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21587U -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21587U
CN204721587U CN201520332502.4U CN201520332502U CN204721587U CN 204721587 U CN204721587 U CN 204721587U CN 201520332502 U CN201520332502 U CN 201520332502U CN 204721587 U CN204721587 U CN 204721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voltage comparator
potentiometer
supercircuit
referenc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25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劳业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NJUB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NJUB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NJUB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NJUBA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325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21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21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215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该系统包括音频信号源、被测音频电路的参考音频电路、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第一电压比较器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音频信号源输出端分别与被测音频电路、参考音频电路输入端相连;被测音频电路输出端通过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参考音频电路输出端分别与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相连;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本实用新型音频电路异常识别效率高且误判率低。

Description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音频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检测音频电路是否出现异常有两种方法:1、采用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通过人工判断波形的方法进行检测;2、采用单片机采样的方法进行检测。第一种方法存在效率低,误判率高,无法配合全自动测试架,人员工作强度大等缺点。第二种方法由于单片机是抽样检测的方法,因此采样是不连续的。又由于数模转换消耗一定时间,因此采样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从而影响了音频电路异常检测的精度。另外,误判可能性受限于单片机性能,当单片机性能较差时,误判率会比较高,而采用性能较高的单片机,又会增加音频电路检测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效率高且误判率低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一种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包括音频信号源、被测音频电路的参考音频电路、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第一电压比较器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
音频信号源输出端分别与被测音频电路、参考音频电路输入端相连;被测音频电路输出端通过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参考音频电路输出端分别与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相连;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相较于现有技术,具备以下优点:
1、自动化检测音频电路,检测效率高,降低了人员工作强度;
2、不需要单片机抽样和数据转换,实现了音频电路的实时判断,大大降低了音频电路误判的可能性;
3、体积小,易于携带,可配合全自动测试架,成本低;
4、由于采用参考音频电路作为被测音频电路的识别对比音频源,因此可适用于多种不用音频电路的产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中部分电路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达到的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文字仅为了区别同一类型器件,并不对器件的顺序和数量加以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包括音频信号源110、被测音频电路120的参考音频电路130、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第一电压比较器170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180;
音频信号源110输出端分别与被测音频电路120、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入端相连;被测音频电路120输出端通过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正输入端相连;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出端分别与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输入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输入端相连;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正输入端相连;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负输入端相连。
音频信号源110可以为和弦电路等,例如HN0316和弦电路。音频信号源110产生两组音频信号,分别传输到被测音频电路120和参考音频电路130,其中参考音频电路130为与被测音频电路120具有相同电路结构的电路。由于误差的存在,在被测音频电路120没有异常时,被测音频电路120输出的信号也并不一定与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出的信号完全一致,所以本实用新型对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出的信号进行上偏、下偏处理,只要被测音频电路120输出的信号在上偏和下偏后的两信号之间,即判定为被测音频电路120无异常,否则被测音频电路120出现异常。
由于零点信号放大及缩降信号依然为零,所以信号过零点时电压比较器会产生误判。针对该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叠加电压的方式有效解决。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和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均包含最左面虚线框的第一电位器RV1部分。下面结合图2对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和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的具体电路结构做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所述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可以包括第一音频变压器TR1、第二电位器RV2、第一电位器RV1。第一音频变压器TR1输入端与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二电位器RV2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二电位器RV2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一电位器RV1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第一电位器RV1的第一固定端与电源端VCC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所述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可以包括第二音频变压器TR2、第三电位器RV3以及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第二音频变压器TR2输入端与被测音频电路120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三电位器RV3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三电位器RV3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所述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可以包括第三音频变压器TR3、第四电位器RV4以及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第三音频变压器TR3输入端与参考音频电路130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四电位器RV4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四电位器RV4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RV1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需要说明的是,上偏和下偏的幅度可以根据产品允许的误差范围通过调节第二电位器RV2及第四电位器RV4确定;图2所示电路仅为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和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的一个具体实例,在图2基础上做的任何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输出信号分别进入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正输入端,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输出信号进入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正输入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输出线号进入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负输入端。第一电压比较器170和第二电压比较器180可以采用LM358N等。
如果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输出信号高于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50输出信号,则第一电压比较器170输出低电平信号,否则第一电压比较器170为悬空状态。如果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40输出信号低于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160输出线号,则第二电压比较器180输出低电平信号。只要任一个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信号,则可以判定被测音频电路120出现异常。
为了便于查看电压比较器输出的低电平信号,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第一电阻R1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端VCC相连;第二电阻R2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D1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VCC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D2负极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R3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VCC相连;第四电阻R4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D2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VCC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D2负极与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输出端相连。当第一电压比较器170或第二电压比较器180输出低电平信号时,第一发光二极管D1或第二发光二极管D2指示灯变红或变成其他颜色。
由于信号异常通常是一闪而过的,为了更好的识别被测音频电路120是否出现异常,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系统还可以包括单片机、第三发光二极管D3、第四发光二极管D4、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其中单片机可以采用ATMEGA16A单片机等。单片机端口A中的一个端口(PA0/ADC0)与第一电压比较器170的输出端相连,单片机端口A中的另一端口(PA1/ADC1)与第二电压比较器180的输出端相连;单片机PC0/SCL端口通过第六电阻R6与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单片机PC1/SDA端口通过第五电阻R5与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的负极均接地。采用单片机可以进行不间断的两个电压比较器输出口低电平信号的识别,并保留结果。另外,在被测音频电路120无异常时,第三发光二极管D3灯亮,在被测音频电路120有异常时,第四发光二极管D4灯亮。第三发光二极管D3可设置为绿色光,第四发光二极管D4可以设置为红色光,第三发光二极管D3和第四发光二极管D4发光的颜色还可以进行其他设置,只要两者颜色不同即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信号源、被测音频电路的参考音频电路、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第一电压比较器以及第二电压比较器;
音频信号源输出端分别与被测音频电路、参考音频电路输入端相连;被测音频电路输出端通过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参考音频电路输出端分别与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入端相连;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输出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包括第一音频变压器、第二电位器、第一电位器;
第一音频变压器输入端与参考音频电路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二电位器的第一固定端与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固定端与电源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包括第二音频变压器、第三电位器以及所述第一电位器;
第二音频变压器输入端与被测音频电路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三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第二电压比较器的正输入端相连;第三电位器的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基准电压叠加电路包括第三音频变压器、第四电位器以及所述第一电位器;
第三音频变压器输入端与参考音频电路输出端相连,输出端的一端与第四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负输入端相连;第四电位器第一固定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滑动端相连,第二固定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
第一电阻一端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端相连;第二电阻一端与第一发光二极管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相连;第一发光二极管负极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第三电阻一端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相连;第四电阻一端与第二发光二极管正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端相连;第二发光二极管负极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片机、第三发光二极管、第四发光二极管、第五电阻和第六电阻;
单片机端口A中的一个端口与第一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单片机端口A中的另一端口与第二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相连;单片机PC0/SCL端口通过第六电阻与第三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单片机PC1/SDA端口通过第五电阻与第四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相连;第三发光二极管和第四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均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为ATMEGA16A单片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音频信号源为和弦电路。
CN201520332502.4U 2015-05-21 2015-05-21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1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502.4U CN2047215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2502.4U CN2047215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21587U true CN204721587U (zh) 2015-10-21

