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9537U -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 Google Patents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739537U CN204739537U CN201520126234.0U CN201520126234U CN204739537U CN 204739537 U CN204739537 U CN 204739537U CN 201520126234 U CN201520126234 U CN 201520126234U CN 204739537 U CN204739537 U CN 2047395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rsion layer
- fluorescence conversion
- colour gamut
- fluorescence
- blooming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色域光学膜片及应用该膜片的LED背光模组,该广色域光学膜片包括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一荧光转换层、和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二荧光转换层,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层叠设置。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膜片,在不改变背光模组的LED色纯度及CF滤光性能的基础上就可实现更广的色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广色域光学膜片及应用了该光学膜片的LED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液晶电视的色彩表现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已成为背光领域发展的新趋势。色彩表现度可用NTSC来定量衡量,NTSC越高其可表现的色彩越丰富。整个TV中NTSC取决于两个方面:1、LED的色纯度;2、滤光片(Color filter,CF)的质量;
LED的色纯度取决于封装的红色(R)、绿色(G)荧光粉的半波峰宽,一般来说G/R粉的半峰宽越窄其NTSC越高,若需要将LED的NTSC值做到90%以上,则需要G/R粉的发射峰半峰宽控制在50nm以下。但以现有的技术水平,传统LED所用的G粉其发射峰半峰宽很难做到50nm以下、R粉半峰宽很难做到70nm以下,且传统LED对其所用的G/R粉兼有荧光转换效率的要求,即传统LED荧光粉制约了封装的光源NTSC值。如何降低LED用G/R粉半波峰宽对模组NTSC的影响,突破荧光粉对NTSC的局限使整个背光模组达到更广色域,成为目前亟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另一方面,CF对R、G、B三色的滤光性能也影响着整个模组NTSC高低。CF中R、G、B三色滤过光的范围越窄,透过CF的色纯度越好,其NTSC越高。虽然CF可一定程度上突破荧光粉对NTSC的局限,但CF的制作过程复杂,包括软烤、曝光对准、显影、光阻剥离、硬烤等步骤,且价格昂贵。且滤过光的范围越窄,其制作越困难。如何降低CF滤光性能对整个背光模组NTSC的影响,使整个背光模组达到更广色域,成为另一个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广色域的光学膜片,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膜片,在不改变背光模组的LED色纯度及CF滤光性能的基础上就可实现更广的色域。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广色域光学膜片,包括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一荧光转换层、和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二荧光转换层,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层叠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在460-510nm之间、半峰宽小于4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m-1。
具体的,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选自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钨酸盐、有机化合物和掺杂Pr3+的β-赛隆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在550-620nm之间、半峰宽小于5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m-1。
具体的,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选自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的配合物。
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面。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有如上文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的LED背光模组。
所述背光模组为LED直下式背光模组或LED侧入式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光学膜片,其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一荧光转换层,可将影响色纯度的B/G之间重叠的蓝绿光波段吸收,其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二荧光转换层可将影响色纯度的G/R之间重叠的橙黄光波段吸收,利用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光学膜片的LED背光模组,在不改变LED色纯度及CF滤光性能的基础上可实现更广的色域,降低了背光模组NTSC对LED色纯度及CF滤光性能的苛刻要求。
2、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光学膜片可突破现有NTSC的极限,实现整个背光模组的超高NTSC。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R/G荧光粉组合的典型光谱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光学膜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第一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第一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
图5为实施例1、2的第二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LED侧入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广色域的光学膜片100,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其包括两个互相层叠设置的荧光转换层,分别称为第一荧光转换层102、第二荧光转换层101。其中,第一荧光转换层102为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荧光转换层,第二荧光转换层101为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荧光转换层。第一荧光转换层102位于光学膜片100的出光面。
