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9512U -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9512U
CN204659512U CN201520344796.2U CN201520344796U CN204659512U CN 204659512 U CN204659512 U CN 204659512U CN 201520344796 U CN201520344796 U CN 201520344796U CN 204659512 U CN204659512 U CN 2046595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idepiece
flaps
pillow
neck br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4479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ao Feng Fixed Neck Care Pillo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34479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95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95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95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包括托枕本体、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固定本体,托枕本体包括中间的定位部及设置在其两侧的侧部护翼,定位部及两个侧部护翼之间通过包装面料缝制无缝相连成三段式护颈托枕一体结构;定位部与固定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与固定本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上设置的固定结构还能够相互连接固定;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连接固定后,定位部及两个侧部护翼将整体包裹颈部,脉搏监测装置同时监控人体脉搏状况,包裹颈部的托枕本体通过第一固定单元将头部定位于座椅靠背上。本实用新型融合了U型枕和颈托的优点,解决人们在交通工具座椅上休息身体不受控倾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工具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背景技术
目前,当人们在乘坐飞机、高铁、长途大巴、小型客车等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由于旅途劳累,不免会在座椅上打盹或睡觉,头部和身体会不受控地向前方或左右倾斜,不仅会造成颈部不适,还会影响到旁边的乘客。为了克服这个问题,不少乘客都自带U型枕乘机、乘车。由于一般U型枕体积较大,携带不便,且因为无法固定在座椅上,使用中仍然存在乘客身体有一定幅度的倾斜等问题。
由于在用的客机、高铁、客车的座椅已经安装定型,将任何成型的U型枕、护颈托固定在座椅上,都会对乘客正常使用座椅造成影响。这些因素决定了必须寻求一种基于现有交通工具座椅现状,且不会对乘客使用造成不便的技术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巧妙、结构简单、提高乘坐舒适体验的固定式护颈托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包括托枕本体、固定在座椅靠背或座套上的固定本体,其中,托枕本体包括中间的定位部及设置在其两侧的侧部护翼,定位部与固定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与固定本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上设置的固定结构还能够相互连接固定;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连接固定后,定位部及两个侧部护翼将整体包裹颈部,包裹颈部的托枕本体通过第一固定单元将头部定位于座椅靠背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本体套装在座椅靠背上,其位于座椅靠背的背部的方位上设置有置物袋。
进一步,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不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固定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定位部及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之间通过包装面料缝制无缝相连成三段式护颈托枕一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托枕本体两个侧部护翼的内衬型板采用的是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度的记忆材料,乘客使用时,两个侧部护翼会自动呈现出一定弧线,接触颈部的一侧用透气面料包裹着海绵,厚度为2-5CM。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均为尼龙搭扣。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均设置有一定的高度调节,使护颈托枕有2-8cm左右的上下提调节余量,以适应乘客身高的多样性。
进一步,所述托枕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粘贴结构的一次性无纺布衬里。
进一步,所述侧部护翼的外端部设置有粘扣和粘条,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上的粘扣和粘条相互交错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座椅靠背上设置三段式护颈托枕,融合了U型枕和颈托的优点,设计巧妙,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各种款式的椅背,不会影响乘客正常使用座椅,可彻底解决人们乘坐交通工具长途旅行时在座椅上休息身体不受控倾斜的问题,给人们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固定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的示意图;
图2是托枕本体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托枕本体在拉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固定本体设置在交通工具座椅上的示意图;
图中各部件标记如下:1、座椅靠背,2、侧部护翼,3、定位部,4、固定本体,5、侧边粘条,6、粘扣,8、粘条,9、托枕本体,10、第一固定单元,11、第二固定单元,12、无纺布衬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而是,提供这些实施例,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全面和完整,并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全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 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护颈托枕,包括托枕本体9和固定本体4,固定本体4套装固定在座椅靠背1上。
其中,托枕本体9包括中间的定位部3、以及设置在定位部3两侧的侧部护翼2,定位部3及两个侧部护翼2之间通过包装面料缝制无缝相连成一体结构的三段式护颈托枕。
定位部3与固定本体4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10,两个侧部护翼2的外端部与固定本体4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单元11,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单元10和第二固定单元11均设置为尼龙搭扣,实际使用中,可根据使用需求,将第一固定单元10和第二固定单元11设置为多种结构形式。
侧部护翼2的外端部设置有粘扣6和粘条8,两个侧部护翼2上的粘扣6和粘条8相互交错对应设置。即:左侧的侧部护翼2上的粘扣6位于下部、粘条8位于上部,左侧的侧部护翼2上的粘条8于下部、粘扣6位位于上部。这样的结构设置是为了方便于两个侧部护翼2的外端部之间的连接固定,两个侧部护翼2的外端部上的粘扣6、粘条8相互交错连接固定,即可方便的连接两个外端部。
两个侧部护翼2的外端部连接固定后,定位部3及两个侧部护翼2将整体包裹颈部,包裹颈部的托枕本体9通过第一固定单元10将头部定位于座椅靠背1上。
固定本体4的两侧均设置有侧边粘条5,两个侧部护翼2上的粘扣6均可粘接于侧边粘条5上,粘扣6和侧边粘条5形成了第二固定单元11,两个侧部护翼2不工作时通过第二固定单元11固定在固定本体4上。两个侧部护翼2固定在固定本体4上后,托枕本体9平铺在座椅靠背1上,只是在颈后部增加了约3cm的垫高软体,保持了原座椅的舒适性,对座椅的外形没有造成改变,乘客就坐时,将不影响座椅的常规正常使用。
当乘客需要休息时,可拉开两端的第二固定单元11,把两个侧部护翼2向前合拢,找到自己感到舒适的位置后,将两个侧部护翼2的外端 部上的粘扣6、粘条8相互交错连接固定。这样,固定在座椅靠背1上的三段式护颈托枕可将乘客的颈部舒适地包裹起来,乘客睡着后,即使进入无意识状态,也不会发生头部和身体前倾或向两侧倾斜的问题。固定本体4位于座椅靠背1背部的方位上设置有置物袋(图中未示),座椅后方的乘客可在置物袋中放置物品。
本实用新型在公共交通工具座椅上应用时,考虑到乘客身高的多样性,第一固定单元10、第二固定单元11在垂直方向上均设置有一定的高度调节,可使护颈托枕有5cm左右的上下提调节余量。
本实用新型在公共交通工具座椅上应用时,为保持卫生,可在托枕本体9的内侧还设置有粘贴结构的一次性无纺布衬里12,与座椅头巾同期更换。
本实用新型与安全带同时使用时,还可进一步增加对头、颈部的保护,当交通工具发生急停等突发情况,产生惯性冲击时,安全带会束缚住身体的前冲,护颈托枕由于尼龙搭扣的抗拉力,也会对头部的前冲力产生一定程度的缓冲。
本实用新型托枕本体两个侧部护翼(护颈托枕)的内衬型板采用的是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度的记忆材料,接触颈部的一侧(内侧)用透气面料包裹着海绵,厚度在2-5CM左右,托枕本体(护颈托枕)的三段护翼之间采取无缝软连接,拉直后全长控制在50CM以内,完全可以适应各种交通工具座椅的宽度。当乘客要使用护颈托枕时,只需将两侧边的尼龙搭扣撕开,两个侧部护翼会自动呈现出一定弧线,乘客可根据自己脖子的粗细,控制前端尼龙搭扣的开和尺度(调节范围在0-10CM之间),使得护颈托枕将颈部舒适地围托住。由于三段式护颈托枕两侧部护翼的上沿呈弧线状,从后颈部中段接口处出发时逐渐升高,接近端口时达到最高后渐下,但仍高于后颈部,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托住头部向前和两侧的倾斜,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

