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8625U -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 Google Patents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8625U
CN204668625U CN201520257929.2U CN201520257929U CN204668625U CN 204668625 U CN204668625 U CN 204668625U CN 201520257929 U CN201520257929 U CN 201520257929U CN 204668625 U CN204668625 U CN 2046686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terminal
supply terminal
connector
sub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5792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海滨
张学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Essence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Essence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Essence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Essence And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5792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86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86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86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绝缘本体上固持有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并形成插头端,电源端子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绝缘本体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侦测端子设置于上、下端子组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上、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充电时,插头连接器无论正面或者反面均能插入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插座连接器中,藉由侦测端子能有效的侦测出二者是否完整的电性接触,因此藉由侦测端子与电源端子的配合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并且端子呈正反插结构及电源端子支持大电流的传输,因此还提高了充电速度和充电的方便性,进而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与上述插接头连接器匹配的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Description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连接器组合。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各类便携式移动设备应运而生,平板电脑、手机、PAD、移动电源、摄像机、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功能及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从而满足人们工作、生活娱乐的需求;然而随之而来的就是这些便携式移动设备的耗电量的增加,从而缩短了待机时间;因此需要及时的对这些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以确保其正常的使用。
为了能便携式移动设备体现出其便携的作用及能长时间的使用,因此这些便携式移动设备均配备有各自的用于充电的电源适配器,电源适配器通过导线与插头连接器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插接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固设的插头连接器上,从而实现对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充电。
因此,连接器作为一种充电媒介工具,其充电效率及方便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而便携式移动设备的电池容量有限,所以需要经常对其进行充电,然而充电时使用这些便携式移动设备会出现一定的危险,可是人们又急需使用,利用现有的与便携式移动设备插接的插头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又很难满足人们快速且方便充电的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的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的插座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组合,借助连接器组合的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的插接配合,使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对便携式移动设备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中,所述绝缘本体上固持有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并形成插头端,所述电源端子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所述侦测端子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
较佳地,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呈弹性结构的接触部。
较佳地,所述接触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接触部均分为两呈弹性结构的接触片。
较佳地,所述上端子组及下端子组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一个所述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由于具有包括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的插头端,当需要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时,插头端插接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插头连接器中,藉由该侦测端子能有效的侦测出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是否完整的电性接触,只有二者完整的电性接触后通过电源端子才能对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因此藉由侦测端子与电源端子的配合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并且本插头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支持大电流的传输,因此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充电速度,进而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的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座连接器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即充电时插头连接器可与插座连接器进行盲插,提高了充电操作的方便性;综上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于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上凸出一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上固持有电源端子及侦测端子并形成插座端,所述电源端子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所述侦测端子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
