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9453U - 一种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9453U
CN204759453U CN201520509742.7U CN201520509742U CN204759453U CN 204759453 U CN204759453 U CN 204759453U CN 201520509742 U CN201520509742 U CN 201520509742U CN 204759453 U CN204759453 U CN 204759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t cover
cover plate
terminal
heavy stand
recognit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5097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永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ma Zhixing Network Hongk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5097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9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9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9453U/zh
Priority to HK16107835.6A priority patent/HK1218225A2/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Inpu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主板、屏幕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上的透明盖板、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位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可以防止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因静电入侵而被烧毁,还可以防止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进尘进水,且一体式的设计还可以扩展生物识别的部位,可以实现外观无痕的识别方式,在生物特征识别模组面积不变时扩大了生物特征识别的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指纹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数字密码或九宫格密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安全的要求。生物识别广泛应用于新一代的电子设备,指纹具有的稳定性和唯一性,使得指纹识别装置的应用非常广泛。随着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指纹识别装置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手机等终端上。
终端的发展趋势为大屏幕、超薄,而现有的指纹识别装置都是以单独的按键的形式,这样使得终端屏幕和指纹识别装置无法合为一体,从而使得终端的结构设计具有局限性。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终端。如图1所示,指纹识别装置10位于终端的显示区域A之外的home键上。具体地,图2示出了图1中指纹识别装置10的具体结构,该指纹识别装置10包括柔性电路板11、指纹识别模块12、柔性电路板补强板13和指纹识别模块12与主板的连接器14,该指纹识别装置10的上面还设有保护指纹识别装置10的金属保护圈(图中未示出)。图3是图1中指纹识别装置10沿CC'方向的剖视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手指在按压指纹识别模块12时,由于指纹识别模块12的平面低于金属保护圈的平面,导致手指无法完全覆盖指纹识别模块12的所有面积,即图中弧线与指纹识别模块12、外壳16围成的区域是手指无法覆盖的区域,因此,指纹识别模块12的识别区域有效使用率较低。
另外,指纹金属保护圈15无法保证指纹识别模块12的中心区域能够抗静电,抗ESD(Electro-StaticDischarge,静电释放)能力低。同时,由于大多是单键设置,使得终端屏幕或外壳在生产中存在不平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指纹识别装置有效使用面积小,且需要以独立的按键的形式存在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
主板、屏幕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上的透明盖板,还包括生物特征识别模组;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设有沉台,所述沉台的形状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沉台内。
较佳地,还包括: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触屏传感器膜;
所述触屏传感器膜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沉台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内嵌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沉台内。
较佳地,所述沉台是通过切割或刻蚀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形成。
较佳地,还包括: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触屏传感器膜;
所述触屏传感器膜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形成沉台,所述沉台的形状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内嵌于所述沉台内。
较佳地,所述沉台的深度为0.1-0.3mm。
较佳地,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
所述基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用于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补强板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所述补强板粘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下表面。
较佳地,所述透明盖板的材质为高介电常数材质。
较佳地,所述透明盖板为玻璃盖板。
较佳地,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不超过0.3mm。
较佳地,所述透明盖板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识别区域上,印制有用于标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识别区域的图案或文字。
在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包括主板、屏幕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上的透明盖板、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由于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位于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可以防止该部件因静电入侵而被烧毁,还可以防止该部件进尘进水,且一体式的设计还可以扩展生物识别的部位,能够满足产品的外观设计,可以实现外观无痕的识别方式,在生物特征识别模组面积不变时扩大了生物特征识别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终端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指纹识别装置的剖视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俯视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剖视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可以位于终端的显示区域也可以位于终端的非显示区域。如图4a所示,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位于非显示区域B中,在非显示区域B中还可以设置虚拟的功能按键,即不需要实体的按键裸露在手机屏幕的表面上。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还可以设置在显示区域A中,如图4b所示。
在加工透明盖板21时,在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对应的识别区域,可以将识别区域的形状设置为圆形或椭圆形,如图4a或图4b中识别区域211为椭圆形,可以在此识别区域进行丝网印刷等外观修饰工艺,在透明盖板21上印制有用于标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识别区域的图案或文字,如印刷支付宝的“支”等。通过印刷图案或者文字,可以使得用户快速的找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所在的位置。
下面通过两个实施例分别结合图4a和图4b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
实施例1
基于上述描述,图5示出了一种终端的结构,图5所示的结构是沿图4a中CC'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4a和图5所示,该终端包括:主板25、屏幕27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27上的透明盖板21,以及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包括指纹模块221、柔性电路板222和用于支撑该柔性电路板222的补强板223),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可以用于识别指纹、掌握纹和皮肤等生物特征。即,本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可以是指纹识别模组、掌纹识别模组和皮肤识别模组。该终端还包括外壳28和位于透明盖板21下方的触屏传感器膜26。
