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33326U -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33326U
CN204733326U CN201520420821.0U CN201520420821U CN204733326U CN 204733326 U CN204733326 U CN 204733326U CN 201520420821 U CN201520420821 U CN 201520420821U CN 204733326 U CN204733326 U CN 2047333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module
electric capacity
operational amplifi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20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勇
刘恋花
张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uangjia Acous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uangjia Acous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uangjia Acous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uangjia Acoustics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20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333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333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333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包括互相连接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音频发送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转发电路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工作指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音频处理模块,所述转发电路模块分别通过工作指示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与音频处理模块连接,该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将音频信号以红外线的方式进行发送接收,提高了耳机的接受能力,同时通过信号发射器电路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耳机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pb pnum="1" />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现代家庭中,家中人口众多,而且地方比较拥挤,在有限的空间里面,人们都是各自在做自己的事情。有的时候,一个人在看电视,往往会影响到其他人,如果声音开小,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有些家庭采用无线耳机作为音频收发,但是由于外部干扰源较多,经常会有串扰音频信号,给看电视者带来很大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无线耳机抗干扰能力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包括互相连接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音频发送模块、功率放大模块和转发电路模块,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工作指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和音频处理模块,所述转发电路模块分别通过工作指示模块和红外接收模块与音频处理模块连接;
所述转发电路模块包括信号发射器电路,所述信号发射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可调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第三发光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第一MOS管、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与第一可调电阻的可调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与第一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分别通过第五电阻和第四电容接地,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且通过第一二极管和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与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均通过第六电阻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八电阻和第五电容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与第一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可调电阻的一端接地。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MOS管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均为NPN三极管。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uA741。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将音频信号以红外线的方式进行发送接收,提高了耳机的接受能力,同时通过信号发射器电路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耳机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的信号发射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音频发送模块,2.功率放大模块,3.转发电路模块,4.工作指示模块,5.红外接收模块,6.音频处理模块,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R3.第三电阻,R4.第四电阻,R5.第五电阻,R6.第六电阻,R7.第七电阻,R8.第八电阻,C1.第一电容,C2.第二电容,C3.第三电容,C4.第四电容,C5.第五电容,C6.第六电容,U1.第一运算放大器,Rp1.第一可调电阻,LD1.第一发光二极管,LD2.第二发光二极管,LD3.第三发光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Q1.第一MOS管,Q2.第一三极管,Q3.第二三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包括互相连接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音频发送模块1、功率放大模块2和转发电路模块3,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工作指示模块4、红外接收模块5和音频处理模块6,所述转发电路模块3分别通过工作指示模块4和红外接收模块5与音频处理模块6连接;
所述转发电路模块3包括信号发射器电路,所述信号发射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第一二极管D1、第一MOS管Q1、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且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C6与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C6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均通过第六电阻R6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所述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阳极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的一端接地。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MOS管Q1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均为NPN三极管。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uA741。
事实上:信号发射器电路中它由稳幅放大器及发射驱动电路构成。音频信号发射器电路,经第一可调电阻Rp1调节后送到由第一运算放大器U1构成的同相放大器进行放大。为了保证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的音频信号幅度基本稳定,电路设置了由第一MOS管Q1构成的自动稳幅电路。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第三电容C3和第一二极管D1半波整流后.在第一MOS管Q1的栅极产生一定的负偏压,使其沟道电阻RDS增大。此沟道电阻是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三电阻R3并联的,故接于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等效交流电阻增大,从而使运放的闭环电压增益Av=1+R6/(R4+RDS)减小。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信号愈大。第一MOS管Q1栅极负偏压愈高,RDS愈大,第一运算放大器U1闭环电压增益愈小。反之,则闭环电压增益愈大.从而保证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的音频信号基本保持在一定幅度上。这样,再对红外信号进行幅度调制就不会出现调制失真。第二电容C2的作用是将第一MOS管Q1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人端直流隔离,不影响运放的直流偏甯。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构成发射驱动电路.第一三极管Q2基极电位取自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端。当第二三极管Q3电流增加时,第一三极管Q2基极电位也增加,其集电极电流增加,从而使第一MOS管Q1栅极电下降.使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流减小,保证了第二三极管Q3直流工作电流的稳定。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电流就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的静态工作电流IQ,故IQ是非常稳定的.改变第六电阻可以改变第二三极管Q3的静态工作电流。第八电阻R8的两端并联有容摄较大的第五电容C5,对交流信号起旁路作用;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的音频信号,经第六电容C6耦合到第二三极管Q3基极,由第二三极管Q3驱动三个发光二极管LD1、LD2、LD3向外发射幅度调制的红外光。
事实上:该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的工作原理是,音频发送模块1将音频进行进行调制,随后通过功率放大器2进行功率放大发送,再通过转发电路模块3将音频信号以红外形式发送出去,通过外接收模块5对信号进行接收,最后通过音频处理模块6对信号进行解析,分解出音频信号。其中工作指示模块4用于向用户提示耳机的工作状态,以便用户更好的使用耳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将音频信号以红外线的方式进行发送接收,提高了耳机的接受能力,同时通过信号发射器电路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了耳机的可靠性和实用价值。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3)

