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4457U -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4457U
CN204654457U CN201520227674.5U CN201520227674U CN204654457U CN 204654457 U CN204654457 U CN 204654457U CN 201520227674 U CN201520227674 U CN 201520227674U CN 204654457 U CN204654457 U CN 2046544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p
wireless power
circuit board
control circuit
receiving c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2767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邹跃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2767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44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44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44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保温杯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包括用于发送电力的杯垫和用于与显示终端通讯交互的杯体。杯垫内置有一发射线圈。杯体包括外壳和用于承装饮用水的内杯,外壳和内杯之间界定形成一容腔,容腔内设置有发热元件、接收线圈、控制电路板、测温装置以及蓝牙模块。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避免了液体流入引起漏电的现象,且通过显示终端能够实时查看到杯体内液体的温度,由显示终端使控制电路板控制发热元件发热,并设定加热的时间,以获得想要的液体温度。

Description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保温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背景技术
保温杯是需要和热饮料人们必须的工具,尤其在寒冷的冬天人饮料会给人体带来温暖的感觉。但是现在普遍使用的保温杯仅仅只能起短时间的保温作用,过了一定时间之后依然会变冷。
目前,现有的电加热杯包括杯体和封装于杯体内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插头,需要加热时,将电源插头插接电源插座,即可使得加热组件通电发热,进而对杯体内的液体进行加热。由于电源插头和导线始终位于杯体外,水溶液沿着插头和导线流入杯体内的电路板,会导致漏电,甚至烧毁加热杯。另外,现有的电加热杯无法自动显示杯内液体的温度,只能通过人为方式去感知该温度,且无法选择有效的加热时间自动加热,使用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的电加热杯存在漏电隐患,不能自动加热以及无法获得想要的饮用温度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包括用于发送电力的杯垫和用于与显示终端通讯交互的杯 体;所述杯垫内置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用于承装饮用水的内杯,所述外壳和所述内杯之间界定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
发热元件;
接收线圈,接收由所述发射线圈发出的电磁波;
控制电路板,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所述发热元件供电;
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杯中液体温度;
以及蓝牙模块,与所述显示终端通讯连接且能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并接收所述控制电路板发送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发热;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接收线圈、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测温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围设在所述内杯的底部外周,所述测温装置抵接于所述内杯的底端面上,所述接收线圈固定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测温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一隔热板,所述测温装置固设在所述隔热板的顶面中央。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线圈通过一压紧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所述压紧件的顶端抵顶于所述隔热板的底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接收线圈的中心设置有当所述杯体放置在所述杯垫上且两者规格匹配时接通该杯体内的接收线圈的磁铁,所述压紧件的顶面中央开设有连通该压紧件底面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一绝缘顶针,所述绝缘顶针与所述磁铁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板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封堵该隔热板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隙的密封环。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环上开设有若干个灯孔,每个所述灯孔处都固设有一个指示灯,各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杯垫的外周设置有控制所述发射线圈启动和断开的开关按键。
进一步地,所述发热元件为电热丝、陶瓷发热片、硅胶发热片或金属发热片。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为陶瓷外壳,所述内杯为陶瓷内杯。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采用杯垫内的发射线圈给杯体内的接收线圈发送电磁波信号,由控制电路板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发热元件供电,杯体内设置有测温装置和蓝牙模块,能够通过显示终端观测到杯体内液体的温度以及控制杯体自动加热,这样,避免了液体流入引起漏电的现象,且通过显示终端能够实时查看到杯体内液体的温度,由显示终端使控制电路板控制发热元件发热,并设定加热的时间,以获得想要的液体温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I面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100,其包括用于发送电力的杯垫20和用于与显示终端通讯交互的杯体1。杯垫20内置有一发射线圈201。杯体1包括外壳11和用于承装饮用水的内杯12,外壳11和内杯12之间界定形成一容腔13,容腔13内设置有发热元件2、接收线圈3、控制电路板4、测温装置5以及蓝牙模块(图未示出)。接收线圈3接收由发射线圈201发出的电磁波,控制电路板4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发热元件2供电。测温装置5用于检测内杯12中液体温度,蓝牙模块与显示终端通讯连接并能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显示终端(图未示出)、并接收控制电路板4发送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发热元件2发热。控制电路板4分别与发热元件2、接收线圈3、蓝牙模块和测温装置5电连接。
