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600071U - 一种杯盖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杯盖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600071U
CN204600071U CN201520264461.XU CN201520264461U CN204600071U CN 204600071 U CN204600071 U CN 204600071U CN 201520264461 U CN201520264461 U CN 201520264461U CN 204600071 U CN204600071 U CN 204600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ing
inner cap
shell fragment
protruding shell
enclosing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6446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碧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UO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6446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600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600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600071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杯盖,包括外盖,与所述外盖内壁相吻合的钢圈,所述钢圈和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圈的上环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还包括与所述钢圈相卡合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凸起弹片数量一致、宽度相同且相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包括凸块和位于所述凸块下端的卡合部;当所述内盖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凸起弹片和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杯盖,通过在钢圈上设置凸起弹片和内盖上与凸起弹片宽度一样、数量相同相卡合的卡合部,使得这种杯盖的组装方式具有牢固的定位结构,容易定位,在组装过程中通过简单的机械配合关系卡扣,加工方便,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杯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消费品方面,特别涉及一种杯盖。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杯子已经进入各家各户。
杯盖的质量和做工要求比较高,因为这关系杯子使用方便性和的整体的寿命。单层不锈钢的外盖与塑料内盖装配后,不锈钢的外盖口部一般可能会刮手;另外,一般的不锈钢外盖与塑料内盖都是用胶水将两者结合固定在一起,这其中有两个缺点,第一:胶水有气味,消费者会感觉不舒服,当加入开水或热水的杯子后,胶水可能会因为受热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影响味觉,导致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风险;第二:消费者长时间使用杯子后,不锈钢外盖与塑料内盖会有松动的隐患。一般杯盖的不锈钢外盖与塑料内盖采用的是过盈装配,这种方式导致两者在装配时两者不好定位容易松动,安装比较复杂,需要相关工装夹具,而且在温差较大的情况下,也存在松动的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杯盖,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杯盖的外盖与内盖不易定位,存在松动的缺点,且加工简单,组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杯盖,包括外盖,还包括与所述外盖内壁相吻合的钢圈,所述钢圈和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圈上设置有至少1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
还包括与所述钢圈相卡合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凸起弹片数量一致、宽度相同且相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卡合部;
当所述内盖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凸起弹片和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凸块,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凸块的下端,当所述内盖由下方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钢圈上的凸起弹片在凸块作用下会往外张开,当所述内盖压入至所述钢圈内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起弹片经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