较佳地,所述上端子组及下端子组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两个所述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呈并行且对称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上,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垂直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由于具有包括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的插座端,当需要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时,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插接于该插座连接器中,藉由该插头连接器的侦测端子与插座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电性连接能有效的侦测出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是否完整的电性接触只有二者完整的电性接触后通过二者的电源端子才能对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的侦测端子与电源端子的配合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并且本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支持大电流的传输,因此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充电速度,进而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的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头连接器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即充电时插头连接器可与插座连接器进行盲插,提高了充电操作的方便性;综上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之三,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插接实现充电,其特中,所述插头连接器如上所述,所述插座连接器如上所述,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端呈插接连接,插接时所述插头连接器的侦测端子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端的电源端子与所述插座端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较佳地,所述电源端子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侦测端子的横截面积,藉由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电源端子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支持大电流传输。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具有上述的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使用范围广且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组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图2拆开绝缘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拆除屏蔽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c是图2b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沿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中各端子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a是图7的分解示意图。
图7b是图7a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主视图。
图9是沿图8中B-B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插座连接器中个端子的结构原理框图。
图11是图4的插头连接器插入图10的插座连接器中的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包括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所述插头连接器1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板体200上,所述插头连接器1通过导线1a与电源适配器(图中未示)电性连接;当然导线1a也可与存储有电能的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电性连接,藉由这些电子设备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同样可以对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这些充电的技术手段都是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不再详细说明;同时为了便于说明,本申请仅以导线1a电性连接电源适配器为例进行说明;当需要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时,电源适配器与市电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插接从而可实现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以下结合图2-图11,分别对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2-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对便携式移动设备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头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11,另,为了使得插头连接器1具有更好防护性能,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在绝缘本体11外包覆屏蔽壳11a及绝缘壳11b。
继续结合图2a-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的绝缘本体11上固持有电源端子12和侦测端子13并形成插头端14,所述电源端子12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1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14a、14b,所述侦测端子13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14a、14b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14a、14b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即所述上、下端子组14a、14b均由插头端14的电源端子12组成,并且上端子组14a与下端子组14b呈中心对称,且侦测端子13设置于上、下端子组14a、14b之间,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形成正反插结构,即下端子组14b的电源端子12位于上端子组14a的电源端子12的正下方;所述插头端14的电源端子12的横截面积大于侦测端子13的横截面积,因此藉由所述插头端14的电源端子12可支持大电流传输,尤其可以支持20Amp的超大电流传输;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具有包括电源端子12和侦测端子13的插头端14,当需要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时,插头端14插接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插头连接器2中,藉由该侦测端子13能有效的侦测出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是否完整的电性接触,只有二者完整的电性接触后通过电源端子12才能对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因此藉由侦测端子13与电源端子12的配合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并且本插头连接器1的电源端子12支持大电流的传输,因此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充电速度,进而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的上端子组14a、下端子组14b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座连接器2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即充电时插头连接器1可与插座连接器2进行盲插,提高了充电操作的方便性;综上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
