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8317U -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8317U
CN204698317U CN201520377972.2U CN201520377972U CN204698317U CN 204698317 U CN204698317 U CN 204698317U CN 201520377972 U CN201520377972 U CN 201520377972U CN 204698317 U CN204698317 U CN 2046983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ler
outer pot
pot
diapire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7797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俊波
程志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7797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83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83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83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所述外锅组件包括:外锅,外锅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温控器,温控器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温控器的第二端与烹饪器具的内锅接触;其中,温控器用于检测内锅的温度。该技术方案,由于将温控器直接安装在了外锅的底壁上,因此,温控器无需安装在电加热盘上,从而避免了温控器与电加热盘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了温控器与电加热盘之间传递的热量,即:温控器的温度大部分都来自于内锅的导热,而电加热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热量能够传递到温控器上,从而在温控器检测内锅的温度的过程中,减少了电加热盘对温控器的温度的影响,进而使得温控器所检测到的内锅的温度相对更加精确。

Description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锅组件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传统烹饪器具的底部温控器组件主要依靠电热盘组件下端凸出的柱子进行安装固定或限位,因此,底部温控器组件需直接与电热盘组件的柱子直接接触,而在烹饪过程中,电热盘组件的柱子具有较高的温度,从而会将一部分热量传递到底部温控器组件上,因而对底部温控器组件产生较大的热辐射,进而使得底部温控器检测到的内锅的温度值不准确,进而影响了对内锅锅底的温度的检测。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底部温控器能够准确检测出内锅锅底的温度的烹饪器具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外锅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有上述外锅组件的烹饪器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锅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外锅,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温控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接触;其中,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内锅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包括外锅和温控器,具体地,温控器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外锅上,使得温控器不需要安装在电加热盘上,从而避免了温控器与电加热盘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了电加热盘与温控器之间传递的热量,即:温控器的温度大部分都来自于内锅的导热,而电加热盘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热量能够传递到温控器上,从而在温控器检测内锅的温度的过程中,减少了电加热盘对温控器的温度的影响,进而使温控器所检测到的内锅的温度相对更加精确。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电加热盘,安装在所述外锅内,且所述电加热盘上设置有通孔;其中,所述温控器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锅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电加热盘直接安装在外锅内,具体使用时,可将烹饪器具的内锅直接放置到电加热盘上,从而便能够利用电加热盘直接加热内锅,而温控器则通过电加热盘上的通孔直接与内锅的锅底接触,进而既不会影响电加热盘加热内锅,又不会影响到温控器对内锅的温度检测,此外,由于温控器没有安装在电加热盘上,因此电加热盘上的温度不易传递到温控器上,从而在温控器检测内锅的温度的过程中,电加热盘的热量对温控器的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进而使得温控器检测到的内锅的温度值相对更加准确。
优选地,可在通孔与温控器之间设置隔热件,进而可进一步减少电加热盘与温控器之间传递的热量,以求将电加热盘对温控器的温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温控器测温的准确性。此外,还可在电加热盘的通孔附近设置隔热孔,从而使得电加热盘上的热量更不易传递到温控器上,进而可进一步降低电加热盘与温控器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以达到温控器精确测温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温控器不需要安装在电加热盘上,因而温控器的尺寸不需要太大,从而温控器的整体尺寸可设计的较小,进而可减少温控器的加工成本,以减少外锅组件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外锅的底壁的外表面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底壁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安装板用于安装温控器,具体安装时,将温控器的第一端通过安装板固定在外锅的底壁上,而将温控器的第二端从安装孔插入到外锅内,从而快速、方便地完成了温控器与外锅之间的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外锅的底壁向内凸起,以使所述外锅的外表面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其中,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通过在锅底的底壁上设置凹槽,再将温控器的安装板安装在该凹槽内,从而使得安装板不会突出外锅的底壁,从而可将外锅平稳地安装在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其中,螺钉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孔,以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安装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外锅上,从而可提高安装板的固定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外锅组件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固定孔、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在安装板与外锅的底壁之间通过多个螺钉连接,从而可以增强安装板与外锅的底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用于传输所述温控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该导线可将温控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值传输到烹饪器具的主控制板上,从而主控制板便可根据该温度值控制电加热盘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温控器上套设有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温控器上安装有弹簧,从而该温控器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与内锅的锅底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内锅与温控器之间接触的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内锅;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外锅组件,其中,所述内锅放置在所述外锅内,并与外锅内的电加热盘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含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当然,烹饪器具还可以为电饭煲和电压力锅外的其它产品,在此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与内锅组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图1提供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根据图1提供的电加热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图1提供的电加热盘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图1提供的外锅组件与内锅组装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 外锅,11 凹槽,2 温控器,21 安装板,22 导线,3 电加热盘,31 通孔,4 内锅,5 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锅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包括:外锅1,外锅1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温控器2,温控器2的第一端安装在安装孔内,温控器2的第二端与烹饪器具的内锅4接触;其中,温控器2用于检测内锅4的温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包括外锅1和温控器2,具体地,温控器2通过安装孔安装在外锅1上,使得温控器1不需要安装在电加热盘3上,从而避免了温控器2与电加热盘3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减少了电加热盘3与温控器2之间传递的热量,即:温控器2的温度大部分都来自于内锅4的导热,而电加热盘3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热量能够传递到温控器2上,从而减少了电加热盘3对温控器2的温度的影响,进而可使温控器2所检测到的内锅4的温度相对更加精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外锅组件还包括:电加热盘3,安装在外锅1内,且电加热盘3上设置有通孔31;其中,温控器2的第二端伸出通孔31,与内锅4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电加热盘3直接安装在外锅1内,具体使用时,可将烹饪器具的内锅4直接放置到电加热盘3上,从而便能够利用电加热盘3直接加热内锅4,而温控器2则通过电加热盘上的通孔31直接与内锅4的锅底接触,进而既不会影响电加热盘3加热内锅4,又不会影响到温控器2对内锅4的温度检测,此外,由于温控器2没有安装在电加热盘3上,因此电加热盘3上的温度不易传递到温控器2上,从而在温控器2检测内锅4的温度的过程中,电加热盘3的热量对温控器2的温度的影响相对较小,进而可使温控器2检测到的内锅4的温度值相对更加准确。
优选地,可在通孔与温控器2之间设置隔热件,进而可进一步减少电加热盘3与温控器2之间传递的热量,以求将电加热盘3对温控器2的温度的影响降低到最低,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温控器2测温的准确性。此外,还可在电加热盘3的通孔附近设置隔热孔,从而使得电加热盘3上的热量更不易传递到温控器2上,进而可进一步降低电加热盘3与温控器2之间的热传递效率,以达到温控器2精确测温的目的。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温控器2不需要安装在电加热盘3上,因而温控器2的尺寸不需要太大,从而温控器2的整体尺寸可设计的较小,进而可减少温控器2的加工成本,以减少外锅组件的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温控器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安装板21,安装板21与外锅1的底壁的外表面接触,并固定在外锅1的底壁的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安装板21用于安装温控器2,具体安装时,将温控器2的第一端通过安装板21固定在外锅1的底壁上,而将温控器2的第二端从安装孔1插入到外锅1内,从而快速、方便地完成了温控器2与外锅1之间的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外锅1的底壁向内凸起,以使外锅1的外表面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11,凹槽11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其中,安装板21位于凹槽11内,并与凹槽11的底壁相组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通过在锅底的底壁上设置凹槽11,再将温控器2的安装板21安装在该凹槽11内,从而使得安装板21不会突出外锅1的底壁,从而可将外锅1平稳地安装在烹饪器具的外壳罩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凹槽11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安装板21上设置有螺纹孔,其中,螺钉5的一端依次穿过螺纹孔、固定孔,以使所述安装板21固定在所述外锅1的底壁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安装板21通过螺钉固定在外锅1上,从而可提高安装板21的固定效率,进而能够提高外锅组件的安装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2所示,固定孔、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安装板21与外锅1的底壁之间通过多个螺钉5连接,从而可以增强安装板21与外锅1的底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温控器2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导线22,导线22用于传输温控器2所检测到的温度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该导线22可将温控器2所检测到的温度值传输到烹饪器具的主控制板上,从而主控制板便可根据该温度值控制电加热盘的加热功率,从而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温控器2上套设有弹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锅组件,温控器2上安装有弹簧,从而该温控器2在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与内锅4的锅底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内锅4与温控器2之间接触的更加可靠。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如图1和图5所示,包括:内锅4;和上述任一项实施例的外锅组件,其中,内锅4放置在外锅内,并与外锅1内的电加热盘3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包含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具有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提供的外锅组件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当然,烹饪器具还可以为电饭煲和电压力锅外的其它产品,在此不一一赘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外锅组件,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锅,所述外锅的底壁上设置有安装孔;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温控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烹饪器具的内锅接触;
其中,所述温控器用于检测所述内锅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加热盘,安装在所述外锅内,且所述电加热盘上设置有通孔;
其中,所述温控器的第二端伸出所述通孔,与所述内锅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外锅的底壁的外表面接触,并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底壁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的底壁向内凸起,以使所述外锅的外表面形成开口向下的凹槽;
其中,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所述安装孔,且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凹槽的底壁相组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还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纹孔,其中,螺钉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固定孔,以使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外锅的底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所述螺纹孔的数量为多个。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的第一端上设置有导线,所述导线用于传输所述温控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上套设有弹簧。
9.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锅;和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锅组件;
其中,所述内锅放置在外锅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压力锅或电饭煲。
CN201520377972.2U 2015-06-03 2015-06-03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2046983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7972.2U CN204698317U (zh) 2015-06-03 2015-06-03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77972.2U CN204698317U (zh) 2015-06-03 2015-06-03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8317U true CN204698317U (zh) 2015-10-14

