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13219U -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13219U
CN204613219U CN201520117098.9U CN201520117098U CN204613219U CN 204613219 U CN204613219 U CN 204613219U CN 201520117098 U CN201520117098 U CN 201520117098U CN 204613219 U CN204613219 U CN 2046132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metal tube
contact
micro
adap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1709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兴中
章姚辉
许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dray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1709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132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132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132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量管适配器,第一金属管及第二金属管,第一金属管上开设有收容腔,用以收容离心管,收容腔包括接触面,离心管的侧壁与接触面接触,第二金属管部分收容第一金属管及离心管,以固定离心管及第一金属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量管适配器,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管及第二金属管,在第一金属管内设置有接触面,将离心管放置于第一金属管内并使得离心管的侧壁与接触面接触,由于该接触面为金属材质,从而使得针管在接触储存于离心管内的液体时,能够增加针尖接触液面时的电容变化量,从而提高液面检测的灵敏度,保证液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避免误检情况的产生。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微量管适配器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Description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背景技术
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具有液面检测功能,其通过针管接触样本时电容的变化来达到自动检测液面高度的目的,其检测原理为:取样针由双层针管组成,双层针管的内外管绝缘,形成一个电容器,接入到检测电路。当针尖接触到液体时,内外管形成的电容产生变化,检测电路将电容变化转化为电压变化。检测电路通过判断电压变化的大小达到检测液面的目的。
由于EP管(Eppendorf离心管)一般被应用于储存少量的液体,当储存于其中的样本血量较少时,在采用上述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时,取样针接触到液面后,其电容变化较小,产生的电信号也较弱,并且其产生的电信号与电路中的噪声相当,故而容易出现液面检测结果不够准确,从而导致误检情况的产生。
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提高液面检测结果准确性,以避免误检情况产生的微量管适配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液面检测结果准确性,以避免误检情况产生的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量管适配器,所述微量管适配器包括第一金属管以及第二金属管,所述第一金属管上开设有一个收容腔,用以收容离心管,所述收容腔包括一个接触面,所述离心管的侧壁与所述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金属 管部分收容所述第一金属管以及所述离心管,以固定所述离心管及所述第一金属管。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管与所述第二金属管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收容腔为圆锥形腔体,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收容腔的内侧壁。
其中,所述收容腔为圆柱形腔体,所述接触面为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侧壁上的圆锥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管上还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金属管。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离心管连接,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管远离所述离心管的一端上。
其中,所述离心管的一端包括一个贴合面,当所述离心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金属管内,并伸入至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接触面接触时,所述贴合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金属管的材质为铝。
其中,所述第二金属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其包括放置支架以及上述的微量管适配器,所述微量管适配器放置于所述放置支架上。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量管适配器,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管及第二金属管,在第一金属管内设置有接触面,将离心管放置于第一金属管内并使得离心管的侧壁与接触面接触,由于该接触面为金属材质,从而使得针管在接触储存于离心管内的液体时,能够增加针尖接触液面时的电容变化量,从而使得其该电容能够与电路中的噪声分辨开来,从而提高液面检测的灵敏度,保证液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避免误检情况的产生。该微量管适配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通过将该微量管适配器放置于放置支架上,再采用取样针进行取样,由于其包括了上述的微量管适配器,故而能够提高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 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微量管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微量管适配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的III向剖面图;
图4是采用现有技术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时的信号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时的信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图中未标识),其包括放置支架(图中未标识)以及微量管适配器100,所述微量管适配器100放置于所述放置支架上。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支架为试管架,其上设置有多个放置孔,用以放置并固定所述微量管适配器100。
所述微量管适配器100包括第一金属管10以及第二金属管20。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材质为金属铝,以减轻所述微量管适配器100的整体质量的同时,也能够保证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材质还可为金属铜、金属银或金属钢等。
所述第一金属管10上开设有一个收容腔11,用以收容离心管20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金属管10为圆柱形管道。所述收容腔11与所述第一金属管10同轴。
所述收容腔11包括一个接触面111,所述离心管200的侧壁201与所述接触面111接触。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11为圆锥形腔体,所述接触面111为所述收容腔11的内侧壁。由于所述离心管200为圆锥形结构,故而当所述收 容腔11为圆锥形腔体时,并且所述离心管200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1内,能够保证所述离心管200的侧壁201与所述接触面111紧密接触,以保证当采用针管(图中未标识)对所述离心管200内储存的液体(图中未标识)进行检测时,能够由于所述针管与所述接触面111的接触而增大检测电容的变化量,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图5所示。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腔11还可为圆柱形腔体,所述接触面111为设于所述收容腔11内侧壁上的圆锥曲面。
为了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金属管10上还开设有一个排气孔12,所述排气孔12贯穿所述第一金属管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孔12的孔径小于所述收容腔11的直径,以保证所述接触面111的完整性。所述排气孔12能够用于排出所述第一金属管10内的气体的同时,还能够用于当有液体倾倒或洒进所述收容腔11内时,能够及时将该液体从所述排气孔12排出去,从而防止由于收容腔11内部的液体影响所述离心管200和所述接触面111接触不良,影响测试性能的同时也影响测试结果。
所述第二金属管20部分收容所述第一金属管10以及所述离心管200,以固定所述离心管200以及所述第一金属管1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管20与所述第一金属管10分开成型,以便于加工及节省加工成本。所述第二金属管20为圆柱形管道。所述第二金属管20的材质为不锈钢,从而能够保护所述第一金属管10,延长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管20的材质还可为金属铝或金属铁等。
在另外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管20还可与所述第一金属管10一体成型,以减少部件间的组装。
