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45157U - 自动上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上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45157U
CN204645157U CN201520144722.4U CN201520144722U CN204645157U CN 204645157 U CN204645157 U CN 204645157U CN 201520144722 U CN201520144722 U CN 201520144722U CN 204645157 U CN204645157 U CN 204645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liquid
level
supply apparatus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4472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俊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4472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45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45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45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Control Of Non-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水领域,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水装置。该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所述水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外接自来水龙头,所述进水管依次设置有止回阀、电磁阀以及水流开关k11,所述止回阀更靠近所述水箱,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或水箱的顶部,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所述三掷开关与水流开关k11、电磁阀、第一液位开关k12串联。供水时,水流开关k11闭合,第一液位开关k12未感应到水,第一液位开关k12闭合,形成回路,电磁阀打开,进行上水,当第一液位开关k12感应到水时,第一液位开关k12断开,电磁阀关闭,停止上水。这样,改善了现有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Description

自动上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上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农村用水用户较多,而水资源较为匮乏,不少农村已经间歇性供水。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农村用户一般会用水箱来蓄水。但是,由于供水时间不太稳定(比如有时候是上午,有时候是下午),为了不错过供水,需要专人定点看护。而即使有人看守,看守的人稍不留神,就忘了放水(导致无水可用)或者没及时关闭开关(导致水溢出水箱)。这样,现有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水装置,旨在改善现有方式浪费人力,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上水装置,所述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
所述水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外接自来水龙头,所述进水管依次设置有止回阀、电磁阀以及水流开关k11,所述止回阀更靠近所述水箱,
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或水箱的顶部,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所述三掷开关与水流开关k11、电磁阀、第一液位开关k12串联形成回路。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连接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箱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与所述电磁阀串联。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状态灯L13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二液位开关k13,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与所述第二液位状态灯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安装于第二液位点,所述第二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的安装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三液位开关k14,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与所述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安装于第三液位点,所述第三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液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四液位开关k15,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与所述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安装于第四液位点,所述第四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液位点。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并联于所述回路的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常开开关k18以及电磁线圈,所述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以及电磁线圈串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与所述开关k18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水箱侧壁靠顶端的位置并且溢流管与水箱内部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进水管接通外部的自来水龙头后,保持自来水龙头常开,接上电源并把三掷开关打到自动上水状态,供水时,水流开关k11闭合,第一液位开关k12未感应到水(水箱未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闭合,形成回路,电磁阀打开,进行上水,当第一液位开关k12感应到水(水箱已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断开,电磁阀关闭,停止上水。这样,就改善了现有方式不仅浪费人力,而且操作较为麻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液位开关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液位开关设置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电路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结构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液位开关设置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的电路图。
图中标记具体为:
