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2778U -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2778U
CN204592778U CN201520135663.4U CN201520135663U CN204592778U CN 204592778 U CN204592778 U CN 204592778U CN 201520135663 U CN201520135663 U CN 201520135663U CN 204592778 U CN204592778 U CN 2045927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plate
hole
fixed
display unit
fixed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56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成信
陈振洋
肖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356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27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27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27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通过不同的搭配形式,将显示装置的本体形成不同固定方式。所述固定件组合包括两个第一固定片以及一个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一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中部上设置悬挂孔和装配孔。其中第一中部与显示装置的本体底部连接可形成第一种固定方式。所述第二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二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中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悬挂部,所述第一端部可与显示装置本体的背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片的悬挂孔与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配合,以对显示装置形成第二种固定方式。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与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所述固定件组合通过不同的搭配形式可将该显示装置用不同的方式固定。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视机已经普及应用到了每个家庭,平板电视机在家庭中的放置大多有两种方式,一种采用底座立放在台面上,另一种采用挂架挂在墙面上。通常情况下厂家标准配置为底座,对于想要挂墙的用户来说非常不方便。同样的,在商用领域中一些用于提供信息显示的显示器件等,也面临安装方式的选择问题,而当用户需要挂墙固定时,亦需要额外配备特有的固定装置。虽然已经出现一些底座与挂架通用的结构,但是这些结构往往复杂,而且安装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安装方式多样,安装过程方便且安装结构简单的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一种用于将显示装置的本体形成不同固定方式的固定件组合,所述固定件组合包括两个第一固定片以及一个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一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中部上设置悬挂孔和装配孔,所述第二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二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中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配合的悬挂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的装配孔可与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本体底部的第一固定孔一起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对显示装置形成第一种固定方式,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孔可与设置在显示装置本体的背部的第二固定孔一起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对显示装置形成第二种固定方式,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的悬挂孔与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相对两个第一端部突出,以在第一中部与两个第一端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部上还套设安装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孔的截面为长条形,所述悬挂孔的两侧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供紧固件穿过以对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进行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部包括与第二端部连接的支撑段以及与支撑段连接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限位段穿过所述悬挂孔并使所述第一固定片卡设在该凹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部上设置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第二种固定方式时与外部物件达成固定连接。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用于固定本体的上述任意一种固定件组合,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的装配孔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本体的背部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背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为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或DVD显示面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可供用户选择搭配与本体使用的固定件组合,而形成不同的固定方式,且该固定件组合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一种固定方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第二种固定方式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组合的第一固定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组合的第二固定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本体10和固定件组合,通过固定件组合的不同搭配与使用,可将本体10以不同方式固定。本实施例中,以显示装置为电视为例进行说明,该本体10为电视面板。可以理解该显示装置还可以为需要支架固定的其他电子设备,例如,该显示装置的本体10可为显示器面板或DVD显示面板等。
同时参考图4和图5,所述固定件组合包括两个第一固定片20以及一个第二固定片30。如图1中所示,选择两个第一固定片20固定连接在本体10的底部时,可将本体10竖立在水平的台面上。如图2所示,选择两个第一固定片20固定连接在本体10的背部时,再将第二固定片30连接至第一固定片20,可将本体10固定在墙面上或者其他竖直的固定面上。由此通过固定件组合与本体10的不同搭配,来实现本体10的不同固定方式。
两个第一固定片20的结构相同。请参考图4,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20包括两个第一端部21和位于两个第一端部21之间的第一中部23,所述第一端部21上设置第一连接孔210,所述第一中部23上设置悬挂孔230和装配孔233。其中装配孔233用于与设置在本体10底部的第一固定孔(图未示)配合,一起用于供紧固件(例如,螺钉)穿过以对显示装置形成如图1所示的第一种固定方式。装配孔233可视需要设置多个,可以提升固定强度,或者可以与不同机型的本体10相匹配。
所述第一固定片20可由拉铝铝合金加工而成,外表面可根据需要氧化各种颜色,例如与本体10的壳体颜色一致,以使第一固定片20更加美观。
所述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中部23相对两个第一端部21突出,以在第一中部23与两个第一端部21之间形成安装空间232。该安装空间232在第一种固定方式时,可为穿过第一中部23的紧固件提供装配空间。该安装空间232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还可为第二固定片30的相关结构提供容置和避让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端部21上还套设安装垫22。安装垫22可为具有一定韧性与柔软度的材料制成,例如橡胶、硅胶等。在第一种固定方式时,安装垫22可与台面接触,以提高第一固定片20与台面的吻合度,使显示装置的放置更加平稳,另一方面,安装垫22也可起到吸震的作用。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安装垫22同样可套设在第一端部21上。由于在第二种固定方式,第一端部21与本体10背部连接,安装垫22亦可起到吸震的作用。此时,安装垫22可露出第一端部21上的第一连接孔210,或者安装垫22上也可开设与第一连接孔210相匹配的通孔,以供相应的紧固件24穿过。
所述悬挂孔230用于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与第二固定片30配合。所述悬挂孔230的两侧形成限位块235。该限位块235位于该安装空间232内。所述限位块235上设置限位孔237,所述限位孔237供紧固件25穿过,以在第二固定片30与第一固定片20配合时,使第一固定片20和第二固定片30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
请参考图5,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片30包括两个第二端部31和位于两个第二端部31之间的第二中部33。第二端部31可由第二中部33朝一侧弯折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端部31上设置悬挂部310。所述第二中部33上设置第二连接孔330。第二连接孔330为多个,优选地,这些第二连接孔330不在同一直线上。第二固定片30可采用钢板冲压成型,外表面视需求喷涂具有一定的色彩,使之更为美观。
