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29701U -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29701U
CN204629701U CN201520275335.4U CN201520275335U CN204629701U CN 204629701 U CN204629701 U CN 204629701U CN 201520275335 U CN201520275335 U CN 201520275335U CN 204629701 U CN204629701 U CN 204629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cross
link
feed pipe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753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学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2753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29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29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297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eam Or Hot-Water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水管和散热片的墙面热水散热器,所述供水管用于与热源相连通,所述供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供水管沿着其宽度最长的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且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所述片状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供水管的最长宽度的长度;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相连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圈;其中,沿着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开设,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凹槽内。本申请所提供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可以提高连接件与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室内采暖大多为热水采暖,其主要有热源(对水进行加热的装置,可以为采暖炉)、管道和散热器,散热器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接,可以保证经由热源加热后的高温水源源不断的流入散热器中,并经由散热器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低温水在经由回流管道流回热源,再次进行加热,以此实现不间断供热。
现有的一些散热器安装于墙面即墙面热水散热器,墙面热水散热器主要包括散热片和与散热片相连接的供水管道,供水管道的一端通过管道与热源相连通,另一端与回流管道相连通。如此高温水经由管道进入供水管,然后通过散热片进行散热,低温水经由回流管道回流至热源再次进行加热。
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包括供水管道和回流管道等)为横截面为圆形的圆形水管,往往采用连接件进行管道间的连通,连接件的端部带有螺纹,通过螺纹将的配合将管道进行连接,然后在接合处采用安装密封圈或缠绕密封胶带的方式进行密封。
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使用,连接件与管道之间的接合处会发生泄露,从而降低了连接的密封性。
因此,如何保证墙面散热器管道间连接的密封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可以提高连接件与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水管和散热片的墙面热水散热器,所述供水管用于与热源相连通,所述供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所述供水管沿着其宽度最长的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且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所述片状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供水管的最长宽度的长度;
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相连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圈;其中,沿着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开设,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供水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一个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个连接端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为第一连接端,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
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螺纹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凹槽,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圈置于所述圆形横截面的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沿着所述连接件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中心线的方向凸起;所述抵接凸起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相连接的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抵接凸起的凸起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紧固件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沿着其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线状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所述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的回水管,所述供水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回水管为横截面是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线状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回水管相连接。
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水管、散热片的墙面热水散热器和包括密封圈的连接件,其中,供水管与热源相连通,供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供水管沿着其宽度最长的方向与散热片相连接,且供水管与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该片状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供水管的最长宽度的长度;连接件用于与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相连通,沿着同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该凹槽沿着连接端的周向开设,密封圈置于凹槽内。
