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5827U -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5827U
CN204595827U CN201520304473.0U CN201520304473U CN204595827U CN 204595827 U CN204595827 U CN 204595827U CN 201520304473 U CN201520304473 U CN 201520304473U CN 204595827 U CN204595827 U CN 2045958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interface
storage device
solid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3044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海銮
楼哲艺
樊凌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HUAQUAN Microelectronics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Zhuji Qichu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Zhuji Qichu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Zhuji Qichu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3044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58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5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58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包括与主机相连接的混合硬盘控制器、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小容量的固态存储盘,所述机械硬盘为大容量的传统硬盘;所述混合硬盘控制器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相连接,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所述机械硬盘中。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合硬盘控制器上挂载一个小容量的SSD和一个大容量的HDD,将访问频繁的热数据保存在SSD中,而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则保存在HDD中。从而能够在较为理想的成本下获得接近于纯固态硬盘的性能,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存储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混合硬盘。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SD)具有速度快,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是当前最热门的存储介质.成为服务器和高端笔记本的首选.。相对而言,传统机械硬盘(HDD),具有价格低,容量大的优势,当前SSD的几个比HDD贵5倍左右,价格的巨大差异阻挡了SSD在一些低端通用领域的使用,比如个人台式电脑普遍都还是采用传统HDD。
虽然这几年来SSD的强势崛起,抢占了不少传统机械硬盘市场份额,但在存储容量需求爆炸性增长的时代,拥有容量与价格的双重优势下的机械硬盘依旧是霸主,现阶段那些簇拥SSD者喊出SSD完全取代机械硬盘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如何将高性能的固态硬盘以较低成本的方式应用在笔记本、个人电脑等消费电子领域,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故,针对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实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方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将HDD和SSD的优势加以结合,使用一个小容量的SSD和一个大容量的HDD,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将HDD提升到SSD的性能,把HDD的大容量和SSD的高性能有机结合。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包括与主机相连接的混合硬盘控制器、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小容量的固态存储盘,所述机械硬盘为大容量的传统硬盘;
所述混合硬盘控制器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相连接,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所述机械硬盘中。
优选地,所述混合硬盘控制器包括硬盘接口、冷热数据监控模块、数据分配模块、固态存储接口和HDD硬盘接口,其中,
所述硬盘接口与主机相连接,用于与主机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与所述硬盘接口相连接,监控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数据信息,统计数据的读写频率,并将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分配模块;
所述数据分配模块与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所述固态存储接口和所述HDD硬盘接口相连接,根据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的结果信息将数据存储在所述固态存储设备或所述机械硬盘中;
所述固态存储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固态存储设备;
所述HDD硬盘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机械硬盘。
优选地,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与所述机械硬盘的容量比小于1:10。
优选地,所述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HDD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标准固态硬盘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U盘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USB接口。
优选地,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SD卡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SD接口。
优选地,所述固态存储设备的存储介质为FLASH、SD或eMMC中任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混合硬盘控制器上挂载一个小容量的SSD和一个大容量的HDD,并通过监控冷热数据的方式,将访问频繁的热数据保存在SSD中,而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则保存在HDD中。采用该方式,能够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把HDD的大容量和SSD的高性能有机结合,在较为理想的成本下获得接近于纯固态硬盘的性能,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的原理框图。