水箱101、进水管102、电磁阀103、三掷开关104、止回阀105、手动阀门106、增压泵107、变压器108、排空阀110、电磁线圈111、溢流管112;
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第一液位状态灯L12、第二液位状态灯L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第四液位状态灯L15、增压泵状态指示灯L16、满液位状态灯L17;
水流开关k11、第一液位开关k12、第二液位开关k13、第三液位开关k14、第四液位开关k15、满液位开关k17、常开开关k18、常闭按钮k19。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该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101、进水管102、水流开关k11、电磁阀103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所述水箱101通过进水管102外接自来水龙头。
该进水管102依次设置有止回阀105、电磁阀103以及水流开关k 11,所述止回阀105更靠近所述水箱101。该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的顶部,具体安装时,可以使第一液位开关k12固定于水箱101的侧面。
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104,所述三掷开关104与水流开关k11、电磁阀103、第一液位开关k12串联形成回路。并且所述三掷开关104还直接与电磁阀103相连。
该自动上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进水管102接通外部的自来水龙头后,保持自来水龙头常开,接上电源201并把三掷开关104打到自动上水状态(即拨到3),当断水时,水流开关k11保持打开状态,不进行上水。供水时,水流开关k11闭合,第一液位开关k12未感应到水(水箱101未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闭合,形成回路,电磁阀103打开,进行上水,当第一液位开关k12感应到水(水箱101已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断开,电磁阀103关闭,停止上水。
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1时,进入手动上水方式,即电磁阀103打开,供水时,水流开关k 11闭合,对水箱101进行上水(不管水箱101是否已满)。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2时,进入停止上水方式,无论水箱101是否有水,是否供水,都不进行上水。
通过控制三掷开关10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控制上水与否以及如何上水,用户使用方便。
请参阅图4-6,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该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101、进水管102、水流开关k11、电磁阀103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所述水箱101通过进水管102外接自来水龙头。
该电磁阀103、所述水流开关k11均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2。所述进水管102依次设置有止回阀105、电池阀103、排空阀110、液位开关k11以及手动阀门106,所述止回阀105更靠近水箱。当停水时,可以通过排空阀110把外部空气引导进入供水管道。
该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101的内部,具体安装时,可以安装于水箱101高度的90%处,所述水箱101的外部对应位置还设置有与第一液位开关k12对应的第一液位状态灯L12。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104,该三掷开关104与水流开关k11、电磁阀103、第一液位开关k12串联形成回路。
为了便于观察工作状态及后续维护,在上述串联回路上再增加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该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与所述电磁阀103串联。
为了便于观察水箱101内的液位情况,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状态灯L13、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二液位开关k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三液位开关k14、第四液位状态灯L15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四液位开关k15。其中,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与所述第二液位状态灯L13串联,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安装于水箱内的第二液位点,所述第二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的安装位置。
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与所述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串联,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安装于第三液位点,所述第三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液位点。
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与所述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串联,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安装于第四液位点,所述第四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液位点。在此基础上,可以分别给所述第一液位状态灯L12、所述第二液位状态灯L13、所述第三液位状态灯L14、所述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串联一个分压电阻。
在水压充足时,为了监测水流是否溢出,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常开开关k18以及电磁线圈111,所述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以及电磁线圈111串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与所述开关k18并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设置于所述在第一液位状态灯L12与水箱101顶部之间。
为了缓解水流溢出,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溢流管112,该溢流管112连接于水箱101侧壁靠顶端的位置并且溢流管112与水箱内部连通。
该自动上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进水管102接通外部的自来水龙头后,保持自来水龙头常开,接上电源201并把三掷开关104打到自动上水状态(即拨到3),当断水时,水流开关k11保持打开状态,不进行上水。供水时,水流开关k11闭合,第一液位开关k12未感应到水(水箱101未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闭合,形成回路,电磁阀103打开,进行上水。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四液位点时,第四液位开关k15闭合,第四液位状态灯L15打开;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三液位点时,第三液位开关k14闭合,第三液位状态灯L14打开;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二液位点时,第二液位开关k13闭合,第二液位状态灯L13打开;当第一液位开关k12感应到水(水箱101已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断开,电磁阀103关闭,停止上水。
