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91310U -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91310U
CN204691310U CN201520231501.0U CN201520231501U CN204691310U CN 204691310 U CN204691310 U CN 204691310U CN 201520231501 U CN201520231501 U CN 201520231501U CN 204691310 U CN204691310 U CN 2046913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in
described vertical
vertical
slept
bulk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150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enter (beijing)
Original Assignee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enter (beij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enter (beijing) filed Critical Urban Desig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Center (beijing)
Priority to CN20152023150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913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913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9131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包括连通的立舱和卧舱,所述立舱构成活动空间,所述卧舱构成睡眠空间,所述立舱和卧舱通过插扣组合;所述立舱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所述卧舱设置有出入口,所述立舱和卧舱均设观察窗和相应的通风及生活服务设施。该组合式活动睡舱的组件易搬运,搭建过程方便,合理布局睡眠空间和活动空间,能够为住客提供舒适和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了住宿舒适度,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具体涉及睡舱的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受天气、安保、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影响,在机场、火车站经常发生旅客滞留的现象,有时滞留时间较长,这些旅客不得不为临时住宿寻找快捷的解决途径,但是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又不适合寻找宾馆住宿,所以经常是席地而卧,既不舒适,也不安全,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在城市中,打工人数日益增多,也包括为出差而来往的人员,这些流动人口也需要解决较长或较短时间的临时住宿问题,但是租房过程中普遍面临房源紧张、租金高的问题,生活成本居高不下,为此不得不住在地下室、改造房屋内,住宿条件恶劣,影响身心健康。
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通常需要午休,有时候还不得不近乎通宵加班,为此也是躺在办公椅或沙发上做临时性的休息,既无法保证睡眠质量,也影响身体健康,长时间积累会出现各种病症。
为解决上述各种各样的临时住宿问题,现有技术中已经出现了不同类型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各有功能特色,但是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详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目前现有功能相近的家具(装置/设施)一览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睡眠仓和活动仓,睡眠仓和活动仓均为模块式结构,可以整体搬运,睡眠仓供人睡眠,活动仓供人进行学习、化妆、换衣服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该组合式活动睡舱的组件易搬运,搭建过程方便,合理布局有睡眠空间和活动空间,能够为住客提供舒适和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了住宿舒适度,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动舱,包括立式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折叠桌椅,所述舱体侧面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舱门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活动舱整体为一个模块,可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搬运至不同放置地。
一种睡眠舱,包括卧式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寝具,所述舱体侧面设置有出入口,舱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睡眠舱整体为一个模块,可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搬运至不同放置地。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包括连通的立舱和卧舱,所述立舱构成活动空间,所述卧舱构成睡眠空间,所述立舱和卧舱通过插扣组合;所述立舱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所述卧舱设置有出入口。
进一步,所述立舱自身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所述立舱高度2倍于自身长度,所述卧舱自身的高度与宽度相等,所述卧舱长度2倍于自身宽度,所述立舱的高度2倍于所述卧舱的高度;2个所述立舱、2个所述卧舱可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立方体建筑,2个所述立舱、4个所述卧舱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长方体建筑。
