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7156U - 屏蔽罩组件 - Google Patents

屏蔽罩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7156U
CN204597156U CN201520241409.2U CN201520241409U CN204597156U CN 204597156 U CN204597156 U CN 204597156U CN 201520241409 U CN201520241409 U CN 201520241409U CN 204597156 U CN204597156 U CN 2045971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ield shell
shield
post
fixture
ligh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4140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蕙瑄
陈彦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riority to CN20152024140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71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71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71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屏蔽罩组件,包含:一屏蔽壳体、至少一散热件、至少一夹具及至少一导光件。屏蔽壳体包括一前端、一后端、一位于前端与后端之间的顶壁,及一位于后端的后壁,屏蔽壳体形成有至少一插接空间,插接空间由前端延伸至后端。散热件设置于顶壁上并对应于插接空间。夹具包括一扣合于顶壁且固定散热件的框体,及一由框体向上延伸的固持片。导光件具有一前段部及一后段部,前段部形成有一朝后延伸的第一柱,后段部形成有两分别朝前延伸的第二柱,第一柱由前朝后插入形成在夹具的固持片的一第一孔,各第二柱由后朝前插入形成在屏蔽壳体的后壁的两第二孔。本实用新型使该导光件稳固地设置于屏蔽壳体与夹具上,且具有反向抵靠的固持效果。

Description

屏蔽罩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屏蔽罩组件,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导光件的屏蔽罩组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920006325.5(美国对应案公开号US7601021、中国台湾对应案证书号M359141)公开一种连接器总成,其主要包含一上部壳体、一散热片、一散热片扣具,及一导光柱。该散热片扣具将该散热片扣合于该上部壳体之上。该导光柱设置于该散热片扣具之上,且用于导引位于所设置之电路板上的LED灯所产生之光束,该LED灯可用于显示一连接器晶片模组是否失效。而通过可拆卸的散热片及散热片扣具,则可将连接器晶片模组所产生之热量有效发散,以减少连接器晶片模组损坏的可能。更进一步来说,该散热片扣具的两侧分别具有一凹槽,该导光柱对应该凹槽之位置处分别具有一圆柱体以套设入该凹槽。
然而,上述现有的凹槽呈开口朝上的叉形,因此导光柱的圆柱体容易由该凹槽脱落,而且当圆柱体插入于该凹槽时,需推开该凹槽的叉形口的两侧,如此容易导致该凹槽变形。
又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303406.9(中国台湾对应案证书号M418473)公开一种连接器之可插拔壳体结构,其主要包含一壳体及一导光柱。该壳体由一上底板、一下底板,及连接该上底板与该下底板的相对两侧板共同环绕而成,且其为一体成型之结构。而该导光柱设置于该上底板上方。其中,该导光柱具有一主杆及两分别由该主杆延伸的副杆。该两副杆分别具有一凹孔,而该壳体的该两侧板分别具有向外突起的一突片,各突片可卡合于对应的各凹孔,使该导光柱可通过该两副杆与该壳体的该两侧板相卡合。更进一步来说,该上底板具有一凸片,该凸片末端形成有多个弧口,而该导光柱的主杆放置于该多个弧口,且该主杆亦可额外设置有一挡止件,以与该凸片卡掣。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可使该导光柱稳固地卡合于该壳体。
然而,上述现有的该两凹孔与该两突片的扣接构造并不稳固,容易造成该两突片分别由该两凹孔脱落,再者,由于该凸片是由该上底板冲压形成的,当一散热件欲设置于该上底板时,该导光柱的安装位置势必要往上提高,而该上底板却没有足够的体积可以构成较高的凸片,如此将导致该导光柱的安装位置受到限制。
实用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其中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改善现有技术的能稳定地固持导光元件的屏蔽罩组件。
于是,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在一些实施形式中,包含:一屏蔽壳体、一散热件、一夹具以及一导光件。该屏蔽壳体包括一前端、一后端、一位于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的顶壁,及一位于该后端的后壁,且该屏蔽壳体形成有至少一插接空间。该散热件设置于该屏蔽壳体的顶壁上并对应于该插接空间。该夹具扣合于该屏蔽壳体且包含一固定该散热件的框体,及一由该框体向上延伸的固持片。该导光件具有一位于该屏蔽壳体的顶壁上方的前段部,及一位于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后方的后段部,该前段部形成有一朝后延伸的第一柱,该后段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前延伸的第二柱,该夹具的固持片形成有一第一孔,供该导光件的第一柱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的固持片的第一孔,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形成有分别对应该多个第二柱的第二孔,分别供该导光件的该多个第二柱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的后壁的第二孔。