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34608U -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34608U
CN204634608U CN201520334288.6U CN201520334288U CN204634608U CN 204634608 U CN204634608 U CN 204634608U CN 201520334288 U CN201520334288 U CN 201520334288U CN 204634608 U CN204634608 U CN 2046346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algal reef
reef
hole
auxili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3428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宋伟华
马家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52033428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346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346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346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藻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包括藻礁基体、四个辅助礁基,藻礁基体底部设有四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设有易于被海水腐蚀的金属杆,连接槽的下侧设有配重块,配重块上设有套设在金属杆上的连接环,辅助礁基的内弧面上设有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柱,连接槽的底部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销孔,销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的上端穿入连接柱上的限位孔内,限位销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辅助礁基的底部与藻礁基体侧面之间通过钢索连接,四个辅助礁基首尾依次接触呈环形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本实用新型具有在投放初期对海藻幼苗起到保护作用,在海藻处于成熟期后能为海藻提供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便于藻类增殖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藻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背景技术
人工藻礁是用于培育、增殖藻类植被的人工礁体,是人为投放到海洋、河流、湖波中,为藻类植物提供生长、繁殖的场所,藻类植被生长旺盛能吸引各种水生动物的索饵、繁殖、栖息,从而达到优化海底环境,保护增殖渔业资源的目的;同时藻类能进行光和作用,为海水补充溶解氧,还能吸收水中的重金属,净化水体,保护水域环境,另一方面,很多海藻还具有食用、药用价值,例如海带、紫菜等可用于食用,还有一些藻类可制造各种护肤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3608659U,授权公告日2014年5月28日,公开了一种人工藻礁,包括底座和金属框架,底座为一四棱台结构,金属框架镶嵌在底座上部,框架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海藻的苗绳;底座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底座下端平行内嵌两管;金属框架为六面体钢筋框架结构,上表面和下表面对角线由钢筋连接,框架的竖直钢筋延伸过框架下表面插入底座中。海藻幼苗期时对空间要求较小,海藻幼苗聚集在一起能减少鱼类食用,然而都藻类处于成熟期后,其需要更多的空间、养料,而人工藻礁的空间是有限的,当都藻类处于成熟期后,人工藻礁有限的空间会限制藻类繁殖、成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供了在投放初期对海藻幼苗起到保护作用,在海藻处于成熟期后能为海藻提供更广阔的生长空间,便于藻类繁殖、生长的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包括藻礁基体、位于藻礁基体周围的四个辅助礁基,所述的藻礁基体呈圆柱状,辅助礁基呈弧形结构,所述藻礁基体底部设有四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设有易于被海水腐蚀的金属杆,连接槽的下侧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设有套设在金属杆上的连接环,藻礁基体的侧面均匀设有四个连接孔,所述辅助礁基的内弧面上设有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销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的上端穿入连接柱上的限位孔内,限位销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所述辅助礁基的底部与藻礁基体侧面之间通过钢索连接,四个辅助礁基首尾依次接触呈环形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所述藻礁基体的内部设有储气腔,所述辅助礁基的内部设有封闭的空腔。
