述两个多边形框的角端分别通过相应数量根杆连接成多边形框架,且所述杆平行于所述中间墙板的厚度方向,相邻两根杆之间设有多条纤维。
进一步的,所述多边形框为正六边形框,所述两个多边形框的角端分别通过六根杆连接成正六边形框架,所述多个纤维单元蜂窝式或行列式排布并充满于所述泡沫砼基体。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墙板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正面的第一纤维加强层、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背面的第二纤维加强层、覆盖于第一纤维加强层的第一砼保护层以及覆盖于第二纤维加强层的第二砼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预制墙板上开有用于安装门或窗的洞,所述洞的洞壁上包覆有洞壁加强框板,所述洞壁加强框板采用钢筋砼制成,若所述洞壁加强框板与所述外加强框板之间不重合,则在所述预制墙板上位于所述洞壁加强框板与所述外加强框板之间开设多道贯通槽,并在贯通槽内浇筑钢筋砼,以此连接洞壁加强框板和外加强框板。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墙板还包括围设在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的四周侧面的金属丝网。
本实用新型整体墙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墙采用预制墙板,而不是砌砖墙,其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设置的第一隔震垫可使预制墙板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这样既可以减小上承重梁对预制墙板的压力,又可以使预制墙板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有一定的变形,从而吸收承重框架传来的竖向地震力,而设置的第二隔震垫,可以实现预制墙板与承重立柱间柔性连接,这样可以吸收承重框架传来的水平向的地震力,从而将承重框架及本实用新型整体墙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另外,通过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将预制墙板与上承重梁和下承重梁连接,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墙的平面外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纤维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中间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整体墙中的预制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a至图9g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墙的施工工艺步骤图。
图10是图9a的A-A剖视图。
图11是隔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0预制墙板、1中间墙板、11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0泡沫砼基体、120纤维单元、121多边形框、122杆、123纤维、124插脚、12第一纤维加强层、13第二纤维加强层、14第一砼保护层、15第二砼保护层、2外加强框板、21凹槽、22注浆孔、3金属丝网、4洞、41洞壁加强框板、42贯通槽、51上承重梁、52下承重梁、53承重立柱、61第一隔震垫、611通孔、62第二隔震垫、71第一连接筋、72第二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
整体墙,包括由上承重梁51、下承重梁52以及连接在上承重梁51和下承重梁52之间的两根承重立柱53构成的承重框架,所述整体墙还包括预制墙板10,所述预制墙板10安装在所述上承重梁51、下承重梁52及两根承重立柱53之间,所述预制墙板10的下侧面经过第一隔震垫61与所述下承重梁52的上侧面相接合,所述预制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经过第二隔震垫62与所述两根承重立柱53的内侧面相接合,所述下承重梁52与所述预制墙板10之间设有多条第一连接筋71,所述第一连接筋71穿过所述第一隔震垫61,且所述第一连接筋71的上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10内、下部埋入所述下承重梁52内,所述上承重梁51与所述预制墙板10之间设有多条第二连接筋72,所述第二连接筋72的上部埋入所述上承重梁51内、下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10内。
所述第一隔震垫61和第二隔震垫62均采用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连接筋71和第二连接筋72均采用钢筋制成。
本实用新型整体墙采用预制墙板10,而不是砌砖墙,其整体结构简单,容易制造;设置的第一隔震垫可使预制墙板10在竖直方向上有一定的变形空间,这样既可以减少上承重梁对预制墙板10的压力,又可以使预制墙板10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有一定的变形,从而吸收承重框架传来的竖向地震力,而设置的第二隔震垫,可以实现预制墙板10与承重立柱间柔性连接,这样可以吸收承重框架传来的水平向的地震力,从而将承重框架及本实用新型整体墙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另外,通过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将预制墙板10与上承重梁和下承重梁连接,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墙的平面外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预制墙板10包括中间墙板1以及包覆在中间墙板1的四周侧面的外加强框板2,所述外加强框板2采用钢筋砼制成,所述中间墙板1包括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由泡沫砼基体110以及嵌设于泡沫砼基体110内的多个纤维单元120构成,所述纤维单元120包括两个多边形框121,所述两个多边形框121的角端分别通过相应数量根杆122连接成多边形框架,且所述杆122平行于所述中间墙板1的厚度方向,相邻两根杆122之间设有多条纤维123。