当采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该第二固定片30通过设置在第二中部33上的第二连接孔330,与外部(例如墙面、其他支架等)形成固定连接,再将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端部21与本体10形成固定连接,然后通过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中部23上的悬挂孔230与第二固定片30的第二端部31上的悬挂部310相配合,达成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悬挂部310包括与第二端部31连接的支撑段313以及与支撑段313连接的限位段315,所述限位段315与第二端部31之间形成凹槽300,所述限位段315穿过所述悬挂孔230并使所述第一固定片20卡设在该凹槽300内。
如图2和图3中所示,当采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所述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端部21的第一连接孔210可与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本体10的背部的第二固定孔(图未示)一起用于供紧固件24穿过,先将第一固定片20固定在本体10上。然后通过设置在第二中部33上的第二连接孔330,将第二固定片30与外部墙面等物达成固定连接。可以理解形成第二连接孔330是与外部物件达成固定连接的一种方式,在具体应用环境中,该第二固定片30与外部物件达成的连接可应环境变化而变形,例如可形成相应的挂钩卡扣等结构,与外部支架达成连接等。最后,再使第二固定片30的悬挂部310穿过第一固定片20上的悬挂孔230,以使第一固定片20挂在该悬挂部310上。
进一步地,还可将紧固件25穿设在限位块235的限位孔237内,以对第一固定片20、第二固定片30进行限位,防止第一固定片20因意外因素与第二固定片30脱离。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10的背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中部23之间形成避让空间200,所述避让空间200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固定片30的悬挂部31。该避让空间200也可容置第一固定片20的限位块235等结构。该避让空间200可由第一中部23与两个第一端部21之间形成的安装空间232构成,也可利用本体10自身背部的凹陷结构形成,以在本体10与第一固定片20的第一中部23之间形成间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件组合可供用户选择搭配与本体使用,而形成不同的固定方式,且该固定件组合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固定件组合,用于将显示装置的本体形成不同固定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组合包括两个第一固定片以及一个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一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一端部之间的第一中部,所述第一端部上设置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中部上设置悬挂孔和装配孔,所述第二固定片包括两个第二端部和位于两个第二端部之间的第二中部,所述第二端部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悬挂孔配合的悬挂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的装配孔可与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本体底部的第一固定孔一起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对显示装置形成第一种固定方式,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部的第一连接孔可与设置在显示装置本体的背部的第二固定孔一起用于供紧固件穿过以对显示装置形成第二种固定方式,在第二种固定方式时,所述第一固定片的悬挂孔与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相对两个第一端部突出,以在第一中部与两个第一端部之间形成安装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部上还套设安装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孔的截面为长条形,所述悬挂孔的两侧形成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供紧固件穿过以对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进行限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部包括与第二端部连接的支撑段以及与支撑段连接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凹槽,所述限位段穿过所述悬挂孔并使所述第一固定片卡设在该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件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部上设置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第二种固定方式时与外部物件达成固定连接。
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体以及用于固定本体的如权利要求1-6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固定件组合,所述本体的底部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的装配孔相匹配的第一固定孔,所述本体的背部设置用于与第一固定片的第一端 部的第一连接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背部与所述第一固定片的第一中部之间形成避让空间,所述避让空间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固定片的悬挂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电视面板、显示器面板或DVD显示面板。
CN201520135663.4U 2015-03-10 2015-03-10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Active CN2045927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5663.4U CN204592778U (zh) 2015-03-10 2015-03-10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5663.4U CN204592778U (zh) 2015-03-10 2015-03-10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2778U true CN204592778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8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5663.4U Active CN204592778U (zh) 2015-03-10 2015-03-10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277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9747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饮机
CN109751487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浪形板状冲压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29747A1 (zh) * 2017-01-16 2018-07-19 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净饮机
CN109751487A (zh) * 2017-11-07 2019-05-14 丹阳市日晟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波浪形板状冲压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251558A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increasing fixing force of a curtain
US723460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playing articles
US8967227B2 (en) Roller curtain fixing bracket assembly
CN204592778U (zh) 显示装置及其固定件组合
CN207365332U (zh) 一种空调器电控盒
US8653364B2 (en) Frame for graphic images
US20170356594A1 (en) Wall Mounting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10294320A1 (en) Wall phone jack cover apparatus
JP5305947B2 (ja) パネル取付配線装置
CN104565741A (zh) 电视机及底座音箱挂架
KR20080043276A (ko) 광고 및 인테리어용 보드
KR200457486Y1 (ko) 광고 패널이 탈부착 가능한 이동식 광고 차량
CN206722147U (zh) 组合式电视墙
CN20406663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208442498U (zh) 多方向安装的电视外壳结构
JP4364495B2 (ja) デスク配線機構
CN107483856B (zh) 一种电视机与音箱一体化装置
CN201232682Y (zh) 适用于标准插箱的挂墙组件
KR20170006404A (ko) 간판 설치용 브래킷
KR20140000063U (ko) 접이식 자석 학습판
CN220565592U (zh) 一种背景墙的装配式安装系统
KR101134205B1 (ko) 전자기기 설치대
CN205781881U (zh) 底座和显示设备
KR20120016387A (ko) 건물용 바닥 구조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KR101172010B1 (ko) 다중 디스플레이 설치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2

Address after: 518000 9th Floor, D4 Building, International E City, 1001 Zhongshan Garden Road,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TCL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6006 No. 78 Huifeng 4th Road, Zhongkai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Hui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CL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Huizhou)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