所述第二金属管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金属管20,并伸入至所述收容腔11内与所述接触面111接触,所述离心管200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第一端21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金属管20的第一端21凸出于所述第一金属管10收容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以便于固定并卡接所述离心管200,防止由于规格较小的离心管200掉落于所述收容腔11内,同时还可固定所述离心管200,以便于检测。具体的,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包括有一个贴合面202,当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金属管20内,并伸入至所述收容腔11内与所述接触面111接触时,所述贴 合面202贴合于所述第一端21的端面211上,以将所述离心管200固定。
为了进一步的改进,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22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管10远离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上,从而能够将所述第一金属管10完整包覆于所述第二金属管20内,从而能够保护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同时,还可便于与所述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放置支架连接,以便于测试。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端22还可进一步延伸凸出于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一端或者不凸出于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一端。
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5,通过图4可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信号检测时,其电压的变化量较小,从而使得液面的灵敏度较低。而通过图5可知,当将所述微量管适配器100放置于所述放置支架上,然后将所述离心管200的一端收容至所述第二金属管20内,并伸入至所述第一金属管10的收容腔11内,并与所述接触面111接触时,此时,采用所述针管对所述离心管200内储存的所述液体进行测试。通过图5中可以看到,由于所述离心管200的侧壁201与所述接触面111紧密接触,从而使得当所述针管的针尖接触至液面时,其电容变化量增大,从而使得液面检测的灵敏度提高,进而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量管适配器,通过设置第一金属管及第二金属管,在第一金属管内设置有接触面,将离心管放置于第一金属管内并使得离心管的侧壁与接触面接触,由于该接触面为金属材质,从而使得针管在接触储存于离心管内的液体时,能够增加针尖接触液面时的电容变化量,从而使得其该电容能够与电路中的噪声分辨开来,从而提高液面检测的灵敏度,保证液面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避免误检情况的产生。该微量管适配器具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的优点。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通过将该微量管适配器放置于放置支架上,再采用取样针进行取样,由于其包括了上述的微量管适配器,故而能够提高该全自动凝血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准确性。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管适配器包括第一金属管以及第二金属管,所述第一金属管上开设有一个收容腔,用以收容离心管,所述收容腔包括一个接触面,所述离心管的侧壁与所述接触面接触,所述第二金属管部分收容所述第一金属管以及所述离心管,以固定所述离心管及所述第一金属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管与所述第一金属管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为圆锥形腔体,所述接触面为所述收容腔的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为圆柱形腔体,所述接触面为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侧壁上的圆锥曲面。
5.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管上还开设有一个排气孔,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金属管。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管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离心管连接,所述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一金属管远离所述离心管的一端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管的一端包括一个贴合面,当所述离心管的一端收容于所述第二金属管内,并伸入至所述收容腔内与所述接触面接触时,所述贴合面贴合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管的材质为铝。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管的材质为不锈钢。
10.一种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放置支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微量管适配器,所述微量管适配器放置于所述放置支架上。
CN201520117098.9U 2015-02-26 2015-02-26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Active CN2046132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7098.9U CN204613219U (zh) 2015-02-26 2015-02-26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17098.9U CN204613219U (zh) 2015-02-26 2015-02-26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13219U true CN204613219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5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17098.9U Active CN204613219U (zh) 2015-02-26 2015-02-26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1321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6288A (zh) * 2017-12-20 2018-04-03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连接固定装置
CN107866288B (zh) * 2017-12-20 2024-05-24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连接固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6288A (zh) * 2017-12-20 2018-04-03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连接固定装置
CN107866288B (zh) * 2017-12-20 2024-05-24 江西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一种管状连接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028213A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 blockage, a coagulum or a clot at the receiving opening of a dosing needle
CN109414698B (zh) 具有液体体积传感器和液体处理系统的移液设备
US1136004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apacitive foam detection in liquid containers
CN201476844U (zh) 一种电容式液面探测装置
CN104236426B (zh) 一种用于离子推力器栅极组件的栅间距测量方法和测量具
CN204613219U (zh) 微量管适配器及全自动凝血分析仪
CN109073440A (zh) 用于液位感测使能的计量探针的快速连接
CN206038103U (zh) 一种电容液位传感器
CN206193056U (zh) 一种大电流单头单动探针
CN103769022A (zh) 一种自动生化分析装置及其反应杯组
CN102801014B (zh) 一种用于涡流检测设备的连接器插座
CN105466726A (zh) 一种流体样品的收集检测装置
CN206588083U (zh) 一种双针清洗装置
CN206638312U (zh) 电容式液面探测装置
CN2927005Y (zh) 液面探测电路装置
US8936765B2 (en) Automatic analyzer
CN204964240U (zh) 一种无死体积的快速取样器
CN102436012A (zh) 管路液体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582912B (zh) 一种多功能检验采血台
CN211783734U (zh) 一种基于尿液分析仪的棒式电极液位检测装置
CN102346195B (zh) 一种液敏式采样针
CN205483648U (zh) 一种流体样品的收集检测装置
CN206056721U (zh) 电阻式液面检测装置
CN203930014U (zh) 一种蓄电池单格缺陷检测装置
CN211131103U (zh) 一种真空采血器及真空采血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2200 1st, 2nd, 4th and 5th floors, building 3, No. 18, kekeyuan Road, Life Science Park, Changping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Mindray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east side of second floor, building 5, Shangdi Qunying Science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PRECIL INSTRUMENT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