如果上水异常(比如第一液位开关k12损坏),当液位超过第一液位开关k12的位置到达满液位开关k17的位置,满液位开关k17闭合,常闭按钮k19,电磁线圈111充电,吸附常开开关k18,满液位状态灯L17点亮进行报警。这样,用户就可以进行相应处理。
当溢出的水排出后,满液位开关k17断开,但是,k18仍然闭合,满液位状态灯L17仍旧点亮报警,从而用户即使当时并未在场发现水满出,之后通过满液位状态灯L17也知道水曾经满过。这样,用户了解情况后,就可以按下常闭按钮k19,断开常闭按钮k19,从而满液位状态灯L17熄灭。用户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相关修护。
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1时,进入手动上水方式,即电磁阀103打开,对水箱101进行上水(不管水箱101是否已满)。进行手动上水时,可以根据第一液位状态灯L12、第二液位状态灯L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以及第四液位状态灯L15判断水箱内的液位高度,通过手动阀门106控制是否上水。
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2时,进入停止上水方式,无论水箱101是否有水,是否供水,都不进行上水。
通过控制三掷开关10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控制上水与否以及如何上水,用户使用方便。
请参阅图7-9,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自动上水装置,该装置适合当水压不够的情形。
该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101、进水管102、水流开关k11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所述水箱101通过进水管102外接自来水龙头。
所述水流开关k11设置于所述进水管102。所述进水管102依次设置有增压泵107(水压不充足时,进行泵水)、止回阀105、排空阀110、水流开关k11以及手动阀门106,所述增压泵107更靠近水箱。表示增压泵107工作状态的增压泵状态指示灯L16与增压泵107串联。当停水时,可以通过排空阀110把外部空气引导进入供水管道。通过设置止回阀105,可以防止进水管102中的水回流。当水压不够时,通过该增压泵107可以使进水管102中的水更容易进入水箱101。
为了缓解水流溢出,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溢流管112,该溢流管112连接于水箱101侧壁靠顶端的位置并且溢流管112与水箱内部连通。
该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101的内部,具体安装时,该第一液位开关k12可以安装于水箱101高度的90%处,所述水箱101的外部对应位置还设置有与第一液位开关k12对应的第一液位状态灯L12。
为了便于观察水箱101内的液位情况,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状态灯L13、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二液位开关k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三液位开关k14、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四液位开关k15。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安装于第二液位点,所述第二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安装于第三液位点,所述第三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液位点;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安装于第四液位点,所述第四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液位点。
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104,所述三掷开关104、所述水流开关k11以及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串联,第一液位开关k12与第一液位状态灯L12串联后与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并联。
所述第二液位状态灯L13与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串联后与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并联。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与第三液位开关k14串联后与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并联。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与第四液位开关k15串联后与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并联。
在水压充足时,为了监测水流是否溢出,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常开开关k18以及电磁线圈111。所述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以及电磁线圈111串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与所述开关k18并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设置于所述在第一液位状态灯L12与水箱101顶部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变压器108,所述增压泵107、增压泵状态指示灯L16、三掷开关104、所述水流开关k11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初级。第一液位开关k12、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常开开关k18、电磁线圈111,第二液位状态灯L13、第二液位开关k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第三液位开关k14、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以及第四液位开关k15均连接于变压器108次级。
为了便于观察工作状态及后续维护,在变压器次级再并联入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
该自动上水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在进水管102接通外部的自来水龙头后,保持自来水龙头常开,接上电源201并把三掷开关104打到自动上水状态(即拨到3),当断水时,水流开关k11保持打开状态,不进行上水。供水时,水流开关k11闭合,第一液位开关k12未感应到水(水箱101未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闭合,形成回路,进行上水。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四液位点时,第四液位开关k15闭合,第四液位状态灯L15打开;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三液位点时,第三液位开关k14闭合,第三液位状态灯L14打开;当水箱101内的液位上升到第二液位点时,第二液位开关k13闭合,第二液位状态灯L13打开;当第一液位开关k12感应到水(水箱101已满)时,第一液位开关k12断开,停止上水。在整个工作过程中,可以使增压泵107长期打开。
如果上水异常(比如第一液位开关k12损坏),当液位超过第一液位开关k12的位置到达满液位开关k17的位置,满液位开关k17闭合,常闭按钮k19,电磁线圈111充电,吸附常开开关k18,满液位状态灯L17点亮进行报警。这样,用户就可以进行相应处理。