辅助礁基通过连接柱与藻礁基体上的连接孔连接后并通过限位销限位,由于藻礁基体、辅助礁基连接在一起,因此投放的时候一起投放,投放非常方便;投放后整体悬浮在海水中,当经过一定时间后,金属杆被海水腐蚀,连接环与金属杆脱开,配重块下沉,下沉的同时把限位销从销孔内拔出,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之间失去限位而分离,每个辅助礁基分别向外扩开并在钢索的作用下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
投放初期,藻礁基体、辅助礁体上的藻类植物处于幼苗期,聚集在一起起到保护作用,防止被海浪冲走以及被鱼类食用,随着藻类的生长,越长越密集,此时需要更大的生长空间,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分离,为藻类生长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从而便于藻类快速增殖。
作为优选,所述藻礁基体的下侧还设有鱼礁基体,所述的配重块的下端与鱼礁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鱼礁基体的上端中心设有绕线辊,绕线辊上绕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外端与藻礁基体底部连接,所述藻礁基体、辅助礁基顶面设有用于培育藻类植物的培养基板。鱼礁基体和配重块连接,连接环与金属杆脱开后,鱼礁基体和配重块一起沉入海底,同时鱼礁基体上通过钢绞线与藻礁基体连接,保持鱼礁基底离开海面的深度稳定,从而也能防止鱼礁基体、辅助礁基被海浪冲走。
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杆包括不锈钢杆、与不锈钢杆同轴的碳钢杆,所述的不锈钢杆的一端与连接槽一侧铰接,不锈钢杆的外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碳钢杆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碳钢杆的外端设有伸入定位孔内的定位凸台。不锈钢杆、碳钢杆连接后在海水中形成电偶腐蚀,电偶腐蚀中,碳钢杆作为阳极,极易腐蚀,腐蚀速度快,可以选择碳钢杆的直径以定性的控制腐蚀时间,当碳钢杆腐蚀后,鱼礁基体上的连接环与藻礁脱离,鱼礁基体沉到海底,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定性的控制碳钢杆的腐蚀时间与藻类处于幼苗期的时间接近。
作为优选,所述鱼礁基体内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的横通孔,鱼礁基体内设有与轴向平行且贯穿横通孔的纵通孔。鱼礁基体内部的各种横通孔、纵通孔纵横交错,构成复杂的便于鱼类躲避、生长的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藻礁基体侧面设有若干活塞孔,活塞孔内设有活塞,活塞孔的内端与储气腔连通,所述藻礁基体侧面还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的外端设有浮球,浮球上设有与气管连通的气嘴,气嘴上设有密封套。当藻礁基体上的藻类到成年期后需要人工采集,船上的气泵与气管连通,通过气管向储气腔内冲入,活塞在气压作用下被顶开、伸出藻礁基体外侧,藻礁基体的体积增大,浮力增大,藻礁基体上浮到海面处,便于藻类采集,同时藻礁基体上浮后通过钢绞线带动鱼礁基体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鱼礁基体内部的泥沙被清理掉,每隔一定的周期就会采集海藻,也相当于定期清理鱼礁基体内的泥沙;采集后,气管与气泵脱开,活塞在海水的压力作用下缩入活塞孔内,藻礁基体体积减小,整体又下沉到初始位置;浮球浮在海面上,一方面起到标识作用,另一方面使得气管的进气端位于海面上,充气更加方便。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辅助礁基在藻类处于幼苗期时与藻礁基体连接,起到保护藻类幼苗的作用,当幼苗长大后,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脱离,为藻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藻类快速成长;(2)藻礁基体、鱼礁基体连接后一起投放,投放后隔一段时间自动分离,投放方便;(3)采集海藻时,藻礁基体上浮,采集更加方便;(4)采集海藻的同时对鱼礁基体内部的泥沙进行清理,防止鱼礁基体内泥沙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侧剖图。
