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3501U -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Google Patents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4693501U CN204693501U CN201520186705.7U CN201520186705U CN204693501U CN 204693501 U CN204693501 U CN 204693501U CN 201520186705 U CN201520186705 U CN 201520186705U CN 204693501 U CN204693501 U CN 20469350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burning
- plate
- cooking
- high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2309 gas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
- 210000000214 Mouth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03245 co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41000005139 Lycium andersonii Speci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9000006096 absorb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63 flame retard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02912 waste gas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53615 Thermal bur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O MYMOFIZGZYHOM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018 Cas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2 crystallographic characte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包括于其周壁设有水套的炉体,在炉体内形成有中空的腔室,还包括设于炉体底部的经由炉箅与腔室相连的出灰口,以及设于炉体顶部的与腔室相通的添煤口、炉口及烟囱接口,炉口经由设于腔室上的炊事口与腔室相连通,在炊事口与烟囱接口间连接设有形成于炉体内的燃烧通道,在燃烧通道内活动设有可对炊事口与烟囱接口之间以及腔室与烟囱接口之间进行择一导通的封堵机构,所述腔室内包括依次相连通的低温燃烧室、第一高温燃烧室及第二高温燃烧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可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及烟气危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使用的锅炉多已具有既能做饭又能采暖的两重功能,这些锅炉在结构上基本是固定的铸铁炉箅,采用的燃烧方式为正烧,原煤在炉箅上方的炉膛中燃烧,热量通过耐火套传热至炉体上的水套。在做饭时,打开炉盘,放上炊具即可。这种锅炉不仅热效率低、浪费能源,而且其排出的烟气浓度也较大,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针对于现有锅炉使用上的不足,人们设计出了反烧型的家用锅炉,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煤的燃烧效率,并降低烟气对环境带来的危害。但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仍存在对目前的反烧型锅炉进行改进的必要,从而进一步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烟气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以可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及烟气危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包括于其周壁设有水套的炉体,在所述炉体内形成有中空的腔室,还包括设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经由炉箅与所述腔室相连的出灰口,以及设于所述炉体顶部的与所述腔室相通的添煤口、炉口及烟囱接口,所述炉口经由设于腔室上的炊事口与所述腔室相连通,在所述炊事口与烟囱接口间连接设有形成于所述炉体内的燃烧通道,在所述燃烧通道内活动设有可对所述炊事口与烟囱接口之间以及所述腔室与烟囱接口之间进行择一导通的封堵机构,所述腔室内包括:
低温燃烧室,与所述添煤口相连通,所述低温燃烧室由悬置于腔室顶壁、并位于所述添煤口与炉口之间的第一反烧板和腔室内壁围构而成;
第一高温燃烧室,相对于所述低温燃烧室位于所述第一反烧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的底部与所述低温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炊事口设于第一高温燃烧室的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烧板在第一高温燃烧室的另一侧设有悬置于腔室顶壁的第二反烧板;
第二高温燃烧室,相对于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位于所述第二反烧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顶部与所述烟囱接口相连通。
进一步的,在所述低温燃烧室的上方设有连通于所述低温燃烧室与添煤口之间的储煤仓。