如此设置,通过在连接端设置凹槽,且将密封圈置于凹槽内,当进行安装时,将连接端插入供水管内,连接端与供水管相卡接,由于密封圈具有弹性,可以保证密封圈与供水管的内壁相紧密贴合,进而可以保证连接端与供水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凹槽且将密封圈置于凹槽内,如此可以保证当连接端伸入供水管后,密封圈与供水管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端与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一中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二中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一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二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2中:
供水管1、散热片2、片状连接部3、回水管4、线状连接部5;
图3中:
连接件1-4、连接端1-5、凹槽1-6、密封圈1-7、抵接凸起1-8;
图4中:
连接件2-4、第一连接端2-5、第二连接端2-6、凹槽2-7、密封圈2-8、抵接凸起2-9、螺纹2-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可以提高连接件与管道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水管1、散热片2的墙面热水散热器和包括密封圈的连接件,其中,供水管1与热源相连通,供水管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散热片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供水管1沿着其宽度最长的方向与散热片2相连接,且供水管1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3,该片状连接部3的宽度不小于供水管1的最长宽度的长度;连接件用于与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相连通,沿着同一连接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该凹槽沿着连接端的周向开设,密封圈置于凹槽内。
如此设置,通过在连接端设置凹槽,且将密封圈置于凹槽内,当进行安装时,将连接端插入供水管1内,连接端与供水管1相卡接,由于密封圈具有弹性,可以保证密封圈与供水管的内壁相紧密贴合,进而可以保证连接端与供水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置凹槽且将密封圈置于凹槽内,如此可以保证当连接端伸入供水管后,密封圈与供水管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端与供水管之间的密封性。
此外,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供水管1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3,片状连接部3的宽度不小于供水管1的最长宽度的长度,如此可以增加供水管1与散热片2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可以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迅速提高室内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描述中,仅仅是以连接件与供水管1相连接为例进行说明,即连接件可以用于连接两个供水管1,还可以用于将供水管1与其他的管道相连通或用于其他管道之间的连接。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可以均采用上述设置方式即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均设置有凹槽,密封圈置于凹槽内,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使用需求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其中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另一个连接端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凹槽的设置数目是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设定的,沿着连接端的轴向方向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
为了进一步对连接件进行说明,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两种具体实施例,在下文中将一一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供水管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连接件1-4的两个连接端1-5的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横截面,凹槽1-6的横截面和密封圈1-7的横截面同样为椭圆形横截面。如此设置,连接端1-5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小于供水管1的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连接端1-5的椭圆形横截面的短轴小于供水管1的椭圆形横截面的短轴,如此在进行连接时,连接件1-4用于将两个供水管1进行连接,连接件1-4的两个连接端1-5能够分别伸入两个供水管1中,且保证连接端1-5与供水管1相卡接,密封圈1-7与供水管1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件1-4与供水管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泄露。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供水管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故供水管1的宽度最长的方向即为供水管1的长轴所在方向,片状连接部3的宽度不小于供水管1的长轴的长度。同时,由于供水管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将连接件的连接端设置螺纹,利用螺纹进行连接是不能实现的,而采用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件1-4,可以保证供水管1之间的连接,并且可以提高两者连接的紧密性。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连接端1-5能够伸入供水管1内并与供水管1相卡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连接端1-5的周向长度略小于供水管1的周向长度,从而保证连接端1-5能够伸入供水管1内。当然,连接端的长轴和短轴的具体尺寸是根据供水管的具体尺寸进行确定的。
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连接件1-4还包括设置于连接件1-4的两个连接端1-5相连接位置处的抵接凸起1-8,抵接凸起1-8沿着连接件1-4的径向朝向远离连接件1-4的中心线的方向凸起。如此设置,抵接凸起1-8位于两个连接端1-5相连接的位置处,当将两个连接端1-5分别伸入两个供水管1内,并实现密封圈1-7与供水管1的内壁相紧密贴合时,两个供水管1的端部分别与抵接凸起1-8的两个抵接面相抵接,此时供水管1和连接件1-4连接到位,如此通过设置抵接凸起1-8,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判断供水管1与连接件1-4是否安装到位,进一步保证供水管1与连接件1-4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由于连接件1-4的连接端1-5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且两个连接端1-5的起始端至终止端的长度相同,因此,抵接凸起1-8位于连接件1-4的中心位置处,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其中一个连接端的整体长度大于另一个连接端的整体长度,进而使得抵接凸起的设置位置靠近长度较小的连接端。
