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89698U -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89698U
CN204689698U CN201520279270.0U CN201520279270U CN204689698U CN 204689698 U CN204689698 U CN 204689698U CN 201520279270 U CN201520279270 U CN 201520279270U CN 204689698 U CN204689698 U CN 204689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clay
applicable
pipe
algal tuf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927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西华
俞志明
孙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2027927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89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89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89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和混料装置;进料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和进料仓体;进料仓体包括进料口装置、出料口和排气口;真空发生器连接于排气口;进料口装置包括吸嘴、输料管和开设于进料仓体侧壁上的进料口;输料管的一端连接进料口,输料管的另一端连接吸嘴;吸嘴伸入储料仓;出料口连接混料装置的进料口。真空发生器将进料仓体内的空气抽出,使得进料仓体内呈现负压,粘土受负压的吸力从储料仓吸入进料仓体,并受自身重力作用从出料口落入混料装置中,从而实现进料的自动化,节省了人力进料的消耗,也避免了粘土粉尘造成的环境危害。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背景技术
藻华是近海以及内陆水系常见的一种异常生态现象,在海水中多称为赤潮,在淡水中则称为水华。受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藻华现象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世界各地的许多湖泊、河流及近海,例如我国滇池、太湖等内陆湖泊连年暴发的蓝藻水华,我国东海近岸海域的大规模原甲藻赤潮。有害藻华严重影响了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甚至会导致人畜死亡。为了减轻有毒有害藻华的影响,迫切需求切实可行的藻华防控措施。
通过喷洒粘土及其改性复合物治理有害藻华,是目前国际上最受推崇的方法。国内外已有研究深入探讨了粘土法去除藻华生物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发出了不同类型的粘土材料,为粘土法治理藻华奠定了基础。近十年来,粘土法,特别是利用改性增效后的新型改性粘土治理藻华的现场应用迅速推广。我国在保障一些大型水上运动(项目)不受藻华影响时都采用了这种方法,例如2005年全国十运会时的南京玄武湖蓝藻水华消除、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的青岛奥帆赛场赤潮消除、2010年广州亚运会时的汕尾帆船赛场、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时的大亚湾赤潮消除等。
已有粘土法治理有害藻华实践中,几乎全部采用船基湿法喷洒,即将粘土或改性粘土材料先与水混合后再将其播撒到有害藻华发生区水体表面。例如,在播撒改性粘土前先在混料装置中将改性粘土材料与水体预混成一定浓度的悬浊液后再喷洒至藻华水体表面。但这种方式还是以人力为主导,需要使用人力将粘土添加到混料装置中,这不但耗费人力造成作业效率低,还会在添加过程中扬起大量粘土粉尘造成环境危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采用一体式自动化添加粘土的方式,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避免粘土或其改性复合物施用时扬尘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出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和混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和进料仓体;所述进料仓体包括进料口装置、出料口和排气口;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于所述排气口;所述进料口装置包括吸嘴、输料管和开设于所述进料仓体侧壁上的进料口;所述输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吸嘴;所述吸嘴伸入储料仓;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口插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进料仓体的内部;所述排气管的管口设有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三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排气管、所述真空发生器和一鼓风器。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仓体的中部设置有气尘分离网。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在所述三通阀门前设置有二次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仓体的出料口与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二次过滤网前设有第二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输料管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还连接有可变向软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口装置为多组。
