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7980U -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7980U
CN204607980U CN201520217795.1U CN201520217795U CN204607980U CN 204607980 U CN204607980 U CN 204607980U CN 201520217795 U CN201520217795 U CN 201520217795U CN 204607980 U CN204607980 U CN 204607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ead
cavity
bead transfer
interval body
transfer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177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家昌
张佳
魏凡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i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 Jiesi Bio Tech Ltd
Bi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 Jiesi Bio Tech Ltd, Bi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 Jiesi Bio Tech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177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7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7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7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含至少一个磁珠转移组件,该磁珠转移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间隔开的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内形成一容纳腔,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还设置有将第一腔体内的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内的磁珠转移结构;磁珠转移结构磁体,以及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互匹配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通过在相邻的腔体之间设置磁珠转移结构,使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充分、高效地进行转移;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试剂卡盒不仅自身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与之配合使用的设备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酸或蛋白质的制备与检测所用的耗材,尤其涉及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个体化用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界迫切需要快速、精确的检测手段,分子检测则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分子检测的基础是分析被检测者的组织细胞、毛发、抗凝血或干血迹,以及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的组织中的基因及其表达产物,通过从分子水平上完成核酸(DNA和RNA)检测,在疾病一旦发生甚至尚未出现症状、体征及生化改变之前,就能准确的作出检测。
目前,分子检测技术主要有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生物芯片技术等。分子检测产品主要应用在肿瘤、感染、遗传、产前筛查等临床各科的检测,以及体检中心、技术服务中心、第三方检测机构及微生物快速检测市场等方面。当前,血液常规、细胞学、病理学及免疫学等检验手段均朝着自动化、一体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但由于分子检测其自身技术复杂性,“从样品到结果”的全自动化仪器平台极少或者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例如,在生物技术领域中使用的离心柱法或磁珠法进行核酸提取,一般需要进行裂解、结合、漂洗、洗脱等四个步骤,加上后续的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生物芯片等检测步骤,使整个“从样品到结果”的全自动化仪器非常难以实现,单就各步骤中有效成分的转移而言,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手动转移的方式,即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原料或者中间产物在依次步骤及实现依次步骤的反应容器中进行转移,显而易见,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手动物料转移方式,不仅操作繁琐、费时费力。更有甚者还在于整个操作过程容易造成污染,影响提取物的纯度,且物料很难充分、高效地进行转移,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鉴于分子检测其自身技术复杂性,“从样品到结果”的全自动化仪器平台极少或者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要实现各步骤之间物料的充分、高效地转移就需要在耗材和实验设备的结构和功能上进行多方面的考量,方能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如成本高、灵敏度差、结构复杂、操作和相关检测设备过于复杂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通过在相邻的腔体之间设置磁珠转移结构,使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充分、高效地进行转移。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不仅自身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能够有效地降低与之配合使用的设备的复杂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括包含至少一个磁珠转移组件,该磁珠转移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间隔开的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内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将第一腔体内的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内的磁珠转移结构;
所述磁珠转移结构包括吸附磁珠的磁体,以及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互匹配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所述第一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二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均能单独与所述容纳腔密封嵌合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
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相邻设置并于二者的结合处形成一间隔体邻接部,所述间隔体邻接部包括位于第一间隔体的第一邻接面和位于第二间隔体的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一邻接面上设置有延伸出该面主体的刮块,该刮块弹压于所述第二邻接面时,所述第一邻接面与第二邻接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磁珠的邻接间隙;磁珠转移前,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形成密封间隔区域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所述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而后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下降,刮块将磁珠转移至所述邻接间隙;而后第二间隔体上升,第一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撤去磁力,磁珠从所述邻接间隙分散到第二腔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进一步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的部分或全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间隔体中开设有一容纳所述磁体的插接孔,所述磁体于磁珠转移时穿插入所述插接孔中吸附磁珠,完成磁珠转移后所述磁体退出所述插接孔。
