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90924U -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90924U
CN204590924U CN201520106991.1U CN201520106991U CN204590924U CN 204590924 U CN204590924 U CN 204590924U CN 201520106991 U CN201520106991 U CN 201520106991U CN 204590924 U CN204590924 U CN 2045909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cover body
block
pneumatics
back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0699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仕达
王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5392708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4590924(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0699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909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909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909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包括:一气缸主壳体,具有一气体推动块容置室;一气缸后盖体,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一气体推动块,设置在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内,并包括一第二锁扣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锁扣于所述气缸后盖体;以及一气缸活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移动到特定位置后能够被固定,需经由气阀开启方可再次活动。
背景技术
即便空调设备的发展已经相当完善,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湿度,最有效的方式还是通过窗户,直接引导室外的空气进入室内,并排除室内的空气,达到多功能的调节效果。此外,窗户还能提供室内足够的光线,相较于人造的照明设备,室外的光线不仅自然,人类眼睛较能适应,还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电力需求。因此,建筑技术的发展从未停止设置窗户,除了能做为一个美观的设计以外,窗户仍然是室内空调以及引导光线的最佳选择。
大部分的窗户都可以将自然光引导至室内,特别是装设在屋顶的窗户,因为屋顶的光线最为充足,能够引导大量的自然光至室内,所以除了侧面的窗户之外,屋顶的窗户是引导自然光的重要装置。有时紫外线太强,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如此,为了阻绝紫外线,可能会在窗户上装设隔热装置,或者在窗户上贴附能够阻绝热量的隔热纸,然而,虽然阻绝的紫外线,却也影响到自然光的亮度,甚至挡住自然光,因此,当自然光强度不强的时候,就需要开启窗户,来引导更多的自然光,当自然光的强度可能危害人体时,再将窗户关闭,或是开启一半,减少自然光通过的量。谈及此处,便可明白推知,窗户设置在屋顶,须要考虑到窗户开启的技术,方能应用在各种不同条件、状况的场合。
除了引导自然光以节省室内灯具以外,通风也是设置窗户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人需要清新的空气,才能保持健康,因此,房屋需要适当地通风换气,才能确保屋内的空气新鲜,以及水气湿度的平衡。窗户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用于换气,外部的空气自窗户进入屋内,与屋内的空气进行交换,达到换气目的。窗户设置的位置不同,换气的效果会略有差异,例如,设置于低处的窗户,在 换气时,可能会带入水气,而设置于高处的窗户,较不易受到地表湿气的影响,但换气时,导入阳光,会提高屋内的热量。设置于屋顶的窗户,一般则是便于排出屋内的空气,或是需要适当地引入阳光,特别是屋顶通常可以带来大量的通风量,因此,设计师会考虑屋顶窗户设置的数量,以提供屋内适当地空气交换。
空气交换的功能在发生火灾时最为显着。发生火灾时,至少有以下因素会影响生命安全。首先,高温的环境可能令人体脱水,进而产生晕眩、气喘、呼吸困难等问题。火焰燃烧到人体,会造成人体烧烫伤,影响行动,且燃烧的身体对体内器官直接造成危害。此外,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也会威胁到性命,特别是其释放的毒气,令人失去判断力,而人体吸入温度过高的气体会毁坏肺脏,造成呼吸衰竭,则通常是带走生命的主要原因。
一般人类于氧气浓度在大气含量的21%下能够自在活动,当氧浓度低至17%,肌肉功能会减退,有些人还会产生晕眩。在10~14%氧气浓度时,人仍有意识,但显现错误判断力,且本身不察觉。在6~8%氧气浓度时,呼吸停止,将在6~8分钟内发生窒息死亡。虽然氧气浓度在大气含量的21%人体应可处于正常状态,但火灾引致的亢奋及活动量会增加人体需求,所以实际上在氧气浓度未低于21%,仍可能出现氧气不足症状。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低限为10%。每次火灾及燃烧状况都有所不同,如上述所提到的燃烧物质,都会影响燃烧状况,而氧气浓度会受到可燃物种类、燃烧速度、燃烧系体积及透气速率所影响,使得氧气浓度下降会因火灾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生火灾时,可以先尝试灭火。灭火重点放在时效,最好能于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以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为主,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机、消防栓箱的水瞄,从事灭火,如无法在短时间取得这灭火器具,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的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的处所。此外,发生火灾时,应该要迅速通知警消人员,如利用大楼内消防栓箱上的手动报警机,或是使用电话,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的发生,而逃离现场。
现行消防设备除了有灭火用的消防设备外,排除烟雾的消防设备也越趋受到重视。正如上述,发生火灾时,罹难者是因吸入高温气体,或是有毒气体而死亡,因此,发生火灾时,排除高温气体,有毒气体,便成为另一个消防重点。 排除气体的设备至少有机械式排除以及自然对流排除二种,所谓的机械式排除是藉由风扇等设备,将气体自室内排出室外,达到排除气体的功效,然而,当火灾发生时,如果风扇正好设置在火苗的地方,此时开启风扇,会让火势迅速蔓延,达到无法扑灭的程度,因此,针对消防而排除气体用的设备,不应使用机械式排除设备。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是连接室内以及室外的通道,在发生火灾时,开启自然对流排除设备,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达到气体排除的功能,减缓火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一般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最佳的选择是窗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将窗户开启,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然而,发生火灾的时候,时间都相当紧迫,分秒必争的情况下,人员难以抽出时间逐一去开窗,特别是大型建筑物,如展览馆或是工厂,窗户的设置位置往往不是人员所能触及,更别提开启,因此,发生火灾时,如何及时自动开启窗户,成为消防设备重要的研究方向。
自动开启窗户是发生火灾时相当重要的技术,能够排除高温烟雾,降低火灾造成的伤害,但是,自动开启有许多细部的技术特征,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来详尽规划设计,例如,气阀作动时所引导的气流是否足够推动窗户,如果因为窗户重量过重导致气流无法推动,则整个自动系统就算没有故障也毫无功能,而开启后的窗户是否会因为重量过重,气缸无法支撑导至窗户再度关闭。此外,传统的技术大多是使用电动的方式控制窗户开合,并非采用气动,但电动的方式在发生火灾时容易失灵,导致窗户无法开启,就算能够开启,电动的方式开启的速度不够快,难以符合法律规定,且影响排烟。由此可知,自动开启窗户仍有许多技术需要考虑,如何取得最佳平衡点,达到最好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中,包括:一气缸主壳体,具有一气体推动块容置室;一气缸后盖体,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一气体推动块,设置在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内,并包括一第二锁扣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锁扣于所述气缸后盖体;以及一气缸活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其中,所述气体推动块更包括一移动扣合块以及一第二锁扣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扣合块,所述移动扣合块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被固定无法移动;另外,所述移动扣合块还包含一弹力组件容置槽。