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50547U -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50547U
CN204750547U CN201520344258.3U CN201520344258U CN204750547U CN 204750547 U CN204750547 U CN 204750547U CN 201520344258 U CN201520344258 U CN 201520344258U CN 204750547 U CN204750547 U CN 204750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chamber
communicated
outlet pipe
cooling vess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42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宗师
王家梁
许光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5203442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50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50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5054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属于船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船舶空调装置温湿度控制不精确等等技术问题。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舱内的第一冷却器以及通过通风管依次连通的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除湿器和第二冷却器,第二冷却器上还固定有与船舱连通的送风管,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器上连接有进水管、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出水管一与第一冷却器连通,出水管二与第二冷却器连通,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上设有能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内的液体量的室温串级调节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精确控制船舱内的温湿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空调装置是船舶主要的耗能装置。对于船舶空调来说,由于船壳体保温性能差,舱外空气湿度大,负荷变化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传统空调很难适应,显然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更能适应船舶空调负荷变换的特点。
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概念在学术界提出已经有十年时间了,在某些工程中已经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对于船舶空调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来说在实际中是个全新的概念,虽然集美大学陈武教授已经搭建船舶转轮除湿空调系统,但只是温度和湿度分开处理的空调系统,还不是温湿度独立空调系统。温湿度独立处理对于船舶空调来说显得特别重要,因为船舶舱室空间小,人员多,新风量要求大,船体隔热性能大,显热超过潜热很多,如果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即使不利用余热,节能潜力也是非常巨大,如果能利用船舶余热,节能节电潜能会更大。
船用温湿度独立控制实际案例应用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仅有郑国杰在船用转轮除湿空调及其系统方案的比较研究中,对船舶转轮除湿联合蒸汽压缩制冷全空气系统介绍,目前对船舶溶液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的介绍。由于温度控制系统采用18℃-21℃冷水,高于舱室露点温度,因而可以在船舶舱室应用水输配系统,送风只是承担湿负荷,因而送风量减小了,对于有限船舶空间很有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能精确控制船舱的温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舱内的第一冷却器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除湿器和第二冷却器,所述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除湿器和第二冷却器之间通过通风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上还固定有与船舱连通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内固定有送风机,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冷却器,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成两支,两支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连通,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有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所述出水管一与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出水管二与第二冷却器连通,所述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上设有能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内的液体量的室温串级调节系统。
舱外的新风先经过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降低了新风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然后新风与舱室内的回风混合通过除湿器,再次降低空气湿度,除湿器承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冷负荷,从除湿器出来的空气,通入第二冷却器;第一冷却器直接位于船舱内,与船舱内的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第二冷却器通过将经过它内的空气降温,再将降温后空气输入船舱内进行降温,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对船舱内温度控制,通过室温串级调节系统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内冷却水的量从而调节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的降温效果,从而精确实现对船舱内温度控制。