当溢出的水排出后,满液位开关k17断开,但是,k18仍然闭合,满液位状态灯L17仍旧点亮报警,从而用户即使当时并未在场发现水满出,之后通过满液位状态灯L17也知道水曾经满过。这样,用户了解情况后,就可以按下常闭按钮k19,断开常闭按钮k19,从而满液位状态灯L17熄灭。用户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也可以进行相关修护。
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1时,进入手动上水方式,对水箱101进行上水(不管水箱101是否已满)。进行手动上水时,可以根据第一液位状态灯L12、第二液位状态灯L13、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以及第四液位状态灯L15判断水箱内的液位高度,通过手动阀门106控制是否上水。
当拨动三掷开关104到2时,进入停止上水方式,无论水箱101是否有水,是否供水,都不进行上水。
通过控制三掷开关104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控制上水与否以及如何上水,用户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包括:水箱、进水管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断开的第一液位开关k12,
所述水箱通过所述进水管外接自来水龙头,所述进水管依次设置有止回阀、电磁阀以及水流开关k11,所述止回阀更靠近所述水箱,
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设置于所述水箱内或水箱的顶部,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三掷开关,所述三掷开关与水流开关k11、电磁阀、第一液位开关k12串联形成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增压泵,所述增压泵连接于所述进水管与所述水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所述第一工作状态指示灯L11与所述电磁阀串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二液位状态灯L13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二液位开关k13,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与所述第二液位状态灯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二液位开关k13安装于第二液位点,所述第二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一液位开关k12的安装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三液位开关k14,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与所述第三液位状态灯L14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三液位开关k14安装于第三液位点,所述第三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液位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以及感应到水时自动闭合的第四液位开关k15,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与所述第四液位状态灯L15串联后与所述电磁阀并联,所述第四液位开关k15安装于第四液位点,所述第四液位点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三液位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并联于所述回路的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常开开关k18以及电磁线圈,所述满液位开关k17、常闭按钮k19、满液位状态灯L17以及电磁线圈串联,所述满液位开关k17与所述开关k18并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水装置还包括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水箱侧壁并且溢流管与水箱内部连通。
CN201520144722.4U 2015-03-13 2015-03-13 自动上水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5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4722.4U CN204645157U (zh) 2015-03-13 2015-03-13 自动上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4722.4U CN204645157U (zh) 2015-03-13 2015-03-13 自动上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45157U true CN204645157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97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4472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45157U (zh) 2015-03-13 2015-03-13 自动上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451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894A (zh) * 2018-08-06 2018-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进水洗碗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34894A (zh) * 2018-08-06 2018-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进水洗碗机
CN108634894B (zh) * 2018-08-06 2024-02-2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双模式进水洗碗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31373U (zh) 一种机床切削液自动添加系统
CN201206253Y (zh) 全自动箱式节能增压供水设备
CN207228242U (zh) 一种节能调储二次供水系统
CN204645157U (zh) 自动上水装置
CN104018570A (zh) 防臭地漏
CN203052943U (zh) 一种空调冷凝水自适应排放装置
CN105821955B (zh) 污水提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735711U (zh) 通过雨量控制的自动闸板阀的一体化截流井
CN104846918A (zh) 生活消防合用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CN208764655U (zh) 一种疏水阀排液自动输送装置
CN203783935U (zh) 泵站自动预警装置
CN208130978U (zh) 一种纺丝油剂自动调配系统
CN207988014U (zh) 自适应远程自动控制二次供水系统
CN203741939U (zh) 智能箱式无负压给水设备
CN211398628U (zh) 用于一体化截流提升井的电液动下开式平板闸门
CN204212219U (zh) 生活消防合用管网叠压供水系统
CN204715453U (zh) 一种智能静音管网叠压供水设备
CN210372850U (zh) 一种稀油密封煤气柜用油泵站
CN202883494U (zh) 一种用于化工泵的冷却水自动控制系统
CN201715742U (zh) 太阳能热水器管道自动排空装置
CN207260234U (zh) 一种管网无负压变频给水设备
CN205351647U (zh) 一种空调送风机组的泄漏报警装置
CN215061307U (zh) 一种采油站集气系统液位智能控制装置
CN205530650U (zh) 污水提升系统
CN205263590U (zh) 一种施工用水智能集中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