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夹具的框体围绕界定出一开口,且该夹具具有一前框条,该固持片由该前框条往上弯折形成。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导光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导光管,该前段部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的第一桥接部,该第一桥接部具有一往下凸出并且位于两导光管之间的下伸部,该第一柱形成于该下伸部,该后段部向下朝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延伸并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的第二桥接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导光件的该多个第二柱皆呈柱体,且至少其中一第二柱沿轴向方向被部分切除而形成削切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屏蔽壳体的顶壁还形成至少一卡孔,该夹具还包括由该框体向下延伸并用以扣合于该卡孔的卡勾部。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屏蔽壳体的后壁还形成至少一突出的抵压件,该夹具还包括至少一由该框体向下延伸的延伸扣片,该延伸扣片具有一扣孔,该扣孔供该后壁的该抵压件穿过扣合。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屏蔽壳体形成有多个彼此并排的插接空间。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屏蔽壳体还包括一与该顶壁间隔相对的底壁、两分别连接该底壁与该顶壁的侧壁,及多个间隔设置于该多个侧壁之间的隔板,该多个隔板与该两侧壁相配合隔出该多个插接空间。
在一些实施形式中,该屏蔽壳体的前端还形成有多个彼此并排的弹片。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在于:通过该导光件的第一柱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的固持片的第一孔,同时通过该导光件的该两第二柱分别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的后壁的该多个第二孔,使该导光件稳固地设置于该屏蔽壳体与该夹具上,且该导光件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反向抵靠的固持效果,再者,该导光件的第一柱与该多个第二柱的设计为三个固持点的结构,因此也确保在各方向上保持稳固,使组装后的该导光件不易脱落。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之其他的特征及功效,将于参照图式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中清楚地呈现,其中:
图1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的一实施例;
图2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装配状态;
图3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屏蔽壳体的一底壁;
图4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屏蔽壳体的细部结构;
图5是一立体分解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单一插接空间及对应该插接空间的一散热件、一夹具与一导光件;
图6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单一插接空间及其细部结构的装配形式;
图7是图6的一侧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装配形式;
图8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一导光件的一第一柱插入于该夹具的一第一孔;
图9是一立体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导光件的两第二柱的结构;
图10是图6的一俯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装配形式;
图11是沿图10中的XI-XI直线所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第一柱插入于该第一孔;
图12是沿图10中的XII-XII直线所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各第二柱插入于对应的各第二孔;及
图13是沿图10中的XIII-XIII直线所取的一剖视图,说明该实施例的该两第二柱其中一者具有削切部。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屏蔽壳体
11     前端
12     后端
13     顶壁
130    开口
131    卡孔
14     底壁
15     侧壁
16     后壁
161    第二孔
162    抵压件
17     隔板
18     插接空间
19     弹片
2      散热件
21     板部
22     散热柱
3      夹具
31     框体
31a    前框条
31b    后框条
31c    侧框条
311    开口
32     固持片
321    第一孔
33     卡勾部
34     延伸扣片
341    扣孔
4      导光件