这种预制墙板10质量好、强度高、防水性能好,且泡沫砼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多边形框121为正六边形框,所述两个多边形框121的角端分别通过六根杆122连接成正六边形框架,所述多个纤维单元120行列式排布并充满于所述泡沫砼基体110。呈正六边形的框架,受力均匀,在浇筑砼时,在振动棒破坏了单个框架的情况下,不会影响所有框架的整体受力特性,可操作性强。而且这种规律排列可以进一步提高中间墙板1的强度,而为了增强结构的紧凑性和强度,可使一行中的相邻两个纤维单元120之间角端相接触或共用该角端,一列中的相邻两个纤维单元120之间边相接触或共用该边,多个纤维单元120可以设置为一层或多层。所述多边形框121和杆122均采用竹材料制成,所述纤维123为秸秆纤维,所述纤维123充满于相邻两根杆122之间的空隙。选用上述材料具有环保、成本低的优点,秸秆是籽实收获后纤维成分含量很高的农作物残留物,包括玉米、稻草、小麦、马铃薯等的秸秆,秸秆纤维就是用秸秆经过一定粗加工,得到的面状或者线状的纤维,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采用的是线状的纤维,并且采用螺旋缠绕的方式一圈圈绕设在六根杆122上,这样比较方便固定。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墙板1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正面的第一纤维加强层12、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背面的第二纤维加强层13、覆盖于第一纤维加强层12的第一砼保护层14以及覆盖于第二纤维加强层13的第二砼保护层15,所述第一纤维加强层12和第二纤维加强层13均采用秸秆纤维铺设而成。在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正面和背面设置纤维加强层12、13和砼保护层14、15可以更好地保护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有效防止墙板产生伸缩裂缝。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墙板1还包括围设在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四周侧面的金属丝网3。所述外加强框板2经过所述金属丝网3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接合。金属丝网3用于限定形成模腔,详见后续制备方法中的描述。
图2中,中间墙板1和外加强框板2之间的分割线只是为了示意,实际上由于砼保护层14、15以及外加强框板2均含有砼,在成型后,几乎看不见该分割线。本实施例的预制墙板10呈矩形,相应的中间墙板1呈矩形,外加强框板2呈矩形环状。
实施例2
参见图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它们的差异在于:所述多个纤维单元120蜂窝式排布并充满于所述泡沫砼基体110。蜂窝结构是一种强度很高的结构,采用这种排列方式,同样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强度。
实施例3
参见图8。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它们的差异在于:所述预制墙板10上开有用于安装门的洞4,所述洞4的洞壁上包覆有洞壁加强框板41,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采用钢筋砼制成。根据设计需要,有的填充墙上需要开用于安装门的洞4,而设置的洞壁加强框板41不仅可以增强洞4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在后续安装门时,能够给门提供一个稳定的固定座。本实施例中,洞4的下端延伸至预制墙板10的下侧面,形成开口,洞4的上端靠近预制墙板10的上侧面,使得洞壁加强框板41的上端和下端与外加强框板2重合,这样外加强框板2能够为洞壁加强框板41提供支撑力,从而保证洞壁加强框板41的稳定性。洞4将中间墙板分隔成两部分,每个部分的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四周侧面均围有金属丝网3。
实施例4
参见图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似,故仅针对相异处进行说明。它们的差异在于:所述预制墙板10上开有用于安装窗的洞4,所述洞4的洞壁上包覆有洞壁加强框板41,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采用钢筋砼制成。根据设计需要,有的填充墙上需要开用于安装窗的洞4,而设置的洞壁加强框板41不仅可以增强洞4的强度和稳定性,而且在后续安装窗时,能够给窗提供一个稳定的固定座。本实施例中,洞4位于中间墙板内,这样洞壁加强框板41与外加强框板2之间不重合,而少了外加强框板2的支撑作用,洞壁加强框板41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本实施例中,在所述预制墙板10上位于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与所述外加强框板2之间开设多道贯通槽42,并在贯通槽42内浇筑钢筋砼,以此连接洞壁加强框板41和外加强框板2,保证洞壁加强框板41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洞壁加强框板41呈矩形环状,并且洞壁加强框板41的宽度方向平行于预制墙板10的宽度方向,贯通槽42具有四道,并分别从洞壁加强框板41的两条宽边的端部顺延至外加强框板2。洞4及贯通槽42将中间墙板分隔成四部分,每个部分的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四周侧面均围有金属丝网3。
参见图9a至图9g以及图10、图11,实施例1至实施例4的整体墙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制作预制墙板10,在预制墙板10的下侧面相应于第一连接筋71的位置处预留凹槽21,并在预制墙板10的正面或背面开设与凹槽21相连通的注浆孔22;
