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66114U -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66114U
CN204666114U CN201520383768.1U CN201520383768U CN204666114U CN 204666114 U CN204666114 U CN 204666114U CN 201520383768 U CN201520383768 U CN 201520383768U CN 204666114 U CN204666114 U CN 2046661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chcase
many
calibration
upper slide
contiguous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8376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伟中
雷振鹏
雷振华
利云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llion Wat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illion Wat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illion Wat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illion Watch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8376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661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661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6611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下滑板、表壳固定座、上滑板以及分度检测组件。分度检测组件包括调度盘、对正盘以及用于使调度盘绕对正盘的轴线旋转的调试组件。对正盘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多条对正刻度线沿对正盘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调度盘的顶端面形成有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上滑板上形成有与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分别匹配的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和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对正盘的圆心。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得到的表壳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的检测值更精确,检测的效率更高,且能够得到具体的偏差值。

Description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表壳通常是指手表主体的外壳部件,其作用是包容并保护手表的内在部件。部分表壳在其表面丝印或镭雕有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表壳装配后,表壳上的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可能与手表机芯指针指定的刻度之间存在误差。
目前,现有的表壳装配工艺中,在表壳装配前需要对表壳上的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存在的误差进行判断。一般的判断方式为抽取部分表壳样品和表盘进行结合,在两者装配后,通过直接目测进行观测和判断,但是,现有的判断方式,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使得判断结果不够精确,并且难以得出产品的具体差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表壳分度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表壳上的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的检测不够精确,且难以得出产品的具体差值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下滑板,所述下滑板滑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一表壳固定座,用于在其顶部水平放置待检测表壳,所述表壳固定座固设在所述下滑板上;
一上滑板,设置在所述下滑板上方并能够上下相对移动,所述上滑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孔;以及
一分度检测组件,用于测量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所述分度检测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调度盘、一个固设在所述调度盘内的圆形的对正盘以及用于使所述调度盘绕所述对正盘的轴线旋转的调试组件;
所述对正盘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多条所述对正刻度线沿所述对正盘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所述调度盘的顶端面边缘上沿其周向间隔形成有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所述上滑板的顶面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形成有与多条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分别匹配的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多条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所述对正盘的圆心。
进一步地,所述调试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调度盘外侧并与其固定的传动齿圈以及通过一销轴设置在所述上滑板内并与所述传动齿圈啮齿配合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滑板的侧壁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在第一方向上固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杆,各所述第一导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下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所述底座上在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固设有一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杆,所述上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表壳分度检测装置还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板一侧的摆杆,所述摆杆上开设有行程槽,所述上滑板的侧壁上形成有滑设在所述行程槽内的凸柱。
