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7906U -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7906U
CN204597906U CN201520303624.0U CN201520303624U CN204597906U CN 204597906 U CN204597906 U CN 204597906U CN 201520303624 U CN201520303624 U CN 201520303624U CN 204597906 U CN204597906 U CN 2045979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electric capacity
interface filter
electromagnetic interface
common m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362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建
胡宗杰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tiv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ieber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ebert Corp filed Critical Liebert Corp
Priority to CN20152030362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79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79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79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s And Equa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包括:共模电感和多个电容,其中:该共模电感包括至少一个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绕组,每个绕组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一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每个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二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每个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每个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减小了EMI滤波器的体积,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背景技术
在大功率电源系统中,为了抑制电源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 MagneticInterference)噪声,通常采用电容与共模磁环组成的T型、Π型或者多级滤波器对噪声进行抑制,如图1为现有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EMI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由于电源系统的电流大,磁环只能穿过线缆或者铜排,没有办法绕圈使得磁环的电感量和阻抗较小,因此通过增加电容值来保证系统的传导与辐射。但在某些应用环境中,电容的大小受到严格的限制,为了较好的抑制噪声,则必须增加磁环的数量从而增加电感量,但磁环的增加导致EMI滤波器的体积相应增大,制作成本也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EMI滤波器体积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包括:共模电感和多个电容,其中:
所述共模电感包括至少一个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绕组,每个绕组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一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每个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二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
每个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每个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EMI滤波器,由于在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EMI滤波器,采用由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替代磁环,减小了EMI滤波器的体积,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三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三线制的大功率系统的每一相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四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四线制的大功率系统的三相输出的每一相输出端以及N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单相的大功率系统的L线输出端和N线输出端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共模电感的绕组采用立绕的方式绕制在磁芯上。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EMI滤波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结构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EMI滤波器结构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EMI滤波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给出大功率电源系统中体积较小的EMI滤波器的实现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以三相三线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为例,如图2所示,该EMI滤波器包括: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L和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共模电感L包括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第三绕组L3,其中:
第一绕组L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且L1与C1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1,第一信号输入端In1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第一相输出端a相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绕组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且L1与C2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Out1,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绕组L2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且L2与C3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2,第二信号输入端In2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第二相输出端b相相连,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绕组L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相连,且L2与C4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Out2,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三绕组L3的一端与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相连,且L3与C5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三信号输入端In3,第三信号输入端In3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第三相输出端c相相连,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接地;第三绕组L3的另一端与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相连,且L3与C6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Out3,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
由扁平铜排绕制的具有三个绕组的共模电感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磁芯31上绕制了第一绕组32,第二绕组33和第三绕组34,且三个绕组采用立绕的方式绕制在磁芯31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共模电感的电感量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L = μ Δ * μ 0 * N 2 * Ae le
其中,L为该共模电感的电感量,μΔ为增量磁导率,μ0为真空磁导率,N为绕组线圈的匝数,Ae为磁芯面积,Le为磁路平均长度。
进一步的,如果大功率电源系统为三相四线制,则可以在磁芯上绕制四个绕组,如图4所示,该EMI滤波器包括: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L和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共模电感L包括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第三绕组L3,第四绕组L4,其中,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第三绕组L3与电容的连接方式与上述三相三线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连接方式相同,第四绕组L4的一端与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相连,且L4与C7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四信号输入端In4,第四信号输入端In4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第四个输出端N线相连,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第四绕组L4的另一端与第八电容C8的第一端相连,且L4与C8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四信号输出端Out4,第八电容C8的第二端接地。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由于采用由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替代磁环,减小了EMI滤波器的体积,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以单相大功率电源系统为例,如图5所示,该EMI滤波器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L和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共模电感L包括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其中:
第一绕组L1的一端与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相连,且L1与C1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InL,第一信号输入端InL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L线端相连,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绕组L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相连,且L1与C2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OutL,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第二绕组L2的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相连,且L2与C3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InN,第二信号输入端InN与大功率电源系统的N线端相连,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第二绕组L2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相连,且L2与C4相连后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OutN,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接地。
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采用立绕的方式绕制在磁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共模电感的电感量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L = μ Δ * μ 0 * N 2 * Ae le
其中,L为该共模电感的电感量,μΔ为增量磁导率,μ0为真空磁导率,N为绕组线圈的匝数,Ae为磁芯面积,Le为磁路平均长度。
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由于采用由扁平铜排绕制的共模电感替代磁环,减少了EMI滤波器的体积,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包括:共模电感和多个电容,其中:该共模电感包括至少一个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绕组,每个绕组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一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每个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二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每个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每个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减小了EMI滤波器的体积,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5)

1.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共模电感和多个电容,其中:
所述共模电感包括至少一个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绕组,每个绕组的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一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入端;每个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第二电容的第一端相连,且每个绕组与对应第二电容的连接端作为EMI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
每个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以及每个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和第三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三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三线制的大功率系统的每一相输出端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和第四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四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三相四线制的大功率系统的三相输出的每一相输出端以及N线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包括由扁平铜排绕制的第一绕组和第二绕组,所述EMI滤波器的两个信号输入端分别与单相的大功率系统的L线输出端和N线输出端相连。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EMI滤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模电感的绕组采用立绕的方式绕制在磁芯上。
CN201520303624.0U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Active CN2045979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624.0U CN204597906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3624.0U CN204597906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7906U true CN204597906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40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3624.0U Active CN204597906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7906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142A (zh) * 2019-08-27 2019-11-12 四川三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侦测显示功能的强电磁脉冲多级防护装置
CN110445113A (zh) * 2019-08-27 2019-11-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具有侦测显示功能的强电磁脉冲综合防护装置
CN111446902A (zh) * 2020-04-30 2020-07-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系统的交直流耦合集成式emi滤波器
CN113628833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宁国市裕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电感、单相机器人滤波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45142A (zh) * 2019-08-27 2019-11-12 四川三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侦测显示功能的强电磁脉冲多级防护装置
CN110445113A (zh) * 2019-08-27 2019-11-12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具有侦测显示功能的强电磁脉冲综合防护装置
CN110445113B (zh) * 2019-08-27 2024-05-10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 一种具有侦测显示功能的强电磁脉冲综合防护装置
CN111446902A (zh) * 2020-04-30 2020-07-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系统的交直流耦合集成式emi滤波器
CN111446902B (zh) * 2020-04-30 2022-09-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电机驱动系统的交直流耦合集成式emi滤波器
CN113628833A (zh) * 2021-07-28 2021-11-09 宁国市裕华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共模电感、单相机器人滤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7906U (zh) 一种大功率电源系统中的电磁干扰emi滤波器
CN100401612C (zh) 噪声抑制电路
JP2016195290A (ja) コモンモードフィルタ
CN202905391U (zh) 一种共模电感
CN103442538A (zh) 一种pfc电路中无源元件的集成方法
CN105304266A (zh) 脉冲变压器
CN206421891U (zh) 一种方便自动化绕线的变压器及开关电源
US8836448B2 (en) Magnetic interface circuit
CN108735475A (zh) 整合式线圈结构
CN208690074U (zh) 集成变压器
CN202309512U (zh) 变频器电磁干涉的抑制结构
CN100587864C (zh) 用于at供电方式高速电气化铁路的单相牵引变压器
CN203910415U (zh) 一种差共模电感及含有该电感的逆变器
CN207116212U (zh) 一种多变比的电流互感器
CN102420041A (zh) 一种变压器和变压装置
CN101795119B (zh) 一种共模信号抑制电路及交换机
CN201072700Y (zh) 可产生宽脉冲的脉冲变压器
CN204270819U (zh) 一种以太网滤波器
CN103745800A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04010892U (zh) 一种共模电感
CN2927282Y (zh) 低干扰变压器
CN204290903U (zh) 带开关输出的滤波电路
CN103745801B (zh) 一种脉冲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37617B (zh) 电连接器系统
CN206894250U (zh) 一种强弱电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after: Vitamin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Columbo Road, Ohio, Dearborn 1050

Patentee before: Libot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