1.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信号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所述信号发射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音频发送模块(1)、功率放大模块(2)和转发电路模块(3),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包括工作指示模块(4)、红外接收模块(5)和音频处理模块(6),所述转发电路模块(3)分别通过工作指示模块(4)和红外接收模块(5)与音频处理模块(6)连接;
所述转发电路模块(3)包括信号发射器电路,所述信号发射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一可调电阻(Rp1)、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第一二极管(D1)、第一MOS管(Q1)、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容(C1)与第一可调电阻(Rp1)的可调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一电阻(R1)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四电阻(R4)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三电阻(R3)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MOS管(Q1)的源极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分别通过第五电阻(R5)和第四电容(C4)接地,所述第一MOS管(Q1)的栅极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且通过第一二极管(D1)和第三电容(C3)组成的串联电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C6)与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通过第六电容(C6)与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3)的基极均通过第六电阻(R6)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第七电阻(R7)与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发射极分别通过第八电阻(R8)和第五电容(C5)接地,所述第二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LD3)的阳极与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LD2)的阳极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阴极连接,所述与第一发光二极管(LD1)的阳极外接12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第一可调电阻(Rp1)的一端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Q1)为n沟道MOS管,所述第一三极管(Q2)和第二三极管(Q3)均为NPN三极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uA741。
CN201520420821.0U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33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821.0U CN204733326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20821.0U CN204733326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33326U true CN204733326U (zh) 2015-10-28

Family

ID=5439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2082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33326U (zh) 2015-06-17 2015-06-17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333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878A (zh) * 2023-08-02 2023-09-01 深圳市橙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3878A (zh) * 2023-08-02 2023-09-01 深圳市橙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器
CN116683878B (zh) * 2023-08-02 2024-01-30 深圳市橙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音频输出控制电路及音频播放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5470A (zh) 一种低功耗红外光通信系统
CN204733326U (zh) 一种高性能红外无线耳机
CN205179057U (zh) 一种基于白光led的可见光通信系统的接收装置
CN215378927U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音频传输系统
Sindhubala et al. Ecofriendly data transmission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CN2935631Y (zh) 音频大小自动平衡电路
CN207665188U (zh) 一种基于led可见光通信的无线音箱
CN205722400U (zh) 一种音频信号的红外发射装置
CN206547077U (zh) 一种麦克风前置放大器
CN203492095U (zh) 一种高速视频放大器
CN205160738U (zh) 一种新型抗干扰红外无线耳机
CN206099991U (zh) 一种基于激光的音频通讯系统
CN205847476U (zh) 具有有源耳机低噪消除功能的4k ott电视
CN219761033U (zh) 光信号接收电路与音频传输系统
CN205491092U (zh) 一种音频限幅电路
CN204316512U (zh) 一种超低功率光接收终端电路
CN205622603U (zh) 高动态范围突发模式跨阻放大器
CN104639237A (zh) 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
CN204425351U (zh) 一种红外立体声音响收发装置
CN205068760U (zh) 一种用于红外线的检波器电路
CN217388718U (zh) 一种高速红外通信发射系统
CN201781493U (zh) Hfc网低功率光接收机
CN203788269U (zh) 一种用于光耦合器的光检测驱动电路
CN204290891U (zh) 一种宽带功率放大器电路
CN207766268U (zh) 一种集成光接收器接收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8

Termination date: 2016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