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5085U -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5085U
CN204655085U CN201520231888.XU CN201520231888U CN204655085U CN 204655085 U CN204655085 U CN 204655085U CN 201520231888 U CN201520231888 U CN 201520231888U CN 204655085 U CN204655085 U CN 2046550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hole
plate fixation
anterior plate
breach
an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188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姬长远
刘维霞
范明
董明明
杨志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 Tai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3188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50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50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50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所述颈椎前路钢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一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一螺钉孔内;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二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螺钉孔内。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钢板能够方便、有效的实现对颈椎椎骨的加压撑开,进而能够为植骨创造良好生长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手术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压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
背景技术
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也逐年提高,并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颈椎病的致病机理是颈椎间盘退变后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形成骨赘压迫颈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经根,由于脊髓组织内的神经细胞非常脆弱,压迫所引起的缺血缺氧等病理改变导致的神经功能丢失不可逆转。因此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应早期手术治疗解除压迫,对于症状严重的根性颈椎病也应采取积极手术治疗。
伴随着颈椎外科的发展,颈前路钢板在颈椎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目前,颈椎前路钢板已成为较广泛应用于颈椎间盘和椎体切除后重建颈椎稳定性的内固定系统,钢板伸展时起张力带作用,屈曲时起支撑作用,能以最少节段的减压和最小的活动范围的融合来尽量保证脊柱的生理活动和保证其临床效果。螺钉用于锁定钢板使之与脊柱椎体紧密结合并加强脊柱稳定性。术后有即刻稳定、促进融合、维持颈椎生理曲度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颈椎前路钢板也在不断地进展。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简称ACDF)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标准手术方法。其过程包括:查明病损颈椎骨后,经颈椎前方手术,使用撑开钉撑开病损位置上下节颈椎骨,切除病损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甚至整个狭窄节段的椎体后,于病变的上下节颈椎骨之间植入支撑骨块或椎间融合器(Cage或钛网),以维持椎间的高度和矢状序列,然后使用螺钉进行钢板内固定。所述钛网笼及cage(材料为聚醚醚酮,PEEK)因其生物相容性好,使用简便,近年来成为应用于脊柱外科的新型材料。钛网笼及cage为中空结构,其间能填充骨质并提供脊柱结构的稳定性。术中切除椎体的松质骨即可满足网笼或cage的填充。
颈椎前路内固定系统能提供手术后的即刻稳定,牢固固定植骨块,促进病变部位植骨融合,并允许病人在最少外固定或无外固定时能够早期活动。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撑开钉将上下节颈椎骨撑开,由于患者骨骼质量不同,在植骨后同样需要对植骨的上下椎骨进行加压撑开,以利于植骨的生长。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够方便医生的安装而且对植骨处上下椎骨进行加压的颈椎前路钢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颈椎前路钢板无法对上下节椎骨进行加压撑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所述颈椎前路钢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一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一螺钉孔内;
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二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螺钉孔内。
优选地,所述缺口最窄处的宽度刚好大于撑开钉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缺口最窄处的宽度小于螺钉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钉孔的缺口、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缺口位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还设有第三螺钉孔,所述第二端部还设有第四螺钉孔,所述第三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均为闭合的螺钉孔(不具有缺口的螺钉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三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分别独立的为:锁定加压螺钉孔、锁定孔或加压孔。
优选地,所述颈椎前路钢板还包括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三螺钉孔之间,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之间,所述锁定弹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锁定弹片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当螺钉与螺钉孔相配合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允许螺钉自螺钉孔退出,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将螺钉限位于螺钉孔中。
优选地,所述锁定弹片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刚板上,所述锁定弹片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螺钉孔(或第三螺钉孔)、和所述第二螺钉孔(或第四螺钉孔)的锁定翼,当所述锁定翼避开螺钉孔时,所述锁定弹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锁定翼指向锁定孔时,所述锁定弹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优选地,在所述钢板的中间部位还设有螺钉孔。
优选地,所述钢板上还设有透视窗。
优选地,所述钢板为单节或多节基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为向骨骼一侧弯曲的曲面,更加贴合实际解剖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和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相配合的螺钉。
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钢板能够方便、有效的实现对颈椎椎骨的加压撑开,进而为植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颈椎前路钢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的颈椎前路钢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颈椎前路钢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例的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1,包括第一端部11和第二端部12;所述第一端部11设有第一螺钉孔111,所述第一螺钉孔111具有一缺口1111,所述缺口1111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的边缘,所述第一螺钉孔111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1111进入所述第一螺钉孔111内;
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螺钉孔112,所述第二螺钉孔112具有一缺口1111,所述缺口1111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的边缘;所述第二螺钉孔112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1111进入所述第二螺钉孔112内。
为了能够使支撑钉杆进入螺钉孔,所述缺口1111的最窄处的宽度刚好大于撑开钉的直径。同时,为了保证螺钉不从所述缺口1111退出,所述缺口1111的最窄处的宽度小于螺钉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钉孔111的缺口1111、和所述第二螺钉孔112的缺口1111位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的同一侧。在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缺口也可以分别位于钢板的两端边缘。