继续结合图2b-图4,较佳者,所述上端子组14a及下端子组14b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14a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14b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14a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14b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继续结合图2b-图4,较佳者,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一个侦测端子13,所述侦测端子13与所述电源端子12呈垂直设置,即电源端子12呈水平的设置,侦测端子13呈竖直的设置,为了便于布局,电源端子12设置于绝缘本体11的顶面及底面上,侦测端子13设置于绝缘本体11的侧面上,有效的利用绝缘本体11的侧面与顶面及底面垂直的关系,自然的形成侦测端子13与电源端子12呈垂直设置的关系,设计巧妙且简单实用。
为了便于具体说明,以图2b-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共有五个端子,即上、下端子组14a、14b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侦测端子组具有一个侦测端子,为例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结构的端子分布位置不同也采用不同的标号进行标注,具体为:
继续结合图3-图4所示,上端子组14a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为正极电源端子141a及负极电源端子142a,下端子组14b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为正极电源端子141b及负极电源端子142b,下端子组14b的正极电源端子141b位于上端子组14a的负极电源端子142a的正下方,下端子组14b的负极电源端子142b位于上端子组14a的正极电源端子141a的正下方,侦测端子13位于正极电源端子141a与负极电源端子142b之间,呈对角关系的上端子组14a的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14b的电源端子相互电性连接,即呈对角关系的正极电源端子141a与正极电源端子141b电性连接、负极电源端子142a与负极电源端子142b电性连接,从而使得上端子组14a与下端子组14b呈中心对称,该中心对称的中心为图4所示两条虚线所交叉形成的O点(即,电源端子分布所界定的空间的几何中心),并且侦测端子13位于正极电源端子141a与负极电源端子142b之间,从而使得插头端14形成正反插结构,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头连接器1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座连接器2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
值得注意的是,正极电源端子141a与正极电源端子141b电性连接及负极电源端子142a与负极电源端子142b电性连接可以是通过导线1a在电源适配器处才进行电性连接的、也可以是直接在插头端14内就已电性连接好;同理侦测端子13为多个时,同样采用上述关于正、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性连接;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的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继续结合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电源端子12包括固定部121,所述固定部121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呈弹性结构的接触部122;所述电源端子12通过固定部121而固持于绝缘本体11的顶面和底面上,从而使得接触部122向外伸出并形成悬空状,接触部122通过其弯折所形成的弹性结构可与其对插的其它端子呈弹性的抵触接触,进而实现端子间的电性连接,因此通过弯折所形成的弹性结构的接触部122来实现端子间的对插电性连接,增强了端子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结合图5所示,较佳者,所述接触部122具有开口123,所述开口将所述接触部122均分为两呈弹性结构的接触片124,从而形成叉片结构,同时也形成了多个接触点,大大的提升了端子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继续结合图6所示,较佳者,所述侦测端子13包括固持部131,所述固持部131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呈弹性结构的连接部132;所述侦测端子13通过固持部131而固持于绝缘本体11的侧面上,从而使得连接部132向外伸出并形成悬空状,连接部132通过其弯折所形成的弹性结构可与其对插的端子呈弹性的抵触接触,进而实现端子间的电性连接,因此通过弯折所形成的弹性结构的连接部132来实现端子间的对插电性连接,增强了端子间电性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结合图1及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用于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的插头连接器1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座连接器2包括绝缘基座21,所述绝缘基座21上凸出一舌板22,另,为了使得插座连接器1具有更好防护性能和便于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的板体200上,本领域常用的技术手段是,在绝缘基座21外包覆屏蔽壳21a,并通过屏蔽壳21a伸出的连接脚21b而固定于板体200上。
继续结合图7-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的舌板22上固持有电源端子23及侦测端24子并形成插座端25,所述电源端子23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22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25a、25b,所述侦测端子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25a、25b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25a、25b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即所述上、下端子组25a、25b均由插座端25的电源端子23组成,并且上端子组25a与下端子25b组呈中心对称,且侦测端子24设置于上、下端子组25a、25b之间,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形成正反插结构,即下端子组25b的电源端子23位于上端子组25a的电源端子23的正下方;所述插座端25的电源端子23的横截面积大于侦测端子24的横截面积,因此藉由所述插座端25的电源端子23可支持大电流传输,尤其可以支持20Amp的超大电流传输;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由于具有包括电源端子23和侦测端子24的插座端25,当需要对便携式移动设备充电时,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的插头连接器1插接于该插座连接器2中,藉由该插头连接器1的侦测端子13与插座连接器2的侦测端子24电性连接能有效的侦测出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是否完整的电性接触(结合图3所示),只有二者完整的电性接触后通过二者的电源端子12、23才能对便携式移动设备进行充电,因此藉由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的侦测端子24与电源端子23的配合确保了充电的安全性,并且本插座连接器2的电源端子23支持大电流的传输,因此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还提高了充电速度,进而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的上端子组25a、下端子组25b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头连接器1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即充电时插头连接器1可与插座连接器2进行盲插,提高了充电操作的方便性;综上可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