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机构为滑动设于所述燃烧通道内的、可对所述炊事口及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与烟囱接口的连通口进行择一封堵的火道挡板。
进一步的,于所述炉体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第一反烧板和第二反烧板的下方、以及所述炊事口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储煤仓及低温燃烧室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两侧端面上设有第三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所述第二反烧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进一步的,在第一反烧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反烧板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管,在所述第二反烧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反烧板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内设有第二吸热板;在所述烟囱接口与所述腔室及燃烧通道之间连通设有烟箱,于所述烟箱内设有第二吸热管。
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清灰口,于所述清灰口处设有清灰板。
进一步的,在所述出灰口处设有活动插设于所述炉体内的灰斗,在所述腔室内正对于所述第一反烧板设有贴置于腔室内壁上的阻燃砖。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通过在腔室内设置依次相连通的低温燃烧室、第一高温燃烧室和第二高温燃烧室,在使用时燃料在低温燃烧室可挥发出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流入第一高温燃烧室及第二高温燃烧室可进行两次反烧,能够使可燃性气体在腔室内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可得到深层次的洁净燃烧效果,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也进而可减少燃料资源的浪费及烟气危害。
(2)设置储煤仓可减少燃料添加频次,方便使用。封堵机构设为滑动布置的火道挡板,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实施。
(3)设置第一进风口、第二进风口及第三进风口可给腔室内提供充足的氧气,能够保证燃料的洁净燃烧效果,以达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的效果。
(4)设置第一吸热管、第一吸热板、第二吸热管及第二吸热板可提高燃料燃烧热量向水套内传热介质的传递效率,以提高锅炉取暖的效率。
(5)设置清灰口及清灰板可用于对沉积于第二高温燃烧室内的粉尘进行清理,以保证锅炉的使用效果。
(6)在出灰口设置灰斗可便于炉渣的排出,设置阻燃砖可避免锅炉前端面温度过高容易造成人员烫伤。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的内部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炉体,2-添煤口,3-炉口,4-烟囱接口,5-出灰口,6-第二进风口,7-第一进风口,8-第三进风口,9-第一反烧板,10-第二反烧板,11-第一吸热板,12-储煤仓,13-低温燃烧室,14-第一高温燃烧室,15-第二高温燃烧室,16-水套,17-进水口,18-出水口,19-炉箅,20-第二吸热板,21-火道挡板,22-第二吸热管,23-清灰板,24-阻燃砖,25-第一吸热管,26-炊事口,27-灰斗,28-烟箱,29-燃烧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如图1和图2中所示,其包括炉体1,在炉体1的周壁设有水套16,水套16通过位于炉体1后端面的进水口17和出水口18与取暖系统的管路相连接。在炉体1内形成有中空的腔室,该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还包括设于炉体1底部的经由炉箅19与腔室相连的出灰口5,以及设于炉体1顶部的与腔室相通的添煤口2、炉口3及烟囱接口4。炉口3经由设于腔室上的炊事口26与腔室相连通,在炊事口26与烟囱接口4间连接设有形成于炉体1内的燃烧通道29,在燃烧通道29内活动设有可对炊事口26与烟囱接口4之间以及腔室与烟囱接口4之间进行择一导通的火道挡板21。
本实施例中形成于炉体1内的腔室内包括与添煤口2相连通的低温燃烧室13,低温燃烧室13由悬置于腔室顶壁、并位于添煤口2与炉口3之间的第一反烧板9和腔室的内壁围构而成。所述腔室内还包括相对于低温燃烧室13位于第一反烧板9另一侧的第一高温燃烧室14,第一高温燃烧室14的底部与低温燃烧室13相连通,炊事口26也设于第一高温燃烧室14的顶部,相对于第一反烧板9在第一高温燃烧室14的另一侧还设有悬置于腔室顶壁的第二反烧板10。所述腔室还进一步包括相对于第一高温燃烧室14位于第二反烧板10另一侧的第二高温燃烧室15,第二高温燃烧室15的底部与第一高温燃烧室14相连通,且第二高温燃烧室15的顶部与烟囱接口4间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的火道挡板21即可对第二高温燃烧室15与烟囱接口4之间以及炊事口26与烟囱接口4进行择一导通。本实施例中火道挡板21为呈直角状的板件,在实际使用中可通过一操作杆对火道挡板21进行推拉,以实现火道挡板21对炊事口26及燃烧通道29的封堵。当对炊事口26及燃烧通道29封堵时,本锅炉可用于取暖,而当对第二高温燃烧室15与烟囱接口4之间的连通口进行封堵时,则可使本锅炉用于炊事。当然除了采用如直角状的火道挡板21,本实施例中也可在燃烧通道29内设置其它结构以实现相同的功能,比如可在燃烧通道29内设置一铰接的转动板,并在炊事口26处布置盖板,经由该转动板与盖板的结合同样可实现第二高温燃烧室15与烟囱接口4之间以及炊事口26与烟囱接口4进行择一导通。