所述室温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流量计、流量调节器一、水泵一和水泵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船舱内,所述温度调节器和流量调节器一串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器连接,所述水泵一设置在出水管一上,所述水泵二设置在出水管二上,所述流量计设置在出水管二上位于水泵二和第二冷却器之间,所述流量计、水泵一和水泵二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一连接,所述温度调节器能接受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一,流量调节器一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调节器的信号控制水泵一和水泵二的功率,流量计能测定流量并将信号反馈给流量调节器一。水泵一和水泵二的功率直接影响叶轮的转速,也就影响进入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内流量的大小,也就直接影响了船舱内的温度;水泵一和水泵二的功率直接受流量调节器一的控制,流量调节器一是根据温度调节器的判断来控制水泵的功率,温度调节器的判断是以温度传感器的信号为基础的,因此能实时根据船舱的温度来调节水泵一和水泵二的功率,从而调节冷却器的冷却温度,从而调节船舱内温度的变化。
所述除湿器包括位于上端的浓溶液腔一、位于下端的稀溶液腔一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一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风通道,所述浓溶液腔一内设有能将浓溶液腔一内的浓溶液喷洒到通风通道的浓溶液泵,所述通风通道与稀溶液腔一连通。在除湿器中,利用浓溶液泵,使浓溶液源源不断地从浓溶液腔一喷出,吸收通过通风通道中的空气中的水分,在吸收水分后浓溶液由浓转稀变成稀溶液积聚在稀溶液腔一中。
所述除湿器和一再生器连通,所述再生器包括位于上端的稀溶液腔二、位于下端的浓溶液腔二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二之间的排风通道,所述稀溶液腔二内设有能将稀溶液腔二内的浓溶液喷洒到排风通道的稀溶液泵,所述排风通道与浓溶液腔二连通,所述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所述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上述通液管均经过热交换器。从除湿器出来的稀溶液,进入再生器,在再生器内,利用稀溶液泵,使得被热交换器中余热加热的稀溶液源源不断地从稀溶液腔二喷出进入排风通道,通过排风,最后使稀溶液浓缩再生变回浓溶液积聚在浓溶液腔二中,并经过热交换器回流至除湿器中,如此循环实现溶液的循环使用。
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溶液热回收器,所述第二溶液热回收器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器的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溶液热回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溶液热回收器连通。船舱内的一部分回风经过第二溶液热回收器回收后,通入再生器的排风通道,用于溶液的再生。
所述除湿器和再生器之间设有能调节除湿器除湿能力的湿度串级调节系统,湿度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调节器、流量调节器二、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船舱内,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湿度调节器连接,所述溶液泵一与在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所述溶液泵二与在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所述湿度调节器和流量调节器二串联,所述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二连接,湿度调节器能接受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二,流量调节器二根据接收到的湿度调节器的信号控制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的功率。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的功率大小直接影响除湿器和再生器之间稀溶液与浓溶液之间的转换,通过增加溶液的流动速度可以调节溶液在再生器中从稀溶液转变至浓溶液时的浓度,流速大时转化时间短,导致浓溶液的浓度相对叫低,也就使得除湿器的除湿能力降低,反之则使得除湿器的除湿能力提高,通过湿度传感器反馈的信息实时调节除湿器的除湿能力,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船舱内空气湿度的目的。主调节器是湿度调节器,副调节器是流量调节器一,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为执行器。流量调节器一加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加除湿器腔室内喷嘴处溶液流量组成了副回路,湿度调节器和室内湿度组成了主回路,二者构成了双闭环系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具有能精确控制船舱的温湿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1、第一溶液热回收器2、除湿器21、再生器22、热交换器23、第二溶液热回收器3、直接蒸发冷却器31、进水管32、第一冷却器33、出水管一34、第二冷却器35、出水管二4、通风管5、送风管51、送风机6、水泵一61、水泵二62、温度传感器63、温度调节器64、流量计65、流量调节器一7、湿度传感器71、湿度调节器72、流量调节器二73、溶液泵一74、溶液泵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舱内的第一冷却器32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溶液热回收器1、除湿器2和第二冷却器34,第一溶液热回收器1、除湿器2和第二冷却器34之间通过通风管4依次连通,第二冷却器34上还固定有与船舱连通的送风管5,送风管5内固定有送风机51,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冷却器3,直接蒸发冷却器3的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直接蒸发冷却器3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31,进水管31分成两支,两支进水管31分别与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连通,直接蒸发冷却器3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有出水管一33和出水管二35,出水管一33与第一冷却器32连通,出水管二35与第二冷却器34连通,出水管一33和出水管二35上设有能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内的液体量的室温串级调节系统。