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移动扣合块还包括多个第二球体容置槽,其中,所述第二球体容置槽与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相通,且容置所述第二锁扣组件。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后盖体具有一第二弹力组件,而所述第二弹力组件更包括一第二固定块、一第二弹力单元、一第二移动块以及一第二容置室,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气缸后盖体内,所述第二移动块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盖体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气缸后盖体的后方,所述第二弹力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二移动块,而所述第二容置室则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其中,所述移动扣合块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所述第二弹力组件的第二移动块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突出于所述移动扣合块,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后盖体无法移动;当一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室,推动所述第二弹力组件的第二移动块,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未受到推挤,也未再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离开所述气缸后盖体。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第二移动块更包含一顶靠部、一侧翼部以及一后尾部;所述顶靠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并在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后,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所述一侧翼部形成于侧边,并限制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位移量,而所述后尾部突出所述气缸后盖体的后方。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后盖体还包含一第二气体导入孔、一第二气体单向导道、一第二前盖气体入口以及一第二后盖气体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形成于所述气缸后盖体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前盖气体入口相通;所述第二气体单向导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后盖气体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第一锁扣组件为多个球体。
如上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其中,一气缸前盖体,相对于所述气缸后盖体,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气缸活动杆穿设于所述气缸前盖体。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前盖体更具有一前盖主体、一第一弹力组件、一第一容置室、一第一锁扣组件以及一第一气体导入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室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内;所述前盖主体装设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气体推动块被推动时,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被锁扣无法移动;所述第一弹力组件自所述前盖主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第一弹力组件的一端推挤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室内的第一锁扣组件,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抵靠所述前盖主体内部;另外,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的侧面,而所述第一锁扣组件为多个球体。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活动杆还具有一卡扣凹槽,随着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前盖体无法移动,其中,锁扣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陷入所述卡扣凹槽。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第一弹力组件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块、一第一弹力单元以及一第一移动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前盖主体,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于前盖主体内,而所述第一弹力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一移动块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一移动块,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块推挤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抵靠所述前盖主体内部。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第一弹力组件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块、一第一弹力单元以及一第一移动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前盖主体,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于前盖主体内,而所述第一弹力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一移动块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一移动块,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块推挤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抵靠所述前盖主体内部。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前盖体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双向导道,中央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容置室,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所述气缸前盖体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单向导道,一端连接一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形成于所述气缸前盖体的侧面。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选择的,一外气管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容置室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其中,所述外气管以锁固的方式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前盖体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选择的,一隐藏气管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侧面,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容置室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
在本实用新型中,可以选择的,一连结杆穿设孔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角落,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容置室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
最后,本实用新型更提供气缸后盖体另一态样,包含一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以及一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其中,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