Family

ID=542779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77972.2U Active CN204698317U (zh) 2015-06-03 2015-06-03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83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548A (zh) * 2017-04-25 2018-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20548A (zh) * 2017-04-25 2018-11-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8720548B (zh) * 2017-04-25 2023-10-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65481Y (zh) 电磁式烧烤炉
CN204427623U (zh) 电磁炉炊具
CN205181128U (zh) 电热烹饪器具
CN204698317U (zh) 外锅组件及烹饪器具
CN108309039A (zh) 电烹饪器及其防溢出加热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4445330U (zh) 烹饪器具
CN204698382U (zh) 蒸汽阀、上盖及烹饪器具
CN209074261U (zh) 一种精确控温式可拆洗煎烤机
CN203837045U (zh) 电磁炉
CN204274116U (zh) 食物加热装置
CN201322336Y (zh) 电磁炉之感温结构
CN205885314U (zh) 烹饪电器
CN204698352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1368498Y (zh) 电磁加热式器具的温度控制装置
CN210485813U (zh) 一种电磁炉或电陶炉用底座结构
CN204629618U (zh) 电磁灶能效检测装置
CN204698349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5807541U (zh) 电磁炉组件
CN202546860U (zh) 一种精确测温电磁灶及其测温装置
CN204698353U (zh) 上盖组件和烹饪器具
CN207755006U (zh) 烹饪器具
CN203797731U (zh) 电磁炉
CN203693251U (zh) 电饭煲外锅组件和电饭煲
CN205144293U (zh) 一种电热锅熔断体及锅体支架的固定结构及电热锅
CN204206517U (zh) 应用于电磁加热装置的温控器结构及电磁食物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