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60321U -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60321U
CN204760321U CN201520527531.6U CN201520527531U CN204760321U CN 204760321 U CN204760321 U CN 204760321U CN 201520527531 U CN201520527531 U CN 201520527531U CN 204760321 U CN204760321 U CN 2047603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bar
insulating part
metal core
metal
conta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2753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承盛
覃奀垚
黄浩
刘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national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UOLI VACUUM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UOLI VACUUM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UOLI VACUUM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2753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603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603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603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型金属外壳内的静接触点、动接触片、金属芯杆和传动机构,该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将传统的一根金属芯杆变更为一个组合结构件,即增加了绝缘件,绝缘件的上端部镶嵌金属支架,下端部镶嵌金属芯杆,动接触片连接于金属支架上,从而将金属芯杆与金属支架由绝缘件隔开。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动接触片不再于金属外壳导通,金属外壳不再处于高电位,与线圈相邻的各金属件如金属外壳、金属芯杆、金属轴套和静磁极均处于悬浮电位,动接触片与线圈间的电气间隙等于原电气间隙加上新增加的绝缘件增加的电气间隙,从而提高了线圈与接触点之间的介质耐压,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如图1所示,包括设于密封型金属外壳106内的静接触点101、动接触片102、金属芯杆103、动铁芯104、静磁极112、金属轴套105和线圈107,动接触片102通过金属芯杆103与动铁芯104相连,而动铁芯104由于磁路需要通过其外套设的金属轴套105与金属外壳106(轭铁)相连,因而导致动接触片102与金属外壳106之间直接连通。当接触器处于闭合状态时,由于静接触点101(一般为强电、高电位)与动接触片102连通,因而静接触点101依次通过动接触片102、金属芯杆103、金属轴套105与金属外壳106导通并处于相同电位(强电、高电位)。在这种条件下,控制线圈107(一般为弱电,低电位)与静接触点101之间的电气间隙等同于控制线圈与金属外壳间的电气间隙108,此电气间隙较小,介质耐压较低,一般采用在线圈外围增加绝缘胶带的方式提高线圈与外壳之间的介质耐压。但在严酷的工作条件下,用来绝缘的胶带可能会被击穿,导致强电串入控制电路中,破坏控制电路,引起设备故障。
另外,如图2所示,现有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动接触片102和金属芯杆103之间通过弹簧110活动连接,即金属芯杆上端活动穿置于动接触片内,该金属芯杆位于该动接触片上侧面的部分外固定有卡簧109,该金属芯杆位于该动接触片下侧面的部分外套设弹簧110,弹簧110下方设有垫片111。在金属芯杆上下运动时,其冲击力作用在卡簧和垫片上,造成卡簧和垫片的磨损大,易损坏,从而影响接触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能够提高线圈与接触点之间的电气间隙及介质耐压,从而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大幅度降低接触器强电串入控制回路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型金属外壳内的静接触点、动接触片、金属芯杆和传动机构,该动接触片与金属芯杆的上端部连接,该传动机构能够带动该金属芯杆的下端部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以使该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同时导通或断开,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和所述动接触片之间设有绝缘件使该金属芯杆与所述动接触片绝缘隔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件的上端部镶嵌有金属支架,该金属支架与所述动接触片活动连接,该绝缘件的下端部与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支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该金属支架的底部镶嵌于所述绝缘件的上端部内,所述动接触片容置于该金属支架的封闭型框架结构的上部空间内,该动接触片的下侧面和所述绝缘件的上侧面之间设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接触片的下侧面设有凹槽,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该凹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件的上侧面设有凸起,所述弹簧的下端部套设于该凸起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绝缘件固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支架为方型框架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外周设有环形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芯杆的位于所述绝缘件下侧面外的部分上设有台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动铁芯、金属轴套、回复弹簧、线圈和静磁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将传统的一根金属芯杆变更为一个组合结构件,即增加了绝缘件,绝缘件的上端部镶嵌金属支架,下端部镶嵌金属芯杆,动接触片连接于金属支架上,从而将金属芯杆与金属支架由绝缘件隔开。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动接触片不再于金属外壳导通,金属外壳不再处于高电位,与线圈相邻的各金属件如金属外壳、金属芯杆、金属轴套和静磁极均处于悬浮电位,动接触片与线圈间的电气间隙等于原电气间隙加上新增加的绝缘件增加的电气间隙(附图3中的绝缘件新增电气间隙=b+c+d),从而提高了线圈与接触点之间的介质耐压,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密封型直流接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密封型直流接触器所述金属芯杆与动接触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金属芯杆与动接触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01——静接触点102——动接触片
103——金属芯杆104——动铁芯
105——金属轴套106——金属外壳
107——线圈108——电气间隙
109——卡簧110——弹簧
111——垫片112——静磁极
1——金属外壳2——静接触点
3——动接触片4——金属芯杆
5——绝缘件6——金属支架
7——弹簧8——动铁芯
9——金属轴套10——回复弹簧
11——线圈12——静磁极
31——凹槽51——凸起
41——环形凹槽42——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如图3所示,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型金属外壳1内的静接触点2、动接触片3、金属芯杆4和传动机构,其中传动机构包括动铁芯8、金属轴套9、回复弹簧10、线圈11和静磁极12。传动机构用于带金属芯杆的下端部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以使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同时导通或断开,从而实现直流接触器的开端功能。
