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9453U - 一种灯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灯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9453U
CN204739453U CN201520467053.4U CN201520467053U CN204739453U CN 204739453 U CN204739453 U CN 204739453U CN 201520467053 U CN201520467053 U CN 201520467053U CN 204739453 U CN204739453 U CN 2047394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device
light source
groove
incidence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6705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聪
徐正旺
邓诗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le Ligh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le Ligh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le Ligh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6705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94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94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94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及驱动电源,灯体包括边框、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光元件平行设置,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多层导光板结构可相互组合出不同的网点图案,且随视点位置的改变呈现立体化效果,具有照明、装饰的双重功能;另外,可定制化的图案搭配不同颜色或色温的LED,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灯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涉及一种灯具的结构。
背景技术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体积小等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景观照明等领域。从冷暖色温的白光到全可见光谱的任意色彩,LED提供给灯具、灯饰制造商以无限的发挥空间,使之可以制作出集照明、装饰功能于一体的不同款式产品。
LED面板灯是一种采用类似液晶电视背光源技术的新型灯具。高亮度LED提供侧向入射光,经高透光率的导光板后形成均匀的平面发光效果。目前行业内,此类型的LED面板灯同质化比较严重,产品款式缺乏新意,且质量良莠不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集照明与装饰功能于一体的灯具。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功能,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及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边框、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分别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形成有夹角并配置为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光线入射后,未经反射或折射不能直接从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光元件平行设置,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
优选的,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和第二导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垫圈临近所述边框设置。
优选的,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元件,所述透光元件和所述边框连接,所述透光元件临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或/和第二导光元件的外侧出光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设置在所述透光元件和与之相邻的导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垫圈临近所述边框设置。
优选的,所述灯具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和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位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或第二导光元件出光面的相对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
优选的,所述出光区域内排布有若干网点,所述网点由丝印、激光打点、磨砂或者蚀纹方式加工而成。
优选的,所述出光区域为几何图案或不规则图案。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上的所述出光区域的数量大于2个,各所述出光区域排布在所述出光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上的出光区域形成的图案,其和所述第二导光元件上的出光区域形成的图案不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色温或光色相同或不同。
优选的,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三光源和第三导光元件,所述第三导光元件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平行设置,第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
优选的,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为LED。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灯具,通过采用多层导光板结构可相互组合出不同的网点图案,且随视点位置的改变呈现立体化效果,具有照明、装饰的双重功能;另外,可定制化的图案搭配不同颜色或色温的LED,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灯具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元件的导光区域的图案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导光元件的导光区域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灯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灯具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为一个平板灯,其具体结构请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的灯具包括,灯体11及驱动电源10,驱动电源10可以设置在灯体11上,也可以和灯体10分离设置,两者通过导线连接。灯体11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透光元件2、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后盖9。