在上述中,更详细地,一气体导引块,连接所述气缸后盖体,并具有一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以及一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而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以及一气体导引螺栓,包含一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一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而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
在上述中,可以选择的,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二侧面向内形成的孔洞,并在孔洞的二对应侧面分别形成二开口。
在上述中,可以选择的,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二开口。
在上述中,可以选择的,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 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一开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压执行装置,能够在特定位置锁固气缸,再以气动的方式控制气缸解锁;如此,当窗户开启时,气缸被锁固,能够避免因为窗户重量大于气缸的气压压力而造成窗户自动关闭,但在需要关闭时,通过气动的方式便能够远程遥控关闭窗户;同时,在窗户关闭时,气缸被锁固,能够避免因为风吹或是其他特定因素导致窗户自动开启,而在需要开启时,通过气动的方式便能够远程遥控开启窗户。
(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压执行装置,在火灾发生时,能够顺利开启窗户,并锁固在开启位置,避免因窗户重量过重,导致排烟工作尚未完成时便关闭或是变成开启不完全而影响排烟效果,所以能够有效控制灾情,搜救更为顺利;值得注意的是,当气缸被锁固时,就算发生停止供气或漏气,仍然稳固锁扣,维持窗户开启状态。
(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压执行装置,能够锁固在关闭的位置,避免窗户老旧或是风吹造成窗户自动开启,在强风侵袭时能够确保屋内的安全,同时,通过气动的方式便能够解锁远程开启窗户,无须通过人力开启窗户;同上述,当气缸被锁固时,就算发生停止供气或漏气,仍然稳固锁扣,维持窗户关闭状态。
(4)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动的方式控制窗户开启以及关闭,速度比传统使用电动的方式开启更快,也避免真正火灾时电动可能失灵无法开启窗户的问题。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为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体推动块连接于气缸活动杆的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体推动块未插入气缸后盖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后盖体的部分剖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侧视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尚未锁扣于卡扣凹槽前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前盖体的部分剖面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前盖体的部分侧视立体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锁扣于卡扣凹槽的第一剖视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锁扣于卡扣凹槽的第二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
图14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
图14C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三部分侧视图;
图14D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后盖体部分侧视图;
图15A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
图15B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
图15C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后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
图15D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后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
图16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6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7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二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7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二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8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三方式的侧视示意图;
图18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三方式的剖面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一侧视示意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二侧视示意图;
图21A以及21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推进状态示意图;
图22A以及22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23A、23B以及23C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导引螺栓的三种态样剖面示意图;
图2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一立体示意图;
图25A以及25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二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1 气缸主壳体 
111 气体推动块容置室
12 气缸前盖体 
121 前盖主体
122 第一弹力组件 
1221 第一固定块 
1222 第一弹力单元 
1223 第一移动块 
12231 第一球体容置槽
123 第一容置室 
124 第一锁扣组件 
125 前盖体突出部 
126 第一气体导入孔
127 第一气体双向导道
128 第一气体单向导道
1291 第一后盖气体入口
1292 第一前盖气体入口
13 气缸后盖体 
131 第二弹力组件 
1311 第二固定块 
1312 第二弹力单元 
1313 第二移动块 
13131 顶靠部
13132 侧翼部
13133 后尾部
1314 第二容置室 
132 后盖体突出部 
133 第二气体导入孔
134 第二气体单向导道
135 第二前盖气体入口
136 第二后盖气体入口
1371 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
1372 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
14 气体推动块 
141 移动扣合块 
1411 第二球体容置槽
1412 弹力组件容置槽
142 第二锁扣组件 
15 气缸活动杆 
151 卡扣凹槽
16 气体导引块 
161 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
162 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
17 气体导引螺栓 
171 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
172 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
173 定位组件
18 外接气体导引块
21 连结杆穿设孔 
22 外气管
23 隐藏气管
3 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和/或先后顺序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具有自动锁固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以下将配合图示,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窗户或是窗体,是指一般可装设在楼房的窗户或是天窗,其形状以及态样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