继续结合图9及图10所示,较佳者,所述上端子组25a及下端子组25b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25a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25b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25a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25b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继续结合图9及图10所示,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两个所述侦测端子24,所述侦测端子24呈并行且对称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22上,所述侦测端子24与所述电源端子23呈垂直设置;即电源端子23呈水平的设置,侦测端子24呈竖直的设置,为了便于布局,电源端子23设置于舌板22的顶面及底面上,侦测端子24设置于舌板22的相对侧面上,有效的利用舌板22的侧面与顶面及底面垂直的关系,自然的形成侦测端子24与电源端子23呈垂直设置的关系,设计巧妙且简单实用。
为了便于具体说明,以图7a-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为例进行说明,该实施例共有六个端子,即上、下端子组25a、25b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侦测端子组具有两个对称设置的侦测端子23,为例进行说明,并且相同结构的端子分布位置不同也采用不同的标号进行标注,具体为:
继续结合图9及图10所示,上端子组25a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的为正极电源端子251a及负极电源端子252a,下端子组25b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的为正极电源端子251b及负极电源端子252b,下端子组25b的正极电源端子251b位于上端子组25a的负极电源端子252a的正下方,下端子组25b的负极电源端子252b位于上端子组25a的正极电源端子251a的正下方;两侦测端子分别为侦测端子24a和侦测端子24b,侦测端子24a位于正极电源端子251a与负极电源端子252b之间,侦测端子24b位于负极电源端子252a与正极电源端子251b之间,侦测端子24a和侦测端子24b呈并行且对称的设置并形成两排;呈对角关系的上端子组25a的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25b的电源端子相互电性连接,即呈对角关系的正极电源端子251a与正极电源端子251b电性连接、负极电源端子252a与负极电源端子252b电性连接;并且侦测端子24a和侦测端子24b呈并行且对称的设置并形成两排,即侦测端子24a和侦测端子24b正对设置在相对的两侧上,从而使得上端子组25a与下端子组25b呈中心对称、侦测端子组内侦测端子呈中心对称,该中心对称的中心为图10所示三条虚线所交叉形成的O点(即,电源端子及侦测端子分布所界定的空间的几何中心),从而使得插座端25形成正反插结构,当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插接时,各自的对称中心O重叠,从而才能进行匹配和实现正反插,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插座连接器2插接与其匹配的插头连接器1时,无论是正面插入还是反面插入均能有效的实现二者的电性连通。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正极电源端子251a与正极电源端子251b电性连接及负极电源端子252a与负极电源端子252b电性连接可以是通过导线在便携式移动设备内才进行电性连接的、也可以是直接在插座端25内就已电性连接好;同理侦测端子24为多个时,同样采用上述关于正、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的方式进行电性连接;采用上述何种方式的电性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因此不再详细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连接器的电源端子按照极性分类,均分为正极电源端子和负极电源端子,并且每个连接器都具有正极电源端子和负极电源端子,其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结合图1-图10所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100具有上述的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组合进行充电时,充电快速、安全且方便,使用范围广且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较佳者,所述插头连接器1及插座连接器2的电源端子的横截面积均大于其侦测端子的横截面积,因此藉由插头连接器1的电源端子12与插座连接器2的电源端子23电性连接支持大电流传输,尤其可以支持20Amp的超大电流传输,有效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
继续承接上文,本实用新型上述所举实施例中的插头连接器1与插头连接器2插接组合形成的连接器组合100的结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从图11可知,插头连接器1正向插入插座连接器2中后,具有如下匹配关系:插头连接器1上排的正极电源端子141a与插座连接器2上排的正极电源端子251a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上排的负极电源端子142a与插座连接器2上排的负极电源端子252a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下排的正极电源端子141b与插座连接器2下排的正极电源端子251b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下排的负极电源端子142b与插座连接器2下排的负极电源端子252b接触实现电性连接,插头连接器1的侦测端子13与插座连接器2左侧的侦测端子24a接触实现电性,从而完成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的插接,值得注意的是,此时正向插入时,插座连接器2的侦测端子24b未与插头连接器1的任何端子接触;当反向插入时,该侦测端子24b与插头连接器1的侦测端子13接触实现电性,此时侦测端子24a不于插头连接器1的任何端子接触;当插头连接器1的侦测端子设置的数量与插座连接器2的侦测端子相对应时,二者插接是所有的侦测端子均对应接触实现电性连接,选择何种对应方式的侦测端子,本领域技术上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作出选择,故不再此详细说明;反之亦然,结合上述正向插入的描述可知,当插头连接器1反向插入插座连接器2中,由于插头连接器1和插座连接器2的端子都呈正反插结构,且插接后二者的对称中心O相互重叠,因此插头连接器1反向插入插座连接器2中时,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2达到与正向插入一样的效果,故不在此详细说明。
继续结合图1-图11所示,上述所举实施例,仅以插头连接器1具有四个电源端子12和一个侦测端子13、插座连接器2具有四个电源端子23和两个侦测端子24为例进行了说明;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具有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如插头连接器1设置为具有四个电源端子和两个侦测端子、插座连接器2设置为具有四个电源端子23和一个侦测端子24、或插头连接器1设置为具有八个电源端子和两个侦测端子、插座连接器2设置为具有八个电源端子23和一个侦测端子24、或插头连接器1设置为具有八个电源端子和一个侦测端子、插座连接器2设置为具有八个电源端子23和两个侦测端子24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无需任何创造性的劳动即可选择所需的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的数量,因此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另,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的工作原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再作详细的说明。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对便携式移动设备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固持有电源端子和侦测端子并形成插头端,所述电源端子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所述侦测端子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并弯折形成呈弹性结构的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将所述接触部均分为两呈弹性结构的接触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组及下端子组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一个所述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垂直设置。