该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将传统的一根金属芯杆变更为一个组合结构件,即增加了绝缘件5,绝缘件5的上端部镶嵌金属支架6,下端部镶嵌金属芯杆4,动接触片连接于金属支架上,从而将金属芯杆与金属支架由绝缘件隔开。这样的结构设置使动接触片不再于金属外壳1导通,金属外壳不再处于高电位,与线圈11相邻的各金属件如金属外壳1、金属芯杆4、金属轴套9和静磁极12均处于悬浮电位,动接触片与线圈间的电气间隙等于原电气间隙加上新增加的绝缘件增加的电气间隙(附图3中的绝缘件新增电气间隙=b+c+d),从而提高了线圈与接触点之间的介质耐压,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该密封型直流接触器的动接触片的形状和固定方式也与传统不同,将原来的内孔固定更改为外围固定,并取消了固定动接触片的卡簧。如图4所示,该密封型直流接触器采用一方形框架结构的金属支架与动接触片连接,动接触片活动容置于该金属支架的方形框架结构的上部空间内,金属支架底部镶嵌于绝缘件的上端部内,动接触片的下侧面和绝缘件的上侧面之间设置弹簧7。采用方形框架结构设计,可以使弹簧的作用力只作用在金属框架上,可有效防止弹簧将金属支架从绝缘件上顶开。
为了尽可能的缩小绝缘件的体积并提高绝缘件的绝缘性能,本发明的动接触片的下侧面采用下凹设置,即在动接触片的下侧面设置凹槽31,弹簧的上端固定于该凹槽31内。同时,在绝缘件的上侧面设有凸起51,弹簧的下端部套设于该凸起上,弹簧的下端可与绝缘件固定。
为了提高绝缘件与金属芯杆的连接强度,在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外周设有环形凹槽41。另外,金属芯杆的位于绝缘件下侧面外的部分上设有台阶42,该台阶高于绝缘件,可以防止冲击力作用于绝缘件上,从而提高绝缘件的寿命。
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能够提高线圈与接触点之间的电气间隙及介质耐压,从而提高接触器的可靠性,大幅度降低接触器强电串入控制回路的风险。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包括设于密封型金属外壳(1)内的静接触点(2)、动接触片(3)、金属芯杆(4)和传动机构,该动接触片与金属芯杆的上端部连接,该传动机构能够带动该金属芯杆的下端部沿其轴线方向往复运动以使该动接触片与两个静接触点同时导通或断开,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和所述动接触片之间设有绝缘件(5)使该金属芯杆与所述动接触片绝缘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上端部镶嵌有金属支架(6),该金属支架与所述动接触片活动连接,该绝缘件的下端部与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为封闭型框架结构,该金属支架的底部镶嵌于所述绝缘件的上端部内,所述动接触片容置于该金属支架的封闭型框架结构的上部空间内,该动接触片的下侧面和所述绝缘件的上侧面之间设有弹簧(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触片的下侧面设有凹槽(31),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于该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件的上侧面设有凸起(51),所述弹簧的下端部套设于该凸起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绝缘件固连。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架为方型框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杆的上端部外周设有环形凹槽(4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芯杆的位于所述绝缘件下侧面外的部分上设有台阶(4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动铁芯(8)、金属轴套(9)、回复弹簧(10)、线圈(11)和静磁极(12)。
CN201520527531.6U 2015-07-20 2015-07-20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Active CN2047603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7531.6U CN204760321U (zh) 2015-07-20 2015-07-20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27531.6U CN204760321U (zh) 2015-07-20 2015-07-20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60321U true CN204760321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5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27531.6U Active CN204760321U (zh) 2015-07-20 2015-07-20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6032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059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108711537A (zh) * 2018-08-09 2018-10-26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接触器的动触点结构及动触点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0591A (zh) * 2015-07-20 2015-11-18 昆山国力真空电器有限公司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108711537A (zh) * 2018-08-09 2018-10-26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接触器的动触点结构及动触点系统
CN108711537B (zh) * 2018-08-09 2024-03-19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流接触器的动触点结构及动触点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7044B (zh) 一种高可靠长寿命的高压直流真空继电器
CN105070591A (zh)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105261526B (zh) 磁开关
CN107895675A (zh) 适用于电磁继电器的接触头结构
CN105280440A (zh) 带信号反馈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204760321U (zh) 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201282083Y (zh) 一种真空继电器
CN203588940U (zh) 一种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105006406A (zh) 一种直流继电器
KR101315967B1 (ko) 차단기용 마그네틱 액추에이터
CN203787363U (zh) 一种具有柔性静接触部分的磁保持继电器
CN205230952U (zh) 带信号反馈的密封型直流接触器
CN203812702U (zh) 一种油纸电容式变压器套管
CN202549741U (zh) 一种继电器
CN205039119U (zh) 汽车用高压直流接触器
CN105070592A (zh) 直流接触器封装结构
CN102426988A (zh) 一种可调式电磁电源开关
CN204257560U (zh) 一种永磁驱动断路器
CN201886973U (zh) 大功率直流接触器
CN105719895A (zh) 新型双动机构的真空灭弧室
CN103730295A (zh) 一种具有柔性静接触部分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07958813A (zh) 一种电磁驱动装置及电磁继电器
CN203434092U (zh) 一种具有高可靠性启动触点的封闭式接触器
CN204257561U (zh) 一种永磁驱动断路器
CN204792621U (zh) 直流接触器封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5301 West Lake Road, Kunshan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China, No. 28, No.

Patentee after: Kunshan national electronic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215301 Kunshan, Jiangsu Development Zone, the Yangtze River Road, No. 179, No.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Guoli Vacuum Electric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