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06885U -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06885U
CN204706885U CN201520454032.9U CN201520454032U CN204706885U CN 204706885 U CN204706885 U CN 204706885U CN 201520454032 U CN201520454032 U CN 201520454032U CN 204706885 U CN204706885 U CN 2047068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ower supply
triode
module
discharg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5403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卜建平
夏光辉
宋德超
郭建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52045403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068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068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068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其中,该方法包括:开关模块,连接于空调器的供电电源的两端,其中,开关模块的总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分压模块,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放电模块,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其中,在开关模块截止的情况下,放电模块放电。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专用放电芯片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背景技术
空调器掉电之后,必须在1s之内电压下降到34V以下,这样可以避免空调器掉电以后造成人员触电的危险。在国标条款中要求:打算通过一个插头来与电源连接的器具,其结构应能使其在正常使用中当触碰该插头的插脚时,不会因为有充过电的电容器而引起电击的危险。
电器设备以额定电压供电,然后将其任何一个开关置于“断开”位置,电器设备在电压峰值时从电源断开,在断开后的1s时,用一个不会对测量产生明显影响的仪器测量插头各插脚间的电压。
我们目前设计的控制器强电端都会有滤波电容,为达到释放滤波电容上的电压,目前通用的做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零火线间并联一个放电电阻,该方法简单、实用,但是在待机状态下需要消耗一定的功能,尤其对于有待机功耗要求的机型来说,就存在问题;第二种是采用专用的放电芯片,该方法可靠、简单,但是成本会很高。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专用放电芯片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空调器的供电电源的两端,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的总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分压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接;放电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接,其中,在所述开关模块截止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模块放电。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供电回路上,并且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反相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储能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分压模块均相连接,其中,在所述空调器的供电回路截止的情况下,所述储能模块为所述开关模块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分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反相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MΩ。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小于或等于100KΩ。
进一步地,所述储能模块包括: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放电模块包括: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开关模块,连接于空调器的供电电源的两端,其中,开关模块的总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分压模块,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放电模块,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其中,在开关模块截止的情况下,放电模块放电的方式。通过连接于开关模块两端的分压模块控制连接于供电电源两端的开关模块的运行状态,根据开关模块的运行状态控制放电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开关模块的电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达到了低功耗快速放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采用专用放电元件就能实现低功耗快速放电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专用放电芯片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器的放电电路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空调器的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的实施例。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空调器的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空调器的放电电路包括:开关模块10、分压模块20和放电模块30,开关模块10连接于空调器的供电电源的两端,其中,开关模块的总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分压模块20,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放电模块30连接于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开关模块相连接,其中,在开关模块截止的情况下,放电模块放电。
通过连接于开关模块两端的分压模块控制连接于供电电源两端的开关模块的运行状态,根据开关模块的运行状态控制放电模块的工作状态,其中开关模块的电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达到了低功耗快速放电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采用专用放电元件就能实现低功耗快速放电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专用放电芯片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的空调器的放电电路的示意图。
放电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供电回路上,并且二极管的阳极端与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供电电源的反相输出端相连接;储能模块40,与开关模块和分压模块均相连接,其中,在空调器的供电回路截止的情况下,储能模块40为开关模块10供电。
分压模块20包括: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L端相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相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
开关模块10包括:第一三极管Q1和第三电阻R3,其中,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相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L端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接,第三电阻R3的阻值小于或等于100KΩ。
储能模块40包括:电容C1,其中,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
放电模块30包括:第四电阻R4和第二三极管Q2,其中,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L端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相连接,第四电阻R4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