本实施例中在低温燃烧室13的上方设有连通于低温燃烧室13与添煤口2之间的储煤仓12。而于炉体1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7,在腔室内于第一反烧板9和第二反烧板10的下方、以及炊事口26处也分别设有与第一进风口7相连通的出风口,各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7之间可经由设于炉体1上的分流通道实现连通。本实施例中在炉体1的前端面上也设有第二进风口6,第二进风口6可为并排设置于炉体1前端面上的两个,在腔室内于储煤仓12及低温燃烧室13处分别设有与第二进风口6相连通的出风口。进一步的,在炉体1的两侧端面上还设有第三进风口8,在腔室内于第二反烧板10的下方设有与第三进风口8相连通的出风口。通过第一进风口7、第二进风口6及第三进风口8的设置,可给腔室内提供充足的氧气,从而可保证燃料的洁净燃烧效果,达到提高燃烧效率、降低烟气排放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反烧板9的下方设有与第一反烧板9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管25,在第二反烧板10的一侧设有与第二反烧板10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板11,第一吸热板11可设置为直角状、以贴靠于第二反烧板10的两个端面上。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高温燃烧室15内还设有第二吸热板20,在烟囱接口4与第二高温燃烧室15及燃烧通道29之间也连通设有烟箱28,于烟箱28内则设有第二吸热管22。通过设置第一吸热管25、第一吸热板11、第二吸热管22及第二吸热板20可提高燃料燃烧热量向水套16内传热介质的传递效率,以可提高锅炉取暖的效率。
为对沉积于第二高温燃烧室15内的粉尘进行清理,以保证锅炉的使用效果,本实施例中在第二高温燃烧室15的底部设有清灰口,于该清灰口处也设有清灰板23。当第二高温燃烧室15内粉尘沉积量较大时,打开清灰板23进行清理即可。而为便于炉渣的排出,以及避免锅炉前端面温度过高造成人员烫伤,本实施例中在出灰口5处设有活动插设于炉体1内的灰斗27,在腔室内正对于第一反烧板9也设有贴置于腔室内壁上的阻燃砖24,此时第二进风口6与其出风口之间的连通通道也即设置在阻燃砖24中。
本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通过在腔室内设置依次相连通的低温燃烧室13、第一高温燃烧室14和第二高温燃烧室15,在使用时燃料在低温燃烧室13可挥发出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流入第一高温燃烧室14及第二高温燃烧室15可进行两次反烧,从而能够使可燃性气体在腔室内停留更长时间,得到深层次的洁净燃烧效果,具有更高的燃烧效率,也进而减少了燃料资源的浪费及烟气危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包括于其周壁设有水套的炉体,在所述炉体内形成有中空的腔室,还包括设于所述炉体底部的经由炉箅与所述腔室相连的出灰口,以及设于所述炉体顶部的与所述腔室相通的添煤口、炉口及烟囱接口,所述炉口经由设于腔室上的炊事口与所述腔室相连通,在所述炊事口与烟囱接口间连接设有形成于所述炉体内的燃烧通道,在所述燃烧通道内活动设有可对所述炊事口与烟囱接口之间以及所述腔室与烟囱接口之间进行择一导通的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室内包括:
低温燃烧室,与所述添煤口相连通,所述低温燃烧室由悬置于腔室顶壁、并位于所述添煤口与炉口之间的第一反烧板和腔室内壁围构而成;
第一高温燃烧室,相对于所述低温燃烧室位于所述第一反烧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的底部与所述低温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炊事口设于第一高温燃烧室的顶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反烧板在第一高温燃烧室的另一侧设有悬置于腔室顶壁的第二反烧板;
第二高温燃烧室,相对于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位于所述第二反烧板的另一侧,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底部与所述第一高温燃烧室相连通,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顶部与所述烟囱接口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低温燃烧室的上方设有连通于所述低温燃烧室与添煤口之间的储煤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为滑动设于所述燃烧通道内的、可对所述炊事口及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与烟囱接口的连通口进行择一封堵的火道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炉体两侧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第一反烧板和第二反烧板的下方、以及所述炊事口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的前端面上设有第二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储煤仓及低温燃烧室处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炉体两侧端面上设有第三进风口,在所述腔室内于所述第二反烧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连通的出风口。