进一步地,所述下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柱,所述上滑板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导柱分别对应的若干个导孔,若干个所述导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周,各所述导孔内均固定有在该上滑板向下移动时供各所述导柱穿入的导套。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的中部套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套的底端面抵接以限制所述上滑板最大下移高度的高度限位环。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下滑板的侧壁抵接以使各所述导柱和各所述导套对齐的若干个限位销,若干个所述限位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所述下滑板上设置有一个微调座,所述微调座包括一个与所述下滑板固定连接的下板和一个上板,所述表壳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上板的顶面,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微调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微调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板具有分别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槽和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容槽,所述下板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容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容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下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容槽连通的第一调节孔和与所述第二容槽连通的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微调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调节螺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槽内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螺纹连接,其外端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部固设在所述上板内,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微调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调节螺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槽内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螺纹连接,其外端由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部固设在所述上板内,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部的断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部的断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表壳固定座的顶端面上形成有多条预定位刻度线,该预定位刻度线沿所述表壳固定座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采用对正盘进行观测,对正盘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通过调试组件使对正盘旋转,在对正刻度线与待检测表壳的刻度对齐时,由调度盘上的第一角度刻度线与上滑板上的第二角度刻度线比对后得出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的偏差值,以判断待检测表壳是否合格。这样,得到的表壳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的检测值更精确,检测的效率更高,且能够得到具体的偏差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I-I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滑板和分度检测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的立体示意图三;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调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微调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9为图8中II-II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III-III面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下滑板2、表壳固定座3、上滑板4以及分度检测组件5。下滑板2滑设在底座1的顶面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D1移动,表壳固定座3固设在下滑板2上,该表壳固定座3的顶部能来水平放置待检测表壳(图未示出)。上滑板4设置在下滑板2上方并能够上下相对移动,上滑板4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孔41。分度检测组件5用于测量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分度检测组件5包括一个设置在安装孔41内的调度盘51、一个固设在调度盘51内的圆形的对正盘52以及用于使调度盘51绕对正盘52的轴线旋转的调试组件53。对正盘52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52a,多条对正刻度线52a沿对正盘52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调度盘51的顶端面边缘上沿其周向间隔形成有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上滑板4的顶面在安装孔41的边缘上形成有与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分别匹配的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4a,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和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4a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对正盘52的圆心。
上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100,采用对正盘52进行观测,对正盘52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52a,通过调试组件53使对正盘52旋转,在对正刻度线52a与待检测表壳的刻度对齐时,由调度盘51上的第一角度刻度线51a与上滑板4上的第二角度刻度线4a比对后得出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的偏差值,以判断待检测表壳是否合格。这样,得到的表壳刻度线或分度指示线的检测值更精确,检测的效率更高,且能够得到具体的偏差值。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表壳分度检测装置100,包括底座1、下滑板2、表壳固定座3、上滑板4以及分度检测组件5。
底座1,可用于安装下滑板2、表壳固定座3、上滑板4,从图1可以看出,其大致为长方形板体,长宽分别为250mmX150mm。底座1具有一个长度方向(图示为第一方向D1,以下均统称为第一方向D1)和一个宽度方向(图示为第二方向D2,以下均统称为第二方向D2)。