图4为鱼礁基体与藻礁基体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5为在藻礁基体上采集海藻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图7为图3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4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3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藻礁基体1 鱼礁基体2 连接环3 连接槽4 金属杆5 绕线辊6 钢绞线7 培养基板8 储气腔9 活塞孔10 活塞11 气管12 浮球13 气嘴14 密封套15 支撑杆16 空腔17 辅助礁基18 钢索19 横通孔20 纵通孔21 支撑脚22 排泥沙孔23 辅助支撑脚24 附着层25 配重块40 不锈钢杆50 碳钢杆51 定位孔52 定位凸台53 连接孔100 销孔101 限位销102 连接柱180 限位孔181 环形槽182 压簧18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包括藻礁基体1、位于藻礁基体周围的四个辅助礁基18,藻礁基体呈圆柱状,辅助礁基呈弧形结构,如图3和图7所示,藻礁基体1底部设有四个连接槽4,连接槽内设有穿过连接环的金属杆5,金属杆5包括不锈钢杆50、与不锈钢杆同轴的碳钢杆51,不锈钢杆50的一端与连接槽一侧铰接,不锈钢杆50的外端设有定位孔52,碳钢杆51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碳钢杆51的外端设有伸入定位孔52内的定位凸台53,连接槽4的下侧设有配重块40,配重块上设有套设在不锈钢杆50上的连接环3,如图9所示,藻礁基体1的侧面设有连接孔100,辅助礁基18的侧面设有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柱180,连接槽4的底部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销孔101,连接柱180上设有限位孔181,销孔101内设有限位销102,限位销的上端穿入连接柱上的限位孔内,限位销的下端与连接环3连接,每个辅助礁基的底部与藻礁基体侧面之间分别通过钢索19连接,四个辅助礁基首尾依次接触呈环形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辅助礁基18上位于连接柱180的内端设有环形槽182,环形槽内设有压簧183,压簧的内端与环形槽底部接触,压簧的外端与藻礁基体侧面接触;藻礁基体的下侧还设有鱼礁基体2,配重块的下端与鱼礁基体顶面固定连接,鱼礁基体2的上端中心设有绕线辊6,绕线辊上绕有钢绞线7,钢绞线的外侧设有保护套,保护套能防止钢绞线被海水腐蚀,钢绞线7的外端与藻礁基体底部连接,藻礁基体1、辅助礁基的顶面设有用于培育藻类植物的培养基板8,本实施例中的培养基8为PVC波纹板;藻礁基体1内设有封闭的储气腔9,辅助礁基18的内部设有封闭的空腔17。
不锈钢杆、碳钢杆连接后在海水中形成电偶腐蚀,电偶腐蚀中,碳钢杆作为阳极,极易腐蚀,腐蚀速度快,可以选择碳钢杆的直径以定性的控制腐蚀时间,该腐蚀时间与藻礁基体、辅助礁基上的海藻从幼苗期到成长期的时间接近,即当海藻从幼苗长到成长期后,碳钢杆腐蚀断裂,碳钢杆断裂前,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的状态如图2所示,四个辅助礁基连接呈环状,紧密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海藻幼苗聚集在一起,起到保护作用;如图4和图8所示,当碳钢杆腐蚀后,鱼礁基体上的连接环与藻礁脱离,鱼礁基体沉到海底,销孔内的限位销被拉环拔出,辅助礁基上的连接柱在压簧的作用下与连接孔脱开,此时四个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分离后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如图6所示,为处于快速生长期的藻类提供足够的空间,促使藻类优良成长。
鱼礁基体2内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的横通孔20,鱼礁基体内设有与轴向平行且贯穿横通孔的纵通孔21;纵通孔21的下端延伸形成中空的支撑脚22,支撑脚的侧面设有若干排泥沙孔23,横通孔20的外端延伸形成中空的辅助支撑脚24,辅助支撑脚上也设有排泥沙孔;鱼礁基体2的表面设有便于藻类孢子附着生长的附着层25。
如图4和图5所示,藻礁基体1侧面设有若干活塞孔10,活塞孔内设有活塞11,活塞孔的内端与储气腔连通,藻礁基体1侧面还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气管12,气管12的外端设有浮球13,浮球上设有气嘴14,气嘴上设有密封套15,活塞的内端延伸形成与活塞孔底部接触支撑的支撑杆16;活塞内设有封闭的空腔。浮球浮在海面上,起到标识作用,标识浮球下方有藻礁基体,当藻礁基体上的藻类长到成年期后需要人工采集,取下气嘴上的密封套,船上的气泵与浮球上的气嘴通过接头连通,气泵不断的向储气腔内充气,储气腔内的其他增大后推动活塞向外移动并伸出藻礁基体外侧,如图6所示,随着大量活塞的不断伸出,藻礁基体的体积逐渐增大,浮力逐渐增大,藻礁基体逐渐上浮,直到藻礁基体上浮到靠近海面处,此时就能方便的采集藻类,藻礁基体在上浮的过程中通过钢绞线带动鱼礁基体同步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鱼礁基体内部的泥沙被清理掉,每隔一定的周期就会采集海藻,也相当于定期清理鱼礁基体内的泥沙;采集后,气管与气泵脱开,活塞在海水的压力作用下缩入活塞孔内,储气腔内的气体从气管处排出,藻礁基体体积减小,整体又下沉到初始位置,然后把密封套套住气嘴,防止储气腔内进水。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藻礁基体、鱼礁基体连接后一起投放,投放后隔一段时间自动分离,投放方便;(2)辅助礁基在藻类处于幼苗期时与藻礁基体连接,起到保护藻类幼苗的作用,当幼苗长大后,辅助礁基与藻礁基体脱离,为藻类提供充足的生长空间,促进藻类快速成长;(3)采集海藻时,藻礁基体上浮,采集更加方便;(4)采集海藻的同时对鱼礁基体内部的泥沙进行清理,防止鱼礁基体内泥沙堵塞。

Claims (5)

