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3760U - 一种自锁拉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拉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3760U
CN204763760U CN201520448865.4U CN201520448865U CN204763760U CN 204763760 U CN204763760 U CN 204763760U CN 201520448865 U CN201520448865 U CN 201520448865U CN 204763760 U CN204763760 U CN 2047637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upper flange
hole
pawl
elastomeric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4886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荣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Weiqi zipper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jiang Jinsheng Zip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jiang Jinsheng Zipp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jiang Jinsheng Zipp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4886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37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37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376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锁拉头,其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通过导柱连接,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共同形成供拉链穿过的引导空间,还包括设置在上翼板上方的上盖,上盖通过铰接部铰接在上翼板上,上盖的下端面与上翼板的上端面之间留有活动空间,在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制动爪,上翼板上对应制动爪开设有用以引导制动爪的通孔,通孔从上翼板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还包括用以对制动爪施加向下作用力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上翼板与上盖之间,所述铰接部位于弹性部件与所述通孔之间。该拉头具有结构简易、便于设置logo、组装和使用均很方便且能保持美观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自锁拉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拉链及拉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拉头。
背景技术
拉链的拉片能起到拉动拉头和装饰作用。目前,具有自锁功能的拉头都是设有拉片的拉头,必须通过拉片拉动拉头的马钩来实现制动解除和滑块拉动,如果是单纯拉动象鼻头来拉动滑块,又不能实现自锁功能。在生活中,有时拉头的拉片会给人带来不便,如运动或比赛时拉片晃动,可能会伤害到人或者是影响运动员的情绪和注意力,而袖口处的拉片,影响人的吃饭行为,难免花多的注意力来避免拉片掉入餐具中。因而,有些服装或运动鞋、包等需要一种能自锁的无拉片式拉头。
为此,申请公布号CN103859714A,名称为“无拉片式自锁拉头”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拉头,包括滑块,滑块具有由导柱支撑连接的上板和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处铰接有一杆,杆的铰接转轴位于杆两端之间,所述杆的一端设置有用手直接操作的操作部,操作部暴露在滑块外部,杆的另一端设有向下延伸的制动爪,制动爪从上板的下表面突出地向下伸出,在所述杆的旁侧设有弹性元件,弹性元件始终向杆施加一个使制动爪向下的力。采用该结构的拉头,直接通过操作杆就可实现解锁和拉头滑动,无拉片干扰,适合运动服饰。
虽然这种拉头克服了拉片的晃动,然而由于拉链的启闭是由拉头制动爪的解除和拉头在拉链上滑动两个操作过程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虽然可以解决拉头制动爪的解除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了拉片,带动拉头在拉链上滑动却显得不方便。而且通过开设条形槽来容置杆,在拉头使用过程中,细小杂物会累积在条形槽和杆之间而不易清除,长期使用容易影响拉头美观。
而且常规的拉头一般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之间通过导柱连接,通常在上翼板要开设通槽以供制动爪穿过,而且上翼板常常设有帽盖或者拉片,如此使得上翼板的上表面的表面积减小,在拉头的制造过程中,通常将生产厂家的logo和拉头的型号设置在下翼板的外表面,如此当拉头装到拉链上后,logo或者拉头型号等信息则位于靠近人体的一面,不容易被观看到,影响宣传效果。若将logo或者拉头型号信息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则由于上表面的表面积相对较小而增加加工难度,而且设置在上翼板的上表面,由于上翼板上其他部件的影响,logo或者拉头型号不是呈对称方式设置在上翼板上,影响了拉头整体的美观。