下滑板2,滑设在底座1的顶面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D1移动。参见图1、图3、图5和图6,底座1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第一连接块11和一个第二连接块12,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形状基本相同,均为长方体形,两个连接块的延伸方向分别与第二方向D2平行,并且,两个连接块在第一方向D1上并排且间隔设置。在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一导杆13(当然,第一导杆13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两条第一导杆13均沿第一方向D1延伸,在第二方向D2上并排且相间设置,下滑板2滑动设置在第一导杆13上,并能在第一导杆13的引导下在第一方向D1上往复移动。下滑板2的相对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推动手柄21,以便手持后推动下滑板2移动。
当然,还可以通过在底板上设置若干条导轨,各条导轨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方向D1平行,下滑板2的底面上开设有与导轨配合滑动的滑槽,通过导轨使下滑板2进行移动。
表壳固定座3,可拆卸地安装在下滑板2上并能随下滑板2一同移动,能够在其顶部水平放置待检测表壳并将该待检测表壳进行固定。参见图1、图3和图5,表壳固定座3的顶部具有与待检测表壳相匹配的形状,可根据不同型号的待检测表壳进行更换不同尺寸表壳固定座3使之与待检测表壳相匹配。表壳固定座3顶部的横截面大致为圆环形,其顶端面上形成有多条预定位刻度线3a,该预定位刻度线3a沿表壳固定座3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并且多条预定位刻度线3a相对表壳固定座3顶部的圆心呈放射状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当表壳固定座3顶部中心与对正盘52的圆心重合时,多条预定位刻度线3a与多条对正刻度线52a一一对应对齐设置。在更换表壳固定座3后,需要先将新安装的表壳固定座3随下滑板2移动至对正盘52,通过调整表壳固定座3使两者的刻度线一一对齐,这样,在检测待检测表壳时,将各待检测表壳位置逐一送入对正盘52时并能与对正盘52同轴设置,以提高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的测量精度。
上滑板4,设置在下滑板2上方并能够上下相对移动,上滑板4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孔41。参见图1、图3、图5和图6,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一个立板14,立板14位于第二连接块12远离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在立板14的顶部设置有一个第三连接块15,并通过一个顶板16固定安装在立板14上。第三连接块15的形状与第一连接块11和第二连接块12基本相同,第三连接块15位于第二连接块12的正上方,两者平行设置,在第三连接块15与第二连接块12之间设置有两条第二导杆17,两条第二导杆17均呈铅垂设置,在第二方向D2上并排且相间设置,上滑板4滑动设置在第二导杆17上,并能在第二导杆17的引导下上下相对移动。
当然,还可以通过在立板14上设置若干条导轨,各条导轨均呈铅垂设置,上滑板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导轨配合滑动的滑槽,通过导轨使上滑板4进行移动。
分度检测组件5,用于测量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参见图1至图5,分度检测组件5安装在上滑板4内并能够随上滑板4一同上下移动。分度检测组件5包括一个调度盘51、一个对正盘52以及调试组件53。
调度盘51,可旋转地安装在上滑板4的安装孔41内,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其大致成圆筒形,顶端具有一圈凸缘511,凸缘511表面边缘上沿其周向间隔形成有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上滑板4的顶面在安装孔41的边缘上形成有与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分别匹配的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4a。调度盘51位于初始位时,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与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4a一一对应对齐设置。
对正盘52,大致为圆盘形,其材料具有透明的特性,如采用石英体材料制成。对正盘52固定安装在调度盘51内,并能随调度盘51一同转动。对正盘52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52a,多条对正刻度线52a沿对正盘52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且多条对正刻度线52a相对对正盘52的圆心呈放射状分布。需要说明的是,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51a和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4a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对正盘52的圆心,并且,在下滑板2移动至上滑板4下方时,表壳固定座3的顶部中心与对正盘52的圆心基本重合。
调试组件53,用于使调度盘51绕对正盘52的轴线旋转,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其包括传动齿圈531、转动齿轮532和一对轴承组,传动齿圈531固定安装在调度盘51的外周上,轴承组包括分别位抵接在传动齿圈531顶面的上轴承533和抵接在传动齿圈531底面的下轴承534。转动齿轮532通过一销轴535旋转安装在上滑板4内并位于传动齿圈531的一侧,转动齿轮532与传动齿圈531啮齿配合,转动齿轮532至少部分位于上滑板4的侧壁外侧,以用于人手对其进行拨动。
为了便于操控上滑板的移动,在立板14与上滑板4之间安装有一个摆杆6,摆杆6的一端铰接在立板14的一侧,另一端形成自由端用于手持。摆杆6上开设有行程槽61,上滑板4的侧壁上形成有滑设在行程槽61内的一个凸柱42,这样,在下压摆杆6时,通过行程槽61与凸柱42的配合使上滑板4向下移动,并在上拉摆杆6时使上滑板4向上复位。
为了实现上滑板4的自动复位,顶板16与上滑板4之间设置有一个弹性元件18,该弹性元件18的顶端固定安装在顶板16的顶面上,另一端穿过该上滑板4并与一个插杆19固定连接,弹性元件18可以是拉簧。这样,在下压力消除后,下移的上滑板4由弹簧的拉力向上移动复位,并且在未施加下压力的情况下,上滑板4的位置能够保持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在下滑板2上安装有四个导柱22。上滑板4开设有与每个导柱22分别对应的四个导孔43,四个导孔43设置在安装孔41的外周,每个导孔43内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导套44,在上滑板4上下移动时,各导柱22与对应的各导套44配合滑动。这样,每次下移上滑板4进行检测时,下滑板2的位置保持唯一,即表壳固定座3的顶部中心与对正盘52的圆心基本重合,使待检测表壳的中心对正盘52的圆心基本对齐,且上滑板4相对下滑板2移动更加稳定,进而保证每次测得的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的测量精度。
为了避免检测时对正盘52与待检测表壳相接触,导柱22的中部套设有限制上滑板4最大下移高度的高度限位环23,高度限位环2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导柱22上,其安装的高度并能够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上滑板4下移至最大下移高度时,高度限位环23的顶面与导套44的底端面抵接,使得上滑板4停止下移,并在对正盘52与待检测表壳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避免因对正盘52与待检测表壳接触而导致对正盘52被磨花和损坏。