如下具体实施例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相反,本实用新型涵盖任何由权利要求定义的在本实用新型的精髓和范围上做的替代、修改、等效方法以及方案。进一步,为了使公众对本实用新型有更好的了解,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没有这些细节部分的描述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实用新型。
近年来,随着固态硬盘的飞速发展,高容量为代表的机械硬盘和高速度为代表的固态硬盘形成为二分天下的局面,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平衡点和结合点,是目前市场的巨大需求,也有很多高科技公司投入其中。在固态硬盘价格无法达到机械硬盘水平之前,混合硬盘将是最有优势的产品,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根据计算机硬盘通常情况下数据存储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的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大部分使用环境下频繁使用的数据(热数据)比重非常小,而硬盘中大部分是静态数据(冷数据),本实用新型根据该试验结果提出一种新的混合硬盘架构,采用硬件模块,自动区分冷热数据,将频繁数据存在SSD,将静态数据存在HDD中。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的原理框图,包括与主机相连接的混合硬盘控制器、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固态存储设备为小容量的SSD,机械硬盘为大容量的HDD;
混合硬盘控制器与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相连接,自动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机械硬盘中。
其中,混合硬盘控制器进一步包括硬盘接口、冷热数据监控模块、数据分配模块、固态存储接口和HDD硬盘接口,
硬盘接口与主机相连接,用于与主机进行数据传输;
冷热数据监控模块与硬盘接口相连接,监控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数据信息,统计数据的读写频率,将读写频率低的数据标记为冷数据,将读写频率高的数据标记为热数据,并将结果信息发送给数据分配模块;
数据分配模块与冷热数据监控模块、固态存储接口和HDD硬盘接口相连接,根据冷热数据监控模块的结果信息将数据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或机械硬盘中;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机械硬盘中。
固态存储接口用于连接固态存储设备;
HDD硬盘接口用于连接机械硬盘。
上述中,主机可以为计算机或平板电脑等,固态存储设备的存储介质为FLASH、SD或eMMC等中任一种。
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HDD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对用户或者主机而言,通过硬盘接口与主机连接的混合硬盘所呈现的功能与普通物理硬盘并无差异,在其内部通过监控冷热数据,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机械硬盘中,从而大大提升了混合硬盘的性能。
同等存储容量下,固态硬盘的价格通常是机械硬盘的5倍以上,为了降低混合硬盘的成本,将固态存储设备与机械硬盘的容量比小于1:10,能够在较为理想的成本下获得接近于纯固态硬盘的性能。
固态存储设备为标准固态硬盘时,固态存储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这样在混合硬盘控制器上挂载小容量的固态硬盘和大容量的机械硬盘,就可以大大提升了混合硬盘的性能。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固态存储设备还可以为U盘,此时,固态存储接口为USB接口。同样,固态存储设备还可以为SD卡,此时,固态存储接口为SD接口。这样在混合硬盘控制器上挂载通用便携式存储器U盘或者SD卡,便可以大大提升了混合硬盘的性能,有利于混合硬盘的进一步推广。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机相连接的混合硬盘控制器、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小容量的固态存储盘,所述机械硬盘为大容量的传统硬盘;
所述混合硬盘控制器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和机械硬盘相连接,将与主机访问频繁的热数据存储在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中,将与主机不常访问的冷数据存储在所述机械硬盘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硬盘控制器包括硬盘接口、冷热数据监控模块、数据分配模块、固态存储接口和HDD硬盘接口,其中,
所述硬盘接口与主机相连接,用于与主机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与所述硬盘接口相连接,监控主机与存储设备间的数据信息,统计数据的读写频率,并将结果信息发送给所述数据分配模块;
所述数据分配模块与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所述固态存储接口和所述HDD硬盘接口相连接,根据所述冷热数据监控模块的结果信息将数据存储在所述固态存储设备或所述机械硬盘中;
所述固态存储接口用于连接所述固态存储设备;
所述HDD硬盘接口用于连接所述机械硬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与所述机械硬盘的容量比小于1: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HDD硬盘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标准固态硬盘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IDE、SATA或者SCSI中的任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U盘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USB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为SD卡时,所述固态存储接口为SD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性能混合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存储设备的存储介质为FLASH、SD或eMMC中任一种。