上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100,采用杯垫20内的发射线圈201给杯体1内的接收线圈3发送电磁波信号,由控制电路板4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发热元件2供电,杯体1内设置有测温装置5和蓝牙模块,能够通过显示终端观测到杯体1内液体的温度以及控制杯体1自动加热,这样,避免了液体流入引起漏电的现象,且通过显示终端能够实时查看到杯体1内液体的温度,由显示终端使控制电路板4控制发热元件2发热,并设定加热的时间,以获得想要的液体温度。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上”“下”与附图本身的左、右、上、下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100,包括杯垫20、杯体1和杯盖6。
杯垫20,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大致为圆形状,具有一定的厚度,参见图2和图3,杯垫20由杯垫面壳202和杯垫底壳203围合构成,在杯垫面壳202和杯垫底壳203共同界定一个内部空间,该内部空间中安装有发射线圈201和与该发射线圈201电性连接的驱动电路板204,该发射线圈201大致呈水平设置,驱动电路板204可以是现有的能够实现给发射线圈201供电的一切电路板,驱 动电路板204通过电源线205连接外部电源。杯垫20的外周安装有一个开关按键,开关按键为轻触开关,可以设置在杯垫面壳202的表面,通过该开关按键能够打开或关闭电源,从而控制发射线圈201启动和断开。在杯垫底壳203上安装有防滑脚垫,胶垫为硅胶制成。
杯体1,放置在杯垫20上时可选择对该杯体1进行充电。该杯体1由两部分组成,分别为外壳11与内杯12,外壳11与内杯12均采用陶瓷材料制成,内杯12主要用于承装饮用水,内杯12安设于外壳11内,从而使得杯体1具有双层结构,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同时还可以避免被腔室内的饮用水烫伤的可能性。通常外壳11与内杯12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得外壳11与内杯12之间具有较少的接触面积,对此内杯12内的热量难以传递至外壳11散发。外壳11和内杯12的底部之间界定形成一容腔13,在本实施例中,容腔13位于内杯12的正下方,该容腔13内由上至下顺序安装有发热元件2、测温装置5、控制电路板4、蓝牙模块和接收线圈3。
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均由漆包线绕成的单层的圆环形线圈(当然,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也可以是圆筒形或偏平的圆柱形),另外,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的匝数为5-10匝,可根据需要选择。
发热元件2,用于给内杯12中的液体加热,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元件2为陶瓷发热片,(当然发热元件2也可以是电热丝、硅胶发热片或金属发热片),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该发热元件2为圆环形形状,发热元件2围设在内杯12的底部外周表面上。
测温装置5,用于检测内杯12中液体温度,该测温装置5采用接触式测温装置5,测温装置5的温度采集部抵接于内杯12的底端面上,通过接触内杯12的表面来测得内杯12中液体的温度,避免直接与液体接触而造成水质被污染。
控制电路板4,能够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发热元件2供电,以控制发热元件2工作,该控制电路板4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具有磁电转换功能的一切电路板。参见图2和图3,控制电路板4大致呈圆环形,为与外壳11的形状相 适配,该控制电路板4上设置有一个处理器(图未示出),该处理器能够对测温装置5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该处理器可以是现有技术中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一切处理器(如型号为AM3359A或DM3730A的处理器)。
蓝牙模块,与显示终端通讯连接并能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显示终端、并接收控制电路板4发送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发热元件2发热。蓝牙接收单元的型号为CC2540,蓝牙模块设置在控制电路板4底侧表面上,使蓝牙模块远离发热元件2以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损坏。显示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安装APP插件后,能够显示以获知杯内的液体温度,并能设定所需的温度及控制杯体1的加热时间。
为避免温度过高造成控制电路板4过热损坏,测温装置5与控制电路板4之间设置有一隔热板7,测温装置5固定安装在隔热板7的顶面中央。隔热板7具有防水隔热的功能,隔热板7可以是塑胶板、石棉板、真空隔热板7等。参见图2和图3,隔热板7大致为圆形,其外周设置有用于封堵该隔热板7边缘与外壳11的内壁之间间隙的密封环8,密封环8可以采用硅胶材料制成。
密封环8上开设有四个灯孔,每个灯孔处都固设有一个指示灯,各指示灯9分别与控制电路板4电连接,该指示灯9能够分别反应电源连通状态、蓝牙数据传送状态、加热状态及未加热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外壳11包括上壳11a和连接在该上壳11a底部的底盖11b,上壳11a和底盖11b配合卡接并通过螺钉、胶水进一步加强固定。接收线圈3通过一压紧件14固定在底盖11b上,压紧件14的顶端抵顶于隔热板7的底端面。控制电路板4安装在底盖11b上并位于接收线圈3的上方。在接收线圈3的中心设置有一个磁铁15,该磁铁15为永磁铁15,每款的杯垫20对应该款的杯体1,在杯垫20与杯体1接触时磁铁15能够检测两者是否匹配,当两者相匹配,即为同款时,则接通该杯体1内的接收线圈3。压紧件14的顶面中央开设有连通该压紧件14底面的通道14a,压紧件14的通道14a 内设置有一绝缘顶针16,绝缘顶针16与磁铁15之间连接有一弹簧17,通过弹簧17压住磁铁15。
杯盖6,采用陶瓷材料制成,连接在杯体1的顶部,杯盖6可以通过螺纹方式与杯体1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盖合在杯体1上,或者是一侧铰接在杯体1上。
为了使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在信号传输时两者的线圈中心相吻合,在杯垫20的杯垫面壳202表面的中间位置向内凹进,形成一用于固定杯体1的定位槽20a,定位槽20a的形状与杯体1底部的形状相适配。在杯体1放置在杯垫20上时,杯体1的底端部置入该定位槽20a内,此时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的线圈中心相吻合,这样,能够提高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的线圈中心的配合度,使杯垫20与杯体1相连时发射线圈201和接收线圈3的线圈中心同轴设置,以达到传输效率更佳的目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发送电力的杯垫和用于与显示终端通讯交互的杯体;所述杯垫内置有一发射线圈;所述杯体包括外壳和用于承装饮用水的内杯,所述外壳和所述内杯之间界定形成一容腔,所述容腔内设置有:
-发热元件;
-接收线圈,接收由所述发射线圈发出的电磁波;
-控制电路板,将该电磁波转换成电流并对所述发热元件供电;
-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内杯中液体温度;
-以及蓝牙模块,与所述显示终端通讯连接且能将检测到的温度信息发送至所述显示终端、并接收所述控制电路板发送的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发热元件发热;
所述控制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发热元件、所述接收线圈、所述蓝牙模块和所述测温装置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围设在所述内杯的底部外周,所述测温装置抵接于所述内杯的底端面上,所述接收线圈固定设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位于所述发热元件与所述接收线圈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一隔热板,所述测温装置固设在所述隔热板的顶面中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通过一压紧件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底面上,所述压紧件的顶端抵顶于所述隔热板的底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线圈的中心设置有当所述杯体放置在所述杯垫上且两者规格匹配时接通 该杯体内的接收线圈的磁铁,所述压紧件的顶面中央开设有连通该压紧件底面的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一绝缘顶针,所述绝缘顶针与所述磁铁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的外周设置有用于封堵该隔热板边缘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间隙的密封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上开设有若干个灯孔,每个所述灯孔处都固设有一个指示灯,各所述指示灯分别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垫的外周设置有控制所述发射线圈启动和断开的开关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元件为电热丝、陶瓷发热片、硅胶发热片或金属发热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陶瓷外壳,所述内杯为陶瓷内杯。
CN201520227674.5U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44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7674.5U CN204654457U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7674.5U CN204654457U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4457U true CN204654457U (zh) 2015-09-23

Family

ID=54124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27674.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54457U (zh) 2015-04-15 2015-04-15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4457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428A (zh) * 2015-11-27 2016-02-03 王剑 一种智能水杯无线供电装置
CN105841826A (zh) * 2016-04-19 2016-08-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水温监测提醒设备
CN106859313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07048922A (zh) * 2017-04-03 2017-08-18 佛山市米原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低温电热保温杯
CN108244941A (zh) * 2018-03-23 2018-07-06 深圳马克创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6428A (zh) * 2015-11-27 2016-02-03 王剑 一种智能水杯无线供电装置
CN106859313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液体加热容器、液体加热方法及装置
CN105841826A (zh) * 2016-04-19 2016-08-1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水温监测提醒设备
CN107048922A (zh) * 2017-04-03 2017-08-18 佛山市米原信息系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低温电热保温杯
CN108244941A (zh) * 2018-03-23 2018-07-06 深圳马克创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温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4457U (zh) 基于无线供电的智能保温杯
CN104687949B (zh) 智能保温杯
US20180153342A1 (en) Heated beverage receptacle
CN106569522B (zh) 一种智能电热毯
CN108291724A (zh) 用于智能下置型感应灶的支撑烹饪容器的装置
CN107811517A (zh) 温度感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202589249U (zh) 电热壶
CN101581608A (zh) 温度指示装置
CN204105610U (zh) 智能保温杯
CN203873595U (zh) 一种电饭锅
CN202959875U (zh) 一种电加热智能保温水杯
CN206261474U (zh) 温度感测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7898251A (zh) 便携式可加热真空隔热保温杯及真空隔热保温系统
CN204274010U (zh) 七彩蓝牙音乐玻璃杯
CN106618246A (zh) 一种便携式电热杯
CN207884707U (zh) 一种恒温手机壳
CN204636085U (zh) 无线供电的食品保温装置
CN204745020U (zh) 一种奶瓶
CN108420267A (zh) 一种便携式加热水杯
CN204950393U (zh) 可控制水温并能保持恒温的水杯
CN209808016U (zh) 一种新型智能车载烧水杯
CN207613576U (zh) 一种定温智能水杯
CN104949347B (zh) 一种等体温的液体加热方法
CN207023863U (zh) 智能保温杯
CN208925959U (zh) 一种无线加热杯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2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