此外,在抵接凸起1-8的凸起部(即抵接凸起沿着连接件的径向凸起所形成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在进行安装时,紧固件(如弹簧钩等)贯穿安装孔并与供水管1相连接,以此进一步保证连接件1-4与散热器相紧固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安装孔,还可以用于将连接件连同散热器一起固定于墙面等安装面。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供水管1相连通的回水管,回水管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回水管沿着其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散热片2相连接,回水管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部为线状连接部。由于连接件1-4的两个连接端1-5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两个连接端1-5分别与供水管1和回水管相连接,连接件1-4的两个连接端1-5能够分别伸入供水管1和回水管中,且保证两个连接端1-5分别与供水管1和回水管相卡接,密封圈1-7与与之相对应的管道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件1-4与供水管1、连接件1-4与回水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泄露。
同时,由于设置有抵接凸起1-8,待安装完毕后,供水管1和回水管的两个端部分别与抵接凸起1-8的两个抵接面相抵接,从而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判断是否安装到位。
此外,由于回水管与供水管1相连通,低温水会流入回水管内,并经由回水管流入回流管道,回水管的出水端与供水管1的进水端位于同一端部,如此便于与回流管道相连接。同时,由于回水管内流动的为低温水,通过将回水管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设置为线状连接部,可以减小回水管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降低回水管内低温水对散热片的降温幅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回水管与散热片2之间采用线状连接部,具体是指在保证回水管与散热片2之间实现稳固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回水管与散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降低回水管内低温水对散热片的降温幅度,从而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回水管和供水管1的一致性,回水管的横截面与供水管1的横截面相同,均为椭圆形横截面,且两者横截面的设置形式相一致,即回水管和供水管1相同,因此可以保证连接件1-4的两个横截面均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能够分别连接回水管和供水管1。
实施例二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供水管1相连通的回水管4,供水管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回水管4为横截面是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部位线状连接部5;连接件2-4的两个连接端分别为第一连接端2-5和第二连接端2-6,其中第一连接端2-5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第一连接端2-5设置有凹槽2-7,凹槽2-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置于凹槽2-7内的密封圈2-8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连接件2-4的第一连接端2-5与供水管相连接;第二连接端2-6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第二连接端2-6设置有螺纹2-10。连接件2-4的第二连接端2-6与回水管4相连接。
如此,由于连接件2-4用于连接供水管1和回水管4,而供水管1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回水管4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为了保证连接件2-4能够连接供水管1和回水管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2-4的第一连接端2-5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连接件2-4的第二连接端2-6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如此将连接件2-4的第二连接端2-6通过螺纹2-10与回水管4相连接,连接件2-4的第一连接端2-5伸入供水管1内,第一连接端2-5与供水管1相卡接,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圈2-8与供水管1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件2-4与供水管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泄露。
并且,回水管4与供水管1相连通,低温水会流入回水管4内,并经由回水管4流入回流管道,回水管4的出水端与供水管1的进水端位于同一端部,如此便于与回流管道相连接。同时,由于回水管4内流动的为低温水,通过将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设置为线状连接部5,可以减小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降低回水管4内低温水对散热片2的降温幅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件2-4的第二连接端2-6设置有螺纹2-10,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设置方式如,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凹槽,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圈置于圆形横截面的凹槽内,如此在进行安装时,连接件的第二连接端伸入回水管中并与回水管相卡接,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圈与回水管的内壁相紧密贴合,从而可以提高连接件与回水管之间连接的密封性,可以防止泄露。
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第一连接端2-5能够伸入供水管1内并与供水管1相卡接,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端2-5的周向长度略小于供水管1的周向长度,从而保证第二连接端2-5能够伸入供水管1内。同理,第二连接端2-6的周向长度略小于回水管4的的周向长度,当然,第一连接端的长轴和短轴的具体尺寸是根据供水管的具体尺寸进行确定的,第二连接端的半径尺寸是根据回水管的具体尺寸确定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采用线状连接部5,具体是指在保证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实现稳固连接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回水管4与散热片2之间的接触面积,如此可以降低回水管4内低温水对散热片2的降温幅度,从而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在更进一步的方案中,连接件2-4还包括设置于连接件2-4的第一连接端2-5和第二连接端2-6相连接位置处的抵接凸起2-9,抵接凸起2-9沿着连接件2-4的径向朝向远离连接件2-4的中心线的方向凸起。如此设置,抵接凸起2-9位于两个连接端相连接的位置处,当将第一连接端2-5伸入供水管1内,并实现密封圈2-8与供水管1的内壁相紧密贴合时,供水管1的端部与抵接凸起2-9的抵接面相抵接,此时供水管和连接件2-4连接到位。同理,当第二连接端2-6与回水管4安装到位后,回水管4的端部与抵接凸起2-9的另一个抵接面相抵接。如此通过设置抵接凸起2-9,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时判断供水管1以及回水管4与连接件2-4是否安装到位,进一步保证供水管1以及回水管4与连接件2-4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需要说明的是,抵接凸起2-9的抵接面分别为朝向供水管端部和回水管端部的端面,当安装完毕后,供水管1和回水管4分别与抵接凸起2-9的两个端面相抵接。