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为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气缸装置,包括:一气缸主壳体11,具有一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一气缸后盖体13,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一端;一气体推动块14,设置在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内,并包括一第二锁扣组件142,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14移动而锁扣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以及一气缸活动杆15,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14。由图可知,所述气缸活动杆15往内缩,所述气体推动块14往所述气缸后盖体13靠近到一定的位置,接着,所述气缸后盖体13与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扣合在一起而无法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压执行装置大体上是指所述气体推动块14以及所述气缸活动杆15配合的关系是依照传统气缸或是活塞(Piston)的作动原理,而所述气缸后盖体13除了与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扣合在一起以外,还能够密封住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一端。
请参考图3至图5,其中,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体推动块连接于气缸活动杆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体推动块未插入气缸后盖体的部分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后盖体的部分剖视图;为了能够跟所述气缸后盖体13配合,所述气体推动块14更包括一移动扣合块141以及一第二锁扣组件142,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设置在所述移动扣合块141,所述移动扣合块141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14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13,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14被 固定无法移动;另外,所述移动扣合块141还包含一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
请接续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锁扣组件142为多个球体,而所述移动扣合块141还包括多个第二球体容置槽1411,其中,所述第二球体容置槽1411与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相通,且容置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其中,每一个第二球体容置槽1411可以容置一个第二锁扣组件142的球体,且球体可以在第二球体容置槽1411内适当地移动,包含突出于所述移动扣合块141,或是突出至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
请参考图5至图7,其中,图6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侧视示意图,图6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第四侧视示意图,而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尚未锁扣于卡扣凹槽前的剖视图。如图所示,所述气缸后盖体13具有一第二弹力组件131,而所述第二弹力组件131更包括一第二固定块1311、一第二弹力单元1312、一第二移动块1313以及一第二容置室1314,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固定在所述气缸后盖体13内,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后方,所述第二弹力单元1312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而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则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其中,所述移动扣合块141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14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13,所述第二弹力组件131的第二移动块1313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突出于所述移动扣合块141,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内,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14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后盖体13无法移动;当一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推动所述第二弹力组件131的第二移动块1313,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未受到推挤,也未再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内,所述气体推动块14移动离开所述气缸后盖体13。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时,会顶靠到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的球体,并突出所述移动扣合块141,达到扣合的功效。另外,请特别注意图5,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用于容置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的球体的内侧,也就是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的位置,具有一个斜面,便于球体滚动离开所述第二固定块1311而设计。另外,所述气缸后盖体13还具有一后盖体突出部132, 外环套设有至少一密封环3,组装时,所述后盖体突出部132在所述气缸主壳体11内,且藉由连结杆锁固以及密封环3达到密封效果。
请继续上述,特别参考图5,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更包含一顶靠部13131、一侧翼部13132以及一后尾部13133;所述顶靠部13131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并在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1412后,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142,所述侧翼部13132形成于侧边,并限制所述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的位移量,而所述后尾部13133突出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后方。所述侧翼部13132具有凹槽,容置一固定销体,固定销体的位置固定,并限制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的移动量。至于所述后尾部13133则形成可以被拉动的形状,如图所示,具有凹槽状,一方面可以限制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往所述气缸后盖体13内移动,另一方面,在故障排除时,可以手动拉动所述第二移动块1313,避免内部硬件损坏造成卡死却无法拆卸。
请参考图8至图13,其中,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前盖体的部分剖面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气缸前盖体的部分侧视立体图;图10A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锁扣于卡扣凹槽的第一剖视图;图10B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在第一锁扣组件锁扣于卡扣凹槽的第二剖视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侧视示意图;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在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提供气缸后端具有锁扣功能,当气缸在缩短状态时,能够被锁扣住,避免已经关闭的窗户因为特定原因或是风吹而在非预期的情况下开启,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第二实施方式,在气缸前方同样提供锁扣功能,避免因为窗户重量过重而又关闭,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含一气缸前盖体12,相对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一端,其中,所述气缸活动杆15穿设于所述气缸前盖体12;所述气缸前盖体12更具有一前盖主体121、一第一弹力组件122、一第一容置室123以及一第一锁扣组件124,其中,所述第一容置室123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121内,所述前盖主体121装设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一端;其中,所述气体推动块14被推动时,所述气缸活动杆15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15被锁扣无法移动, 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自所述前盖主体121的一端插入,且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的一端推挤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室123内的第一锁扣组件124,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抵靠所述前盖主体121内部。