本实施例中,第一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现有的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荧光转换材料即可,更优选采用现有的吸收峰值波长在460-510nm之间、半峰宽小于4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的荧光转换材料。具体的荧光转换材料例如可采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掺杂Pr3+的β-赛隆、钨酸盐、有机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实施例中,其第一荧光转换层具体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是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β-赛隆化合物,其具体结构为Si6-zAlzOzN8-z:Prx。
本实施例中,第二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现有的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荧光转换材料即可,更优选采用现有的吸收峰值波长在550-620nm之间、半峰宽小于5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m-1的荧光转换材料。具体的荧光转换材料例如可采用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的配合物。本实施例中,其第二荧光转换层具体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结构为Nd(BTC)的含Nd的配合物。
本实施例的第一荧光转换层其具体采用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β-赛隆化合物Si6-zAlzOzN8-z:Prx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其在460-510nm之间的峰值吸收峰可有效的吸收G/B之间重叠的蓝绿光,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配合物可有效吸收G/R之间的重叠光。并且,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β-赛隆化合物其发射峰位于600-640nm,其在600-610nm对LED的NTSC的贡献值为负的发射光被第二荧光转换层中所添加的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配合物吸收,而保留其在610-640nm之间的发射光。
相比传统的只有单一荧光层的光学膜片,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其NTSC可提高5%。应用本实施例光学膜片的LED其NTSC最高可达95%以上。另外,本实施例中,其第一荧光转换层采用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β-赛隆化合物Si6-zAlzOzN8-z:Prx为荧光转换材料,其在610-640nm的红光还可提高LED的亮度,实现NTSC及亮度的同时提升。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广色域的光学膜片,其和实施例1基本相同,对于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下面对不同之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光学膜片和实施例1相比,其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其第一荧光转换层所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现有的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钨酸盐化合物,其具体结构为Na5Y(MoO4)4:Sm3+;其第二荧光转换层所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现有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配合物,其具体结构为Nd(BTC)。
本实施例的第一荧光转换层,所采用的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钨酸盐化合物为Na5Y(MoO4)4:Sm3+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其在460-490nm之间的峰值吸收峰可有效的吸收B/G之间的重叠光;第二荧光转换层,其所采用的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配合物作为荧光转换材料,其在550-620nm之间的峰值吸收峰可有效的吸收在600-610nm波段范围的对LED的NTSC的贡献值为负的发射光,而保留其在610-640之间的发射光,并且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配合物可有效吸收G/R粉之间的重叠光。相比传统的仅含单一荧光粉层的光学膜片,本实施例的光学膜片其NTSC可提高1%-5%,采用本实施例光学膜片的LED其NTSC最高可达95%以上。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发射光谱图,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荧光转换层的激发光谱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广色域光学膜片100可以应用于LED背光模组中,譬如直下式或侧入式的背光模组。下面通过实施例3、4做进一步介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广色域LED直下式背光模组200,该背光模组200其结构采用现有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结构即可,其和现有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不同在于该背光模组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广色域光学膜片100。图6具体示出的为一种采用了实施例1的广色域光学膜片100的LED直下式背光模组200。图6所示的背光模组200其具有PCB板202、LED发光器件201、光学透镜203、扩散板204、棱镜片205、扩散片206、背板207、光学膜片100。光学透镜203设于LED发光器件顶部,LED发光器件201固设于PCB板202上,PCB板202固设于背板207底部,扩散板204设于背板207顶部,光学膜片100设于扩散板204上表面,棱镜片205设于光学膜片100上表面,扩散片206设于棱镜片205上表面。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200其NTSC最高可达95%以上。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广色域LED侧入式背光模组300,该背光模组300其结构采用现有的LED侧入式背光模组结构即可,其和现有的侧入式背光模组的主要不同在于该背光模组其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或实施例2提供的广色域光学膜片100。图7示出的为一种采用了实施例1的广色域光学膜片100的LED侧入式背光模组300。图7所示的背光模组300其具有PCB板301、LED发光器件302、导光板304、反光片303、增亮膜305、扩散膜306。LED发光器件302固设于PCB板301上,并置于导光板304的一侧。反光片303和增亮膜305分别设于导光板304的下表面和上表面,光学膜片100设于增亮膜305的上表面,扩散膜306设于光学膜片100上表面。