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易、便于设置logo、组装和使用均很方便且能保持美观的自锁拉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自锁拉头,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通过导柱连接,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共同形成供拉链穿过的引导空间,还包括设置在上翼板上方的上盖,上盖通过铰接部铰接在上翼板上,上盖的下端面与上翼板的上端面之间留有活动空间,在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制动爪,上翼板上对应制动爪开设有用以引导制动爪的通孔,通孔从上翼板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还包括用以对制动爪施加向下作用力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上翼板与上盖之间,所述铰接部位于弹性部件与所述通孔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翼板开设有收容孔,收容孔对应所述导柱设置并竖直延伸至所述导柱内,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容置于收容孔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收容孔并抵顶于所述上盖的下端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翼板上设有两相对侧板以及连接在两相对侧板之间的连接板,两侧板以及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侧开口的让位槽,两侧板位于该开口处分别设有同轴的支撑孔,所述铰接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的铰接凸耳,铰接凸耳开设有铰接孔,一销钉穿过支撑孔和铰接孔将铰接凸耳铆接在两侧板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弹性部件抵顶的抵顶块,抵顶块收纳于所述让位槽中。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引导块,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对应引导块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引导槽,所述制动爪设置在引导块的下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引导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引导块上的限位槽,限位槽从所述上盖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侧端面朝所述引导块内延伸,限位槽向下贯通至所述引导块的下端面,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设置所述引导槽内,限位块的纵截面呈“T”形,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有用以限制限位块向下滑出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凸条。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翼板、所述上翼板以及所述上盖三者平行设置,所述上盖在所述上翼板上的投影覆盖住所述上翼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将传统拉头的帽盖、拉片、制动爪集成在上盖上,使得拉头整体结构更加简易,通常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一体成型,整个拉头组装时只需将弹性部件以及上盖组装到上翼板即可,组装更加方便;通过弹性部件作用于上盖的下端面,上盖对制动爪施加向下的作用力并使制动爪卡入拉链的链齿间实现制动效果,当需要打开拉链时,用手捏持上盖并施加向上作用力,上盖绕着铰接部转动并使制动爪抬离拉链,之后通过拉动上盖带动整个拉头在拉链上滑动,如此可以无需设置拉片,避免传统拉头中拉片的晃动而影响拉头的使用;同时由于组成拉头的配件均设置在上盖的下方,上盖的上方可以设置成平整结构,可以很方便地将logo以及拉头的型号信息设置上盖的上端面上,同时保持拉头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翼板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配合后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配合后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翼板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主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仰视图;
图中:
10-上翼板20-下翼板
30-导柱40-上盖
50-制动爪60-弹性部件
11-收容孔12-侧板
13-连接板14-支撑孔
15-让位槽16-通孔
17-引导槽18-限位块
41-铰接部42-铰接孔
43-抵顶块44-引导块
45-限位槽46-限位凸条
70-销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9,一种自锁拉头,包括上翼板10和下翼板20,上翼板10与下翼板20通过导柱30连接成一体,上翼板10、下翼板20以及导柱30共同形成引导空间,与拉头配合的拉链从该引导空间穿过。为了方便进行描述,以拉头正常放置在水平面上(也即下翼板的底部与水平面重合)来进行上下方位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特殊之处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翼板10上方的上盖40,上盖40通过铰接部41铰接在上翼板10上,上盖40的下端面与上翼板10的上端面之间留有活动空间,上盖40可以绕着该铰接部41在该活动空间内上下摆动。在上盖40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制动爪50,上翼板10上对应制动爪50开设有用以引导制动爪50的通孔16,通孔16从上翼板10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制动爪50从该通孔16中穿过并卡至拉链的链齿之间,从而阻止拉链被打开。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以对制动爪50施加向下作用力的弹性部件60,在实施例中弹性部件60选用弹簧,弹性部件60设置在上翼板10与上盖40之间,所述铰接部41位于弹性部件60与所述通孔16之间,弹性部件60通过对上翼板10始终施加一个向上的作用力,进而对制动爪50施加一个向下作用力以实现拉链的制动。
