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1167U - 卷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卷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1167U
CN204761167U CN201520315185.5U CN201520315185U CN204761167U CN 204761167 U CN204761167 U CN 204761167U CN 201520315185 U CN201520315185 U CN 201520315185U CN 204761167 U CN204761167 U CN 204761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ge
over circuit
shell
induction coil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151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仓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h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h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h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h Electric Wire and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151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1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1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116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卷线装置,包含一卷线机构、一连接线、二连接器、一外壳与一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该连接线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上,该二连接器分别连接该连接线的两端。该卷线机构设置于该外壳中,该连接线的两端受拉动而分别自该外壳的二开口伸出。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设置于该外壳,包括一感应线圈与一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分别连电性连接该感应线圈与该连接线。由此,该卷线装置除了可以作为讯号或电力的延长线使用外,还具有无线传输电力的功能。

Description

卷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电气连接线的收纳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具有无线电力传输功能的卷线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卷线器包括一卷线机构、一连接线与二连接器,该连接线卷绕于卷线机构上,该二连接器分别连接于该连接线的两端。该连接线受外力拉动而自该卷线机构延伸而出,在外力解除后则卷回卷线机构中。公知的卷线器可妥善的收藏连接线,而不致于因连接线过长而显得紊乱。
公知的卷线器在用于传输电力时,是以一该连接器连接于一电源,另一该连接器连接于一电子装置(如移动电话)以传输电力至该电子装置。然而,公知的卷线器仅能以实体电连接的方式来传输电力,并无法使用无线的方式来传输电力,如此,将造成公知的卷线器的应用领域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线装置,可具有无线传输电力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线装置,包含一卷线机构、一连接线、二连接器、一外壳与一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其中,该连接线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上,且其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一该连接器;该外壳具有二开口连通其内部;该卷线机构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连接线的两端的任一者受外力拉动而自其中一该开口伸出该外壳之外;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设置于该外壳,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有一感应线圈与一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分别连电性连接该感应线圈与该连接线。
其中,该外壳的外表面凹入形成有一容槽,该感应线圈位于该容槽中。
其中,该外壳具有一穿孔连通该外壳内部与该容槽;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外壳中,该转换电路与该感应线圈通过复数个导电件电性连接,且该些导线穿过该穿孔。
其中,该卷线装置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设置于该外壳的容槽中且该感应线圈位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二基板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转换电路位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一连接器连接该第二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其中,该卷线装置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设置于该容槽中且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其中,该卷线装置包含有一盖板,结合于该外壳且覆盖该容槽。
其中,该卷线装置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其中,该转换电路与该连接线的连接处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不受外力作用而被卷入该卷线机构中。
其中,该感应线圈是接收外部的一电磁能并转换为一电讯号后输出至该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将该电讯号转换为电力输出至该连接线。
其中,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一逆向截止组件,该逆向截止组件是于电流反向时形成截止;该转换电路通过该逆向截止组件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线。
其中,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一保护组件,电性连接于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之间,该保护组件于该电讯号异常时阻断该电讯号输出至该转换电路。
其中,该转换电路接收来自该连接线的电力,并将电力转换为一电讯号输出至该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将该电讯号转换为一电磁能。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将卷线器与无线充电模结合为一,使卷线装置除了可以作为讯号或电力的延长线使用外,还具有无线传输电力的功能,让卷线装置的应用可以更多元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立体图。