41     前段部
411    第一柱
412    第一桥接部
412a   下伸部
42     后段部
421    第二柱
422    第二桥接部
423    削切部
43     导光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式,用以例示本实用新型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屏蔽罩组件的一实施例包含:一屏蔽壳体1、六个散热件2、六个夹具3,及六个导光件4。
搭配参阅图4,该屏蔽壳体1包括一前端11、一后端12、一顶壁13、一底壁14、两侧壁15、一后壁16,及五个隔板17。该后端12与该前端11相对,该顶壁13与该底壁14位于该前端11与该后端12之间且彼此上、下间隔,而该顶壁13还形成多个左右方向排列的卡孔131,该两侧壁15分别连接该顶壁13与该底壁14且彼此左、右间隔。该多个隔板17彼此间隔设置于该两侧壁15之间。该多个隔板17与该两侧壁15相配合隔出六个彼此并排的插接空间18,各插接空间18由该前端11延伸至该后端12且供一电连接器(未图示)由该前端11插入,且顶壁13对应每一插接空间18的位置均设有一开口130。
该后壁16界定出屏蔽壳体1的后端12且由该顶壁13后缘向下延伸并连接该两侧壁15,且该后壁16对应于每一插接空间18的区域均形成有两个突出的抵压件162(见图5),本实施例中,抵压件162的具体结构为由后壁16往后弯折延伸形成的突片。除此之外,该屏蔽壳体1的前端11还形成有多个彼此并排的弹片19。该多个弹片19有助于该屏蔽壳体1的前端11紧密地卡合于该机壳面板的开槽(未图示)。
该屏蔽壳体1是设置于一电路板(未图示)上及罩盖电路板上的连接器(未图示),当多个电连接器插入于该多个插接空间18时,可受到该屏蔽壳体1的屏蔽作用,以避免该多个电连接器之间的电磁干扰(Electro MagneticInterference,EMI),且本实施例屏蔽罩组件是由该前端11对应设于一机壳面板(未图示)。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施例,图5、图6、图7为将该屏蔽罩组件切出局部而呈现单一插接空间18,及对应该插接空间18的一散热件2、一夹具3与一导光件4的图式,该散热件2设置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上而遮蔽开口130并对应于该插接空间18,且该散热件2用于将该插接空间18内的热量散出,图示的散热件2是以包括一板部21以及复数由板部21往上延伸的散热柱22的形式为例。
该夹具3包括一框体31、一固持片32、两卡勾部33,及一延伸扣片34。该夹具3扣合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并用于固定该散热件2,具体来说,该框体31具有相连接的一前框条31a、一后框条31b以及两侧框条31c,藉此,框体31围绕界定出一开口311。该固持片32是由该框体31的前框条31a向上延伸,且靠近该屏蔽壳体1之前端11的位置。制程上,该固持片32为与框体31的前框条31a一体连接的板片往上弯折冲压形成。该两卡勾部33分别由该框体31的前框条31a前缘往下再往后弯折形成勾状的结构,该两卡勾部33能分别扣合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的该多个卡孔131。而该延伸扣片34则由该框体31的后框条31b朝下延伸,用于对应于屏蔽壳体1的后壁16,且该延伸扣片34形成有一扣孔341,该扣孔341用于供该后壁16的该两抵压件162穿过扣合。
因此,将夹具3组装定位于屏蔽壳体1时,是通过两卡勾部33分别扣合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的两卡孔131,接着,使延伸扣片34对应于屏蔽壳体1的后壁16,并且该后壁16的该两抵压件162穿过扣孔341而扣合于延伸扣片34,此时,散热件2的散热柱22穿过框体31的开口311,而框体31的两侧框条31c分别压抵于散热件2的板部21两侧。
搭配参阅图8与图9,该导光件4具有一位于屏蔽壳体1的顶壁13上方的前段部41,及一位于位于屏蔽壳体1的后壁16后方的后段部42。该前段部41形成有一朝后延伸的第一柱411,该后段部42形成有两个分别朝前延伸的第二柱421。详细来说,该导光件4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导光管43,该前段部41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43的第一桥接部412,且第一桥接部412具有一往下凸出并且位于两导光管43之间的下伸部412a,该第一柱411形成于该第一桥接部412的下伸部412a并且向后凸出,该后段部42向下朝该屏蔽壳体1的后壁16延伸并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43的第二桥接部422,该两第二柱421分别形成于后段部42末端并从两导光管43往前凸出。一并参阅图5,本实施例中,配合导光件4的第一柱411与第二柱421结构,夹具3的固持片32形成有一第一孔321,屏蔽壳体的后壁16对应于每一插接空间18的区域更形成有两第二孔161,且对应于每一插接空间18的两个抵压件162是位于两个第一孔161之间。
将导光件4组装于夹具3与屏蔽壳体1时,是将该导光件4的第一柱411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3的固持片32的第一孔321,该导光件4的该两第二柱421则分别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1的后壁16的该两第二孔161,使该导光件4组装结合于该屏蔽壳体1与该夹具3,此时导光件4的前段部41位于夹具3及散热件2的上方,导光件4的后段部42则是位于该屏蔽壳体1的后壁16的后方。
如图6所示,该导光件4的作用在于,通过各导光管43的后段底端对应于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发光元件(如发光二极体),藉此将发光元件的光源导引至导光管43的前端,进而提供使用者透过观看导光管43前端的光源状态得知电子装置的运作状态。依照光源显示的需求,该导光件4可以包含至少二个以上彼此相连接的导光管43,例如4个彼此相连接的导光管43。在本实施例中,该多个导光件4分别为独立的元件,但该多个导光件4也可彼此并排且相连结为一体,并不以本实施例所揭露的结构形式为限。该屏蔽壳体的后壁上的第二孔及该导光件的第二柱的配合也可以是二个以上。
