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75976U - 污泥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泥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75976U
CN204675976U CN201520324251.5U CN201520324251U CN204675976U CN 204675976 U CN204675976 U CN 204675976U CN 201520324251 U CN201520324251 U CN 201520324251U CN 204675976 U CN204675976 U CN 204675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ludge treatment
treatment equipment
feeder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2425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荣锋
陈金得
江明桂
宋耿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MINGXING TECHNICAL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MINGXING TECHNIC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MINGXING TECHNICAL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MINGXING TECHNICAL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2425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75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75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75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包含分离组、混料器、鼓风机与热量回收装置。混料器包含混合腔、进料器与液冷式空压机。混合腔连通分离组。进料器用以将污泥送至混合腔。液冷式空压机用以提供第一压缩空气至进料器,液冷式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热量。鼓风机用以提供运输气流至混合腔中,借此将污泥送至分离组。热量回收装置用以传送液冷式空压机所产生的热量至运输气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处理装置可以回收液冷式空压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并加以利用,借此降低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提高污泥干燥的效能。

Description

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泥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的污泥体积非常庞大,呈现松散状,且含水率较高,为让污泥能够达到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及资源化等目的,一般的做法是先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即污泥干燥处理。这可以一方面进行有效的减容,借此降低污泥清运的费用,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污泥的存储、运输和利用。
干燥处理后的污泥由于含水率低,相对稳定,微生物和病菌的含量也大大减少,因而减轻了污泥有关的负面效应。具体地,干燥处理后的污泥可以用作制造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等产品。除了农业利用,干燥处理后的污泥还可用作填埋、焚烧或热能利用等方面。然而,无论污泥的利用方式如何,污泥干燥都是重要的第一步,这也使得污泥干燥在整个污泥管理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污泥干燥是一个能量净耗出的过程,耗能费用占干燥系统操作成本的比例往往大于百分之八十。因此,如何减少污泥干燥过程的热损失,以降低能耗及提高干燥效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回收液冷式空压机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并加以利用的污泥处理装置,借此降低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热损失,从而提高污泥干燥的效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包含分离组、混料器、鼓风机与热量回收装置。混料器包含混合腔、进料器与液冷式空压机。混合腔连通分离组。进料器用以将污泥送至混合腔。液冷式空压机用以提供第一压缩空气至进料器,液冷式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热量。鼓风机用以提供运输气流至混合腔中,借此将污泥送至分离组。热量回收装置用以传送液冷式空压机所产生的热量至运输气流。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进料器包含进料通道与喷射通道。喷射通道连通进料通道,其中第一压缩空气通过喷射通道,以带动污泥从进料通道进入喷射通道,再进入混合腔。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进料器包含空气输送器。此空气输送器设置于进料通道。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进料器包含空气分流管。此空气分流管具有入气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喷射通道,第二出气口连通空气输送器。液冷式空压机提供第一压缩空气至入气口。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进料器还包含节流阀。此节流阀连接第二出气口与空气输送器,用以控制第一压缩空气从第二出气口进入空气输送器的流量。