室温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62、温度调节器63、流量计64、流量调节器一65、水泵一6和水泵二61,温度传感器62设置在船舱内,温度调节器63和流量调节器一65串联,温度传感器62与温度调节器63连接,水泵一6设置在出水管一33上,水泵二61设置在出水管二35上,流量计64设置在出水管二35上位于水泵二61和第二冷却器34之间,流量计64、水泵一6和水泵二61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一65连接,温度调节器63能接受温度传感器62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一65,流量调节器一65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调节器63的信号控制水泵一6和水泵二61的功率,流量计64能测定流量并将信号反馈给流量调节器一65。水泵一6和水泵二61的功率直接影响叶轮的转速,也就影响进入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内流量的大小,也就直接影响了船舱内的温度;水泵一6和水泵二61的功率直接受流量调节器一65的控制,流量调节器一65是根据温度调节器63的判断来控制水泵的功率,温度调节器63的判断是以温度传感器62的信号为基础的,因此能实时根据船舱的温度来调节水泵一6和水泵二61的功率,从而调节冷却器的冷却温度,从而调节船舱内温度的变化。
除湿器2包括位于上端的浓溶液腔一、位于下端的稀溶液腔一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一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风通道,浓溶液腔一内设有能将浓溶液腔一内的浓溶液喷洒到通风通道的浓溶液泵,通风通道与稀溶液腔一连通。在除湿器2中,利用浓溶液泵,使浓溶液源源不断地从浓溶液腔一喷出,吸收通过通风通道中的空气中的水分,在吸收水分后浓溶液由浓转稀变成稀溶液积聚在稀溶液腔一中。除湿器2和一再生器21连通,再生器21包括位于上端的稀溶液腔二、位于下端的浓溶液腔二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二之间的排风通道,稀溶液腔二内设有能将稀溶液腔二内的浓溶液喷洒到排风通道的稀溶液泵,排风通道与浓溶液腔二连通,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上述通液管均经过热交换器22。从除湿器2出来的稀溶液,进入再生器21,在再生器21内,利用稀溶液泵,使得被热交换器22中余热加热的稀溶液源源不断地从稀溶液腔二喷出进入排风通道,通过排风,最后使稀溶液浓缩再生变回浓溶液积聚在浓溶液腔二中,并经过热交换器22回流至除湿器2中,如此循环实现溶液的循环使用。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溶液热回收器23,第二溶液热回收器23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器21的排风通道连通,第二溶液热回收器23的另一端与第一溶液热回收器1连通。船舱内的一部分回风经过第二溶液热回收器23回收后,通入再生器21的排风通道,用于溶液的再生。
除湿器2和再生器21之间设有能调节除湿器2除湿能力的湿度串级调节系统,湿度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7、湿度调节器71、流量调节器二72、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湿度传感器7设置在船舱内,湿度传感器7与湿度调节器71连接,溶液泵一73与在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溶液泵二74与在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湿度调节器71和流量调节器二72串联,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二72连接,湿度调节器71能接受湿度传感器7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二72,流量调节器二72根据接收到的湿度调节器71的信号控制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的功率。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的功率大小直接影响除湿器2和再生器21之间稀溶液与浓溶液之间的转换,通过增加溶液的流动速度可以调节溶液在再生器21中从稀溶液转变至浓溶液时的浓度,流速大时转化时间短,导致浓溶液的浓度相对叫低,也就使得除湿器2的除湿能力降低,反之则使得除湿器2的除湿能力提高,通过湿度传感器7反馈的信息实时调节除湿器2的除湿能力,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船舱内空气湿度的目的。主调节器是湿度调节器71,副调节器是流量调节器一65,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为执行器。流量调节器一65加溶液泵一73和溶液泵二74加除湿器2腔室内喷嘴处溶液流量组成了副回路,湿度调节器71和室内湿度组成了主回路,二者构成了双闭环系统。
舱外的新风先经过第一溶液热回收器1,降低了新风中空气温度和湿度,然后新风与舱室内的回风混合通过除湿器2,再次降低空气湿度,除湿器2承担全部的湿负荷和部分冷负荷,从除湿器2出来的空气,通入第二冷却器34;第一冷却器32直接位于船舱内,与船舱内的空气直接接触进行,第二冷却器34通过将经过它内的空气降温,再将降温后空气输入船舱内进行降温,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对船舱内温度控制,通过室温串级调节系统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内冷却水的量从而调节第一冷却器32和第二冷却器34的降温效果,从而精确实现对船舱内温度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船舱内的第一冷却器以及依次设置的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除湿器和第二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液热回收器、除湿器和第二冷却器之间通过通风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冷却器上还固定有与船舱连通的送风管,所述送风管内固定有送风机,所述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之间设有直接蒸发冷却器,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进口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分成两支,两支进水管分别与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连通,所述直接蒸发冷却器的两个出口分别连有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所述出水管一与第一冷却器连通,所述出水管二与第二冷却器连通,所述出水管一和出水管二上设有能调节进入第一冷却器和第二冷却器内的液体量的室温串级调节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调节器、流量计、流量调节器一、水泵一和水泵二,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船舱内,所述温度调节器和流量调节器一串联,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