图2为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分解图。
图3为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方块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方块图。
附图中符号说明
1卷线装置,10外壳,102容置空间,104开口,104'开口,106容槽,108穿孔,12卷线器,122壳体,122a贯孔,124卷线机构,14连接线,142第一段,144第二段,16第一连接器,18第二连接器,20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2感应线圈,222导线,24转换电路,26第一基板,28第二基板,29保护组件,30二极管,32盖板;
2无线充电装置,2a感应线圈;
3卷线装置,34转换电路,36感应线圈;
4电子装置,4a感应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1,包含一外壳10、一卷线器12、一连接线14、一第一连接器16、一第二连接器18与一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
该外壳10呈圆筒状,且由二个半壳对合而成。该外壳10具有一容置空间102与二开口104,104’,该二开口104,104’连通该容置空间102与该外壳10外部。此外,该外壳10的外表面凹入形成有一矩形的容槽106,于该容槽106的一侧具有一长形的穿孔108,该穿孔连通该容槽106与该外壳10内部的该容置空间102。
该卷线器12设置于该容置空间102中,包括一壳体122与一卷线机构124。该壳体122呈圆筒状,且于该壳体122具有一平面面对该外壳10的穿孔108,该平面的中央处开设有一贯孔122a连通该壳体122内部。该卷线机构124位于该壳体122中,该卷线机构124是用以将该连接线14收卷于其中,该卷线机构124的设计为本技术领域的公知知识,通常包括有涡卷弹簧、卷线盘、齿轮等组件,于此容不赘述。
该连接线14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142与一第二段144,该第一段142位于该卷线机构124外,且自该壳体122的贯孔122a穿入该壳体122,该第二段144卷绕于该卷线机构124上。该第二段144的一端受外力拉动后,自该开口104’伸出该外壳10之外。
该第一连接器16与该第二连接器18分别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14的该第一段142的一端与该第二段144的一端。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6设置于该外壳10且自该开口104突伸而出。该第一连接器16与该第二连接器18分别为不同类型的连接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器16为USBTypeA插头,该第二连接器18为Lightning插头,但不以此不限,亦可是其它类型的插头,例如USBMicro-B、Type-C等类型。实际中,该第一连接器16与该第二连接器18亦可为相同类型的连接器。
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包括有一感应线圈22与一转换电路24,该感应线圈22是接收外部的一电磁能并转换为一电讯号后输出至该转换电路24,该转换电路24将该电讯号转换为电力后输出。实施中,接收电磁能的方式可采用磁感应或磁耦合的方式。本实施例中该感应线圈22与该转换电路分别设置于一第一基板26与一第二基板28上。该第一基板26设置于该容槽106中,使该感应线圈22位于该容槽106中。该第二基板28设置于该外壳10中,且该第一连接器16直接连接于该第二基板28上。该感应线圈22连接有二个以导线222为例的导电件,该二导线222穿过该外壳10的穿孔108且电性连接至位于该第二基板28上的该转换电路24,其中至少一该导线222通过一保护组件29电性连接该转换电路24。该保护组件29是用以在该感应线圈22输出的电讯号异常时,阻断该电讯号输出至该转换电路24,以避免转换电路24损毁。实施上可采用保险丝、温度阻抗组件(如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或是以集成电路组件侦测感应线圈22输出的电讯号且于异常时阻断电讯号输出至该转换电路24;亦或是晶体管搭配侦测电路及MCU,以侦测电路侦测电讯号,并于异常时以MCU执行程序代码控制晶体管来阻断电讯号输出至该转换电路24。
实际中,亦可设计该第一连接器16位于该外壳10外部,该第一连接器16通过另一连接线(图未示)电性连接该第二基板28上转换电路24及该连接线14,使第一连接器16且与开口104相隔一段距离,以方便将第一连接器16插入配置较拥挤的电子装置的插槽中。前述的导电件除了采用导线222之外,亦可使用导电针与针座结合或是基板点对点的方式电性连接。
该第一连接器16、该连接线14的第一段142与该转换电路24电性连接的方式可采用导电的线材连接,或是在该第二基板28上设置导电线路上,以使第一连接器16、连接线14及转换电路24三者彼此电性连接。重要的是,该转换电路24与该连接线14第一段142的连接处位于该卷线机构124之外,由此,连接处不会受外力作用而卷入至卷线机构124中,以避免转换电路24与该连接线14脱落。在实际中,亦可将该感应线圈22与转换电路24共同设置于该第一基板26上,而转换电路24另通过导线或其它电性连接方式(例如第一基板26上的导电线路或焊盘)与连接线14的第一段142电性连接。
此外,该卷线装置1还包括一盖板32,该盖板32结合于该外壳10且覆盖该容槽106,由此,使该感应线圈22不致裸露于外。实际中,若感应线圈22感应电磁能的距离足够,亦可将该感应线圈22与该转换电路24设置于第一基板26,并将第一基板26设置于该外壳10内部。如此,便不需要设置该盖板32,且外壳10亦不需设置该容槽106。
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基板28上还设置有一以二极管30为例的逆向截止组件,该二极管30于电流反向时形成截止,该二极管30的阳极连接该转换电路24的正电输出端,阴极连接该连接线14的正电的导线,以在第一连接器16连接电源时,阻挡该来自该连接线14的电流流至该转换电路24,避免该转换电路24烧毁。当然,亦可直接在转换电路24上设置逆向截止组件。
请配合图3,在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的卷线装置1置于外部的一无线充电装置2上,并将该感应线圈22与该无线充电装置2的感应线圈2a相对。由该无线充电装置2的感应线圈2a发送电磁能,再由该卷线装置1的感应线圈22接收电磁能后由该转换电路24输出电力至该连接线14。再将第二连接器18连接至欲充电的电子装置(例如移动电话)上,如此即可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由上述的卷线装置1,用户可以自行选择输送至第二连接器18的电力来源,在有无线充电装置2时,用户可以选择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20来接收电磁能而产生电力;在没有无线充电装置2时,可选择将第一连接器16连接至一电源,以传输电力至该第二连接器18。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卷线装置3,其具有大至相同于前述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由转换电路34接收来自该连接线14的电力,并将电力转换为一电讯号输出至感应线圈36,再由感应线圈36将该电讯号转换为一电磁能。
在使用时,将第一连接器16连接至一电源,以提供电力给该转换电路34,进而通过该感应线圈36发出电磁能。再将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一电子装置4靠近该感应线圈4a,使该电子装置4的感应线圈4a接收该电磁能,进而对电子装置4进行充电。
由此,可使该卷线装置3成为无线充电装置,而对其它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电子装置4供应电力,同时亦可经第二连接器18输出电力。