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300其NTSC最高可达95%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学膜片,在实际应用中,其第一、第二荧光转换层可存在多种不同厚度的组合,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而可以做出的具体选择,并按照具体需要而制备具有本实用新型特点的第一、第二荧光转换层采用不同厚度组合的光学膜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一荧光转换层、和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第二荧光转换层,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和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层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在460-510nm之间、半峰宽小于4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m-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选自在460-51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钨酸盐、有机化合物和掺杂Pr3+的β-赛隆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的吸收峰值波长在550-620nm之间、半峰宽小于50nm、104L·mol-1·cm-1<吸收系数ε<106L·mol-1·cm-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荧光转换层其采用的荧光转换材料为在550-620nm波段范围有峰值吸收的含Nd的配合物Nd(BT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荧光转换层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出光面。
7.一种设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广色域光学膜片的LED背光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LED直下式背光模组或LED侧入式背光模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6234.0U CN204739537U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26234.0U CN204739537U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739537U true CN204739537U (zh) | 2015-11-04 |
Family
ID=54421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26234.0U Active CN204739537U (zh) | 2015-03-04 | 2015-03-04 |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739537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9262A (zh) * | 2016-02-03 | 2016-05-0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 |
CN108121113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光学单元和具有该光学单元的显示装置 |
WO2018214593A1 (zh) * | 2017-05-24 | 2018-11-29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波长转换装置 |
-
2015
- 2015-03-04 CN CN201520126234.0U patent/CN20473953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549262A (zh) * | 2016-02-03 | 2016-05-04 |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单元、背光光源组件及液晶显示设备 |
CN108121113A (zh) * | 2016-11-30 | 2018-06-05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光学单元和具有该光学单元的显示装置 |
CN108121113B (zh) * | 2016-11-30 | 2021-05-1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光学单元和具有该光学单元的显示装置 |
WO2018214593A1 (zh) * | 2017-05-24 | 2018-11-29 | 深圳市光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波长转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102939U (zh) | 一种广色域led发光器件及其背光组件 | |
JP5878579B2 (ja) | 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 |
CN104241507B (zh) | 广色域led发光器件及其背光组件 | |
CN102323692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5892145B (zh) | 一种显示器及其显示模组 | |
CN109004095B (zh) | 一种彩膜基板及woled显示装置 | |
WO2018157527A1 (zh) |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 |
CN103343943A (zh) | 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以及白光led | |
CN104090408A (zh) | 高色域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 |
CN204389849U (zh) | 一种量子点液晶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204314577U (zh) | 光学膜片组、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模组 | |
JP2011119131A (ja) | 照明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表示装置 | |
CN204739537U (zh) | 广色域光学膜片及led背光模组 | |
TWI483045B (zh) | 顯示器 | |
US7755262B2 (en) | Organic EL display | |
CN106483712A (zh) | 一种量子点膜材结构及其应用 | |
TWI334047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05355760A (zh) | 一种广色域显示的led器件 | |
CN107946434B (zh) | 白光发光二极管及背光模组 | |
CN206400222U (zh) | 一种量子点膜材结构及led背光/照明面板 | |
CN102361057A (zh) | 具有光栅的光学膜 | |
WO2019100734A1 (zh) | 一种红色荧光粉、白光发光二极管及背光模组 | |
KR101564067B1 (ko) | 색재현율 개선제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백라이트 유닛(blu)용 발광다이오드 소자 | |
CN208352338U (zh) | 一种封装结构、白光发光二极管及背光模组 | |
CN207834348U (zh) | 一种封装结构、白光发光二极管及背光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511458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South Ring Road, No. 33, No.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APT ELECTRONICS LTD. Address before: 511458 Nansha District, Guangzhou, South Ring Road, No. 33, No. Patentee before: APT (Guangzhou) Electronics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