1.一种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藻礁基体、位于藻礁基体周围的四个辅助礁基,所述的藻礁基体呈圆柱状,辅助礁基呈弧形结构,所述藻礁基体底部设有四个连接槽,每个连接槽内设有易于被海水腐蚀的金属杆,连接槽的下侧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上设有套设在金属杆上的连接环,藻礁基体的侧面均匀设有四个连接孔,所述辅助礁基的内弧面上设有伸入连接孔内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槽的底部设有与连接孔贯通的销孔,所述连接柱上设有限位孔,所述销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的上端穿入连接柱上的限位孔内,限位销的下端与连接环连接,所述辅助礁基的底部与藻礁基体侧面之间通过钢索连接,四个辅助礁基首尾依次接触呈环形分布在藻礁基体周围,所述藻礁基体的内部设有储气腔,所述辅助礁基的内部设有封闭的空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藻礁基体的下侧还设有鱼礁基体,所述的配重块的下端与鱼礁基体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鱼礁基体的上端中心设有绕线辊,绕线辊上绕有钢绞线,所述钢绞线的外端与藻礁基体底部连接,所述藻礁基体、辅助礁基顶面设有用于培育藻类植物的培养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金属杆包括不锈钢杆、与不锈钢杆同轴的碳钢杆,所述的不锈钢杆的一端与连接槽一侧铰接,不锈钢杆的外端设有定位孔,所述碳钢杆的一端与连接槽的另一侧固定连接,碳钢杆的外端设有伸入定位孔内的定位凸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鱼礁基体内设有若干沿径向贯穿的横通孔,鱼礁基体内设有与轴向平行且贯穿横通孔的纵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藻礁基体侧面设有若干活塞孔,活塞孔内设有活塞,活塞孔的内端与储气腔连通,所述藻礁基体侧面还设有与储气腔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的外端设有浮球,浮球上设有与气管连通的气嘴,气嘴上设有密封套。
CN201520334288.6U 2015-05-22 2015-05-22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46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4288.6U CN204634608U (zh) 2015-05-22 2015-05-22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34288.6U CN204634608U (zh) 2015-05-22 2015-05-22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34608U true CN204634608U (zh) 2015-09-16

Family

ID=54087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34288.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34608U (zh) 2015-05-22 2015-05-22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346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17130B (zh) 一种海洋甲壳类动物养殖钢结构网箱及立体养殖系统
CN105123565B (zh) 一种单体牡蛎外海深水养殖方法及装置
CN105010175A (zh) 一种组合式人工鱼礁
CN105104240B (zh) 一种自沉式组合礁
CN101720694A (zh) 一种半海底半悬吊式浮筏网笼养殖海参的装置和方法
CN101692795B (zh) 利用养殖笼在海水中养殖螃蟹的方法
CN206227372U (zh) 一种海洋甲壳类动物养殖钢结构网箱及立体养殖系统
CN105104162B (zh) 一种便于采集海藻的人工藻礁
CN108684588A (zh) 一种用硬质附着基海上筏式养殖牡蛎的方法
CN210299058U (zh) 一种用于鱼类产卵和保育的柔性浮鱼礁
CN103004665B (zh) 一种规模化外海深水海域大黄鱼养殖方法
CN105075914A (zh) 一种带养殖网箱的悬浮藻礁
CN105075916A (zh) 一种可变形的鱼礁
KR101415366B1 (ko) 이중 튜브식 해삼 양성용 쉘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해삼용 가두리
KR101286078B1 (ko) 침하식 해삼 가두리 양식 장치
CN105075844A (zh) 一种悬浮藻礁结构
CN204634732U (zh) 防堵型人工鱼礁
CN105010174A (zh) 一种利于聚集鱼类的组合礁
CN204634608U (zh) 组合式人工藻礁结构
CN2865277Y (zh) 用于水产生态养殖及捕捞的装置
CN104996325A (zh) 一种自沉式混凝土人工鱼礁
CN108990852A (zh) 一种沉式螺类增养殖装置
CN109220890A (zh) 一种带有鸟栖架的湖泊浮动式人工鱼礁
CN105028171A (zh) 一种混凝土保护礁
CN203575340U (zh) 一种沼虾的人工巢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