另外,所述气缸活动杆15还具有一卡扣凹槽151,随着所述气缸活动杆15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15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前盖体12无法移动,其中,锁扣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陷入所述卡扣凹槽151。首先需要细部介绍的,从图8中可以看到,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角落包含有一连结杆穿设孔21,事实上,所述连结杆穿设孔21共有四个,从剖面看,分别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以及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四个角落,落实时,一根连结杆穿越所述连结杆穿设孔21,并在二端以螺丝锁固,压紧并固定所述气缸主壳体11以及所述气缸前盖体12。另外,从图8中还可以看到,所述气缸前盖体12具有一前盖体突出部125,外环套设有至少一密封环3,组装时,所述前盖体突出部125在所述气缸主壳体11内,且藉由连结杆锁固以及密封环3达到密封效果。
请接续上述,并特别参考图8以及图9,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块1221、一第一弹力单元1222以及一第一移动块1223,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1221固定于所述前盖主体121,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设置于前盖主体121内,而所述第一弹力单元1222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221以及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推挤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抵靠所述前盖主体121内部。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1221以锁固的方式固定于所述前盖主体121,而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的外环套设有至少一密封环3,随着所述第一固定块1221旋转锁固时,挤压所述前盖主体121的内壁,以增加密封效果。另外,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的一端还形成有一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其中,所述气缸活动杆15移动,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滑动到所述卡扣凹槽151内,接着移动并限制在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内,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15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前盖体12无法移动;其中,当一气体充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内并推挤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造成第一移动块1223移动,之后,所述气缸活动杆15移动,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离开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同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离开所述卡扣凹槽151。从图中可以看到,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为多个球体,所述 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具有斜面,如此,如图10A所示的状态,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的一端顶靠着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所述气缸活动杆15可以任意移动;当所述气缸活动杆15移动到特定位置,由于所述第一弹力单元1222持续推挤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的球体顺着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的斜面滑落并限制在所述卡扣凹槽151以及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内,此时,如图10B所示,所述气缸活动杆15被锁固在所述气缸前盖体12内。当有气体通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推动所述第一移动块1223挤压所述第一弹力单元1222,使得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偏离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的球体,此时,拉动所述气缸活动杆15,所述卡扣凹槽151会拉动第一锁扣组件124的球体顺着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的斜面离开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12231,最后离开所述卡扣凹槽151,之后,恢复如图10A的状态,所述气缸活动杆15可持续移动不再受到限制。
请参考图14A至14D,其中,图14A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图14B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图14C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三部分侧视图,以及图14D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执行装置供气端为前盖体的气缸后盖体部分侧视图。请同时参考图3至图5,所述气缸前盖体12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单向导道128,一端连接一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129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1291形成于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侧面;在这个气路的具体落实中,气体可以从所述气缸前盖体12输送到所述气缸后盖体13,因此,在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二侧面各形成一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1291以及一第一前盖体气体入口1292,如图所示,气体自所述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1291进入后,经过第一气体单向导道128通往所述气缸后盖体13,提供所述气缸后盖体13气体,而所述气缸前盖体12则由所述第一前盖体气体入口1292进入后由增设的导道直接灌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如图14C所示,推动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与所述气缸活动杆15解开锁固,再进入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推动所述气体推动块14,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15以及所述气体推动块14向后移动,而在图14D中可以看到,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后再直接被引导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关于导道的具体实现方式,依照需求调整即可,不限 定数量以及尺寸。本实用新型提供二种气缸前盖体12气路的态样,落实时,可依照需求选择。