为了使弹性部件60更加平稳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翼板10开设有收容孔11,收容孔11对应所述导柱30设置并竖直延伸至所述导柱30内,所述弹性部件60的一端容置于收容孔11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收容孔11并抵顶于所述上盖40的下端面。弹性部件60以一定的预压力装入收容孔11中,弹性部件60利用其自身的弹力抵顶于上盖40的下端面。
为了使上盖40更加平稳地装配和更加顺畅地摆动,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上翼板10上设有两相对侧板12以及连接在两相对侧板12之间的连接板13,两侧板12以及连接板13共同围成上侧开口的让位槽15,该让位槽15对应设置在导柱30的正上方,收容孔11则设置在该让位槽15内。两侧板12位于该开口处分别设有同轴的支撑孔14,所述铰接部41为设置在所述上盖40的下端面的铰接凸耳,铰接凸耳开设有铰接孔42,一销钉70穿过支撑孔14和铰接孔42将铰接凸耳铆接在两侧板12之间,如此,上盖40可以绕着该销钉70在一定的范围上下摆动。
为了使弹性部件60能够与上盖40更好地配合,所述上盖40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弹性部件60抵顶的抵顶块43,抵顶块43收纳于所述让位槽15中并可以在沿着让位槽15活动。
为了更好地引导制动爪50的运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上盖40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引导块44,所述上翼板10的上表面对应引导块44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引导槽17,所述制动爪50设置在引导块44的下端面,所述通孔16设置在引导槽17内。通过将制动爪50设置引导块44的下端面,避免制动爪50直接设置在上盖40的下端面而造成制动爪50过长而容易变形。当引导块44向下运动至抵触到引导槽17后则不会继续向下运动,避免制动爪50过度卡入链齿之间而造成链齿破坏或者没有卡入链齿而造成拉头出现自动下滑等现象。
为了限制上盖40绕着销钉70过度向上抬起而造成上盖40和销钉70变形,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引导块44上的限位槽45,限位槽45从所述上盖40远离所述铰接部41的侧端面朝所述引导块44内延伸,限位槽45向下贯通至所述引导块44的下端面,如此整个限位槽45形成具有一个顶壁以及两个侧壁的槽体,在引导槽17内则设有与所述限位槽45配合的限位块18,限位块18的纵截面呈“T”形,所述限位槽34的内壁设有用以限制限位块18向下滑出所述限位槽45的限位凸条46,限位凸条46为两条,分别设置在限位槽45靠近引导块44下端面处的两侧壁并相向设置,当上盖40向上抬起一定距离时,限位凸条46抵顶于限位块18上并限制上盖40继续向上移动,当上盖40向下移动一定的距离时,限位槽45的顶壁抵顶于限位块18的上端面上而限制上盖40继续向下移动,可以起到避免上盖40设置抵顶块43的一端过度抬起而造成弹性部件60松动。
为了方便在上盖40上设置logo和表明拉头型号信息,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下翼板20、所述上翼板10以及所述上盖40三者平行设置,所述上盖40在所述上翼板10上的投影覆盖住所述上翼板10。如此,上盖40的上端面没有设置任何零部件,提供一宽敞的平面,可以很方便进行logo或者文字的压制,同时由于上盖40的周沿伸出上翼板10,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地用手捏持上盖40,并借助上盖40拉动拉头在拉链上移动而实现拉链的开启或者闭合,达到使用方便的效果。同时采用该上盖40设置也能保证拉头整体的美观。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拉头后,在拉头的生产中,上翼板10、下翼板20以及导柱30一体成型成拉头主体,组装时将弹簧放入收容孔11中,使限位块18伸入限位槽45中且制动爪50伸入通孔,通过上盖40的抵顶块43顶压弹簧,将销钉70穿过支撑孔14和铰接孔42并将铰接部41铆接在两侧板12上。如此整个拉头的组装过程简易,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Claims (8)

1.一种自锁拉头,包括上翼板和下翼板,上翼板与下翼板通过导柱连接,上翼板、下翼板以及导柱共同形成供拉链穿过的引导空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上翼板上方的上盖,上盖通过铰接部铰接在上翼板上,上盖的下端面与上翼板的上端面之间留有活动空间,在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的制动爪,上翼板上对应制动爪开设有用以引导制动爪的通孔,通孔从上翼板的上端面贯穿至下端面,还包括用以对制动爪施加向下作用力的弹性部件,弹性部件设置在上翼板与上盖之间,所述铰接部位于弹性部件与所述通孔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开设有收容孔,收容孔对应所述导柱设置并竖直延伸至所述导柱内,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容置于收容孔的底部,另一端伸出收容孔并抵顶于所述上盖的下端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上设有两相对侧板以及连接在两相对侧板之间的连接板,两侧板以及连接板共同围成一侧开口的让位槽,两侧板位于该开口处分别设有同轴的支撑孔,所述铰接部为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端面的铰接凸耳,铰接凸耳开设有铰接孔,一销钉穿过支撑孔和铰接孔将铰接凸耳铆接在两侧板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供所述弹性部件抵顶的抵顶块,抵顶块收纳于所述让位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的下端面设有向下延伸引导块,所述上翼板的上表面对应引导块开设有向下延伸的引导槽,所述制动爪设置在引导块的下端面,所述通孔设置在引导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引导块上的限位槽,限位槽从所述上盖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侧端面朝所述引导块内延伸,限位槽向下贯通至所述引导块的下端面,还包括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块,限位块设置所述引导槽内,限位块的纵截面呈“T”形,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设有用以限制限位块向下滑出所述限位槽的限位凸条。