进一步,2个所述立舱、2个所述卧舱组合结构为:所述立舱左右并列,所述卧舱上下叠放;2个所述立舱、4个所述卧舱组合结构为:所述卧舱两两上下叠放并分置两侧,所述立舱前后对立位于中间;所述卧舱在出入口旁边的舱壁上设置脚踏板供叠放在上方的卧舱住客使用。
进一步,所述立舱的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卧舱的舱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配置有从舱室内部操作的活动遮光板;所述立舱的舱门配置有磁性门吸装置和门栓。
进一步,所述立舱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化妆镜、折叠桌椅和衣帽钩,所述 折叠桌椅使用时打开,折叠后固定在舱壁上,所述舱壁上相应设置有凹槽容纳所述折叠桌椅。
进一步,所述折叠桌椅包括折叠桌和折叠椅,均设置有转轴翻板结构,所述折叠桌位于所述化妆镜一侧,所述折叠椅设置在相对折叠桌一侧的舱壁上。
进一步,所述立舱的顶壁上设置有换气扇,所述卧舱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立舱、卧舱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灯带式照明灯,所述卧舱的底上设置有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座和水杯座。
进一步,所述立舱和卧舱的舱体拼接处设置企口封闭拼接缝隙,设置有插槽安装所述插扣。
进一步,所述立舱和卧舱的电源线预设在舱体内不外露,所述插扣为桥式结构,同时构成相邻舱体之间的电路连接部件;所述卧舱内设置有温感、烟感、声感报警器。
进一步,所述立舱和卧舱的舱体为夹层结构,内部填充有硬性阻燃型发泡聚氨酯;舱体内外的阴角、阳角均设置为圆角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组合式活动睡舱,具有以下优点:
一、舱体的体积和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单个舱体的尺寸定为1.05m×1.05m×2.1m,质量控制在150Kg以内,便于3-4个成年人搬运和拆装;而且拆装过程易于操作,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工具和专业技能。同时插扣的位置很隐蔽,不会轻易被拆走。
二、舱体可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摆放使用,除基本功能外,立舱还可以有许多衍生的功能,例如没有舱壁的一面靠墙摆放时可以作为电话亭、投票间或更衣间、化妆间等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空间,没有舱壁的一面增设舱壁后就不需要靠墙摆放。
三、适应无线网络时代的支撑条件,不设电视和有线网络。
四、在配备立舱时,使用者可站姿出入,并在舱内完成化妆和整装等过程,在公共场所保证使用者的形象和尊严。
五、技术要求低,制作成本低,运营成本低,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租用成本,减轻使用者的经济负担,因而推广前景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高。
六、配套服务细节考虑周到,满足使用者的体验要求,如舱体各部位的圆角处理、翻板桌椅、水杯座等等。
七、观察窗设置为封闭式无法开启,制作安装简便、成本低。
八、充分利用增强塑料材料的物理性能。
九、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尺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组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组合示意图;
图6-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舱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14-16分别为舱门所采用门栓、门轴、抠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立舱所采用换气扇、衣帽钩、化妆镜、LED灯带的安装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通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19-20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折叠桌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卧舱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观察窗的使用状态图;
图23为卧舱所采用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24-26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插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27-28为本实用新型所采用插扣的立体图。
图中:1.立舱;1-1.舱门;1-1-1.抠手;1-1-2.磁性门吸装置;1-1-3.门栓;1-1-4.门轴;1-2.观察窗;1-3.换气扇;
2.卧舱;2-1.通气口;2-2.观察窗;2-2-1.遮光板;2-3.出入口;2-4.脚踏板;2-5.水杯座;2-6.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座;2-7.企口;
3.插扣;3-1.连接架;3-2.导线;
4.折叠桌;4-1.桌面;4-2.支腿;4-3.转轴;4-4.转轴;
5.折叠椅;6.床垫;7.化妆镜;8.斜撑插槽;9.斜撑插槽;10.衣帽钩;11.照明灯;12.移动电子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组合式活动睡舱,结构如图1、图2、图5所示,具体包括连通的立舱1和卧舱2,立舱1构成活动空间,卧舱2构成睡眠空间,立舱1和卧舱2通过插扣3组合;立舱1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1-1,卧舱2设置有出入口。
如图7、图9、图11所示,立舱1与卧舱2拼接的一侧是不设置舱壁的,卧舱2的6个面均需要设置舱壁。卧舱2的出入口设置在侧面,与立舱1不设置舱壁的一侧连通。
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卧舱2也可以单独使用,仅作为一个睡眠空间。
为了组合方便,立舱1与卧舱2的尺寸有如下要求:立舱1自身的长度与宽度相等,立舱1高度2倍于自身长度,卧舱2自身的高度与宽度相等,卧舱2长度2倍于自身宽度,立舱1的高度2倍于卧舱2的高度;2个立舱1、2个卧舱2可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立方体建筑。
为了适合单人使用,单个舱体的尺寸参考值为1.05m×1.05m×2.1m。