进一步的,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的空隙形成出水腔;所述内胆的胆体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内胆顶面中央位置连接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管口与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内胆顶面与所述外壳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腔,所述内胆顶面开设有喷淋口;一进水泵通过进水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内胆底部;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出水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中,在现有的混料装置上增加进料装置,该进料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和进料仓体,该进料仓体包括进料口装置、出料口和排气口;真空发生器和鼓风器通过排气管和三通阀门连接于排气口上,进料口装置包括吸嘴、输料管和开设于进料仓体侧壁上的进料口;输料管的一端连接进料口,另一端连接吸嘴,吸嘴伸入储料仓内;出料口连接混料装置的进料口;添加粘土时,首先关闭出料口,开启三通阀门中连接真空发生器的阀口,而关闭三通阀门中连接鼓风器的阀口,将进料仓体的空气抽取出去,使得进料仓体内呈现负压,该负压使得储料仓内的粘土从吸嘴吸入输料管中,并经输料管和进料口最终进入进料仓体中;然后关闭三通阀门中连接真空发生器的阀口,打开鼓风器连接阀门,打开出料口,进入进料仓体内的粘土由自身重力的作用最终从出料口进入混料装置中,接着开启鼓风器,由鼓风器向进料仓体内吹风,从而能够吹洗附着在气尘分离网和二次过滤网上的粘土粉尘;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三通阀门中与鼓风器连接的阀口,再一次关闭出料口、开启三通阀门中连接真空发生器的阀口,将进料仓体的空气抽取出去,进而重复上述吸料过程;上述往混料装置中添加粘土的过程自动化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而且不会造成人工添加粘土或其改性复合物施用时扬尘的问题,避免了粉尘的环境危害。
结合附图阅读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申请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进料装置和混料装置1;进料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3和进料仓体2;进料仓体2包括进料口装置、出料口4和排气口5;真空发生器3连接于排气口5;进料口装置包括吸嘴8、输料管7和开设于进料仓体侧壁上的进料口6;输料管7的一端连接进料口6,输料管7的另一端连接吸嘴8;吸嘴8伸入储料仓;出料口4连接混料装置1的进料口11。储料仓内装有治理藻华的粘土,该粘土为改性粘土或者天然粘土,优选改性粘土;改性粘土包含经过必要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处理后所得的各种粘土改性复合物,还可以对改性前的粘土矿物进行精细粉碎,粉碎后的粘土颗粒粒径以等于或者接近藻华生物细胞大小为佳。
作业时,关闭出料口4,开启真空发生器3,将进料仓体2的空气抽取出去,使得进料仓体2内呈现负压,开启出料口4,负压使得储料仓内的粘土从吸嘴8吸入输料管7中,并经输料管7和进料口6最终进入进料仓体2中;然后关闭真空发生器3,开启鼓风器9,进入进料仓体内2的粘土由自身重力的作用最终从出料口4进入混料装置1中;继而关闭出料口4,开启真空发生器3,再一次将进料仓体2的空气抽取出去,重复上述吸料过程。
装置以设定频率重复上述吸料过程,进入混料装置1中的粘土由混料装置1作业,将粘土与水充分混合后,播撒到有害藻华发生区水体表面。
上述往混料装置1中添加粘土的过程自动化完成,不需要人工参与,提高了作业的工作效率,而且不会造成人工添加粘土或其改性符合物施用时扬尘的技术问题,避免了粉尘的环境危害。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进料仓体1的出料口4与混料装置1的进料口11之间的密封圈22,密封圈22在真空发生器3抽取进料仓体1呈现负压、粘土材料吸入过程呈关闭状态,而在进料仓体1内吸入足量粘土材料后关闭真空发生器3、开启密封圈22使得粘土落入混料装置中;密封圈22同时还能加固排气口5与出料口4的密封处理,避免粘土粉尘从接口处飞扬出来。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还包括在进料仓体2的中部设置的气尘分离网23;该气尘分离网23将进料仓体2分割为上下两个空间:上部空间A和下部空间B;进料口6位于下部空间B的仓体侧壁上,从进料口6吸进来的粘土受气尘分离网23的阻挡,不会飞扬到上部空间A,防止粘土粉尘受真空发生器3的抽吸而进入真空发生器3。
如图2所示,在排气口5还插设有排气管51,该排气管51伸入进料仓体2的内部,也即,该排气管51伸入进料仓体2的上部空间A内; 在排气管51的管口设有三通阀门52;该三通阀门52的三个阀口分别连接排气管51、真空发生器3和一鼓风器9;排气管51、三通阀门52和真空发生器3组成真空发生装置,而排气管51、三通阀门52与鼓风器9组成反吹气装置。
在作业过程中部分粘土粉尘会附着在气尘分离网23下侧而阻滞进料仓体内真空状态的形成,为提高进料仓体内负压的形成效率,在排放进料仓内的材料后,开启三通阀门52与鼓风器9连接的阀口,同时开启鼓风器9,鼓风器9吹出气流经排气管51进入进料仓体2中,受气流的作用,附着在气尘分离网23上的粘土粉尘被吹掉,保证循环作业。
而对于可能透过气尘分离网23的极细粘土粉尘颗粒,在排气管51上安装的三通阀门52的前面设置有二次过滤网24,在二次过滤网24前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1,在开启真空发生器3或鼓风器9时,第二密封圈21开启,其余时候关闭。该二次过滤网24能防止进入上部空间A的极细粘土粉尘在开启第二密封圈21时排放入外部环境。
实施粘土治理藻华的过程,通常都是采用船驱动的方式,使用船在水域扩散粘土,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储料仓是一种适用于船体的容器,其大小和形状因船体结构而异,本申请实施例不予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置于船体上,其进料口装置的吸嘴8伸入储料仓内,受船体长度、宽度和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在输料管7和进料口8之间加设可变向软管71。进料口装置可以为多组,也即,在进料仓体6的侧壁上开设多个进料口6,例如进料仓体四周等间隔分设,相应增设多组进料口装置,使得粘土从各个方向均匀进入进料仓体2中。
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混料装置1的结构,只要能实现从进料装置抽吸进的粘土从出料口4进入混料装置1中进行混料即可。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混料装置1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壳12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13;外壳12与内胆13之间的空隙形成为出水腔C;内胆13的胆体上开设有出水孔14;内胆顶面中央位置连接进料管15,进料管15的管口与混料装置1的进料口11连接;内胆顶面与外壳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为进水腔D,内胆顶面开设有喷淋口16;一进水泵17通过进水管路18分别连通出水腔D和内胆底部;在外壳12的底部连接有出水泵19。