上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主板25电性连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识别出生物特征后,将识别出的数据发送至主板25进行处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指纹模块221,其中,基板包括柔性电路板222和用于支撑该柔性电路板222的补强板223。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是指纹模块221,本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是掌纹和皮肤等生物特征的识别模块,对此不做限制。该指纹模块221设置在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可以防止指纹模块221因静电入侵而被烧毁,还可以防止该指纹模块221进尘进水。
指纹模块221位于柔性电路板222和透明盖板21之间,与柔性电路板222电性连接,指纹模块221主要用于识别指纹特征,在识别指纹后将识别出的指纹特征发送到柔性电路板222进行处理,柔性电路板222将数据处理完成后,再发送至终端的主板25。该指纹模块221与柔性电路板222通过SMT(SurfaceMountTechnology,表面贴装技术)制作而成。补强板223的材质为硬质材料,该补强板223粘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222的下表面。
本申请实施例中透明盖板21的材质可以是普通玻璃、钢化玻璃及蓝宝石玻璃等透明的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当透明盖板21不是位于终端正面时(如手机后盖),透明盖板21的材质也可以是其它不透明的高介电常数的材料,如陶瓷,可以保证静电接触时,不会烧毁指纹模块221,还能防尘和放水。该高介电常数材料的介电常数为(11.5(//c),9.3(⊥c))。透明盖板21的厚度可以是0.3mm,但一般不超过0.3mm,即不超过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指纹模块221的有效识别距离。
进一步地,透明盖板21的上表面为平面,可以保证手指在接触时,指纹的畸变率比较小,有利于数据的采集。
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设有容纳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指纹模块221的沉台24,沉台24的形状与指纹模块221的形状相适配,沉台24位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内部,可以通过切割或刻蚀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形成,该沉台24用于放置指纹模块221,该指纹模块221通过光学胶粘合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的沉台24内,例如可以使用胶水或者是双面胶,该胶水层或双面胶的厚度可以为0.02mm。其中,沉台24的深度可以为0.1-0.3mm,当深度越深时,玻璃应力越大,跌路时容易破裂,通过沉台24可以增强对带有指纹模块221的终端的抗跌落能力。
进一步地,当在终端的非显示区域B中设置虚拟的功能键时,在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的触屏传感器膜26上还设有通孔,该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沉台24适配,指纹模块221内嵌于通孔和沉台24内,可以增强对带有指纹模块221的终端的抗跌落能力,具体结构如图6所示,图6所示的结构是沿图4a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基于上述终端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制备该终端的过程:
首先,加工透明盖板21的外观,并在透明盖板21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所在的位置的下表面加工沉台24,对加工后的透明盖板21进行印刷,该印刷层约为0.02mm左右。
然后,制备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软排线进行SMT加工,即加工电性连接部件,之后在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的表面涂抹光学胶,该胶层约为0.02mm左右。
最后,将如涂抹光学胶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加工好的透明盖板21进行粘接,即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内嵌于沉台24中。
实施例2
图7示出了另一种终端的结构,图7所示的结构是沿图4a中CC'方向的剖视图。结合图4a和图7所示,该终端包括主板25、屏幕27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27上的透明盖板21,外壳28以及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可以用于识别指纹、掌握纹和皮肤等生物特征。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主板25电性连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识别出生物特征后,将识别出的数据发送至主板25进行处理。该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透明盖板21的上表面为平面,可以保证手指在接触时,指纹的畸变率比较小,有利于数据的采集。该终端还包括触屏传感器膜26,触屏传感器膜26粘合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该触屏传感器膜26设有通孔,该通孔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形成沉台24,沉台24的形状与指纹模块221的形状相适配,指纹模块221粘合于沉台24内,即通过触屏传感器膜26的通孔容纳指纹模块221,指纹模块221穿过通孔通过光学胶粘合于透明盖板21的下表面。其中,沉台24的深度可以为0.1-0.3mm,当深度越深时,玻璃应力越大,跌路时容易破裂,通过沉台24可以增强对带有指纹模块221的终端的抗跌落能力。本申请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已于上述实施例1中描述,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终端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制备该终端的过程:
首先,加工透明盖板21的外观,对加工后的透明盖板21进行印刷,该印刷层约为0.02mm左右,并与触屏传感器膜26进行光学胶粘接,该触屏传感器膜26上设有通孔,通孔的形状与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的形状相适配。
然后,制备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软排线进行SMT加工,即加工电性连接部件,之后再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的表面涂抹光学胶,该胶层约为0.02mm左右。
最后,将如涂抹光学胶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加工好的透明盖板21进行粘接,即将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内嵌于触屏传感器膜26的通孔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还可以设置在如图4b的显示区域A,该终端的具体结构,可以由图6或图7所示的终端的结构来实现,即将图6或图7中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的结构放置在显示区域A即可实现。因此,对于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位于显示区域A的终端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再描述,具体可见上述实施例。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表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终端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与透明盖板21进行一体隐藏式设计,可以保证终端在静电接触时不会烧毁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可以防水、防尘,保证指纹的有效利用率达到100%,不需要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进行特殊的抗静电保护,增强了生物特征识别模组22的抗跌落能力,还扩展了用户的生物识别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下”对应图片的上方和下方,即“上表面”是指在图片中装置上方对应的面,“下表面”是指图片中装置下方对应的面,本申请实施例仅是示例作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终端,包括:主板、屏幕以及覆盖于所述屏幕上的透明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生物特征识别模组;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中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设有沉台,所述沉台的形状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沉台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触屏传感器膜;
所述触屏传感器膜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形状与所述沉台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内嵌于所述通孔和所述沉台内。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是通过切割或刻蚀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的触屏传感器膜;
所述触屏传感器膜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形成沉台,所述沉台的形状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内嵌于所述沉台内。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台的深度为0.1-0.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
所述基板包括柔性电路板和用于支撑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补强板,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用于采集生物特征的部件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板的材料为硬质材料,所述补强板粘接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下表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材质为高介电常数材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为玻璃盖板。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厚度不超过0.3mm。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盖板的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识别区域上,印制有用于标识所述生物特征识别模组的识别区域的图案或文字。