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涡流装置。此涡流装置位于喷射通道,其中第一压缩空气先通过涡流装置,然后再到进料通道与喷射通道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气体加速装置。此气体加速装置位于喷射通道,其中第一压缩空气先通过气体加速装置,然后再到进料通道与喷射通道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分离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离器及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器。运输气流通过混料器的混合腔后,先通过第一分离器,再通过第二分离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分离器包含壳体、出风管与进风管。出风管连通壳体。进风管连通壳体。运输气流通过进风管进入第一分离器,并通过出风管离开第一分离器。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多个气管与压缩空气源。气管连通壳体的底部。压缩空气源连接气管。压缩空气源通过气管将第二压缩空气输入壳体的底部,以打碎位于壳体的底部的污泥。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压缩空气源为液冷式空压机。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液冷式空压机包含本体、流道与液泵。流道的一侧热接触本体。液泵用以泵送流道内的工作流体。热量回收装置包含集热器与多个散热鳍片。集热器热接触流道的另一侧,使得热量能够从本体传送至集热器。散热鳍片设置于集热器,其中鼓风机所提供的运输气流将通过散热鳍片,使得热量通过散热鳍片传导至运输气流。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与已知现有技术相较,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热量回收装置传送液冷式空压机所产生的热量至运输气流,使运输气流带着热量将污泥从混合腔送至分离组,因此,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热损失得以降低,而污泥干燥的效能也相应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第一压缩空气带动的方式,将污泥从进料通道送入喷射通道,然后再从喷射通道送入混合腔,继而以运输气流把污泥从混合腔送至分离组,因此,污泥能够持续地被送入污泥处理装置中以进行污泥处理的程序。
(3)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压缩空气源通过连通第一分离器的壳体的气管,将第二压缩空气输入壳体的底部,以打碎位于壳体的底部的污泥,因此能够避免污泥因为体积过大重量过重而无法被运输气流带离第一分离器,也可解决污泥于壳体的底部积聚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4)由于污泥自进料通道进入喷射通道,再从喷射通道进入混合腔,继而进入分离组,均是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因此,整个污泥处理的过程能够达到无臭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污泥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1B为图1A的污泥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1C为图1A的鼓风机、热量回收装置及液冷式空压机的透视图。
图2为图1A的进料器的立体透视图。
图3为图2的空气输送器的剖面图。
图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涡流装置的剖面图。
图5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涡流装置的剖面图。
图6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的剖面图。
图7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的剖面图。
图8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的剖面图。
图9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的剖面图。
图10为图1A的第一分离器的立体剖面图。
图11为图1A的第二分离器的立体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具体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具体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具体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现有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表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含义,其含义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的词汇在普遍常用的字典中的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领域一致的含义。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
请参照图1A~1B。图1A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污泥处理装置100的正视图。图1B为图1A的污泥处理装置100的俯视图。如图1A~1B所示,污泥处理装置100包含分离组110、混料器120、鼓风机130与热量回收装置140。混料器120包含混合腔121、进料器122与液冷式空压机(Liquid-cooled Air Compressor)123。混合腔121连通分离组110。进料器122用以将污泥S送至混合腔121。
一般而言,当液冷式空压机123工作时,仅能将10~25%的电能转换成高压空气流(机械动能),其余75~90%的电能则转换为热能。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机器,包括空压机,均须适当冷却,一旦温度过高,将无法正常运转。