参阅图10、图11与图12,由上述可知,该夹具3通过该两卡勾部33分别扣合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的该多个卡孔131,再透过该后壁16的该两抵压件162穿过该扣孔341,而将该夹具3与该散热件2稳固地定位于该屏蔽壳体1的顶壁13上。另一方面,该导光件4透过第一柱411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3的固持片32的第一孔321,同时通过该导光件4的该两第二柱421分别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1的后壁16的该两第二孔161,通过方向相反的第一柱411与第二柱421形成类似于夹钳的效果,使该导光件4稳固地设置于该屏蔽壳体1与该夹具3上,且让该导光件4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反向抵靠的固持效果,再者,该导光件4的第一柱411与该两第二柱421的设计为三个固持点的结构,也因此确保在各方向上保持稳固,使组装后的该导光件4不易脱落。附带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由于固持片32是与框体31的前框条31a一体连接的板片往上弯折冲压形成,因此在制造上,固持片32与第一孔321的高度可随该散热件2的高度来进行调整。
参阅图9与图13,特别要说明的是,该导光件4的该两第二柱421皆呈柱状体,且其中一第二柱421呈圆柱体,另一第二柱421则是左右两侧沿轴向方向被部分切除而具有二削切部423,使得该第二柱421沿垂直轴向方向的断面大致呈椭圆形断面。该削切部423的设置是为了要克服元件制造上的公差,由于实际在制造过程中,该两第二柱421并不一定能完全匹配该两第二孔161,因此,本实施例通过该削切部423的削薄结构,可以确保该两第二柱421能顺利地插入该两第二孔161。当然该两第二柱421也可皆具有该削切部423,如此同样能达到克服公差的目的,并不以此为限。
综上所述,透过该导光件4的第一柱411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3的固持片32的第一孔321,同时通过该导光件4的该两第二柱421分别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1的后壁16的该两第二孔161,使该导光件4稳固地设置于该屏蔽壳体1与该夹具3上,且该导光件4在前后方向上具有反向抵靠的固持效果,再者,该导光件4的第一柱411与该两第二柱421的设计为三个固持点的结构,也因此能确保在各方向上保持稳固,使组装后的该导光件4不易脱落,故确实能达成本实用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说明书内容所作之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之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屏蔽罩组件,包含:
一屏蔽壳体,包括一前端、一后端、一位于该前端与该后端之间的顶壁,及一位于该后端的后壁,且该屏蔽壳体形成有至少一插接空间;
一散热件,设置于该屏蔽壳体的顶壁上并对应于该插接空间;
一夹具,扣合于该屏蔽壳体且包括一固定该散热件的框体,及一由该框体向上延伸的固持片;及
一导光件,具有一位于该屏蔽壳体的顶壁上方的前段部,及一位于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后方的后段部,该前段部形成有一朝后延伸的第一柱,该后段部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别朝前延伸的第二柱,该夹具的固持片形成有一第一孔,供该导光件的第一柱由前朝后插入该夹具的固持片的第一孔,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形成有分别对应该多个第二柱的第二孔,分别供该导光件的该多个第二柱由后朝前插入该屏蔽壳体的后壁的第二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夹具的框体围绕界定出一开口,且该夹具具有一前框条,该固持片由该前框条往上弯折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连接的导光管,该前段部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的第一桥接部,该第一桥接部具有一往下凸出并且位于两导光管之间的下伸部,该第一柱形成于该下伸部,该后段部向下朝该屏蔽壳体的后壁延伸并具有一连接该两导光管的第二桥接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导光件的该多个第二柱皆呈柱体,且至少其中一第二柱沿轴向方向被部分切除而形成削切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顶壁还形成至少一卡孔,该夹具还包括由该框体向下延伸并用以扣合于该卡孔的卡勾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后壁还形成至少一突出的抵压件,该夹具还包括至少一由该框体向下延伸的延伸扣片,该延伸扣片具有一扣孔,该扣孔供该后壁的该抵压件穿过扣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形成有多 个彼此并排的插接空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还包括一与该顶壁间隔相对的底壁、两分别连接该底壁与该顶壁的侧壁,及多个间隔设置于该多个侧壁之间的隔板,该多个隔板与该两侧壁相配合隔出该多个插接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罩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屏蔽壳体的前端还形成有多个彼此并排的弹片。