具体地,空调器的供电电源为交流电,当供电电源的电压工作在负半轴的情况下,二极管D1控制放电电路处于截止的工作状态,使放电电路中的器件只承受供电电源正半轴的电压,避免器件承受反压而损坏。二极管D1可以设置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即,通过分压模块连接至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
整个放电电路主要经历供电电源接通、开机、待机和供电电源切断的过程,在上供电电源接通的过程中,供电电源两端的电压开始上升,即图2中L端和N端两端电压开始上升,第三电阻R3为第二三极管Q2的分压电阻,当经过第三电阻R3分压之后的电压值上升至第二三极管Q2的导通电压,则第二三极管Q2导通,当供电电源的电压持续上升的过程中,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分压,当经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分压之后的电压值达到第一三极管Q1的导通电压时,第一三极管Q1饱和导通,此时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和发射极两端的电位差接近于0,第二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同时储能模块40的电容C1开始处于充电状态,其中,电容C1上所充的电能需要保证在第二电阻R2上分得的电压低于第一三极管Q1导通导通电压,同时保证第一三极管Q1在供电电源工作在负半轴时间内导通,导通时间约为20ms。在开机和待机的过程中,保持第一三极管Q1饱和导通,第二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
当供电电源切断的情况下,供电电源L端和N端两端的电压逐渐下降,当下降到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串联分压得到的电压不能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时,电容C1为第二三极管Q2提供电能,保证第二三极管Q2继续导通大约20ms,20ms之后,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第二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并且放电模块30进入快速放电模式,保证在预设时间内电压降低至34V以下,其中,预设时间为1s。
在放电电路中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选择阻值较大的电阻,第四电阻R4选择阻值较小的电阻。当供电电源为110V的情况下,第一电阻R1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20MΩ,第二电阻R2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MΩ,第三电阻R3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20MΩ,第四电阻R4的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00KΩ。当供电电源为220V的情况下,第一电阻R1可以选取的阻值为240MΩ,第二电阻R2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MΩ,第三电阻R3可以选取的阻值为240MΩ,第四电阻R4的可以选取的阻值为100KΩ。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的阻值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调整,达到设计要求。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选择阻值较大的电阻是为了确保在空调器处于待机的状态下,电阻上的功耗很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开关模块,连接于所述空调器的供电电源的两端,其中,所述开关模块的总电阻大于或等于100MΩ;
分压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接;以及
放电模块,连接于所述供电电源的两端,并与所述开关模块相连接,其中,在所述开关模块截止的情况下,所述放电模块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
二极管,设置在所述空调器的供电回路上,并且所述二极管的阳极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反相输出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电路还包括:
储能模块,与所述开关模块和所述分压模块均相连接,其中,在所述空调器的供电回路截止的情况下,所述储能模块为所述开关模块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模块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以及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反相输出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以及
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MΩ。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
第一三极管,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以及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为小于或等于100K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包括:
电容,所述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电模块包括:
第四电阻,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供电电源的正相输出端相连接;
第二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四电阻的阻值大于或等于100MΩ。
CN201520454032.9U 2015-06-26 2015-06-26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68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032.9U CN20470688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54032.9U CN20470688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06885U true CN204706885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86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54032.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706885U (zh) 2015-06-26 2015-06-26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068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28023Y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
CN204290268U (zh) 一种保护电路
CN203103680U (zh) 家用电器待机状态下的节能储电装置
CN205195230U (zh) 漏电保护装置自动上电电路
CN202189095U (zh) 三相电相序和缺相检测电路
CN204706885U (zh)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
CN204243747U (zh) 一种用于非集中抛负载5a脉冲测试的保护电路
CN104901297A (zh) 空调器的放电电路及其放电方法
CN205212806U (zh) 一种可控硅阵列开关及带有该开关的脉冲发生器
CN203800689U (zh) 可充电空调
CN203617776U (zh) 一种变桨系统后备电源用驱动器直流母线预充电回路
CN203787687U (zh) 切断式节电插座
CN207835033U (zh) 一种降低产品待机功耗的电路
CN205921529U (zh) 一种保护电路及电子产品
CN205017204U (zh) 开关电源ac端上抗干扰电容零功耗释放电路
CN205141754U (zh) 一种具有电池保护功能的供电管理电路
CN204615684U (zh) 三相交流输入的电源模块和空调器
CN204156560U (zh) 备用电池供电电路
CN102832647A (zh)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的备用供电装置
CN203851064U (zh) 一种线路故障指示器的脉冲式取电装置
CN203839998U (zh) 一种电池充电防反电路
CN202111496U (zh) 一种风电变桨系统的备用供电装置
CN203178838U (zh) 一种输出压差低的稳压器
CN202940725U (zh) 平均电流pfc防启动电流损坏取样电阻电路
CN207994946U (zh) 高压开关电源的快速放电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