CN201520304473.0U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Active CN204595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4473.0U CN204595827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304473.0U CN204595827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5827U true CN204595827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31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304473.0U Active CN204595827U (zh) 2015-05-12 2015-05-12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5827U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77342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高性能文件系统混合节能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6990915A (zh) * 2017-02-27 2017-07-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存储介质类型和加权配额的存储资源管理方法
CN107750355A (zh) * 2015-08-31 2018-03-02 邻客音公司 透明混合数据存储装置
CN108037896A (zh) * 2017-12-08 2018-05-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inux下对机械硬盘批量格式化并分区处理的方法
CN108268217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北京航天云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序数据冷热分类的分层存储方法
CN111176563A (zh) * 2019-12-24 2020-05-1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旁路访问存储数据的方法、存储设备及旁路访问存储系统
WO2020244243A1 (zh) * 2019-06-03 2020-12-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多个存储设备划分设备组的方法及装置
US11099759B2 (en) 2019-06-03 2021-08-24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storage devices into device groups
CN114397945A (zh) * 2021-12-03 2022-04-26 谷溪若 一种多接口智能信息安全存储器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50355A (zh) * 2015-08-31 2018-03-02 邻客音公司 透明混合数据存储装置
CN106777342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湖南大学 一种基于可靠性的高性能文件系统混合节能存储系统及方法
CN106990915A (zh) * 2017-02-27 2017-07-28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存储介质类型和加权配额的存储资源管理方法
CN108037896A (zh) * 2017-12-08 2018-05-1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inux下对机械硬盘批量格式化并分区处理的方法
CN108268217A (zh) * 2018-01-10 2018-07-10 北京航天云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序数据冷热分类的分层存储方法
WO2020244243A1 (zh) * 2019-06-03 2020-12-10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将多个存储设备划分设备组的方法及装置
US11099759B2 (en) 2019-06-03 2021-08-24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storage devices into device groups
US11354055B2 (en) 2019-06-03 2022-06-07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viding storage devices into device groups
CN111176563A (zh) * 2019-12-24 2020-05-19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旁路访问存储数据的方法、存储设备及旁路访问存储系统
CN111176563B (zh) * 2019-12-24 2023-10-31 湖南国科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旁路访问存储数据的方法、存储设备及旁路访问存储系统
CN114397945A (zh) * 2021-12-03 2022-04-26 谷溪若 一种多接口智能信息安全存储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95827U (zh) 一种高性能混合硬盘
CN106294226A (zh) 基于嵌入式stt‑mram的ssd控制器芯片、固态硬盘
CN206147432U (zh) 一种基于飞腾1500a处理器的台式计算机
CN104375785A (zh) 一种可灵活扩展容量的pcie存储卡
CN206541267U (zh) 一种支持智能移动设备数据传输及充电的存储系统装置
US7996613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memory to expand storage capacity
CN202422111U (zh) 一种新型的存储装置
CN201853222U (zh) 多功能数据备份器
CN201594391U (zh) 一种小型化存储器阵列存储装置
CN204045209U (zh) 一种sas 12g raid存储卡
CN202523413U (zh) 一种可以显示容量的u盘
CN205507639U (zh) 外接显卡扩展装置的笔记本电脑
CN205405496U (zh) 一种用于服务器硬盘管理的装置
CN201754255U (zh) 一种计算机主板、存储设备及带存储设备的计算机主板
CN204516351U (zh) 一种小型存储设备数据传输机
CN203689512U (zh) 一种双接口手机移动存储装置
CN203588165U (zh) 云计算服务器
CN201765835U (zh) Usb外接式装置
CN203838646U (zh) 一种可安装ssd硬盘的新型导风罩
CN207924655U (zh) 一种基于srio接口的共享存储设备
CN205620911U (zh) 一种2u外连多级jbod高密度存储服务器
CN203118481U (zh) 一种可扩展usb存储器
CN206584337U (zh) 一种提高pata电子盘读写速度的接口装置
CN204288804U (zh) 一种防震防摔的移动硬盘盒
CN202583960U (zh) 大容量云计算桌面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913

Address after: 311800 111 g TA TA Road, Tao Zhu street, Zhuji, Shaoxing,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HUAQUAN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800 No. 111, Genta West Road, Taozhu street, Zhuj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UJI QICHUANG ELECTRONIC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