调节器连接,所述水泵一设置在出水管一上,所述水泵二设置在出水管二上,所述流量计设置在出水管二上位于水泵二和第二冷却器之间,所述流量计、水泵一和水泵二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一连接,所述温度调节器能接受温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一,流量调节器一根据接收到的温度调节器的信号控制水泵一和水泵二的功率,流量计能测定流量并将信号反馈给流量调节器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包括位于上端的浓溶液腔一、位于下端的稀溶液腔一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一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风通道,所述浓溶液腔一内设有能将浓溶液腔一内的浓溶液喷洒到通风通道的浓溶液泵,所述通风通道与稀溶液腔一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和一再生器连通,所述再生器包括位于上端的稀溶液腔二、位于下端的浓溶液腔二以及位于浓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二之间的排风通道,所述稀溶液腔二内设有能将稀溶液腔二内的浓溶液喷洒到排风通道的稀溶液泵,所述排风通道与浓溶液腔二连通,所述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所述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通过通液管连通,上述通液管均经过热交换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装置还包括第二溶液热回收器,所述第二溶液热回收器的一端与所述再生器的排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溶液热回收器的另一端与第一溶液热回收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器和再生器之间设有能调节除湿器除湿能力的湿度串级调节系统,湿度串级调节系统包括湿度传感器、湿度调节器、流量调节器二、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船舱内,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湿度调节器连接,所述溶液泵一与在浓溶液腔二和浓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所述溶液泵二与在稀溶液腔二和稀溶液腔一之间的通液管连通,所述湿度调节器和流量调节器二串联,所述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分别与流量调节器二连接,湿度调节器能接受湿度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与预存值比较并将比较结果发送给流量调节器二,流量调节器二根据接收到的湿度调节器的信号控制溶液泵一和溶液泵二的功率。
CN201520344258.3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50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4258.3U CN204750547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4258.3U CN204750547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50547U true CN204750547U (zh) 2015-11-11

Family

ID=54465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425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50547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505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753A (zh) * 2019-12-12 2020-04-17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以及空调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31753A (zh) * 2019-12-12 2020-04-17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以及空调系统
CN111031753B (zh) * 2019-12-12 2021-12-17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机组以及空调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56798B (zh) 实现能量平衡的热泵驱动溶液调湿及生活热水制取系统
CN206055832U (zh) 用于两级蒸发冷却机组的太阳能溶液除湿系统
CN207599911U (zh) 一种模块化空调机组
CN103090481B (zh) 建筑物能量转换与换气装置
CN107388616B (zh) 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吸收式制冷除湿一体化空调系统
CN203642387U (zh) 一种用于洁净室的新风机组系统
CN106403143A (zh) 温湿度独立处理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750547U (zh) 一种溶液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CN102213465A (zh) 一种船舶用水源热泵温湿分控中央空调
CN207279847U (zh) 一种带温湿度传感器的组合空调
CN204726649U (zh) 一种溶液除湿加制冷机冷却串级调节船舶空调装置
CN108954625A (zh) 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204739703U (zh) 一种独立除湿加制冷机冷却串级调节全空气船舶空调装置
CN104596004A (zh) 利用天然气冷能进行回风冷却的船用空调系统
CN208635370U (zh) 一种环保高效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CN102121878B (zh) 空调机组回热节能式性能测试装置
CN105276732A (zh) 蒸发冷却全热回收机组
CN204726651U (zh) 一种独立除湿加蒸发冷却串级调节全空气船舶空调装置
CN2926891Y (zh) 一种冷热全效除湿通风空调设备
CN207865579U (zh) 一种余热回收加湿空气的空调系统
CN104908919A (zh) 一种船舶船舱的空调装置
CN111347838B (zh) 一种余热回收空气处理装置
CN204513625U (zh) 一种冷却塔式热力再生溶液除湿机组
CN208952292U (zh) 热泵驱动的新型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201652633U (zh) 一种船舶用水源热泵温湿分控中央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111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