除了上述的气路之外,所述气缸前盖体12还具有另一气路态样。请再参考图3,所述气缸前盖体12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121的侧面,其中,从所述前盖主体121的侧面外向内钻一个孔洞,形成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首先,气体可以直接由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导入,或是如图3所示,从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的侧面导入,第一气体导入孔126的开口则是封住。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可以直接将气体导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或是如图3所示,另外形成一第一气体双向导道127,中央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如此,气体进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后,经由所述第一气体双向导道127,同时进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以及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进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的气体推动所述第一弹力组件122,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124与所述气缸活动杆15解开锁固,进入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的气体推动所述气体推动块14,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15以及所述气体推动块14向后移动。
请参考图15A至图15D,其中,图15A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图15B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前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图15C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后盖体第一部分侧视图,图15D为本实用新型供气端为后盖体的气缸后盖体第二部分侧视图;所述气缸后盖体13还包含一第二气体导入孔133、一第二气体单向导道134、一第二前盖气体入口135以及一第二后盖气体入口136;其中,所述第二前盖气体入口135以及所述第二后盖气体入口136分别形成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二侧面;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形成于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前盖气体入口135相通;所述第二气体单向导道134一端连接所述后盖气体入口136,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气体自所述后盖气体入口136进入后经过所述第二气体单向导道134到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一方面挤压所述第二弹力组件131,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14移动离开所述气缸后盖体13,另一方面推动所述气缸活动杆15以及所述气体推动块14向前移动。另外一个气体从所述前盖气体入口135进入,穿越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通过 特定的方式传送到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气体导入孔126,再经过所述第一气体双向导道127,同时进入所述第一容置室123以及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111。如图所示,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是从侧向以钻孔的方式形成,一端连接所述前盖气体入口135,中间另外形成一气体通道,由上述可知,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用于传输由所述前盖气体入口135进入的气体,因此,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的一端要封盖住,但落实时,仍可需依照需求调整。在本实用新型中,气体导道的形成方式以外部向内钻孔形成,因此大多为直线,也会在侧面形成开口,开口可以利用为气体导通,直接连接外部气体或是其他导道,或是一端被密封起来,改变气体流向。
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上述所提及的特殊方式来达成将气体传输到所述气缸前盖体的目的,首先介绍第一种方式,如图16A以及16B所示,图16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方式的侧视示意图,而图16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一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外气管22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容置室123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第二容置室1314;其中,所述外气管22以锁固的方式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前盖体12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13。更详细的说,所述外气管22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126以及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连接的方式可以使用锁固,并在螺纹的部分添加密封胶或是密封环,避免气体泄漏。使用第一种方式的优点是产品的可塑性高,能够依照需求调整所述外气管22的尺寸以及态样,不过,缺点是较容易泄气,且受到外力碰撞时较容易有破裂、断裂、损坏的问题。落实时,因考虑环境需求决定采用的态样。
请参考图17A以及图17B,其中,图17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二方式的侧视示意图,而图17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二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隐藏气管23,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侧面,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容置室123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第二容置室1314。在第二方式中,所述隐藏气管23直接与所述气缸主壳体11一体成形,再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以及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且连接处具有密封环,增加密封效果。在第二方式中,虽然可塑性没有第一方式高,但外观好看,且不意因碰撞而损毁,也较不容易泄气。在本实用新型中,图3、6、7等所采 用的皆为第二方式。
请参考图18A以及图18B,其中,图18A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三方式的侧视示意图,而图18B为本实用新型气体自气缸后盖体传输到气缸前盖体的第三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一连结杆穿设孔21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角落,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容置室123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第二容置室1314。在第三方式中,采用所述连结杆穿设孔21作为传递气体的通道,因此,所述连结杆穿设孔21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以及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133,且连接处具有密封环,增加密封效果。连结杆穿设孔21的数量不限定一个,可以依照需求增加。一般而言,连结杆穿设孔21总共会有四个,除了提供锁固所述气缸主壳体11、所述气缸前盖体12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13外,也可做为传递气体。第三方式的具有第二方式的优点,不过,气体的传输量较低,如果需要提高传输量,可斟酌扩大孔径,或是增设气体通道在所述气缸主壳体11的侧面。