进一步地,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
优选地,所述磁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外围的磁性结构,两个磁性结构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两个磁性结构的连接线或者连接面垂直于磁珠的转移方向。
进一步地,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所述磁性结构安装于所述夹持棘块或者磁性结构本身作为所述夹持棘块。
更优地,所述固定卡位包括容纳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槽位和位于所述槽位两侧的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贯穿于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为一条形磁铁,磁铁的两极位于定位边的两侧,相邻磁铁作为棘块卡嵌于一个磁珠转移组件的定位凹槽以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对应同一磁珠转移组件的两个定位凹槽的是两块磁铁的异性磁极。
优选地,所述磁体为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所述第二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
优选地,所述刮块为弹性材质。
优选地,该试剂卡盒中包含相互衔接的多个磁珠转移组件。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括第一、二、三........n腔体,相邻的两个腔体之间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磁珠转移组件中通过在相邻腔体之间设置磁珠转移结构,该磁珠转移结构中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均能单独与所述容纳腔密封嵌合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在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所述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而后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下降,刮块将磁珠转移至所述邻接间隙;最后第二间隔体上升,第一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撤去磁力,磁珠从所述邻接间隙分散到第二腔体,从而实现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充分、高效的转移。克服核酸、蛋白等物质的提取、检测过程中各步骤之间因物料转移等衔接操作而存在的操作繁杂、样品或试剂易受污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不仅自身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由于磁珠转移结构中的第一间隔体与第二间隔体的巧妙设计,只要纵向推拉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即可使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将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在相邻腔体之间转移,并能有效避免相邻腔体之间其他物料的在此转移过程中相互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影响提取终产物的纯度和质量。进一步地,在外围的辅助设备中并不需要设置专门为磁珠转运提供旋转动力的旋转设备,只需要提供纵向推拉的动力源即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与之配合使用的设备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的磁珠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的磁珠转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中的腔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中的第一间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中的第二间隔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中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括:至少一个磁珠转移组件,该磁珠转移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间隔开的间隔区域,该间隔区域内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将第一腔体内的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内的磁珠转移结构;所述磁珠转移结构包括吸附磁珠的磁体,以及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互匹配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所述第一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二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均能单独与所述容纳腔密封嵌合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相邻设置并于二者的结合处形成一间隔体邻接部,所述间隔体邻接部包括位于第一间隔体的第一邻接面和位于第二间隔体的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一邻接面上设置有延伸出该面主体的刮块,该刮块弹压于所述第二邻接面时,所述第一邻接面与第二邻接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磁珠的邻接间隙;磁珠转移前,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形成密封间隔区域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所述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而后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下降,刮块将磁珠转移至所述邻接间隙;而后第二间隔体上升,第一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撤去磁力,磁珠从所述邻接间隙分散到第二腔体。
其中,所述第二间隔体中开设有一容纳所述磁体的插接孔,所述磁体于磁珠转移时穿插入所述插接孔中吸附磁珠,完成磁珠转移后所述磁体退出所述插接孔。
其中,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
其中,所述磁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外围的磁性结构,两个磁性结构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两个磁性结构的连接线或者连接面垂直于磁珠的转移方向。
其中,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所述磁性结构安装于所述夹持棘块或者磁性结构本身作为所述夹持棘块。
其中,所述固定卡位包括容纳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槽位和位于所述槽位两侧的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贯穿于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为一条形磁铁,磁铁的两极位于定位边的两侧,相邻磁铁作为棘块卡嵌于一个磁珠转移组件的定位凹槽以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对应同一磁珠转移组件的两个定位凹槽的是两块磁铁的异性磁极。
其中,所述磁体为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其中,所述第一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所述第二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
其中,所述刮块为弹性材质。