如图1、2所示,所述第一端部11还设有第三螺钉孔113,所述第二端部12还设有第四螺钉孔114,所述第三螺钉孔113和所述第四螺钉孔114均为闭合的螺钉孔(不具有缺口的螺钉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钉孔111、所述第二螺钉孔112、所述第三螺钉孔113、和所述第四螺钉孔114均为锁定加压螺钉孔,如果需要,还可以通过锁定加压螺钉孔进行加压。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这些螺钉孔还可以设置为锁定孔或加压孔。
如图2所示,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还包括锁定弹片115,所述锁定弹片115位于所述第一螺钉孔111和所述第三螺钉孔113之间,所述第二螺钉孔112和所述第四螺钉孔114之间,所述锁定弹片115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锁定弹片115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当螺钉与螺钉孔相配合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115允许螺钉自螺钉孔退出,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115将螺钉限位于螺钉孔中。
所述锁定弹片115可旋转的固定于刚板上,所述锁定弹片115具有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螺钉孔111(或第三螺钉孔113)和所述第二螺钉孔112(或第四螺钉孔114)的锁定翼,当所述锁定翼避开螺钉孔时,所述锁定弹片115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锁定翼指向锁定孔时,所述锁定弹片115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为双节的,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钢板可以为单节的或三节甚至更多节的。如图2所示,在钢板的中间部位还设有螺钉孔117,可以在需要时候使用。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上还设有透视窗116,方便医生观察骨的情况,便于术中和术后的观察。所述第一端部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为向骨骼一侧弯曲的曲面,更加贴合实际解剖骨面。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上述颈椎前路钢板1和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1的螺钉孔相配合的螺钉2。
在使用过程中,首先使用撑开钉将病损部位上下节的颈椎椎骨撑开,病损位置处理完成后,将本实用新型的颈椎前路钢板1的两个缺口分别对准撑开钉的杆部,将撑开钉杆部自缺口分别嵌入第一螺钉孔111和第二螺钉孔112内,调整好颈椎前路钢板1的位置,使用螺钉2自第三螺钉孔113和第四螺钉孔114将颈椎前路钢板1固定在上下节颈椎骨上,然后撤掉撑开钉,将螺钉2旋入第一螺钉孔111和第二螺钉孔112内,完成颈椎前路钢板1的内固定。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一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一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一螺钉孔内;
所述第二端部设有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开口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边缘;所述第二螺钉孔被配置为允许撑开钉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第二螺钉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最窄处的宽度大于撑开钉的直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最窄处的宽度小于螺钉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孔的缺口、和所述第二螺钉孔的缺口位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的同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还设有第三螺钉孔,所述第二端部还设有第四螺钉孔,所述第三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均为闭合的螺钉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钉孔、所述第二螺钉孔、所述第三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分别独立的为:锁定加压螺钉孔、锁定孔或加压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还包括锁定弹片,所述锁定弹片位于所述第一螺钉孔和所述第三螺钉孔之间,所述第二螺钉孔和所述第四螺钉孔之间,所述锁定弹片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外力作用下,所述锁定弹片可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之间转换,当螺钉与螺钉孔相配合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允许螺钉自螺钉孔退出,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锁定弹片将螺钉限位于螺钉孔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钢板的中间部位还设有螺钉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上还设有透视窗。
10.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椎前路固定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颈椎前路钢板和与所述颈椎前路钢板相配合的螺钉。
CN201520231888.XU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Active CN2046550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888.XU CN204655085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1888.XU CN204655085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5085U true CN204655085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55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1888.XU Active CN204655085U (zh) 2015-04-16 2015-04-16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508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4816A (zh) * 2018-02-05 2018-07-2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颈椎前路低切迹零边距钢板
CN110368150A (zh) * 2019-08-22 2019-10-25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椎体复合性修复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94816A (zh) * 2018-02-05 2018-07-20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一种颈椎前路低切迹零边距钢板
CN110368150A (zh) * 2019-08-22 2019-10-25 上海长征医院 一种椎体复合性修复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00639U (zh) 一种复合颈椎椎骨内固定装置
EP2446843B1 (en) Interspinous spacer assembly
US20090171394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cet Joint Disease
CN203591315U (zh) 一种低切迹锁定型颈椎钛网装置
US20060247634A1 (en) Spinous Process Spacer Implant and Technique
EP1405616A1 (en) Method for correcting a deformity in the spinal column and its corresponding implant
WO2016124045A1 (zh) 记忆合金自动撑开锁定式椎间融合器及使用方法
US20070179611A1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eplacement of intervertebral discs
US10080665B2 (en) Devices and approach for prone intervertebral implant
CN101972179B (zh) 一种可调式颈椎椎间融合器
CN109350208A (zh) 一种用于椎体后方的钛合金植骨床装置
CN204655085U (zh) 一种具有加压撑开功能的颈椎前路钢板及固定系统
US10420652B2 (en) Bone scaffold improvements
CN113786234A (zh) 一种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209951366U (zh) 一种脊柱胸廓成形装置
CN205548658U (zh) 一种可拆卸式椎弓根螺钉
CN105943203B (zh) 全方位可调节椎间固定融合器
CN216021331U (zh) Acaf术使用的颈椎前路钢板、提拉器及内固定系统
CN107693169A (zh) 楔入式可调节人工椎体
US20170290615A1 (en) Surgical rod bender
CN105769314A (zh) 一种可拆卸式椎弓根螺钉
CN110338945B (zh) 计算机辅助设计个体化颈椎假体及制作方法
CN204600803U (zh) 一种寰枢椎融合的寰枢椎侧块关节融合器
CN104116579B (zh) 一种脊柱后路脊间撑开植入单元
CN203244476U (zh) 一种骨置换移植用的髋关节股骨柄假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Bin

Inventor before: Ji Changyuan

Inventor before: Liu Weixia

Inventor before: Fan Ming

Inventor before: Dong Mingm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Zhich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