请参考图19至图24,其中,图19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一侧视示意图,图20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二侧视示意图,图21A以及21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推进状态示意图,图22A以及22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收缩状态示意图,图23A、23B以及23C为本实用新型气体导引螺栓的三种态样剖面示意图,图24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气路还可为隐藏态样,除了美观之外,尚具有装设容易、不易漏气的优点,请先参考图19至图22A以及22B,其中,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态样会改变,包含一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1以及一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2;其中,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而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1则是经过连结杆穿设孔21、外气管22或是隐藏气管23等而直通往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容置室123;从这可知道,所述气缸后盖体13的气路与第二实施方式有所差异,但总的来说,仍是一条气路引导至所述第二容置室1314,一条气路连接连结杆穿设孔21、外气管22或是隐藏气管23等而直通往气缸前盖体12的第一容置室123。接着,图19所述的气缸后盖体13还连接一气体导引块16,所述气体导引块16具有一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以及一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 162;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1,而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162的一端连接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1372;以及一气体导引螺栓17,包含一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以及一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而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162。从图中可以得知,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连接到一外接气体导引块18,然后再连接到气源,或是无须经过外接气体导引块18,直接连接气源也是可以,落实时依照需求调整即可。所述外接气体导引块18内的气路有多种态样,在这边就不赘述。上述气缸后盖体13、气体导引块16以及气体导引螺栓17彼此连接时可装设密封环,以增加密封效果,避免漏气。完成组装后的态样请参考图24,从外观上完全看不到气管,不仅美观大方,还可避免气管破裂漏气。
请接续上述,并特别参考图23A、23B以及23C,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气体导引螺栓的态样,第一种如图23A所示,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的二侧面向内形成的孔洞,并在孔洞的二对应侧面分别形成二开口,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的其中一个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的其中一个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162;第二种如图23B所示,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二开口,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的其中一个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的其中一个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162;第三种如图23C所示,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一开口,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1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161,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172的开口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162。除了第三种以外,第一种以及第二种的孔洞皆须密封封盖,因为二个开口分别为气路的入口和出口。从图中可看到,一定位组件173用于固定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 具体实现时,可采用铁环的方式套设在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的一端,来固定所述气体导引螺栓17的位置,此外,可适当地添加密封圈,增加固定的紧密度。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种导引螺栓的态样,落实时,依照需求选择调整之即可。
请参考图24以及图25A、25B,其中,图25A以及25B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气体导引块以及气体导引螺栓的第二立体示意图。图24示范的态样呼应图19、20,气体导引块16后方突出的部分在气体导引块16的中心,并连接外接气体导引块18。再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气体导引块16的后方可以偏在一侧边,且不连接外接气体导引块18,直接固定在板块上,如图25A、25B所示。落实时,二种方式皆可依照需求调整利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23)

1.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气缸主壳体,具有一气体推动块容置室;
一气缸后盖体,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
一气体推动块,设置在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内,并包括一第二锁扣组件,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锁扣于所述气缸后盖体;以及
一气缸活动杆,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推动块更包括一移动扣合块,其中,所述第二锁扣组件设置在所述移动扣合块,所述移动扣合块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被固定无法移动;另外,所述移动扣合块还包含一弹力组件容置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扣合块还包括多个第二球体容置槽,其中,所述第二球体容置槽与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相通,且容置所述第二锁扣组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后盖体具有一第二弹力组件,而所述第二弹力组件更包括一第二固定块、一第二弹力单元、一第二移动块以及一第二容置室,其中,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气缸后盖体内,所述第二移动块设置于所述气缸后盖体内,且一端突出于所述气缸后盖体的后方,所述第二弹力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二移动块,而所述第二容置室则形成于所述第二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块;其中,所述移动扣合块跟着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而插入所述气缸后盖体,所述第二弹力组件的第二移动块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突出于所述移动扣合块,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使得所述气体推动块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后盖体无法移动;当一气体进入所述第二容置室,推动所述第二弹力组件的第二移动块,如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未受到推挤,也未再被限制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内,所述气体推动块移动离开所述气缸后盖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块更包含一顶靠部、一侧翼部以及一后尾部;所述顶靠部位于所述第二容置室,并在插入所述弹力组件容置槽后,推挤所述第二锁扣组件,所述一侧翼部形成于侧边,并限制所述第二移动块的位移量,而所述后尾部突出所述气缸后盖体的后方。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后盖体还包含一第二气体导入孔、一第二气体单向导道、一第二前盖气体入口以及一第二后盖气体入口;其中,所述第二气体导入孔形成于所述气缸后盖体的侧面,并与所述第二前盖气体入口相通;所述第二气体单向导道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后盖气体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后盖体还包含一第二气体导入孔,形成于所述气缸后盖体的侧面,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扣组件为多个球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还包含一气缸前盖体,相对于所述气缸后盖体,装设并封盖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气缸活动杆穿设于所述气缸前盖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前盖体更具有一前盖主体、一第一弹力组件、一第一容置室、一第一锁扣组件以及一第一气体导入孔,其中,所述第一容置室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内;所述前盖主体装设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一端;其中,所述气体推动块被推动时,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被锁扣无法移动;所述第一弹力组件自所述前盖主体的一端插入,且所述第一弹力组件的一端推挤位于所述第一容置室内的第一锁扣组件,使得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抵靠所述前盖主体内部;另外,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形成于所述前盖主体的侧面,而所述第一锁扣组件为多个球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活动杆还具有一卡扣凹槽,随着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而与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锁扣在一起,并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前盖体 无法移动,其中,锁扣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陷入所述卡扣凹槽。