据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卷线装置将卷线器与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结合为一,使卷线装置除了可以作为讯号或电力的延长线使用外,还具有无线传输电力的功能,以作为无线充电的接收器以接收电力,或是作为无线充电装置供应电力,让卷线装置的应用可以更多元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而已,举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所为的等效变化,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卷线装置,包含一卷线机构、一连接线、一第一连接器与一第二连接器,该连接线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上,且其两端分别电性连接一该连接器;其特征是:
一外壳,具有一开口连通其内部;该卷线机构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连接线的一端受外力拉动而自该开口伸出该外壳之外;以及
一无线电力传输模块,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有一感应线圈与一转换电路,该感应线圈设置于该外壳,该转换电路分别连电性连接该感应线圈与该连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外壳的外表面凹入形成有一容槽,该感应线圈位于该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外壳具有一穿孔连通该外壳内部与该容槽;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外壳中,该转换电路与该感应线圈通过复数个导电件电性连接,且该些导电件穿过该穿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第一基板与一第二基板,该第一基板设置于该外壳的容槽中且该感应线圈位于该第一基板上,该第二基板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转换电路位于该第二基板上;该第一连接器连接该第二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设置于该容槽中且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一盖板,结合于该外壳且覆盖该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包含一基板,该基板设置于该外壳中且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位于该基板;该连接线包括有相连接的一第一段与一第二段,该第一段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电性连接该第一连接器与该转换电路,该第二段卷绕于该卷线机构且电性连接该第二连接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转换电路与该连接线的连接处位于该卷线机构外,且不受外力作用而被卷入该卷线机构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感应线圈接收外部的一电磁能并转换为一电讯号后输出至该转换电路,该转换电路将该电讯号转换为电力输出至该连接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一逆向截止组件,该逆向截止组件是于电流反向时形成截止;该转换电路通过该逆向截止组件电性连接至该连接线。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一保护组件,电性连接于该感应线圈与该转换电路之间,该保护组件于该电讯号异常时阻断该电讯号输出至该转换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线装置,其特征是:该转换电路接收来自该连接线的电力,并将电力转换为一电讯号输出至该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将该电讯号转换为一电磁能。
CN201520315185.5U 2015-05-15 2015-05-15 卷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1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5185.5U CN204761167U (zh) 2015-05-15 2015-05-15 卷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15185.5U CN204761167U (zh) 2015-05-15 2015-05-15 卷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1167U true CN204761167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5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1518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61167U (zh) 2015-05-15 2015-05-15 卷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116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458A (zh) * 2019-11-11 2020-01-10 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电子时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73458A (zh) * 2019-11-11 2020-01-10 漳州市英姿钟表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电子时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27527A1 (en) Wireless charging kit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4716540A (zh) 接口转接头及带有该接口转接头的电连接设备
CN107863800B (zh) 无线充电电池
CN205123331U (zh) 一种带磁吸充电线的移动电源
CN103051003A (zh) 充电器
CN202104503U (zh) 无线充电桌
CN104009351A (zh) 万能多国多功能环保扩展电源连接装置
EP3007317B1 (en) Wireless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held mobile terminal
CN204538426U (zh) 手机u盘
CN204761167U (zh) 卷线装置
CN206322939U (zh) 一种高效充电数据传输磁吸式充电接头
CN108233503A (zh) 一种模组化无线充电器
CN204793525U (zh) 一种磁吸式通用充电连接头
CN208656457U (zh) 一种可分离式无线充电便携磁吸充电宝
CN203301203U (zh) 免插拔充电装置
US20190067977A1 (en) Magnetic charging device capable of wireless charging
KR20100094708A (ko) 충전기용 멀티 커넥터
CN214707215U (zh) 磁吸式充电设备
CN211502190U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直播支架
CN211018349U (zh) 充电器、待充电设备及充电系统
CN203193347U (zh) 无线充电装置和移动终端
CN208257865U (zh) 一种带有usb数据线的手机壳
CN204272189U (zh) 具有行动电源的保护壳
CN213304518U (zh) 一种应用于微电子设备的电源插座
CN213213165U (zh) 一种手机无线充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2005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