透光元件2、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后盖9均为平板状,且形状一致并相互平行,被一个封闭的边框1所围绕,构成灯体11。在本实施例中灯体11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灯体11也可以是长方形、正六边形等多边形,或者是不规则形状。透光元件2、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后盖9均固定于边框1。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上有一个台阶支撑面,透光元件2平放于边框1的台阶支撑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透光元件也可以采用卡扣、安装环、粘合等连接方式和边框进行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后盖9与第二导光元件6紧密贴合,并通过紧固螺丝与边框相连,在其他实施例中后盖9也可以是和边框一体成型的,或者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后盖9为不透光材料,因此可以将驱动电源10固定于后盖9的背面。为了固定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在边框1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3及第二凹槽4,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的边缘或端部分别卡设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内。
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都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如图2所示第一导光元件5的入光面为501,出光面为502,入光面501位于第一凹槽3内,在本实施例中入光面501为第一导光元件5侧边,和出光面502垂直,光线从入光面501进入经多次反射从出光面502射出,出光面502的外侧即为透光元件2,从出光面502发出的光线经过透光元件2出射。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入光面501和出光面502并不一定要求垂直,但是两者之间应该有一个角度,使得垂直于入光面的光线入射后,无法直接从出光面出射,至少需经一次反射或折射,以避免从出光面直视光源而产生眩光。第一导光元件5的入光面501设置在第一凹槽3内,因此与之相对的第一光源也设置在第一凹槽3内,并且面向第一导光元件5的入光面501发光。同样的第二导光元件6的入光面也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与之相对的第二光源同样也设置在第二凹槽4内,并且面向第二导光元件6的入光面发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光元件6的出光面602面向第一导光元件5,而不透光的后盖9贴合在出光面602的相对面601,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果灯具采用两面发光的设计,那么相对面601也可以是出光面,这个时候第二导光元件6就包括601、602两个出光面,而在这样的结构中,后盖9替换为透光元件1,即灯具上下表面均为透光元件,使得整体灯具产生透明的效果。透光元件2可以为钢化、半钢化超白玻璃等。
光源和导光板的入光面均位于凹槽内,且入光面和出光面呈一定的角度,可以有效的避免使用者直接观察到光源而产生的眩光,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光未经过导光板从凹槽边缘透出,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之间设置了第一垫圈8,第一垫圈8是一个和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外轮廓形状相同的环形圈,第一垫圈8临近边框1设置,即第一垫圈8设置在第一凹槽3和第二凹槽4的开口处,第一垫圈8和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贴合,既可以阻挡从凹槽漏出的光线,又可以对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起到支撑作用。同样的在第一导光元件5和透光元件2之间也有一个第二垫圈7,第二垫圈7也是一个和第一导光元件5外轮廓形状相同的环形圈,第二垫圈7同样临近边框1设置,阻挡从第一凹槽漏出的光线,第二垫圈7和第一导光元件5、透光元件2贴合,也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
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1101,出光区域1101内排布有若干网点,光线在导光板板内经过多次反射、折射经过这些网点出射时会在出光面形成一个和出光区域1101形状相同的发亮图案,这些网点可以由丝印、激光打点、磨砂或者蚀纹方式加工而成。出光区域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出光区域1101可以为多个,当出光区域1101的数量大于2个时,如图4所示可以呈阵列排布,图4中出光区域1101为方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圆、多边形等其他几何形状,甚至可以是心形、云朵形等不规则形状。这些不同形状出光区域1101可以是阵列排布也可以无规则分布。图5是另一种出光区域的形式,其中出光区域1101为波形,在导光板上形成层叠的波形。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导光板上的出光区域也可以是楼房、花卉等图形。为了使灯具有丰富多变的显示效果,第一导光元件5、第二导光元件6上的出光区域1101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即出光区域1101在第一导光元件5和第二导光元件6上形成的图案不同,也可以是虽然形成了相同的图案,但是在安装完成后图案的位置不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光元件5上的出光区域1101如图4所示,而第二导光元件6上的图案如图5所示。
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应为要设置在凹槽内,我们选择LED作为光源,本实用新型所述LED可指封装的LED、未封装的LED、表面贴装LED、板上芯片LED、包括某一类型光学元件的LED。在本实施例中,选用中低功率的贴片型芯片,常见如2835、3030、5630、3014等规格,居中贴片于基板上。在PCB板上可以贴装同样的LED也可以贴装不同规格、光色的LED,LED可以选用白光LED、单色LED,又或者是可全彩调控的RGB LED。贴装后的光源组件作为第一光源、第二光源分布嵌装或胶贴于边框1的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内,且各导光板侧面与对应的光源板水平中心对齐。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的色温、光色可以不同,如果采用不同光色、色温那么整个灯具的装饰效果更佳。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另外一个较佳实施例中灯具还包括第三光源和第三导光元件,第三导光元件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和出光面之间和前述导光元件一样形成有夹角并配置为垂直于入光面的光线入射后,未经反射或折射不能直接从出光面出射,相应的边框的内侧壁上另外设有第三凹槽,和前一个实施例类似,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第三凹槽内,第三光源也设置在第三凹槽内面向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第三导光元件和上一实施例中的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一样也有出光区域,三块导光板的出光区域形成的图案都不相同,且三块导光板平行设置。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和上一个实施例类似这里就不再赘述。同样的,也可以以同样的结构再增添第四导光元件,第五导光元件,当然这样会增加成本和灯具的重量,一般我们不会选择过多的导光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第一光源在驱动电源的驱动下发光,侧入射进入第一导光元件,在其内经多次反射、折射、散射后形成光的均匀扩散并出射,当光照射到第一导光元件上的网点阵列时,将呈现出第一图案。