请参照图1C,其为图1A的鼓风机130、热量回收装置140及液冷式空压机123的透视图。如图1A~1C所示,当液冷式空压机123工作时,液冷式空压机123将空气加压成第一压缩空气CA1。第一压缩空气CA1经由高压风管123a而传送至混料器120的进料器122,借此将污泥S送至混合腔121,并与运输气流TA混合。
进一步说明,如图1C所示,液冷式空压机123包含本体123b、流道123c与液泵123d与集液箱123e。液泵123d用以输送工作流体(Working Fluid;WF)在流道123c持续流动。工作流体在流道123c的一侧接触本体123b,吸收液冷式空压机123所产生的废热,变成高温的工作流体HW。集液箱123e用以储存工作流体,防止液泵123d运转时,产生空蚀(Cavitation)现象。
热量回收装置140包含集热器141与多个散热鳍片142。集热器141热接触流道123c的另一侧。工作流体吸收液冷式空压机123的废热,变成高温的工作流体HW。高温的工作流体HW,通过流道123c,将热量传送至集热器141与散热鳍片142;再变成低温的工作流体CW。
集热器141的一端为运输气流TA的入口141a,另一端连通热量回收装置140的热风收集器140b。
鼓风机130运转时,带动运输气流TA,先由入口141a流入集热器141后,通过散热鳍片142,吸收高温的工作流体HW的热量,并形成具热能的高温的运输气流TA,然后再经热风收集器140b。此高温运输气流TA通过鼓风机130的带动、加压,变成高速、高温运输气流TA,进入混合腔121。
亦即,当液冷式空压机123工作时,液泵123d从集液箱123e,抽送低温的工作流体CW,流入流道123c,并将液冷式空压机123的本体123b,吸收废热将其冷却至适当温度,使其可长期持续正常运转。低温的工作流体CW吸热而变成60~80摄氏度的高温的工作流体HW。
高温的工作流体HW经流道123c,在集热器141中,通过散热鳍片142,将热传递给运输气流TA,变成高温的运输气流TA。高温的工作流体HW经热交换,变成低温的工作流体CW,再次流入集液箱123e,从而形成密闭冷却系统(Close Loop Cooling System)。
本系统的工作流体,只是单纯地进行热交换,在液冷式空压机123的本体123b吸收废热,再到集热器141将热传给运输气流TA。这使液冷式空压机123,可长期持续正常运转;并可将废热回收、传递给运输气流TA,再利用于污泥干燥。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流体可为水、纯水、冷却油,或其他适合导热的介质(冷媒),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鼓风机130的进风口(图中未示出)通过风管130a串接热量回收装置140。鼓风机130运转时,吸引大量空气流,在如上所述液冷式空压机123的工作模式中,运输气流TA通过热接散热鳍片142,并以强制对流的方式,取出液冷式空压机123的热能:
(i)使其长期持续正常运转;以及
(ii)产生大量具热能的运输气流TA。
此具热能的运输气流TA,经热风收集器140b、出口140c,再经过鼓风机130加速后,成为具高速动能与热能的运输气流TA,流至混合腔121,与第一压缩空气CA1、污泥S混合,进行污泥S的初级破碎。
本实用新型,根据工业安全规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高速的运输气流TA的操作温度设定在60~70摄氏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
简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液冷式空压机123有两种功能:
提供第一压缩空气CA1,将其传送至混料器120的进料器122,借此将污泥S送至混合腔121;以及
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热量回收装置140回收,再经鼓风机130加速成高速高温的运输气流TA,流至混合腔121,可进行污泥S的混合与初级破碎,这是一个节能环保设计。
更具体地说,液冷式空压机123提供第一压缩空气CA1至进料器122,将污泥S送至混合腔121。图2为图1A的进料器122的立体透视图。如图2所示,进料器122包含进料通道124与喷射通道125,而喷射通道125连通进料通道124。当第一压缩空气CA1通过喷射通道125时,因压缩空气CA1的气流速度比进料通道124中的空气的气流速度高,喷射通道125中的气压会比进料通道124中的气压低。这相对低压可提供吸力,并可带动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再进入混合腔121。
另一方面,如图2所示,进料器122包含空气输送器(Jet Flow Air Mover)127。空气输送器127设置于进料通道124。图3为图2的空气输送器127的剖面图。如图3所示,当第一压缩空气CA1进入空气输送器127,空气输送器127会以喷流的形式,使第一压缩空气CA1沿着进料通道124的内壁喷射。
再者,如图2所示,进料器122还包含空气分流管126。空气分流管126具有入气口126a、第一出气口126b及第二出气口126c。第一出气口126b连通喷射通道125,第二出气口126c连通空气输送器127。液冷式空压机123所提供的第一压缩空气CA1会先流进入气口126a,然后分别通过第一出气口126b进入喷射通道125,以及通过第二出气口126c进入空气输送器127。
因此,除了上述的第一压缩空气CA1通过第一出气口126b进入喷射通道125以带动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外,第一压缩空气CA1还可直接从第二出气口126c先进入空气输送器127,然后再进入进料通道124。如此一来,污泥S不仅受到本身的自重及以上所述于喷射通道125所产生的相对低压的带动,直接从第二出气口126c先进入空气输送器127后再进入进料通道124的第一压缩空气CA1,亦可同时带动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
为了更有效控制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的份量,进料器122还包含节流阀129。节流阀129连接第二出气口126c与空气输送器127。节流阀129用以控制第一压缩空气CA1从第二出气口126c进入空气输送器127的流量,借此控制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的进料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3所示,在液冷式空压机123工作时,第一压缩空气CA1从第二出气口126c通过节流阀129的流量控制,进入空气输送器127,而空气输送器127则以喷流的形式,使第一压缩空气CA1沿着进料通道124的内壁朝喷射通道125的方向喷射。由于喷射出来的第一压缩空气CA1带有一定的速度,第一压缩空气CA1能够带动进料通道124中的污泥S进入喷射通道125。再者,由于在进料通道124中,接近内壁的气流速度比远离内壁的气流速度高,进料通道124中接近内壁的气压也相对较低。这相对低压,在第一压缩空气CA1带动污泥S从进料通道124进入喷射通道125的同时,也会将污泥S导向进料通道124四周的内壁,可加强破碎或分裂污泥S的效果,形成为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