为了提高检测效率,底座1上固定有两个限位销10(当然,限位销10的数量和位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限位销10设置在第二连接块12靠近第一连接块11的一侧,当下滑板2移动至第二连接块12时与下滑板2的侧壁抵接,进行初次定位,下滑板2上的导柱22与上滑板4上的导套44的轴线基本重合,这样,在上滑板4下移进行检测时,便于导柱22快速对与导套44,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3及图5至图10,下滑板2上设置有一个微调座7,用于使该表壳固定座3在第一方向D1和第二方向D2相对该下滑板2移动。微调座7包括一个与下滑板2固定连接的下板71和一个上板72,表壳固定座3固定在上板72的顶面,下板71与上板72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上板72在第一方向D1上移动的第一微调结构73以及用于驱动上板72在第二方向D2上移动的第二微调结构74。
下板71具有分别朝第一方向D1延伸的第一容槽711和朝第二方向D2延伸的第二容槽712,从图3、图9和图10可以看出,第一容槽711、第二容槽712的剖面大致为圆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下板71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与第一容槽711连通的第一开口713和与第二容槽712连通的第二开口714,下板71的顶面上开设有分别与第一容槽711连通的第一调节孔715和与第二容槽712连通的第二调节孔716。
第一微调结构73,从图3、图7至图9可以看出,其包括一个第一连接件731、一个第一调节螺栓732和一个第一滑动件733。第一滑动件733滑动设置在第一容槽711内,其截面形成与第一容槽711的剖面形状相匹配,大致为圆柱体,第一滑动件733的外端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第一调节螺栓732的内端部表面形成有与第一滑动件733的内螺纹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其外端由第一开口713伸出,以供人手拧动。在该第一开口713安装有一个固定圈75,固定圈75旋转安装第一调节螺栓732,并能在第一调节螺栓732转动限制第一调节螺栓732在其轴线上的移动。第一连接件73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7311和下部7312,上部7311的直径大于下部7312,第一连接件731的上部7311大致为球体形,通过固定圈75固定安装在上板72内;第一连接件731的下部7312为圆柱形,其穿过第一调节孔715并与第一滑动件733固定连接,下部7312的断面尺寸小于第一调节孔715的孔径,从而使下部7312的外周表面与第一调节孔715的内壁直径形成有移动间隙L。在拧动第一调节螺栓732时,驱动第一滑动件733在第一容槽711内移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接件731在第一调节孔715内移动,并使上板72在第一方向D1上进行移动,以对固定在上板72顶面的表壳固定座3的位置进行调整。
第二微调结构74与第一微调结构73的结构相同,从图7、图8和图10可以看出,第二微调结构74包括第二连接件741、第二调节螺栓742和滑动设置在第二容槽712内的第二滑动件743,第二调节螺栓742的内端与第二滑动件743螺纹连接,其外端由第二开口714伸出,第二连接件741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7411和下部7412,第二连接件741的上部7411固设在上板72内,其下部7412穿过第二调节孔716并与第二滑动件743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741下部7412的断面尺寸小于第二调节孔716的孔径,从而使其下部7412的外周表面与第二调节孔716的内壁直径形成有移动间隙L。第二连接件741和第二调节螺栓742的安装方式分别与第一连接件731和第一调节螺栓732相同,以下不在赘述。在拧动第二调节螺栓742时,第二滑动件743在第二容槽712内移动,进而带动第二连接件741在第二调节孔716内移动,并使上板72在第二方向D2上进行移动,以对固定在上板72顶面的表壳固定座3的位置进行调整。
以下结合附图1至图10对表壳分度检测过程作详细说明:
A1、在表壳固定座3上放置待检测表壳;
A2、沿第一方向D1推动下滑板2,以将待检测表壳送至对正盘52的正下方;
A3、下压摆杆6使上滑板4向下移动;
A4、拨动转动齿轮532使对正盘52和调度盘51转动,同时透过对正盘52进行观测,直到对正刻度线52a与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对齐为止;
A5、通过调度盘51上的第一角度刻度线51a与上滑板4上的第二角度刻度线4a进行比对,得出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的偏差值,以判断待检测表壳是否合格。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
一下滑板,所述下滑板滑设在所述底座的顶面上且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一表壳固定座,用于在其顶部水平放置待检测表壳,所述表壳固定座固设在所述下滑板上;
一上滑板,设置在所述下滑板上方并能够上下相对移动,所述上滑板的顶面开设有一安装孔;以及
一分度检测组件,用于测量待检测表壳的刻度线及分度指示线,所述分度检测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的调度盘、一个固设在所述调度盘内的圆形的对正盘以及用于使所述调度盘绕所述对正盘的轴线旋转的调试组件;
所述对正盘上形成有多条对正刻度线,多条所述对正刻度线沿所述对正盘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所述调度盘的顶端面边缘上沿其周向间隔形成有多条第一角度刻度线,所述上滑板的顶面在所述安装孔的边缘上形成有与多条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分别匹配的多条第二角度刻度线,多条所述第一角度刻度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角度刻度线的延长线分别相交于所述对正盘的圆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试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调度盘外侧并与其固定的传动齿圈以及通过一销轴设置在所述上滑板内并与所述传动齿圈啮齿配合的转动齿轮,所述转动齿轮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上滑板的侧壁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在第一方向上固设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第一导杆,各所述第一导杆均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下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杆上;所述底座上在所述第二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固设有一立板,所述立板的顶部固设有一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二连接块之间设置有若干条第二导杆,所述上滑板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分度检测装置还包括一端铰接在所述立板一侧的摆杆,所述摆杆上开设有行程槽,所述上滑板的侧壁上形成有滑设在所述行程槽内的凸柱。