Family

ID=5432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250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21587U (zh) 2015-05-21 2015-05-21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215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1639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检测电路、声音识别电路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11639A (zh) * 2019-06-27 2019-10-08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检测电路、声音识别电路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31318U (zh) 一种交流固态继电器
CN203929959U (zh) 一种车载定位终端的天线开短路检测装置
CN204945293U (zh) 一种接入设备的串口检测电路及测试夹具
CN206209447U (zh) 遥信信号采集电路和用该电路制成的配电终端
CN204721587U (zh) 音频电路异常识别系统
CN204903740U (zh) 一种电源检测电路
CN103176418B (zh) 电力系统智能馈线开关模组的地址编码方法
CN205353147U (zh) Ic卡到位检测电源控制电路
CN204287447U (zh) 一种交直流输入检测电路
CN204008948U (zh) 多功能线缆检测装置
CN104122481B (zh) 多功能线缆检测装置
CN206674240U (zh) 一种可实现远程语音播报的航标灯检测系统
CN205562673U (zh) 一种高精度三相交流信号正负过零检测装置
CN205049641U (zh) 电池组单电池电压检测装置
CN201477176U (zh) 电缆线号校验装置
CN204332092U (zh) 交通信号灯自动检测系统
CN204269797U (zh) 一种电源输出检测电路
CN105675968A (zh) 一种高精度三相交流信号正负过零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4269795U (zh) 电源自动测试设备
CN202748438U (zh) 一种校线仪
CN114089227A (zh) 一种电源接线极性检测装置
CN106291318A (zh) 机车控制回路接地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883645U (zh) 一种矩阵型led驱动连接电路
CN206056742U (zh) 一种用于检测水流量传感器参数的测试系统
CN206948263U (zh) 一种直流汇流箱光伏组串反接及组串故障智能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