其中,该试剂卡盒中包含相互衔接的多个磁珠转移组件。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括第一、二、三........n腔体,相邻的两个腔体之间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2和7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的结构示意图。该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应用于核酸或蛋白制备及检测设备中,旨在为核酸或蛋白制备及检测过程中相邻步骤之间的物料转移提供一种高效、快捷的解决方案,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提取盒也可应用于其他生物提取物的提取。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设置有磁珠转移组件100,该磁珠转移组件100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以及将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间隔开的间隔区域30。从图1、2和7中的结构显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均为开口型结构,实际上,这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现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也会根据需要设置为除了与间隔区域相通的位置外,其他各面均为封闭的腔体结构,而且当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用在核酸的提取与检测实验时,除了与间隔区域相通的位置外,其他各面均为封闭的腔体结构是更为常用的结构。
具体实现时,该间隔区域30内形成一容纳腔31,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之间还设置有一将第一腔体10内的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20内的磁珠转移结构40,磁珠转移结构40密封嵌合于容纳腔内31。其中,磁珠转移结构40包括吸附磁珠的磁体(图中未示出),以及嵌合设置于容纳腔31内且相互匹配的第一间隔体41和第二间隔体42。具体实现过程中,第一间隔体41设置于容纳腔31内靠近第一腔体10的位置,第二间隔体42设置于容纳腔31内靠近第二腔体20的位置,第一间隔体41和第二间隔体42均能单独与容纳腔31密封嵌合将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间隔体41和第二间隔体42相邻设置并于二者的结合处形成一间隔体邻接部,间隔体邻接部包括位于第一间隔体41的第一邻接面411和位于第二间隔体42的第二邻接面421,第一邻接面411上设置有延伸出该面主体的刮块412,该刮块412弹压于第二邻接面421时,第一邻接面411与第二邻接面421之间形成有容纳磁珠的邻接间隙43。从原理上讲,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通过在采用包括磁珠在内的磁性颗粒作为提取核酸、蛋白或其他大分子生物提取物,磁珠在第一腔体10实现对样品中核酸、蛋白或其他大分子生物提取物的吸附作用,第一腔体10中混合物料中的磁珠上吸附有待提取的核酸、蛋白或其他大分子生物提取物。此时,即磁珠转移前,第一间隔体41和第二间隔体42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并形成密封间隔区域30将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隔开;磁珠转移时,第一间隔体41和第二间隔体42依次单独开启,具体过程为:首先,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第二邻接面421,第二间隔体42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然后,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下降,刮块412将磁珠转移至邻接间隙43。最后,第二间隔体42上升,第一间隔体41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撤去磁力,磁珠从邻接间隙43分散到第二腔体20。经过上述转移过程实现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充分、高效的转移。克服核酸、蛋白等物质的提取、检测过程中各步骤之间因物料转移等衔接操作而存在的操作繁杂、样品或试剂易受污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不仅自身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由于磁珠转移结构中的第一间隔体与第二间隔体的巧妙设计,只要纵向推拉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即可使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将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在相邻腔体之间定向转移,保证了除磁珠外的其他物料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的相互独立性,有效避免相邻腔体之间其他物料的在此转移过程中相互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影响提取终产物的纯度和质量。进一步地,在外围的辅助设备中并不需要设置专门为磁珠转运提供旋转动力的旋转设备,只需要提供纵向推拉的动力源即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与之配合使用的设备的复杂性。
另外,从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的结构设置来看,为了能够充分、高效地转移磁珠,第一腔体10与间隔区域30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在第一腔体10与第一间隔体41的衔接位置,第一腔体10收缩至与所述第一间隔体41对应的宽度。与之对应地,第二腔体20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也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在第二腔体20与第二间隔体42的衔接位置,第二腔体20收缩至与第二间隔体42对应的宽度。如图1和3所示,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可设置为倒角收边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将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的宽度设置为在靠近其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过程中逐渐收窄的结构。
如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1中,第二间隔体42中开设有一容纳所述磁体的插接孔422,磁体于磁珠转移时穿插入所述插接孔422中吸附磁珠,完成磁珠转移后所述磁体退出插接孔422。此方案中,磁珠转移结构40的工作方式为:首先,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上升,将磁体插入插接孔422中,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第二邻接面421,第二间隔体42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然后,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下降,刮块412将磁珠转移至邻接间隙43。最后,将磁体退出插接孔422,磁体对磁珠的吸附作用消失,第二间隔体42上升,第一间隔体41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磁珠从邻接间隙43分散到第二腔体20。
另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提供的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的固定架50,固定架50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100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51,磁珠转移组件100与固定卡位51一一对应并固定于固定卡位51上,磁珠转移组件100的间隔区域30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32,与磁珠转移组件100相对应的固定卡位51上设置有夹持棘块52,夹持棘块52卡嵌于定位凹槽32内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中,磁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容纳腔31外围的磁性结构,两个磁性结构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两个磁性结构的连接线或者连接面垂直于磁珠的转移方向。