6.一种插座连接器,用于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的插头连接器插接实现充电,所述插座连接器包括绝缘基座,所述绝缘基座上凸出一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上固持有电源端子及侦测端子并形成插座端,所述电源端子呈并行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上并形成呈中心对称的上、下端子组,所述侦测端子设置于所述上、下端子组之间并形成侦测端子组,所述上端子组、下端子组及侦测端子组形成正反插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组及下端子组至少均具有一个正极电源端子和一个负极电源端子,所述上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正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所述上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与下端子组的负极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侦测端子组至少具有两个所述侦测端子,所述侦测端子呈并行且对称的两排固持于所述舌板上,所述侦测端子与所述电源端子呈垂直设置。
9.一种连接器组合,包括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与电源适配器电性连接,所述插座连接器固装于便携式移动设备中,所述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插接实现充电,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所述插座连接器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所述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插座端呈插接连接,插接时所述插头连接器的侦测端子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电性连接、所述插头端的电源端子与所述插座端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子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侦测端子的横截面积,藉由所述插头连接器的电源端子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电源端子电性连接支持大电流传输。
CN201520257929.2U 2015-04-24 2015-04-24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86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7929.2U CN204668625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7929.2U CN204668625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8625U true CN204668625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5792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8625U (zh) 2015-04-24 2015-04-24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862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95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建德市风顺车辆部件厂 电动车用双向可插式充电插座
CN11225904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板、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824862A (zh) * 2021-01-2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相关产品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99795A (zh) * 2016-08-11 2017-01-04 建德市风顺车辆部件厂 电动车用双向可插式充电插座
CN112259040A (zh) * 2019-07-02 2021-01-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转接板、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N114824862A (zh) * 2021-01-21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相关产品
CN114824862B (zh) * 2021-01-21 2023-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母端连接器、公端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相关产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289773U (zh) 大电流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201508951U (zh) 一种接驳型插座
CN204558832U (zh) 插接头和连接器
CN203056606U (zh) 一种充放电装置及终端
CN204668625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3850553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5161938B (zh) 插头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
CN103427189A (zh) 插座连接器
CN104821468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104201737A (zh) 便携式电子设备快速充电连接线及快速充电方法
CN206148684U (zh) 一种插座
CN202260044U (zh) 一种分线转接头
CN20437603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5212053U (zh) 一种可360°旋转的自由组合插座
CN203883260U (zh) 一种两侧有触点的充电插座
CN204167611U (zh) 大电流充电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其组合
CN103515814A (zh) 转接器
CN104518319A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连接器组合
CN203562542U (zh) 一种插头、一种插座及一种连接系统
CN205039370U (zh) 插头以及与之配合的插座
US2011026934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upl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o A Charging/Data Pod
CN102570221A (zh) 一种组合式插头插座结构
CN204905540U (zh) 电源连接器
CN203839625U (zh) 一种开关前置的电源插排
JP3188355U (ja) Usb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