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225723U -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225723U
CN204225723U CN201420650347.6U CN201420650347U CN204225723U CN 204225723 U CN204225723 U CN 204225723U CN 201420650347 U CN201420650347 U CN 201420650347U CN 204225723 U CN204225723 U CN 2042257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bar
blade body
rhone
vane section
forms v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65034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仕达
周铁永
王荣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DEXSI ENERGY-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65034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2257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225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2257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ecific Sea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For Doors And Windo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包括具有筋条的叶片主体,使叶片主体不容易产生变形,在经过多次开合后,依然能够紧密关闭,另外,具有排水槽以及堆栈部,排水槽能够排除漏水,避免水渗透进房屋,而堆栈部则是提供紧密结合的防水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百叶窗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百叶窗的型材及其组件,并说明其结构所能带来的特定功效。
背景技术
窗户的样式可以分成几种,包括门扇式窗户、轨道推动式的窗户以及百叶窗户。门扇式窗户是单片或是双片门扇,以向内或是向外推拉的方式打开窗户;门扇式窗户可以由透明的玻璃制成,也可以由不透明的木材制成,打开窗户时,门扇式窗户可以有最大的通风面积,不过,对于自动开窗装置而言,要打开门扇式窗户会需要行程较长的推进器,才有办法把窗户打开到最大。轨道推动式窗户是由二片窗扇装设在窗框上,窗框具有轨道,二片窗扇能够在轨道上滑动,并由此打开以及关闭窗户;轨道推动式窗户不需要装设推进器,只需要透过人力就可以开启,可以应用在大面积的窗口,不过,轨道推动式窗户的通风面积很小,至少会有一片窗户阻挡通风,因此,影响通风的效果。百叶窗户由多个叶片组成,在通过机构来控制叶片转动,达到开启和关闭;相较于门扇式窗户,百叶窗户通风面积差了一点,因为无论叶片转动到哪一个角度,都会影响流体流动,不过,百叶窗户不需要装设行程长的推进器,而且可以应用在大面积的窗口,因此,对于需要自动控制,同时又需应用在大面积窗口的窗户,百叶窗户是最佳的选择。
百叶窗户由多个百叶型材拼装组成,每一个百叶型材皆具有特定的设计样式,以同样的方向整齐排列并部分相互堆栈,通过连杆机构控制百叶型材,让每一个百叶型材以相同方式以及相同方向转动,达到百叶窗户开启以及关闭的功能。百叶窗户依照需求装设在各种位置,像是房子的侧边,办公室的窗户就很适合装设百叶窗户,因为办公室的窗户面积都很大,如果使用门扇式的窗户,开启时门扇会很大片,而如果使用轨道推动式窗户,需要将窗户切成多块,否则窗户太大片不易推动。百叶窗户装设在办公室,不会受到窗户面积的影响,皆可以同样的原理安装在各种位置,并能克服门扇式窗户以及轨道推动式窗户的缺点。
百叶窗户也可装设在屋顶,无论是大面积或是小面积,百叶窗户都原理应用在屋顶也是可行的。除了达到通风效果之外,百叶窗户还可通过调整转动的角度,来控制通风的量,甚至,百叶窗户选择不透光的材质,通过调整转动的角度,来控制光线投入屋内的量,调整屋内的亮度。