2个立舱1、2个卧舱2组合结构为:立舱1左右并列,卧舱2上下叠放;卧舱2在出入口旁边的舱壁上设置脚踏板2-4供叠放在上方的卧舱2住客使用,如图9所示。组合后的立方体建筑可以供2个人分别使用。
如图9、图10所示,卧舱2的出入口靠近舱体一端设置,脚踏板2-4则在相对的一端设置。脚踏板2-4可以在所有卧舱2的舱壁上设置,也可以仅设置在下方卧舱2的舱壁上。
立舱1的舱门1-1上设置有观察窗1-2,卧舱2的舱壁上设置有观察窗2-2,观察窗配置有从舱室内部操作的活动遮光板;立舱1的舱门1-1配置有磁 性门吸装置1-1-2和门栓1-1-3,如图13、图14、图16所示。
如图7、图11、图12所示,立舱1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化妆镜7、折叠桌椅和衣帽钩10,折叠桌椅使用时打开,折叠后固定在舱壁上,舱壁上相应设置有凹槽容纳折叠桌椅。设置衣帽钩10的舱壁上相应设置有凹槽容纳衣物。
如图7、图19、图20所示,折叠桌椅包括折叠桌4和折叠椅5,均设置有转轴翻板结构,折叠桌4位于化妆镜7一侧,折叠椅5设置在相对折叠桌4一侧的舱壁上,两者位置也可以互换。
折叠桌4包括桌面4-1和支腿4-2,桌面4-1和支腿4-2之间设置有转轴4-3,桌面4-1和舱壁之间设置有转轴4-4,转轴4-3和转轴4-4的截面均为半圆,这样设置方便转轴和轴套的组装,折叠椅5采用类似的结构。支腿4-2放下后,需要依靠设置在舱壁上的斜撑插槽8来支撑。
如图7、图8、图9、图17所示,立舱1的顶壁上设置有换气扇1-3,卧舱2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2-1,立舱1、卧舱2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灯带式照明灯11,卧舱2的底上设置有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座和水杯座。照明灯11采用LED灯带,在折叠桌4上方的侧壁上也设置有照明灯11,如图19所示。
卧舱2内部的照明灯可以设置在顶壁或侧壁上,隐藏在舱壁内为宜,类似吸顶灯的结构。
换气扇1-3采用小型窗式单向超静音风扇。
如图18所示,通气孔2-1的截面呈Z字型,这样设置非常有利于保护睡舱内的个人隐私和安全。
如图11、图12、图26所示,立舱1和卧舱2的舱体拼接处设置企口2-6封闭拼接缝隙,还设置有插槽安装插扣3。拼接缝隙被企口2-7封闭后,防止形成通缝而造成视线和声音相互干扰,保护个人隐私。插槽可以方便人工搬运时的把握。
为防止漏电时危害使用者安全,舱室内将仅提供低压电(5V、12V或24V),组合在一起的4个舱体中只有一个设电源接口,外接变压器式电源连到建筑物内附近的民用220伏电源插座上。
立舱1和卧舱2的电源线预设在舱体内不外露,插扣3为桥式结构,如图24、图25、图26、图27、图28所示,插扣3包括U型连接架3-1,连接架3- 1的内圈壁上设置有多根U型导线3-2,插扣3同时构成相邻舱体之间的电路连接部件,相应地插槽内也要设置导线槽。
为了提高住客的安全性,卧舱2内设置有温感、烟感报警器,温感、烟感报警器是为了有效制止火灾风险,也是为了制止住客在舱内吸烟。卧舱2内还有必要设置声感报警器,声感报警器的目的是为了提醒住客不要制造过大的噪声,以免影响其他住客。
立舱1和卧舱2的舱体为夹层结构,内部填充有硬性阻燃型发泡聚氨酯;舱体内外的阴角、阳角均设置为圆角结构,保证使用者的舒适感,避免发生磕碰事故,并便于清洁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舱体围护结构、门窗系统、翻板桌椅和门栓均采用同种材料,没有金属件,制作和安装简便,满足环保、无污染和可回收利用这一前提。其中舱体外壳为玻纤增强塑料(GRP),单个舱体在工厂内采用模具一次注塑成型(也可以模压成型后焊接或粘接)工艺,加工效率高,成型周期短,具有极高的工业化定型生产潜力。
本实用新型可以设于公共建筑内,使用者的洗漱、卫浴要求,利用所在建筑的已有设施实现;舱体内的温湿度与所在建筑内部空间基本相同。
实施例2
图3、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二,在该实施例中,2个立舱1、4个卧舱2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长方体建筑。
2个立舱1、4个卧舱2组合结构为:卧舱2两两上下叠放并分置两侧,立舱1前后对立位于中间。1个立舱1供2个卧舱2使用,从1个立舱1进入后,分别进入位于两侧的卧舱2。
组合后的长方体建筑可以供4个人两两分别使用。
在该实施例中,化妆镜、折叠桌椅和衣帽钩需要分别设置在相对舱门的舱壁和舱门内壁上。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中描述的立舱和卧舱,因为整体为一个模块,所以既可以组合 使用,又可以单独摆放使用,可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搬运至不同放置地。
卧舱单独使用时可以作为个人的临时睡眠场所。
立舱单独使用时就可以有许多衍生的功能,例如没有舱壁的一面靠墙摆放时可以作为电话亭、投票间或更衣间、化妆间等需要保护个人隐私的空间,没有舱壁的一面增设舱壁后就不需要靠墙摆放。
上面所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理解为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实施例,符合本实用新型思想的各种变通形式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活动舱,其特征在于,包括立式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折叠桌椅,所述舱体侧面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舱门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活动舱整体为一个模块,可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搬运至不同放置地。
2.一种睡眠舱,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舱体,所述舱体内设置有寝具,所述舱体侧面设置有出入口,舱体上还设置有观察窗,所述睡眠舱整体为一个模块,可根据使用场所不同搬运至不同放置地。