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力组件更包含一第一固定块、一第一弹力单元以及一第一移动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前盖主体,所述第一移动块设置于前盖主体内,而所述第一弹力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块以及所述第一移动块之间,并推挤所述第一移动块,使得所述第一移动块推挤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抵靠所述前盖主体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块的一端还形成有一第一球体容置槽,其中,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所述第一锁扣组件滑动到所述气缸活动杆的卡扣凹槽内,接着移动而限制在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内,使得所述气缸活动杆被锁扣在所述气缸前盖体无法移动;其中,当一气体充入所述第一容置室内并推挤所述第一弹力组件,造成第一移动块移动,之后,所述气缸活动杆移动,所述第一球体容置槽离开所述第一锁扣组件,同时,所述第一锁扣组件离开所述卡扣凹槽。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前盖体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双向导道,中央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容置室,另一端连接所述气体推动块容置室。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前盖体还包含一第一气体单向导道,一端连接一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体导入孔,其中,所述第一后盖体气体入口形成于所述气缸前盖体的侧面。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外气管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其中,所述外气管以锁固的方式分别固定在所述气缸前盖体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隐藏气管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侧面,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前盖体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
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一连结杆穿设孔形成于所述气缸主壳体的角落,二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 前盖体以及所述气缸后盖体的第二容置室。
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后盖体还包含一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以及一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其中,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容置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含:
一气体导引块,连接所述气缸后盖体,并具有一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以及一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其中,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前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而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后盖气体单向隐藏导道;以及
一气体导引螺栓,包含一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一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其中,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导引块单向导道,而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引块单向导道。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二侧面向内形成的孔洞,并在孔洞的二对应侧面分别形成二开口。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二开口。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螺栓单向导道以及所述第二导引螺栓单向导道是分别由所述气体导引螺栓的同一侧面向内形成的二孔洞,并在孔洞的同一侧面形成一开口。
CN201520106991.1U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Active CN2045909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6991.1U CN2045909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06991.1U CN2045909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90924U true CN204590924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70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06991.1U Active CN204590924U (zh) 2015-02-13 2015-02-13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9092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730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宁波欧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86730A (zh) * 2015-02-13 2016-10-05 宁波欧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N105986730B (zh) * 2015-02-13 2017-11-17 宁波欧适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15035U (zh) 楼房防火救生间
KR101597891B1 (ko) 수막형성 방화문틀 및 그 시공방법
CN104633207B (zh) 一种具有自动开启功能的消防设备
CN102080457A (zh) 应急通风楼房
CN207829740U (zh) 一种钢质防火门
CN204590924U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N204728883U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N102296863A (zh) 楼房防火救生间
CN201276861Y (zh) 一种安全屋
CN105986729B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N202060690U (zh) 防火抗震淋浴房
CN109139040A (zh) 一种能源综合利用的综合管廊结构
CN105986730B (zh) 一种具有自动锁扣功能的空压执行装置
CN208040266U (zh) 一种具有排烟功能的防火卷帘门
CN206972100U (zh) 木质隔热防火门
CN214382546U (zh) 一种阻燃箱式变电站灭火装置
CN104343273A (zh) 一种消防用火灾隔离空间
CN204590434U (zh) 一种能够紧密关闭的天窗
CN207278292U (zh) 一种公路隧道火灾阻烟水幕装置
CN209510772U (zh) 带后摆尾带锁气缸
CN204225723U (zh)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CN106166355A (zh) 一种防灾空压控制箱
CN111001116A (zh) 一种用于高层建筑的风墙隔绝式消防安全系统
CN220487431U (zh) 一种防烟防火门
CN204225722U (zh) 一种用于导入上方空气的窗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