同样地,第二光源板所发出的光,将点亮第二导光元件,并使其上的网点阵列呈现第二图案。多层导光板结构可相互组合出不同的网点图案,且随视点位置的改变呈现立体化效果,具有照明、装饰的双重功能;另外,可定制化的图案搭配不同颜色或色温的LED,能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描述,并非想要把本实用新型穷尽或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形式,显然,可能做出许多修改和变化,这些修改和变化可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然的,应当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书定义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灯具,包括灯体及驱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包括边框、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及第二导光元件分别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之间形成有夹角并配置为垂直于所述入光面的光线入射后,未经反射或折射不能直接从所述出光面出射,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及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二导光元件平行设置,第一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一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第二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二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二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设置在所述第一导光元件和第二导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垫圈临近所述边框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透光元件,所述透光元件和所述边框连接,所述透光元件临近所述第一导光元件或/和第二导光元件的外侧出光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设置在所述透光元件和与之相邻的导光元件之间,所述第二垫圈临近所述边框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和所述边框连接,所述后盖位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或第二导光元件出光面的相对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的出光面上设置有出光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域内排布有若干网点,所述网点由丝印、激光打点、磨砂或者蚀纹方式加工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区域为几何图案或不规则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上的所述出光区域的数量大于2个,各所述出光区域排布在所述出光面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元件上的出光区域形成的图案,其和所述第二导光元件上的出光区域形成的图案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的色温或光色相同或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具还包括第三光源和第三导光元件,所述第三导光元件包括入光面及出光面,所述入光面和所述出光面呈一定角度,所述边框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设置于所述第三凹槽内,所述第三导光元件和所述第一导光元件、第二导光元件平行设置,第三光源设置在所述第三凹槽内面向所述第三导光元件的入光面发光。
13.根据权利要求1到12任一所述的灯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三光源为LED。
CN201520467053.4U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灯具 Active CN2047394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7053.4U CN204739453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灯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67053.4U CN204739453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灯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9453U true CN204739453U (zh) 2015-11-04

Family

ID=54421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67053.4U Active CN204739453U (zh) 2015-07-02 2015-07-02 一种灯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94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1019A (zh) * 2017-03-29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结构和电烤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71019A (zh) * 2017-03-29 2017-06-2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照明结构和电烤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6401B2 (en) Electronic candle lamp and light-emitting diode (LED) lamp
US7806581B2 (en) Lighting lamp
CN103133949A (zh) 直接型背光装置和使用该装置的液晶显示器
CN102419959A (zh) 有效利用有色led光源的白光背光源等
CN102437276A (zh) 一种led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EP2778514A1 (en) Luminaire
CN101515068A (zh) 匀光器和包含所述匀光器的背光模块
CN201680225U (zh) Led背光源的混合式发光元件
JP2014116311A (ja) 全内部反射レンズを有するトロファ照明器具システム
CN204739453U (zh) 一种灯具
CN201298890Y (zh) 一种电视机
CN201407508Y (zh) 一种led照明装置
CN201803317U (zh) Led背光模组的底部有凹槽的直下式导光板
CN209386191U (zh) 一种led火焰发光组件
CN204554682U (zh) 电子蜡烛灯具以及发光二极管灯具
CN208295699U (zh) 照明组件和音箱
EP2056136B1 (en) Lighting Lamp
CN202209589U (zh) 一种背光源及液晶显示器
CN102062355A (zh) Led背光源的直下式导光板
US20070014109A1 (en) Sign unit with colorful effect
CN108730823A (zh) 一种灯光特效系统
CN203907393U (zh) Led吸顶灯
CN208365317U (zh) 一种环形硅胶导光结构
CN110005994A (zh) 一种采用双面火焰发光组件的led火焰灯
CN204213772U (zh) 一种照明模组及具有该照明模组的照明灯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