进一步地,当所述内盖压入至所述钢圈内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内盖的顶端与所述外盖的内顶部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钢圈和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焊接部位,所述焊接部位经过抛光后形成圆角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弹片为4个且均匀分布所述钢圈的上环位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硅胶圈,所述硅胶圈设置在所述内盖里面,所述内盖为食品级PP材料构成,所述外盖为不锈钢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钢圈设置有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内盖上设置有与凸起弹片数量相同和宽度一样的凹槽,凹槽设置有一卡合部,当内盖由下方压入钢圈内时,所述凸起弹片和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由于凹槽的宽度和凸起弹片的宽度相同,使得内盖和外盖组装的结构左右不松动且容易定位;上环位置设置有至少两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当凸起弹片和卡合部卡合在一起,也使得内盖和外盖组装的结构在上下方向固定不松动且容易定位;另外一种杯盖的装配方法,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为一体化的简单机械配合,能够保持装配杯盖的内盖和外盖固定不松动,且加工简单,装配时方便快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杯盖的组装完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杯盖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外盖,2为钢圈,201为凸起弹片,3为内盖,4为硅胶圈,5为焊接部位,6为凹槽,601为凹槽,602为卡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杯盖,包括外盖1,还包括与所述外盖1内壁相吻合的钢圈2,所述钢圈2和所述外盖1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双层结构的焊接部位5,所述焊接部位5经过抛光后形成光滑的圆角形状,这样在触摸杯盖的过程中,不刮手,使用起来相对安全,也更加耐用,作为优选的方式,圆角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与杯体想匹配的任意光滑的形状,只要满足不刮手的功能即可。
所述钢圈2的高度小于所述外盖1的高度,钢圈2能够压入所述外盖1内。所述钢圈2的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201,,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凸起弹片201优选设置在所述钢圈2的上环位置,优选为4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钢圈2上;杯盖还包括与所述钢圈相卡合的内盖3,所述内盖3上设置有和所述凸起弹片201数量一致、宽度相同且相卡合的凹槽6,又由于所述凸起弹片201均匀分分布,在四个方位都进行卡合,这样的设计使得所述内盖2和所述外盖3组装的结构简单、左右不松动且容易定位。
所述凹槽6内设置有一凸块602和位于凸块602下端的卡合部601,在组装的过程中,所述内盖3能够无缝隙的匹配压入所述钢圈2,当所述内盖3由下方压入所述钢圈2内时,所述钢圈2上的凸起弹片201在凸块602作用下会往外自动张开,随着所述内盖3往里面所述钢圈2压入,当所述内盖3压入至所述钢圈2内的第一位置时,此时所述内盖3的顶端与所述外盖1的内顶部相接触,所述凸起弹片201经过所述凸块602时,所述卡合部601自动复位,同时所述凸起弹片201与所述卡合部601卡合在一起,这样设计,所述内盖3因为有所述外盖1的内顶部存在,故不能再往里面压入,由于有所述卡合部601与所述凸起弹片201卡合,所述内盖3也不能往外面拉出,上下不会松动且容易定位。
由于有所述外盖1的内顶部存在,使得所述内盖3不能继续往里面压入,对于其他的实施方式也可以在所述外盖1的内壁上设置阻挡装置,只需要当所述卡合部601与所述凸起弹片201卡合的时候,所述内盖3因为在此阻挡装置而不能往里面压入,即实现这样的功能或装置就可以。
所述凸起弹片201为带倾角的弹性片状结构,不局限于材料,只要有能够实现这样弹性功能即可,优选为钢片,所述凸起弹片201与钢圈2本体之间形成的锐角为其倾角,最好在0到45度之间,倾角太大,当所述内盖3压入所述外盖1时,所述凸起弹片201可能会刮伤所述凹槽6,最好是根据所述卡合部601的大小和凸起弹片201的弹性来设定具体的倾斜角度。
这样的一种卡扣式的机械简单结构的组装,使得加工起来简单方便,组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了组装效率。
优选的,所述内盖3为食品级PP(食品级PP为食品级聚丙烯塑料,能包装食品或与能与食品直接接触的聚丙烯塑料)材料构成,符合卫生的安全标准,有利于使用的健康;这样的塑料结合,使得所述内盖3与所述外盖1接触更加牢固,塑料材料也更加轻便,节约成本。当然也不局限于这样的材料,具体针对杯盖应用的范围来选择。
优选的,所述外盖1为不锈钢材料构成,更加耐用且不易生锈,当然也可以针对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
这样的一种杯盖结构应用范围比较广,可用在塑料杯,真空杯,玻璃杯,以及其它密封盖上。
本专利还提供一种杯盖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钢圈2压入与外盖1内壁相吻合的外盖1内,使得钢圈2的下环与外盖1的口部齐平,形成焊接部位;
步骤二:将内盖压入带钢圈2的外盖1内,直至内盖3的顶端达到外盖1的内部顶部;
步骤三:将硅胶圈4安装到内盖3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步骤一、步骤二或步骤三后对步骤一形成的焊接部位进行焊接,然后再进行抛光处理,使得焊接部位形成光滑的圆角形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也可以设置为与杯体相匹配的任意光滑形状,能够保证与杯体匹配且不刮手。
在进行装配前,提供的钢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凸起弹片数量一致、宽度相同且相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卡合部,当所述内盖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凸起弹片和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这样保证在卡合的时候左右方向上能够固定不松动,作为更加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凸起弹片设置为4个且匀分布在所述钢圈的上环位置,这样更加保证内盖与外盖匹配且不松动。
作为一实施方式,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凸块,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凸块的下端,当所述内盖由下方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钢圈上的凸起弹片在凸块作用下会往外张开,当所述内盖压入至所述外盖的内顶部时,此时内盖顶端与外盖内顶部接触,所述凸起弹片正好经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这样设计,所述内盖因为有所述外盖的内顶部存在,故不能再往里面压入,由于有所述卡合部与所述凸起弹片卡合,所述内盖也不能往外面拉出,上下不会松动且容易定位。
