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51258U - 交流接触器 - Google Patents

交流接触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51258U
CN204651258U CN201520402463.0U CN201520402463U CN204651258U CN 204651258 U CN204651258 U CN 204651258U CN 201520402463 U CN201520402463 U CN 201520402463U CN 204651258 U CN204651258 U CN 2046512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armature
bobbin
yoke
spring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024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立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024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512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512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512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c-Extinguishing Devices That Are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绝缘外壳、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持、动触头、静触头,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缓冲件、设置在缓冲件上的磁轭、设置磁轭上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线圈、对应线圈架正上方处设置在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的衔铁,所述的衔铁上套装有宝塔弹簧,该宝塔弹簧的下端抵触在线圈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的衔铁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方形孔,该方形孔内设置有弹簧片,所述的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对应的卡槽内构成衔铁与触头支持的卡接。本实用新型具有性能稳定、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Description

交流接触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电路通断的电力开关,具体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
背景技术
目前,交流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衔铁是由小轴穿过衔铁上的安装孔再装配到触头支持上,该小轴容易向两侧滑出,引起衔铁摆动太大,衔铁与磁轭在吸合时容易发出噪音,从而该交流接触器存在性能不稳定的缺陷,且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从而该交流接触器存在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性能稳定、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交流接触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绝缘外壳、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持、动触头、静触头,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缓冲件、设置在缓冲件上的磁轭、设置磁轭上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线圈、对应线圈架正上方处设置在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的衔铁,所述的衔铁上套装有宝塔弹簧,该宝塔弹簧的下端抵触在线圈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的衔铁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方形孔,该方形孔内设置有弹簧片,所述的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对应的卡槽内构成衔铁与触头支持的卡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交流接触器通过将磁轭设置在缓冲件上,当衔铁与磁轭在吸合时,缓冲件可减轻磁轭的振动,从而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的稳定性,且衔铁与线圈架之间设置有宝塔弹簧,该宝塔弹簧具有体积小、载荷大、变刚度的特点,相对于原有交流接触器上的螺旋弹簧,该宝塔弹簧更耐用,从而延长了该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且衔铁由弹簧片来固定,衔铁不易往两侧活动,加强了衔铁的固定,减少了衔铁与磁轭在吸合时发出的噪音,且衔铁与触头支持通过弹簧片卡接,也便于衔铁与触头支持的组装,提高了装配人员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触头系统与衔铁的组装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头系统与衔铁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10、绝缘外壳11、电磁系统20、触头系统30、灭弧装置40,所述的触头系统30包括触头支持31、动触头32、静触头33,所述的电磁系统20包括设置在底座10上的缓冲件21、设置在缓冲件21上的磁轭22、设置磁轭22上的线圈架23、设置在线圈架23上的线圈24、对应线圈架23正上方处设置在触头支持31的下端面上的衔铁25,所述的衔铁25上套装有宝塔弹簧26,该宝塔弹簧26的下端抵触在线圈架23的上端面上,所述的衔铁25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方形孔251,该方形孔251内设置有弹簧片27,所述的触头支持31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的弹簧片27的两端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311,所述的弹簧片27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对应的卡槽311内构成衔铁25与触头支持31的卡接。该交流接触器通过将磁轭设置在缓冲件上,当衔铁与磁轭在吸合时,缓冲件可减轻磁轭的振动,从而提高该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的稳定性,且衔铁与线圈架之间设置有宝塔弹簧,该宝塔弹簧具有体积小、载荷大、变刚度的特点,相对于原有交流接触器上的螺旋弹簧,该宝塔弹簧更耐用,从而延长了该交流接触器的使用寿命,且衔铁由弹簧片来固定,衔铁不易往两侧活动,加强了衔铁的固定,减少了衔铁与磁轭在吸合时发出的噪音,且衔铁与触头支持通过弹簧片卡接,也便于衔铁与触头支持的组装,提高了装配人员的工作效率。

Claims (1)

1.一种交流接触器,包括底座、绝缘外壳、电磁系统、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所述的触头系统包括触头支持、动触头、静触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系统包括设置在底座上的缓冲件、设置在缓冲件上的磁轭、设置磁轭上的线圈架、设置在线圈架上的线圈、对应线圈架正上方处设置在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的衔铁,所述的衔铁上套装有宝塔弹簧,该宝塔弹簧的下端抵触在线圈架的上端面上,所述的衔铁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方形孔,该方形孔内设置有弹簧片,所述的触头支持的下端面上对应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处均设置有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的弹簧片的两端分别卡装在相对应的卡槽内构成衔铁与触头支持的卡接。
CN201520402463.0U 2015-06-09 2015-06-09 交流接触器 Active CN2046512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463.0U CN204651258U (zh) 2015-06-09 2015-06-09 交流接触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02463.0U CN204651258U (zh) 2015-06-09 2015-06-09 交流接触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51258U true CN204651258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103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02463.0U Active CN204651258U (zh) 2015-06-09 2015-06-09 交流接触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5125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23A (zh) * 2016-04-28 2016-07-1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机械式自锁定接触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57602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609843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李蕊名 一种具有高分断能力灭弧系统
CN108962687A (zh) * 2018-09-17 2018-12-0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接触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62023A (zh) * 2016-04-28 2016-07-13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机械式自锁定接触器及其工作方法
CN106057602A (zh) * 2016-08-10 2016-10-26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6098438A (zh) * 2016-08-10 2016-11-09 李蕊名 一种具有高分断能力灭弧系统
CN106057602B (zh) * 2016-08-10 2018-05-15 李蕊名 一种提高触头分断能力的结构装置
CN106098438B (zh) * 2016-08-10 2018-05-22 李蕊名 一种具有高分断能力灭弧系统
CN108962687A (zh) * 2018-09-17 2018-12-0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接触器
CN108962687B (zh) * 2018-09-17 2024-05-07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接触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51258U (zh) 交流接触器
CN203746756U (zh) 磁保持气控型接触器
CN202585269U (zh) 一种轭铁与基座安装结构
CN203631338U (zh) 插片控制式电梯限位行程开关
CN202585272U (zh) 一种带点胶口的电磁继电器静端子
CN201594503U (zh) 一种拍合式电磁继电器的结构改良
CN102709124B (zh) 一种组合推动卡双联弹簧式磁保持继电器
CN204303696U (zh) 交流接触器
CN201868344U (zh) 一种线圈在触头上方的电磁继电器
CN201985043U (zh) 一种大电流继电器
CN205122489U (zh) 接触器底座的活动卡口安装结构
CN202084458U (zh) 一种改良的电动工具开关
CN204464181U (zh) 一种磁保持继电器
CN203584620U (zh) 一种egr阀
CN209150016U (zh) 隔磁定位式电磁构件
CN202695294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用骨架
CN201946511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基座
CN201940521U (zh) 一种限位装置
CN203288542U (zh) 一种拉簧替代动簧片的继电器结构
CN204720394U (zh) 一种稳定的大功率继电器
CN202585262U (zh) 一种电磁继电器用铁架
CN202839470U (zh) 一种电路版式小型大功率继电器
CN204303692U (zh) 小型交流接触器
CN202585260U (zh) 一种可安装挂钩的电磁继电器骨架
CN203135144U (zh) 一种带继电器的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