在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的固定方式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采用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类似的方式。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试剂卡盒也包括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的固定架50,固定架50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100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51,磁珠转移组件100与固定卡位51一一对应并固定于固定卡位51上,磁珠转移组件100的间隔区域30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32,与磁珠转移组件100相对应的固定卡位51上设置有夹持棘块52,夹持棘块52卡嵌于定位凹槽32内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磁性结构本身作为夹持棘块52。具体实现时,固定卡位51包括容纳磁珠转移组件100的槽位和位于槽位两侧的定位边53,定位边53上设置有定位通孔54,夹持棘块52贯穿于定位通孔54,夹持棘块52为一条形磁铁,磁铁的两极位于定位边53的两侧,相邻磁铁作为棘块卡嵌于一个磁珠转移组件100的定位凹槽32以固定磁珠转移组件100,对应同一磁珠转移组件100的两个定位凹槽32的是两块磁铁的异性磁极。本方案中,磁珠转移结构40的工作方式为:首先,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上升,磁珠在磁铁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第二邻接面421,第二间隔体42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然后,第一间隔体41沿容纳腔31下降,刮块412将磁珠转移至邻接间隙43。最后,撤去磁铁或者通过控制撤去磁体产生的磁力,让第二间隔体42上升,第一间隔体41密封嵌合于容纳腔31内隔开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磁珠从邻接间隙43分散到第二腔体20。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磁性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仅仅是安装于夹持棘块52或者只是作为夹持棘块52一个组成部分,以能够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并达到有效的磁珠吸附效果为准。
针对磁体的选择与材质来看,具体实现时,磁体为永磁体或者电磁体。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中选择永磁体或者可以通过通电控制的电磁体均为非常好的优选方案。而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采用电磁体不仅能够方便、快捷的产生及撤去磁性,而且磁场的作用时间(即磁珠转移时间)能够得到准确的控制,在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后磁珠从邻接间隙43快速分散到第二腔体中进行进一步的反应。
从材料选择上看,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的主体结构均采用塑料材质,用做反应耗材。当然,试剂卡盒中用到的磁体采用的是本领域中常用的磁性材质或者磁性易感材质做成的电磁体。另外,为了便于在磁珠转移过程中有效将磁珠刮落至邻接间隙43,第一间隔体41上的刮块412选择弹性更好的橡胶材质,当然其他能够保证刮离效率的弹性材质也是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选择的方案,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从图1、2和7中结构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试剂卡盒中的磁珠转移组件100均为仅包含第一腔体10和第二腔体20两个相邻设置的腔体。事实上,事实上,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以仅有两个腔体的磁珠转移组件作为本实用新型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是为了从简单的结构入手,说明本实用新型为核酸或蛋白制备及检测过程中相邻步骤之间的物料转移提供的一种高效、快捷的解决方案,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核酸提取以及检测过程中涉及到多个步骤的物料转移,即使涉及到通过磁珠实现的物料转移步骤也有多个,因此,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该试剂卡盒中包含相互衔接的多个磁珠转移组件。即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提供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括第一、二、三........n腔体,相邻的两个腔体之间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
上述实施例揭示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包含的一个或多个磁珠转移组件中通过在相邻腔体之间设置磁珠转移结构,该磁珠转移结构中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均能单独与所述容纳腔密封嵌合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在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所述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而后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下降,刮块将磁珠转移至所述邻接间隙;最后第二间隔体上升,第一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撤去磁力,磁珠从所述邻接间隙分散到第二腔体,从而实现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充分、高效的转移。克服核酸、蛋白等物质的提取、检测过程中各步骤之间因物料转移等衔接操作而存在的操作繁杂、样品或试剂易受污染的问题。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不仅自身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由于磁珠转移结构中的第一间隔体与第二间隔体的巧妙设计,只要纵向推拉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即可使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将磁珠及吸附于磁珠的待提取物料(蛋白质、核酸)在相邻腔体之间转移,并能有效避免相邻腔体之间其他物料的在此转移过程中相互干扰,造成不必要的污染,影响提取终产物的纯度和质量。进一步地,在外围的辅助设备中并不需要设置专门为磁珠转运提供旋转动力的旋转设备,只需要提供纵向推拉的动力源即可,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与之配合使用的设备的复杂性。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包含至少一个磁珠转移组件,该磁珠转移组件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以及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间隔开的间隔区域,其特征在于:该间隔区域内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还设置有一将第一腔体内的磁珠转移至第二腔体内的磁珠转移结构;
所述磁珠转移结构包括吸附磁珠的磁体,以及嵌合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且相互匹配的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所述第一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一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二间隔体设置于容纳腔内靠近所述第二腔体的位置,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均能单独与所述容纳腔密封嵌合将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
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相邻设置并于二者的结合处形成一间隔体邻接部,所述间隔体邻接部包括位于第一间隔体的第一邻接面和位于第二间隔体的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一邻接面上设置有延伸出该面主体的刮块,该刮块弹压于所述第二邻接面时,所述第一邻接面与第二邻接面之间形成有容纳磁珠的邻接间隙;磁珠转移前,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并形成密封间隔区域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隔开;磁珠转移时,所述第一间隔体和第二间隔体依次单独开启,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上升,磁珠在磁体产生的磁力作用下吸附至所述第二邻接面,所述第二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而后第一间隔体沿容纳腔下降,刮块将磁珠转移至所述邻接间隙;而后第二间隔体上升,第一间隔体密封嵌合于所述容纳腔内隔开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撤去磁力,磁珠从所述邻接间隙分散到第二腔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间隔体中开设有一容纳所述磁体的插接孔,所述磁体于磁珠转移时穿插入所述插接孔中吸附磁珠,完成磁珠转移后所述磁体退出所述插接