Claims (9)

1.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枕本体、固定在座椅靠背上的固定本体,其中,托枕本体包括中间的定位部及设置在其两侧的侧部护翼,定位部与固定本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与固定本体之间均设置有第二固定单元,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上设置的固定结构还能够相互连接固定;两个侧部护翼的外端部连接固定后,定位部及两个侧部护翼将整体包裹颈部,包裹颈部的托枕本体通过第一固定单元将头部定位于座椅靠背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套装在座椅靠背上,其位于座椅靠背的背部的方位上设置有置物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不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单元固定在所述固定本体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及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之间通过包装面料缝制无缝相连成三段式护颈托枕一体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枕本体两个侧部护翼的内衬型板采用的是按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的具有一定强度和韧度的记忆材料,乘客使用时,两个侧部护翼会自动呈现出一定弧线,接触颈部的一侧用透气面料包裹着海绵,厚度为2-5C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均为尼龙搭扣。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和第二固定单元在垂直方向上均设置有一定的高度调节,使护颈托枕有2-8cm左右的上下提调节余量,以适应乘客身高的多样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枕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粘贴结构的一次性无纺布衬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颈托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护翼的外端部设置有粘扣和粘条,两个所述侧部护翼上的粘扣和粘条相互交错对应设置。
CN201520344796.2U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Active CN2046595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4796.2U CN204659512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44796.2U CN204659512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9512U true CN204659512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9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44796.2U Active CN204659512U (zh) 2015-05-26 2015-05-26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951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654A (zh) * 2015-05-26 2015-08-05 郝雨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16654A (zh) * 2015-05-26 2015-08-05 郝雨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CN104816654B (zh) * 2015-05-26 2017-09-19 郝雨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61340A1 (en) Head Hammock
CN204659512U (zh)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CN104816654B (zh)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CN20678157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汽车座椅护颈枕
CN204801570U (zh) 带腿托座椅及座椅组合
CN104908621A (zh) 一种带u型护颈枕的汽车座椅
CN203506229U (zh) 多功能靠枕
CN205010045U (zh) 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汽车坐垫
CN205239235U (zh) 保暖汽车坐垫
CN205239219U (zh) 加热型汽车坐垫
CN209096548U (zh) 一种适用于交通工具的座椅套
CN202782784U (zh) 一种冬夏两用的汽车座椅靠垫
CN207028937U (zh) 一种防滑车用腰靠
CN202941716U (zh) 座椅睡眠护具
CN205239234U (zh) 可拆式保暖汽车坐垫
CN207626914U (zh) 婴儿出诊车专用防震垫
CN207311194U (zh) 一种儿童安全座椅
CN203234234U (zh) 可转化为旅行袋的睡眠支撑装置
CN205113081U (zh) 汽车座椅头枕
CN205256101U (zh) 一种车用侧向靠枕
CN204077446U (zh) 一种孕妇用汽车座椅靠背
CN210643522U (zh) 一种护颈枕
CN105438026B (zh) 电加热取暖汽车坐垫
CN202863202U (zh)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
CN207653893U (zh) 一种固定式护颈托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125

Address after: 100141, Beijing, Fengtai District Dacheng Li Xiu park, building 13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three floor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o Feng fixed neck care pillo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71 Beijing city Fengtai District West Fourth Ring Road No. 56 building room 1425 at

Patentee before: Hao 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