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板、所述上翼板以及所述上盖三者平行设置,所述上盖在所述上翼板上的投影覆盖住所述上翼板。
8.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自锁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CN201520448865.4U 2015-06-28 2015-06-28 一种自锁拉头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37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8865.4U CN204763760U (zh) 2015-06-28 2015-06-28 一种自锁拉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48865.4U CN204763760U (zh) 2015-06-28 2015-06-28 一种自锁拉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3760U true CN204763760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03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4886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3760U (zh) 2015-06-28 2015-06-28 一种自锁拉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376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1420A (zh) * 2015-06-28 2015-09-23 晋江市金圣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拉头
CN108783771A (zh) * 2018-07-08 2018-11-13 李少琴 一种耐磨型树脂拉链及其生产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21420A (zh) * 2015-06-28 2015-09-23 晋江市金圣拉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锁拉头
CN108783771A (zh) * 2018-07-08 2018-11-13 李少琴 一种耐磨型树脂拉链及其生产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63760U (zh) 一种自锁拉头
CN211065274U (zh) 一种拉链及其按压解锁式拉头
CN205805249U (zh) 一种锁扣开关
CN104921420A (zh) 一种自锁拉头
JP2001120312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スライダーの引手
US20040158958A1 (en) Structure of a buckle to fasten shoelaces
CN206350546U (zh) 一种尼龙拉链用拉头
CN103859714B (zh) 无拉片式自锁拉头
CN206994697U (zh) 一种空心珠扣及首饰
CN208380480U (zh) 一种窗帘拉链的安全装置
CN205993770U (zh) 一种银链固定夹
CN205903040U (zh) 多功能衣柜
CN210581212U (zh) 一种方便穿着的儿童鞋
CN204120374U (zh) 一种平面拉头
CN210407340U (zh) 一种防水运动智能手环
CN208211619U (zh) 一体式弹簧头
CN201726926U (zh) 一种穿着方便的童鞋
CN207355617U (zh) 拉链头的结构
CN209284407U (zh) 一种拉链头及拉链
CN209391197U (zh) 一种新型拉链
CN207784485U (zh) 一种具有暗扣的手镯
CN219108858U (zh) 一种耐用的弹片自锁拉链头
CN211932835U (zh) 一种前帮设有拉链的女式皮鞋
CN203943157U (zh) 鞋子
CN207574639U (zh) 一种新型拉链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231

Address after: 362241 No.70, East longhuting District, Longyu village, Longhu Town, Jinjiang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uanzhou Weiqi zipper industry and Trade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njiang City gold town Yushan village grass lake 362200 North Fujian city of Quanzhou Province, No. 153

Patentee before: JINJIANG JINSHENG ZIPPER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6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