具体制作过程为:提供一块底模板,在底模板上划分好中间墙板1和外加强框板2所在区域,有洞4、洞壁加强框板41以及贯通槽42的也划分出相应区域,然后在底模板上安装侧挡板,用侧挡板围合出外加强框板2的外轮廓及洞壁加强框板41的内轮廓,侧挡板安装好后,再在侧挡板围合区域内铺设一层可透水汽的PVC膜,然后在PVC膜上铺设一层秸秆纤维,再然后在中间墙板1所在区域内插满纤维单元120,参见图3,纤维单元120的矩形对称的四根杆122向外延伸形成插脚124,用于插在底模板上,待墙板成型后,再剪去插脚124,插好纤维单元120后,在纤维单元120整体的四周侧面绕设金属丝网3,这样侧挡板和金属丝网3限定的空间形成用于浇筑外加强框板2、洞壁加强框板41以及贯通槽42内钢筋砼的模腔,即可进行上述区域内钢筋砼的浇筑,待外加强框板2、洞壁加强框板41及贯通槽42内浇筑的砼达到初凝强度后,就又形成了用于浇筑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模腔,浇筑好泡沫砼后,在泡沫砼表面铺设一层秸秆纤维,再在秸秆纤维表面铺设一层砼,并将该砼表面收光,然后在砼表面覆盖一层可透水汽的PVC膜,最后盖上盖板,送入蒸压釜蒸养,蒸养结束后,取出常温下放置即完成预制墙板10的制造;
在制作预制墙板10时,在用于形成预制墙板10的与承重梁连接的一侧面的侧挡板的内表面设置凸柱,以在所述预制墙板10的该一侧面上形成相应的凹槽21,注浆孔22是待墙板成型后用钻钻出;
(2)支下承重梁模,然后进行下承重梁52的浇筑,并在浇筑下承重梁52时,将第一连接筋71的下部埋入下承重梁52内;
在建筑领域,承重梁一般是通过浇筑砼或钢筋砼而制成;
(3)待下承重梁52成型后,在下承重梁52的上侧面覆盖第一隔震垫61,并令第一连接筋71穿过第一隔震垫61,第一隔震垫61上预先开设有与凹槽21形状、位置相对应的通孔611,用于穿过第一连接筋71;
(4)将第二连接筋62的下部从预制墙板10的上侧面植入预制墙板10内,然后将预制墙板10放置在下承重梁52的上侧面,令第一连接筋71的上部伸入凹槽21内,再通过注浆孔22向凹槽21内注浆,并对预制墙板10的位置进行校准,待凹槽21内注浆成型后即可将预制墙板10固定住;
具体实施中,第二连接筋62的植入方法可采用先在预制墙板10的上侧面相应位置处钻孔,然后在第二连接筋62的下部涂抹建筑用胶,再将第二连接筋62的下部插入钻好的孔内;向凹槽21内注浆可采用膨胀水泥砂浆,这样可以保证在成型后,凹槽21内的所有空间都被充满,从而保证连接强度;
(4)在预制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覆盖第二隔震垫62,然后在预制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支承重立柱模,并且第二隔震垫62作为承重立柱模的一部分,然后进行承重立柱53的浇筑;
具体实施中,第一隔震垫61和第二隔震垫62可通过建筑用胶进行粘接固定;
(5)待承重立柱53成型后,在预制墙板10的上侧面支上承重梁模,并且预制墙板10的上侧面作为上承重梁模的一部分,然后进行上承重梁51的浇筑,待上承重梁51成型后即完成整体墙的施工。
本实用新型整体墙的施工工艺操作简单、易于实施,并且将第二隔震垫作为承重立柱模的一部分、预制墙板的上侧面作为上承重梁模的一部分,这样,成型后的承重立柱53和上承重梁51与预制墙板件10间可实现无缝搭接,从而提高了整体墙的稳定性,且隔震垫为橡胶制品,其自身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因而预制墙板件10与承重梁51、承重立柱53的连接处不易产生裂缝。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的情况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整体墙,包括由上承重梁(51)、下承重梁(52)以及连接在上承重梁(51)和下承重梁(52)之间的两根承重立柱(53)构成的承重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墙还包括预制墙板(10),所述预制墙板(10)安装在所述上承重梁(51)、下承重梁(52)及两根承重立柱(53)之间,所述预制墙板(10)的下侧面经过第一隔震垫(61)与所述下承重梁(52)的上侧面相接合,所述预制墙板(10)的左右两侧面分别经过第二隔震垫(62)与所述两根承重立柱(53)的内侧面相接合,所述下承重梁(52)与所述预制墙板(10)之间设有多条第一连接筋(71),所述第一连接筋(71)穿过所述第一隔震垫(61),且所述第一连接筋(71)的上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10)内、下部埋入所述下承重梁(52)内,所述上承重梁(51)与所述预制墙板(10)之间设有多条第二连接筋(72),所述第二连接筋(72)的上部埋入所述上承重梁(51)内、下部埋入所述预制墙板(10)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震垫(61)和第二隔震垫(62)均采用橡胶制成,所述第一连接筋(71)和第二连接筋(72)均采用钢筋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10)包括中间墙板(1)以及包覆在中间墙板(1)的四周侧面的外加强框板(2),所述外加强框板(2)采用钢筋砼制成,所述中间墙板(1)包括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由泡沫砼基体(110)以及嵌设于泡沫砼基体(110)内的多个纤维单元(120)构成,所述纤维单元(120)包括两个多边形框(121),所述两个多边形框(121)的角端分别通过相应数量根杆(122)连接成多边形框架,且所述杆(122)平行于所述中间墙板(1)的厚度方向,相邻两根杆(122)之间设有多条纤维(12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框(121)为正六边形框,所述两个多边形框(121)的角端分别通过六根杆(122)连接成正六边形框架,所述多个纤维单元(120)蜂窝式或行列式排布并充满于所述泡沫砼基体(110)。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墙板(1)还包括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正面的第一纤维加强层(12)、覆盖于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背面的第二纤维加强层(13)、覆盖于第一纤维加强层(12)的第一砼保护层(14)以及覆盖于第二纤维加强层(13)的第二砼保护层(15)。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墙板(10)上开有用于安装门或窗的洞(4),所述洞(4)的洞壁上包覆有洞壁加强框板(41),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采用钢筋砼制成,若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与所述外加强框板(2)之间不重合,则在所述预制墙板(10)上位于所述洞壁加强框板(41)与所述外加强框板(2)之间开设多道贯通槽(42),并在贯通槽(42)内浇筑钢筋砼,以此连接洞壁加强框板(41)和外加强框板(2)。