CN201520509742.7U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终端 Active CN204759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9742.7U CN204759453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终端
HK16107835.6A HK1218225A2 (zh) 2015-07-14 2016-07-06 種終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509742.7U CN204759453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9453U true CN204759453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74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509742.7U Active CN204759453U (zh) 2015-07-14 2015-07-14 一种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9453U (zh)
HK (1) HK1218225A2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453A (zh) * 2015-11-16 2016-03-30 深圳市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指纹识别辨的结构
CN105676953A (zh) * 2015-12-25 2016-06-15 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9913A (zh) * 2016-02-23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828591A (zh) * 2016-05-10 2016-08-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829996A (zh) * 2016-03-23 2016-08-0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30094A (zh) * 2016-03-23 2016-08-0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095066A (zh) * 2016-03-23 2016-11-09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375510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6793594A (zh) * 2015-11-22 2017-05-3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生理特征辨识模块
CN106980412A (zh) * 2017-04-28 2017-07-2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7144995A (zh) * 2017-05-17 2017-09-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95149A (zh) * 2017-11-15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WO2018195870A1 (zh) * 2017-04-27 2018-11-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9165497A (zh) * 2018-10-09 2019-01-08 深圳市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47453A (zh) * 2015-11-16 2016-03-30 深圳市国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指纹识别辨的结构
CN106793594A (zh) * 2015-11-22 2017-05-31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与生理特征辨识模块
CN105676953A (zh) * 2015-12-25 2016-06-15 成都费恩格尔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76953B (zh) * 2015-12-25 2020-03-20 上海菲戈恩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指纹传感器封装结构的移动终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59913A (zh) * 2016-02-23 2016-07-13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759913B (zh) * 2016-02-23 2019-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5829996A (zh) * 2016-03-23 2016-08-0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6095066A (zh) * 2016-03-23 2016-11-09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7161526A1 (zh) * 2016-03-23 2017-09-28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30094A (zh) * 2016-03-23 2016-08-03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29996B (zh) * 2016-03-23 2019-10-01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5828591B (zh) * 2016-05-10 2019-08-2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5828591A (zh) * 2016-05-10 2016-08-0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6375510A (zh) * 2016-11-30 2017-02-01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WO2018195870A1 (zh) * 2017-04-27 2018-11-01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6980412A (zh) * 2017-04-28 2017-07-25 华勤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嵌式感应模组和显示设备
CN107144995A (zh) * 2017-05-17 2017-09-0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屏、显示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95149A (zh) * 2017-11-15 2018-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后置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9165497A (zh) * 2018-10-09 2019-01-08 深圳市振华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识别的解锁方法及通讯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218225A2 (zh) 2017-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59453U (zh) 一种终端
CN204791061U (zh) 一种终端
CN104714690B (zh) 触摸面板
CN20619584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628217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141412U (zh) 一种具有指纹识别模块的显示模组
CN21089517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790953U (zh) 触摸感应装置
CN105183264A (zh) 内嵌式电容触控显示面板
CN208044463U (zh) 电子装置
CN204480204U (zh) 内嵌式触摸显示屏模组
CN103324376A (zh) 一种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204631840U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CN104461206B (zh)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
CN104020592A (zh) 触控液晶显示面板
CN206489546U (zh) 一种可id识别的触摸互动桌
CN213122933U (zh) 一种采用铜箔层贴合薄膜基板的触控屏
CN108845700A (zh) 显示屏触控方法、双面屏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50869A (zh) 一种与触控屏技术相结合的指纹识别系统
CN204028942U (zh) 指纹识别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209895318U (zh) 一种全面屏的触摸屏
CN204440368U (zh) 一种触摸屏以及终端
CN206400450U (zh) 一种计算机内存卡保护装置
CN207218757U (zh) 手机背面触控操作套
CN206039363U (zh) 一种带触控输入功能可旋转的平板电脑保护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5

Address after: Room 603, 6 / F, Roche Plaza, 788 Cheung Sha Wan Road, Kowloon, China

Patentee after: Zebra smart travel network (Hong Kong) Limited

Address before: Cayman Islands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a four storey No. 847 mailbox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