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外围的磁性结构,两个磁性结构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场,两个磁性结构的连接线或者连接面垂直于磁珠的转移方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卡盒还包括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与磁珠转移组件个数对应的固定卡位,所述磁珠转移组件与固定卡位一一对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卡位上,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间隔区域的两侧设置有定位凹槽,与磁珠转移组件相对应的固定卡位上设置有夹持棘块,所述夹持棘块卡嵌于所述定位凹槽内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所述磁性结构安装于所述夹持棘块或者磁性结构本身作为所述夹持棘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卡位包括容纳所述磁珠转移组件的槽位和位于所述槽位两侧的定位边,所述定位边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贯穿于所述定位通孔,所述夹持棘块为一条形磁铁,磁铁的两极位于定位边的两侧,相邻磁铁作为棘块卡嵌于一个磁珠转移组件的定位凹槽以固定所述磁珠转移组件,对应同一磁珠转移组件的两个定位凹槽的是两块磁铁的异性磁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体为永磁体或者电磁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所述第二腔体与间隔区域的衔接处设置为逐渐变窄的收缩结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块为弹性材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其特征在于:该试剂卡盒中包含相互衔接的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珠转移组件。
CN201520217795.1U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Active CN204607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7795.1U CN204607980U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17795.1U CN204607980U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7980U true CN204607980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60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17795.1U Active CN204607980U (zh) 2015-04-10 2015-04-10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798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96330A (zh) * 2015-11-13 2016-02-03 余家昌 一种物料转移时液面倾斜的试剂卡盒
CN105950438A (zh) * 2016-05-17 2016-09-21 余家昌 一种设置有按压式磁珠转移机构的试剂卡盒
CN106148161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余家昌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48161A (zh) * 2015-04-10 2016-11-23 余家昌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CN106148161B (zh) * 2015-04-10 2019-07-02 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CN105296330A (zh) * 2015-11-13 2016-02-03 余家昌 一种物料转移时液面倾斜的试剂卡盒
WO2017080531A1 (zh) * 2015-11-13 2017-05-18 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转移时液面倾斜的试剂卡盒
CN105296330B (zh) * 2015-11-13 2018-10-02 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物料转移时液面倾斜的试剂卡盒
CN105950438A (zh) * 2016-05-17 2016-09-21 余家昌 一种设置有按压式磁珠转移机构的试剂卡盒
CN105950438B (zh) * 2016-05-17 2019-08-16 奥然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设置有按压式磁珠转移机构的试剂卡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2347741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ample processing
CA2959954C (en) Nucleic acid purification cartridge
JP5298271B2 (ja) サンプル準備のためのカセット
ES2674264T3 (es) Método y dispositivo para tratamiento de micropartículas
ES2604352T3 (es) Procesado de muestras
CN204607980U (zh)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CN104046556A (zh) 核酸扩增反应装置和核酸扩增方法
CN104762193A (zh) 核酸自动提取微流控装置
CN104046558A (zh) 核酸扩增反应用筒
US20210008552A1 (en) Nucleic acid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cartridges
US20080121591A1 (en) Device for nucleic acid preparation
EP326177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isolation and/or enrichment of target structures in a fluid sample
CN204608019U (zh)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KR20100090957A (ko) 표적 생체물질의 분리 또는 정제를 위한 자성 비드 포집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미세유동 시스템
CN106148161B (zh) 一种设置有磁珠转移结构的试剂卡盒
EP2142314A1 (en) Method of cleaning micro-flow passages
KR20180031089A (ko) 메시구조체를 이용한 dna 추출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dna 추출방법
AU2012216238B2 (en) Cassett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AU2016201550B2 (en) Cassett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KR20200099490A (ko) 타겟 물질을 추출하기 위한 추출 장치, 추출 방법 및 유체 유동 칩
KR20230141751A (ko) Pcr 분석에 응답하기 위한 샘플을 위한 유체의 채널 기하학 구조들을 갖는 장치들,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방법들
WO2021067286A1 (en) Devices for determining a target nucleic acid profile and methods of use thereof
JPWO2004048564A1 (ja) 検体前処理デバイス
MX2008005115A (en) Cassett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WO2012113028A1 (en) Isolation of a target bioentity from a biological samp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523

Address after: 200120 Shanghai Pudong New Area city wide 222 Lane 6, 5 Dan

Patentee after: Bi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361, Ruth Town, San Francisco, Calif.

Co-patentee before: Ai Jiesi bio tech ltd

Patentee before: Yu Jiachang

Co-patentee before: Bio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