此外,在抵接凸起2-9的凸起部(即抵接凸起2-9沿着连接件的径向凸起所形成的端部)设置有安装孔,在进行安装时,紧固件(如弹簧钩等)贯穿安装孔并与供水管1或回水管4相连接,以此进一步保证连接件2-4与散热器相紧固连接,并且通过设置安装孔,还可以用于将连接件2-4连同散热器一起固定于墙面等安装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包括设置有供水管和散热片的墙面热水散热器,所述供水管用于与热源相连通,所述供水管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一致,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沿着其宽度最长的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且所述供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片状连接部,所述片状连接部的宽度不小于所述供水管的最长宽度的长度;
还包括用于与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的管道相连通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密封圈;其中,沿着所述连接件的至少一个连接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沿着所述连接端的周向开设,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凹槽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的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个连接端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连接件的另一个连接端的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为第一连接端,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设置有所述凹槽,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密封圈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
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螺纹或所述第二连接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凹槽,横截面为圆形横截面的密封圈置于所述圆形横截面的凹槽内。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抵接凸起,所述抵接凸起沿着所述连接件的径向朝向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中心线的方向凸起;所述抵接凸起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相连接的位置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凸起的凸起部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供紧固件将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散热器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沿着其椭圆形横截面的长轴方向与所述散热片相连接,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线状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端均为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的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分别与所述供水管和所述回水管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面热水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热水散热器还包括与所述供水管相连通的回水管,所述供水管的横截面为椭圆形横截面,所述回水管为横截面是圆形横截面的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散热片之间的连接部为线状连接部;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供水管相连接,所述连接件的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回水管相连接。
CN201520275335.4U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9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5335.4U CN20462970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75335.4U CN20462970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29701U true CN204629701U (zh) 2015-09-09

Family

ID=54048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75335.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629701U (zh) 2015-04-30 2015-04-30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29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04212U (zh) 带铜铝接头的空调用换热器
CN109237639A (zh) 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204629701U (zh) 一种墙面散热器组件
RU2677916C1 (ru) H-образный узел для соединения радиатора с трубопроводами
CN210772903U (zh) 一种空调散热器分配器
CN209229884U (zh) 一种辅助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CN107917461A (zh) 一种暖气片
CN207378335U (zh) 一种基于防松的一体式锁紧装置
CN107388875B (zh) 一种管式散热翅片滑动式散热器
CN205090115U (zh) 连接装置以及包括该连接装置的散热器
CN204176732U (zh) 一种墙面热水散热器
CN211574080U (zh) 一种用于离合器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10266267U (zh) 一种踢脚线型散热器专用自攻螺纹式自密封无缝连接装置
CN211260949U (zh)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暖气管道
CN211501945U (zh) 一种燃气壁挂炉炉水泵与回水管快速连接装置
CN220540573U (zh) 一种暖通工程用管道连接装置
CN209558467U (zh) 一种导热效率高的地暖用铝塑复合管
KR101230376B1 (ko) 용접이 필요 없는 제살접이식 관 연결구조
CN213421498U (zh) 一种太阳能热水器专用阀门
CN114636192B (zh) 供暖设备
CN212870889U (zh) 一种可多角度散热的铜铝复合散热器
WO2009066335A2 (en) Manifold with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configurability, in so far as it is equipped with rotating connections, for ceiling-mounted and/or wall- mounted thermal-conditioning systems
CN214119333U (zh) 一种模块式可拆卸夹套
CN110671733A (zh) 具有保温功能的暖气管道
CN212961838U (zh) 一种水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8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