作业时,进水泵17将水泵入进水管路18,在进水管路18分为上下两路,上路从外壳12进入进水腔D,并经内胆上部开设的喷淋口16喷洒进内胆13内,下路从内胆13底部进入内胆13,经内胆内设置的螺旋叶片等装置的作用均形成漩涡水流,这种上下进水的方式,能使进入内胆13内的粘土形成均匀分散的悬浊液,当悬浊液体的液位上升至出水孔14的位置时,悬浊液从出水孔14流入出水腔C,并被外壳底部连接的出水泵19抽出,通过高压喷枪等设备以“雾化式”或“澈雨式”喷洒在发生藻华的水体表面,从而实现治理藻华的目的。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利用粘土治理藻华的装置,通过在混料装置上设置进料装置,实现粘土进料的自动化实施,并且进料、混料一体化作业实现,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作业效率,且添加粘土过程封闭,不会产生粉尘对人体造成伤害。
应该指出的是,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包括进料装置和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真空发生器和进料仓体;所述进料仓体包括进料口装置、出料口和排气口;所述真空发生器连接于所述排气口;所述进料口装置包括吸嘴、输料管和开设于所述进料仓体侧壁上的进料口;所述输料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料口,所述输料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吸嘴;所述吸嘴伸入储料仓;所述出料口连接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插设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伸入所述进料仓体的内部;所述排气管的管口设有三通阀门;所述三通阀门的三个阀口分别连接所述排气管、所述真空发生器和一鼓风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体的中部设置有气尘分离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在所述三通阀门前设置有二次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仓体的出料口与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过滤网前设有第二密封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管与所述进料口之间还连接有可变向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装置为多组。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装置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内胆;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之间的空隙形成出水腔;所述内胆的胆体上开设有出水孔;所述内胆顶面中央位置连接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管口与所述混料装置的进料口连接;所述内胆顶面与所述外壳顶面之间的间隙形成进水腔,所述内胆顶面开设有喷淋口;一进水泵通过进水管路分别连通所述出水腔和所述内胆底部;所述外壳底部连接有出水泵。
CN201520279270.0U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Active CN204689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9270.0U CN204689698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9270.0U CN204689698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89698U true CN204689698U (zh) 2015-10-07

Family

ID=54230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9270.0U Active CN204689698U (zh) 2015-05-04 2015-05-04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8969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651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利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装置及其方法
JP2019517908A (ja) * 2016-12-21 2019-06-2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赤潮を除去するための改質粘土法の使用を最適化する実施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07651A1 (zh) * 2016-12-15 2018-06-2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一种利用改性粘土治理赤潮的装置及其方法
JP2019517908A (ja) * 2016-12-21 2019-06-27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Institute Of Ocea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赤潮を除去するための改質粘土法の使用を最適化する実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3260U (zh) 一种网箱吸鱼泵
CN206274908U (zh) 一种带有喷雾降温装置的滴灌设备
CN204689698U (zh) 一种适用于粘土法治理藻华的装置
CN208684496U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赤潮治理粘土播撒装置
CN204996555U (zh) 一种电磁除铁机清洗装置
CN106472440B (zh) 一种浮于水面的真空吸鱼泵
CN103627409B (zh) 具有输出平衡压力的灌浆装置
CN206744296U (zh) 一种渔业养殖用定时投料设备
CN205623705U (zh) 一种高环保羊棚排泄物清理装置
CN204104536U (zh) 一种喷气式造浪增氧装置
CN205794486U (zh) 一种用于深水网箱养殖的吸送式船载自动投饲系统
CN207400197U (zh) 一种鱼池排污系统
CN202823060U (zh) 旋风式废气处理塔
CN205948456U (zh) 易清洗过滤装置
CN201630131U (zh) 一种预增氧装置
CN204047641U (zh) 一种水产养殖池排污装置
CN203980838U (zh) 调料粉末的对流干燥装置
CN204411981U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除尘装置
CN203884560U (zh) 吸鱼送鱼装置
CN106472441A (zh) 一种用于真空吸鱼泵的电磁导向气动阀
CN202762250U (zh) 一种煤场除尘装置
CN207745830U (zh) 一种喷涂器注水箱
CN204637860U (zh) 一种环保喷淋除尘系统
CN205635585U (zh) 用于水上浮岛基地的沼气池
CN207135756U (zh) 一种绿化带喷水灌溉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