7.如权利要求3或4或6所述的整体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墙板(1)还包括围设在所述纤维加强泡沫砼层(11)的四周侧面的金属丝网(3)。
CN201520583181.5U 2015-08-05 2015-08-05 整体墙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814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3181.5U CN204781440U (zh) 2015-08-05 2015-08-05 整体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83181.5U CN204781440U (zh) 2015-08-05 2015-08-05 整体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1440U true CN20478144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1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83181.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81440U (zh) 2015-08-05 2015-08-05 整体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1440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4546A (zh) * 2015-08-05 2015-11-18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整体墙及其施工工艺
CN110080428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内嵌式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429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427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多点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64546A (zh) * 2015-08-05 2015-11-18 煤炭工业合肥设计研究院 整体墙及其施工工艺
CN110080428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内嵌式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429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装配式减震墙体结构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080427A (zh) * 2019-04-29 2019-08-02 广州大学 一种减震墙体结构多点连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64546A (zh) 整体墙及其施工工艺
CN204781440U (zh) 整体墙
CN104032870B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密肋箱形复合楼板
RO123301B1 (ro) Construirea clădirilor cu deschidere mare cu contravântuire proprie, din panouri de perete şi planşee portante compozite
CN207244963U (zh) 一种用于钢结构建筑的组合式无梁楼盖
CN204781581U (zh) 纤维加强泡沫砼预制墙板
CN206722216U (zh) 一种叠合楼板的预制小梁
WO1992009763A1 (en) Building element
RU134968U1 (ru) Блок несъемной опалубки (варианты)
CN110863586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DK2241690T3 (en) Isolated foundation element for mounting on a precast base foundation
RU150460U1 (ru) Быстровозводимое энергоэффективное малоэтажное здание
CN103556754A (zh) 端部带t形暗柱单排配筋保温承重剪力墙及作法
CN204626696U (zh) 预制装配式夹芯复合剪力墙
JP6767552B1 (ja) ウッドフェンスのストレートピン工法
CN212248772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中的t字型水平连接节点
WO1999051829A1 (en) Pre-cast concrete walling system
ITPD20090291A1 (it) Elementi per costruzioni
CN107143186B (zh) 用预制构件快速拼装柔性刚性铰接可选能隔震的中式民居
CN105178472B (zh) Eps模块夹心保温墙体结构
CN211735895U (zh) 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中空一字型自保温预制剪力墙板
CN205077650U (zh) Eps模块夹心保温墙体结构
CN211341397U (zh) 一种兼顾承重和保温的节能多孔砖砌体
CN213741761U (zh) 立面花砖砌筑连接节点结构
CN201771107U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建筑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