3.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的立舱和卧舱,所述立舱构成活动空间,所述卧舱构成睡眠空间,所述立舱和卧舱通过插扣组合;所述立舱设置有出入口和舱门,所述卧舱设置有出入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自身的长度与宽度相等,所述立舱高度2倍于自身长度,所述卧舱自身的高度与宽度相等,所述卧舱长度2倍于自身宽度,所述立舱的高度2倍于所述卧舱的高度;2个所述立舱、2个所述卧舱可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立方体建筑,2个所述立舱、4个所述卧舱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长方体建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2个所述立舱、2个所述卧舱组合结构为:所述立舱左右并列,所述卧舱上下叠放;2个所述立舱、4个所述卧舱组合结构为:所述卧舱两两上下叠放并分置两侧,所述立舱前后对立位于中间;所述卧舱在出入口旁边的舱壁上设置脚踏板供叠放在上方的卧舱住客使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的舱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卧舱的舱壁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配置有从舱室内部操作的活动遮光板;所述立舱的舱门配置有磁性门吸装置和门栓。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化妆镜、折叠桌椅和衣帽钩,所述折叠桌椅使用时打开,折叠后固定在舱壁上,所述舱壁上相应设置有凹槽容纳所述折叠桌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桌椅包括折叠桌和折叠椅,均设置有转轴翻板结构,所述折叠桌位于所述化妆镜一侧,所述折叠椅设置在相对折叠桌一侧的舱壁上。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的顶壁上设置有换气扇,所述卧舱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立舱、卧舱内部的舱壁上设置有灯带式照明灯,所述卧舱的底上设置有移动电子设备放置座和水杯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和卧舱的舱体拼接处设置企口封闭拼接缝隙,设置有插槽安装所述插扣。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和卧舱的电源线预设在舱体内不外露,所述插扣为桥式结构,同时构成相邻舱体之间的电路连接部件;所述卧舱内设置有温感、烟感、声感报警器。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活动睡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舱和卧舱的舱体为夹层结构,内部填充有硬性阻燃型发泡聚氨酯;舱体内外的阴角、阳角均设置为圆角结构。
CN201520231501.0U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3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501.0U CN204691310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501.0U CN204691310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91310U true CN204691310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1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150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91310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9131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900A (zh) * 2016-07-27 2016-10-26 施阳 多功能舱式住宿设备
WO2018024209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Space Is Limited Modular sleeping structure, sleeping module and their use in a vehicle or building
CN110593415A (zh) * 2019-10-10 2019-12-20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方舱及组合方舱的拼接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49900A (zh) * 2016-07-27 2016-10-26 施阳 多功能舱式住宿设备
WO2018024209A1 (en) * 2016-08-02 2018-02-08 Space Is Limited Modular sleeping structure, sleeping module and their use in a vehicle or building
EP3390746A4 (en) * 2016-08-02 2019-12-11 Space IS Limited MODULAR SLEEPING STRUCTURE, SLEEPING MODULE AND ITS USE IN A VEHICLE OR BUILDING
CN110593415A (zh) * 2019-10-10 2019-12-20 宁波曙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方舱及组合方舱的拼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91310U (zh) 一种组合式活动睡舱及其活动舱和睡眠舱
CN109322509A (zh) 一种可移动式蜗居
CN204691309U (zh) 一种折叠桌椅
CN204282867U (zh) 一种可搬运的抽拉式微型住房
CN206769468U (zh) 高原旅游区多功能的撬装岗亭式氧吧装置
CN206128691U (zh) 拼接式住宅单元结构以及具有该结构的模块化房屋结构
CN204456956U (zh) 一种l型组合式模块化公寓
CN209653274U (zh) 一种集成大理石背景墙
KR102093959B1 (ko) 스마트형 이층침대
CN205344666U (zh) 皮卡旅居房车
CN205935749U (zh) 一种可以改变功能配置的组合式活动睡舱
EP3897299A1 (en) A modular bunk
CN202800829U (zh) 一种仓式睡眠床
CN210881815U (zh) 一种多功能后勤移动餐车
CN210672765U (zh) 一种胶囊床
CN103334597B (zh) 一种具备自动操控功能的无障碍多功能室
JP2018178649A (ja) 住宅
CN204370838U (zh) 一种充气移动卫浴
CN203347278U (zh) 一种无障碍多功能室
CN205554021U (zh) 一种野外勘察后勤保障车辆
JPH01146038A (ja) 水廻用部屋複合体
JPS6018511Y2 (ja) 簡易宿泊所
CN218264317U (zh) 一种病房组件
TWI609122B (zh) 室內帳篷旅館
CN205493273U (zh) 一种新型学生宿舍床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0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