为了进一步在喷射通道125产生不同形式的气流,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包含涡流装置150。在实际应用中,涡流装置150位于喷射通道125,第一压缩空气CA1先通过涡流装置150,然后再到进料通道124与喷射通道125的连接处128。图4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涡流装置150的剖面图。如图4所示,涡流装置150可为被动涡流器(Passive Swirler)。当第一压缩空气CA1通过被动涡流器时,被动涡流器的桨叶151会改变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流动形式(Flow Pattern),使第一压缩空气CA1流经喷射通道125时,可产生具切线与轴向速度的气流,以吹裂被送至喷射通道125的污泥S成为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
图5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涡流装置150的剖面图。如图5所示,涡流装置150可为螺旋气流引导器(Spiral Swirler)。螺旋气流引导器具有螺旋形流动通道152。相似地,当第一压缩空气CA1通过螺旋气流引导器时,其螺旋形流动通道152会改变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流动形式,使第一压缩空气CA1带有一个切线的速度。此具切线速度的第一压缩空气CA1具有强化破碎效果,可将被送至喷射通道125的污泥S破碎成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
除了涡流装置150外,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包含气体加速装置160。气体加速装置160发挥如喷嘴的作用,以控制第一压缩空气CA1进入喷射通道125时的速度。具体地说,气体加速装置160位于喷射通道125,其中第一压缩空气CA1先通过气体加速装置160,气流速度获得提升后再到进料通道124与喷射通道125的连接处128。图6为依照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160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气体加速装置160为鸭嘴配件。鸭嘴配件的通道161的横切面162朝向连接处128渐缩。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流动速度在经过鸭嘴配件后能够得到提升。
图7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160的剖面图。如图7所示,气体加速装置160为栓塞(Orifice)。栓塞具有至少一个通孔163,通孔163的内径比其他部分的喷射通道125的内径小。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气流速度在经过栓塞的通孔163后能够得到提升。
图8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160的剖面图。如图8所示,气体加速装置160为锥面组合。锥面组合具有第一锥面164及第二锥面165。第一压缩空气CA1先通过第一锥面164,再通过第二锥面165,然后再到进料通道124与喷射通道125的连接处128。第一锥面164让喷射通道125的横切面125a朝向连接处128的方向渐缩,第二锥面165让喷射通道125的横切面125b朝向连接处128的方向渐宽。
图9为依照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的气体加速装置160的剖面图。如图9所示,气体加速装置160为加速管道。在本实施方式中,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具有附加管道170。第一压缩空气CA1先通过加速管道,接着经过进料通道124与喷射通道125的连接处128,然后再通过附加管道170。加速管道具有横切面166,且横切面166朝向连接处128渐缩。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气流速度在经过加速管道后能够得到提升。
进一步说,附加管道170具有第一段171及第二段172,第一段171具有横切面171a而第二段172则具有横切面172a。第一压缩空气CA1先通过第一段171,然后再通过第二段172。横切面171a朝向远离连接处128渐缩,横切面172a朝向远离连接处128渐扩。第一压缩空气CA1的气流速度在经过附加管道170的第一段171的范围后能够得到提升,并且继续进入第二段172的范围。
综合以上,被送至混合腔121的污泥S,接着会被鼓风机130所提供的高速高温运输气流TA送至分离组110。此高速高温运输气流TA可将污泥S碎裂成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中的至少部分水分将被汽化而成为气态水(H2Og)。
如图1A~1B所示,分离组110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离器111及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器112。运输气流TA通过混料器120的混合腔121后,先通过第一分离器111,然后再通过第二分离器11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A~1B所示,在第一分离器111与第二分离器112之间还设置第三分离器113,第三分离器113为与第一分离器111或第二分离器112结构相类似的机械装置,使得分离组110一共具有三个分离器。通过使用三个分离器,分离组110可进一步提升其整体效能。