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反烧板的下方设有与所述第一反烧板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管,在所述第二反烧板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二反烧板间贴靠布置的第一吸热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内设有第二吸热板;在所述烟囱接口与所述腔室及燃烧通道之间连通设有烟箱,于所述烟箱内设有第二吸热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高温燃烧室的底部设有清灰口,于所述清灰口处设有清灰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灰口处设有活动插设于所述炉体内的灰斗,在所述腔室内正对于所述第一反烧板设有贴置于腔室内壁上的阻燃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6705.7U CN204693501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186705.7U CN204693501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4693501U true CN204693501U (zh) | 2015-10-07 |
Family
ID=54233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186705.7U Active CN204693501U (zh) | 2015-03-31 | 2015-03-31 |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469350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8009A (zh) * | 2016-06-21 | 2016-09-07 | 张福明 | 环保无烟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CN106439923A (zh) * | 2016-10-27 | 2017-02-22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一种家用新型节能环保采暖炉 |
-
2015
- 2015-03-31 CN CN201520186705.7U patent/CN20469350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28009A (zh) * | 2016-06-21 | 2016-09-07 | 张福明 | 环保无烟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CN105928009B (zh) * | 2016-06-21 | 2018-08-31 | 廊坊市鸿庆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环保无烟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CN106439923A (zh) * | 2016-10-27 | 2017-02-22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一种家用新型节能环保采暖炉 |
CN106439923B (zh) * | 2016-10-27 | 2019-01-29 | 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 | 一种家用节能环保采暖炉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693501U (zh) | 两次反烧三燃烧室气化炊暖两用炉 | |
CN205137538U (zh) | 卧式气化清洁燃烧炉具 | |
RU85609U1 (ru) | Отопите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варианты) | |
CN203586293U (zh) | 一种地烟道回风炉 | |
RU121039U1 (ru) | Водогрейный твердотопливный котел-плита | |
CN204358778U (zh) | 一种反烧气化炊暖炉 | |
CN201059750Y (zh) | 家用环保自行燃烧锅炉 | |
CN201772487U (zh) | 一种强吸强排式节能无尘固体燃料炒灶 | |
CN205137544U (zh) | 一种带有水管换热器的炊事采暖炉 | |
CN204880694U (zh) | 内燃埋烧式环保节能水暖炉 | |
KR200475915Y1 (ko) | 화목난로용 연소장치 | |
CN205090431U (zh) | 热能循环炉具 | |
CN201237259Y (zh) | 家用无烟取暖炉 | |
CN101566357A (zh) | 无烟炊灶锅炉 | |
CN204853561U (zh) | 一种适合多种燃料的家用采暖炊事锅炉 | |
CN105928010A (zh) | 多管式高效散热炉 | |
CN205897531U (zh) | 一种卧式锅炉 | |
CN202328375U (zh) | 一种节能回火烤炉 | |
CN212362105U (zh) | 环保燃炉及燃炉系统 | |
RU97807U1 (ru) | Отопительная печь | |
CN201093545Y (zh) | 高效多用节能炉 | |
CN205137539U (zh) | 一种带有火管换热器的炊事采暖炉 | |
CN205037556U (zh) | 一种燃煤锅炉 | |
CN205191924U (zh) | 气化环保锅炉 | |
CN205026736U (zh) | 家用节能一体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1 Address after: 065000 No. 5, middle security road, Anci Industrial Zone, Hebei, Langfang Patentee after: Langfang Hongqing Energy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065000, No. 6, No. 120, fertile Road, long river hi tech Industrial Zone, Anci District, Hebei, Langfang Patentee before: Zhang Fum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