CN201520241409.2U 2015-04-20 2015-04-20 屏蔽罩组件 Active CN2045971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409.2U CN204597156U (zh) 2015-04-20 2015-04-20 屏蔽罩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41409.2U CN204597156U (zh) 2015-04-20 2015-04-20 屏蔽罩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7156U true CN204597156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41409.2U Active CN204597156U (zh) 2015-04-20 2015-04-20 屏蔽罩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715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780A (zh) * 2018-08-02 2020-10-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屏蔽罩组件
CN111952793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插头
CN11257850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CN113097776A (zh) * 2020-01-08 2021-07-09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壳座组合、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US11567276B2 (en) 2018-08-02 2023-01-31 Molex, Llc Shield cage assembly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87780A (zh) * 2018-08-02 2020-10-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屏蔽罩组件
CN111787779A (zh) * 2018-08-02 2020-10-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屏蔽罩组件
US11567276B2 (en) 2018-08-02 2023-01-31 Molex, Llc Shield cage assembly
CN111952793A (zh) * 2019-05-17 2020-11-17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插头
CN111952793B (zh) * 2019-05-17 2021-11-19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用于连接器的保护插头
CN112578506A (zh) * 2019-09-27 2021-03-30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CN112578506B (zh) * 2019-09-27 2023-06-16 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连接装置
CN113097776A (zh) * 2020-01-08 2021-07-09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壳座组合、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CN113097776B (zh) * 2020-01-08 2022-12-20 至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壳座组合、电连接器及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7156U (zh) 屏蔽罩组件
US9787034B2 (en) Cage assembly
CN106990488B (zh) 连接器壳体散热结构
CN203942103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线缆连接器
CN201178215Y (zh) 电连接器
CN110364871A (zh) 连接器
CN103002700A (zh) 电路板装置及其与电子卡的组合结构
KR102153481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그 고정용 만곡 부재
CN104763896A (zh) 一种卡扣式led平板灯及其生产工艺
CN205539593U (zh) 连接器壳体及散热片组合结构
CN203326276U (zh) 连接器
CN204257915U (zh) 电连接器及其金属壳体
CN203707440U (zh) 电连接器
CN203367607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02678687U (zh) 摄像机模块插座
CN206993592U (zh) 屏蔽罩组件
KR20130027714A (ko) 휴대 단말기
CN104577521A (zh) 一种新型usb连接器
CN204498556U (zh) 屏蔽罩
CN210179347U (zh) 一种支架灯
TW202301751A (zh) 連接器組件
CN203339333U (zh)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散热结构
US20160134033A1 (en) Connector and illuminating device
TWM522482U (zh) 連接器殼體及散熱片組合結構
KR20210079155A (ko) 조명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