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滑板上设置有若干个导柱,所述上滑板开设有与若干个所述导柱分别对应的若干个导孔,若干个所述导孔设置在所述安装孔的外周,各所述导孔内均固定有在该上滑板向下移动时供各所述导柱穿入的导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柱的中部套设有用于与所述导套的底端面抵接以限制所述上滑板最大下移高度的高度限位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用于与所述下滑板的侧壁抵接以使各所述导柱和各所述导套对齐的若干个限位销,若干个所述限位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顶面具有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一第二方向;所述下滑板上设置有一个微调座,所述微调座包括一个与所述下滑板固定连接的下板和一个上板,所述表壳固定座固定在所述上板的顶面,所述下板与所述上板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上板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第一微调结构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上板在第二方向上移动的第二微调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板具有分别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容槽和朝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容槽,所述下板的侧壁上形成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容槽连通的第一开口和与所述第二容槽连通的第二开口,所述下板的顶面上开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一容槽连通的第一调节孔和与所述第二容槽连通的第二调节孔;
所述第一微调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一调节螺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容槽内的第一滑动件,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的内端与所述第一滑动件螺纹连接,其外端由所述第一开口伸出,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部固设在所述上板内,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一调节孔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微调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第二调节螺栓和滑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槽内的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的内端与所述第二滑动件螺纹连接,其外端由所述第二开口伸出,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上部和下部,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上部固设在所述上板内,其下部穿过所述第二调节孔并与所述第二滑动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下部的断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调节孔的孔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部的断面尺寸小于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孔径。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表壳分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壳固定座的顶端面上形成有多条预定位刻度线,该预定位刻度线沿所述表壳固定座的整个圆向间隔布置。
CN201520383768.1U 2015-06-04 2015-06-04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61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3768.1U CN204666114U (zh) 2015-06-04 2015-06-04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83768.1U CN204666114U (zh) 2015-06-04 2015-06-04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66114U true CN204666114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3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8376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66114U (zh) 2015-06-04 2015-06-04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661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9028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亿科钟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89028A (zh) * 2015-06-04 2017-01-04 亿科钟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9703B (zh) 端面对盲孔轴线垂直度测量器
CN204666114U (zh)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CN109060563A (zh) 一种头盔耐穿透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4759047U (zh) 微调座和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CN103267470B (zh) 一种滚针轴承保持架窗孔倾斜度间接测量装置
CN204666081U (zh) 分度检测板和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CN201680809U (zh) 一种用于转轴键槽对称度的测量装置
CN203011322U (zh) 活塞轴线对环槽外圆圆柱度测量台
CN101520299B (zh) 微型轴承高度检测仪
CN203100668U (zh) 气缸盖喷油器安装孔对喷油头安装孔同轴度量具
CN205279967U (zh) 一种用于球笼保持架外形检测的测量装置
CN102338627A (zh) 大型轴承高度和套圈高度及变动量测量仪
CN103471754A (zh) 精密管件双向插拔力自动检测机
CN203534749U (zh) 精密管件双向插拔力自动检测机
CN202066491U (zh) 大型轴承高度和套圈高度及变动量测量仪
CN205027273U (zh) 用于对卷制轴承外径检测的试验机
CN208366746U (zh) 一种头盔耐穿透性能测试装置
CN203672465U (zh) 一种具有计量装置的圆桶投料车
CN201053944Y (zh) 超微粉体滑角自动测量仪
CN202357042U (zh) 用于圆弧砂轮修整器的快速r调节装置
CN201993095U (zh) 一种可调式内弧面径向尺寸测量夹具
CN204831542U (zh) 实验室用检验lcd来料光亮度的装置
CN202836920U (zh) 光学检验台车
CN203069085U (zh) 一种轴承密封槽位置的测量装置
CN106289028A (zh) 表壳分度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906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