图10为图1A的第一分离器111的立体剖面图。如图10所示,第一分离器111包含壳体111a、出风管111b与进风管111c。出风管111b连通壳体111a。进风管111c连通壳体111a。运输气流TA经过混料器120,连同污泥S与碎裂成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一起通过进风管111c进入第一分离器111,并由出风管111b离开第一分离器111。进入第一分离器111的污泥S或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至少部分污泥S的体积或重量可能会过大,以致无法被运输气流TA带离第一分离器111,因而淤积于壳体111a的底部并造成堵塞空气通道的问题。因此,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包含多个气管111d与压缩空气源CS。多个气管111d连通壳体111a的底部。压缩空气源CS连接气管111d,并可产生第二压缩空气CA2。当污泥S在壳体111a的底部积聚时,使用者可以启动压缩空气源CS,通过气管111d将第二压缩空气CA2输入壳体111a的底部,以打碎位在壳体111a的底部的污泥S。这可避免污泥S因为体积过大重量过重而无法被运输气流TA带离第一分离器111,也可解决污泥S在壳体111a的底部积聚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在实际操作上及作为操作成本的考量,液冷式空压机123同时可作为压缩空气源CS。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分离器111的壳体111a的形状为倒置锥体及圆筒的结构组合,而进风管111c沿壳体111a的切线方向连通壳体111a。如此一来,被鼓风机130所提供的运输气流TA送至第一分离器111的壳体111a的污泥S,能够沿着壳体111a的内壁高速旋转。由于旋转的速度高,污泥S中较大颗粒的粉粒将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摔向壳体111a的内壁,并沿内壁落下,借此可以把污泥S中较大颗粒的粉粒分离出来。然后,运输气流TA将带着污泥S中较小颗粒的粉粒及水气通过出风管111b离开第一分离器111。
图11为图1A的第二分离器112的立体剖面图。相似于第一分离器111,如图11所示,第二分离器112包含壳体112a、出风管112b与进风管112c。出风管112b连通壳体112a。进风管112c连通壳体112a。运输气流TA通过进风管112c进入第二分离器112,并在壳体112a中,污泥S中较小颗粒的粉粒将受到离心力作用而被摔向壳体112a的内壁,并沿壳体112a的内壁落下。然后,运输气流TA将带着水气通过出风管112b离开第二分离器112。
如图11所示,第二分离器112还具有气流导向器112e。气流导向器112e位于出风管112b位于壳体112a中的一端。气流导向器112e具有入口112f及出口112g,出口112g的内径比入口112f的内径小。当运输气流TA进入出风管112b并离开第二分离器112的壳体112a时,通过气流导向器112e的运输气流TA,将会因为从内径较大的入口112f进入内径较小的出口112g而加速,且由于气流导向器112e的出口112g位于出风管112b的中心,因此出风管112b中心的气流速度将会提升,出风管112b中心的气压也相对较低。如此一来,运输气流TA中的污泥S与颗粒状或粉粒状的污泥S1及污泥S中的水分,会偏向沿着出风管112b的中心流动。这样,污泥S及污泥S中的水分粘附于出风管112b的内壁的机会也会相应减少。
回到图1A~1B,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包含破碎机180。破碎机180用以破碎污泥S,经破碎机180破碎后的污泥S会传送至混料器120的进料器122。
另一方面,如图1B所示,污泥处理装置100还包含原料分配器190。原料分配器190具有多个螺旋传送装置191,以供应不同成分的污泥S至破碎机18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可减少污泥S的含水量和达到环保节能的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热量回收装置传送液冷式空压机所产生的热量至运输气流,使运输气流带着热量将污泥从混合腔送至分离组,因此,污泥干燥过程中的热损失得以降低,而污泥干燥的效能也相应提高。
(2)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第一压缩空气带动的方式,将污泥从进料通道送入喷射通道,然后再从喷射通道送入混合腔,继而以运输气流把污泥从混合腔送至分离组,因此,污泥能够持续地被送入污泥处理装置中以进行污泥处理的程序。
(3)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方式以压缩空气源通过连通第一分离器的壳体的气管,将第二压缩空气输入壳体的底部,以打碎位于壳体的底部的污泥,因此能够避免污泥因为体积过大重量过重而无法被运输气流带离第一分离器,也可解决污泥于壳体的底部积聚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4)由于污泥自进料通道进入喷射通道,再从喷射通道进入混合腔,继而进入分离组,均是在密闭的装置中进行,因此,整个污泥处理的过程能够达到无臭的效果。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经以实施方式公开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变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含:
分离组;
混料器,其包含:
混合腔,其连通所述分离组;
进料器,其用以将污泥送至所述混合腔;以及
液冷式空压机,其用以提供第一压缩空气至所述进料器,所述液冷式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热量;
鼓风机,其用以提供运输气流至所述混合腔中,借此将所述污泥送至所述分离组;以及
热量回收装置,其用以传送所述液冷式空压机所产生的所述热量至所述运输气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包含:
进料通道;以及
喷射通道,其连通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一压缩空气通过所述喷射通道,以带动所述污泥从所述进料通道进入所述喷射通道,再进入所述混合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包含:
空气输送器,其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包含:
空气分流管,其具有入气口、第一出气口及第二出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喷射通道,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空气输送器,所述液冷式空压机提供所述第一压缩空气至所述入气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器还包含:
节流阀,其连接所述第二出气口与所述空气输送器,用以控制所述第一压缩空气从所述第二出气口进入所述空气输送器的流量。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
涡流装置,其位于所述喷射通道,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先通过所述涡流装置,然后再到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喷射通道的连接处。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
气体加速装置,其位于所述喷射通道,所述第一压缩空气先通过所述气体加速装置,然后再到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喷射通道的连接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分离器及至少一个第二分离器,所述运输气流通过所述混料器的所述混合腔后,先通过所述第一分离器,再通过所述第二分离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离器包含:
壳体;
出风管,其连通所述壳体;以及
进风管,其连通所述壳体,所述运输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管进入所述第一分离器,并通过所述出风管离开所述第一分离器;
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还包含:
多个气管,其连通所述壳体的底部;以及
压缩空气源,其连接所述多个气管,所述压缩空气源通过所述多个气管将第二压缩空气输入所述壳体的底部,以打碎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的所述污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源为所述液冷式空压机。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式空压机包含:
本体;
流道,其一侧热接触所述本体;以及
液泵,其用以泵送所述流道内的工作流体;
其中所述热量回收装置包含:
集热器,其热接触所述流道的另一侧,使得所述热量能够从所述本体传送至所述集热器;以及
多个散热鳍片,其设置于所述集热器,所述鼓风机所提供的所述运输气流将通过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使得所述热量通过所述多个散热鳍片传导至所述运输气流。
CN201520324251.5U 2015-05-19 2015-05-19 污泥处理装置 Active CN204675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4251.5U CN204675976U (zh) 2015-05-19 2015-05-19 污泥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24251.5U CN204675976U (zh) 2015-05-19 2015-05-19 污泥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75976U true CN204675976U (zh) 2015-09-30

Family

ID=5417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24251.5U Active CN204675976U (zh) 2015-05-19 2015-05-19 污泥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759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2578A (zh) * 2016-02-03 2017-08-11 黎明兴技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黏糊状物质处理装置
CN107793009A (zh) * 2017-12-07 2018-03-13 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泥干化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2578A (zh) * 2016-02-03 2017-08-11 黎明兴技术顾问股份有限公司 黏糊状物质处理装置
CN107793009A (zh) * 2017-12-07 2018-03-13 毅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泥干化设备
CN107793009B (zh) * 2017-12-07 2023-12-12 毅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污泥干化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55502U (zh) 污泥处理装置
TWI604168B (zh) 利用熱能之設備及方法
CN104863904B (zh) 一种动态强旋流引射器
CN204675976U (zh) 污泥处理装置
WO2015192648A1 (zh) 利用真空动力节能方法
WO2018045606A1 (zh) 低噪音自吸复合泵
CN105084705A (zh) 污泥处理装置
TWI507366B (zh) 污泥處理裝置
CN107023516A (zh) 扩压器叶片、压缩机结构和压缩机
CN202803020U (zh) 高效冲击式的湿式除尘器
CN204294399U (zh) 一种喷射器喷嘴组件
CN108060280B (zh) 射流蒸汽法渣粒化及热利用方法
CN202451477U (zh) 一种无接受室的喷射式热泵
CN201621095U (zh) 带刀片的风机轮盘
CN201982148U (zh) 汽轮机真空汽提温提压回用装置
CN21007031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202290186U (zh) 无尘锤片式粉碎机
CN208087445U (zh) 污泥干燥系统
CN206777889U (zh) 一种用于蒸发罐的全方位喷淋清堵机构
CN116040911B (zh) 一种污泥干燥处理系统
CN219217810U (zh) 一种污泥旋流雾化装置
CN213208565U (zh) 一种干燥机用高温蒸汽喷射装置
CN2545551Y (zh) 酒精糟专用干燥机
CN203615781U (zh) 一种低压蒸汽回收装置
CN202590658U (zh) 混合射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