整体这样的装配方式,即采用简单机械配合的方式,加工简单,装配时方便快速,提高了组装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6)

1.一种杯盖,包括外盖,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与所述外盖内壁相吻合的钢圈,所述钢圈和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所述钢圈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圆心方向带倾角的凸起弹片;
还包括与所述钢圈相卡合的内盖,所述内盖上设置有和所述凸起弹片数量一致、宽度相同且相卡合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一卡合部;
当所述内盖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凸起弹片和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一凸块,所述卡合部位于所述凸块的下端,当所述内盖由下方压入所述钢圈内时,所述钢圈上的凸起弹片在凸块作用下会往外张开,当所述内盖压入至所述钢圈内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凸起弹片经过所述凸块与所述卡合部卡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盖压入至所述钢圈内的第一位置时,所述内盖的顶端与所述外盖的内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和所述外盖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形成焊接部位,所述焊接部位经过抛光后形成圆角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弹片为4个且匀分布在所述钢圈的上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盖,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硅胶圈,所述硅胶圈设置在所述内盖里面,所述内盖为食品级PP材料构成,所述外盖为不锈钢材料构成。
CN201520264461.XU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杯盖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00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4461.XU CN204600071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杯盖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64461.XU CN204600071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杯盖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600071U true CN204600071U (zh) 2015-09-02

Family

ID=539526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64461.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600071U (zh) 2015-04-28 2015-04-28 一种杯盖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60007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1041A (zh) * 2015-04-28 2015-07-15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装配方法
CN105750670A (zh) * 2016-04-26 2016-07-13 杨荆浩 一种内卡式防护铠甲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71041A (zh) * 2015-04-28 2015-07-15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装配方法
CN104771041B (zh) * 2015-04-28 2016-06-22 江苏希诺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杯盖及装配方法
CN105750670A (zh) * 2016-04-26 2016-07-13 杨荆浩 一种内卡式防护铠甲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71041B (zh) 一种杯盖及装配方法
USD923406S1 (en) Water and beverage making bottle
CN103919412B (zh) 一种单层玻璃杯杯体的制作方法
CN204600071U (zh) 一种杯盖
KR20160085565A (ko) 간단한 구조의 원두 커피 드립 백
CN204071527U (zh) 杯子
CN203776578U (zh) 一种单层玻璃杯
CN201492281U (zh) 陶瓷电热水壶
CN211242858U (zh) 一种用于ih加热的玻璃水壶
CN104095533A (zh) 一种具有弹性壶体的电热水壶
CN208676888U (zh) 饮品泡制具之盖封装置
CN204306534U (zh) 一种带过滤网的玻璃泡茶装置
CN204306543U (zh) 一种带过滤网的泡茶玻璃杯
CN206261443U (zh) 加热容器及养生壶
CN205758319U (zh) 一种电磁炉用水壶
CN204306532U (zh) 一种带滤网的玻璃沏茶杯
CN209966122U (zh) 一种双层水壶的水窗结构
CN204337285U (zh) 一种用于输液瓶的医用接口
CN203723993U (zh) 连接组件及具有该连接组件的烹煮器具
CN209090850U (zh) 一种液体加热器
CN204260606U (zh) 一种取碗夹
CN220655016U (zh) 一种装备可拆卸手柄的不锈钢杯
CN209284826U (zh) 一种新型泡茶杯
CN202505053U (zh) 咖啡壶的改进结构
CN208510845U (zh) 单人便携式全自动豆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90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622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