除了上述之外,百叶窗户所具备的换气功能,在发生火灾时也能发挥相当的效果。
发生火灾时,至少有以下因素会影响生命安全。首先,高温的环境可能令人体脱水,进而产生晕眩、气喘、呼吸困难等问题。火焰燃烧到人体,会造成人体烧烫伤,影响行动,且燃烧的身体对体内器官直接造成危害。此外,燃烧所产生的烟雾也会威胁到性命,特别是其释放的毒气,令人失去判断力,而人体吸入温度过高的气体会毁坏肺脏,造成呼吸衰竭,则通常是带走生命的主要原因。
一般人类在氧气浓度为大气含量的21%下能够自在活动,当氧浓度低至17%,肌肉功能会减退,有些人还会产生晕眩。在10~14%氧气浓度时,人仍有意识,但显现错误判断力,且本身不察觉。在6~8%氧气浓度时,呼吸停止,将在6~8分钟内发生窒息死亡。虽然氧气浓度在大气含量的21%人体应可处于正常状态,但火灾引致的亢奋及活动量会增加人体需求,所以实际上在氧气浓度未低于21%,仍可能出现氧气不足症状。一般人存活的氧气浓度低限为10%。每次火灾及燃烧状况都有所不同,如上述所提到的燃烧物质,都会影响燃烧状况,而氧气浓度会受到可燃物种类、燃烧速度、燃烧系体积及透气速率所影响,使得氧气浓度下降会因火灾不同而有所差异。
发生火灾时,可以先尝试灭火。灭火重点放在时效,最好能在火源初萌时,立即予以扑灭,以能迅速遏止火灾发生或蔓延为主,此时可利用就近的灭火机、消防栓箱的水瞄,从事灭火,如无法在短时间取得这灭火器具,可利用棉被、窗帘等沾湿来灭火。但如火有扩大蔓延的倾向,则应迅速撤退,至安全的处所。此外,发生火灾时,应该要迅速通知警消人员,如利用大楼内消防栓箱上的手动报警机,或是使用电话,同时,亦可大声呼喊、敲门、唤醒他人知道火灾的发生,而逃离现场。
现行消防设备除了有灭火用的消防设备外,排除烟雾的消防设备也越趋受到重视。正如上述,发生火灾时,罹难者是因吸入高温气体,或是有毒气体而死亡,因此,发生火灾时,排除高温气体,有毒气体,便成为另一个消防重点。排除气体的设备至少有机械式排除以及自然对流排除二种,所谓的机械式排除是通过风扇等设备,将气体自室内排出室外,达到排除气体的功效,然而,当火灾发生时,如果风扇正好设置在火苗的地方,此时开启风扇,会让火势迅速蔓延,达到无法扑灭的程度,因此,针对消防而排除气体用的设备,不应使用机械式排除设备。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是连接室内以及室外的通道,在发生火灾时,开启自然对流排除设备,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达到气体排除的功能,减缓火灾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一般自然对流排除设备最佳的选择是窗户。在发生火灾的时候,将窗户开启,让室内以及室外产生自然对流。然而,发生火灾的时候,时间都相当紧迫,分秒必争的情况下,人员难以抽出时间逐一去开窗,特别是大型建筑物,如展览馆或是工厂,窗户的设置位置往往不是人员所能触及,更别提开启,因此,发生火灾时,如何及时自动开启窗户,成为消防设备重要的研究方向。
百叶窗户可应用在消防设备,对于大面积的通风口,使用百叶窗户较为适合,开启速度快,而且单一百叶型材重量相较于整片窗户比较轻,机械结构不易因为长年使用而发生松脱断裂等状况,就算发生松脱或断裂,单一百叶型材无法转动,其他百叶型材正常转动,百叶窗户仍可达到开启的效果,整体影响不会太大。百叶型材的样式依照需求可以有多种不同类型,所谓的需求,可以包括防水、隔热等功效;百叶窗户同时需要考虑开启顺畅、防水效果优化、隔热功能显着等,然而,很多时候,百叶型材的设计无法兼顾所有功效,因此,在设计百叶型材时,需要针对特定状况而设计,例如消防用的窗户,并尽量在各个功效之间取得平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在叶片主体的侧边具有堆栈部,提供紧密结合的防水效果,另外具有排水槽,能够排除漏水,避免水渗透进房屋,此外,筋条设置在叶片主体,使叶片主体不容易产生变形,在经过多次开合后,依然能够紧密关闭。
为了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包括:
叶片主体,为平面板材,在上方形成至少一根筋条以及至少一个扣合孔;
一排水槽,形成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左侧边,包含连接端以及抵靠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叶片主体;以及
堆栈部,形成在叶片主体的右侧边,还包括:向上区块,一端连接叶片主体,另一端高于叶片主体的平面;向下区块,一端连接所述向上区块,另一端则向下至叶片主体的平面高度;定位槽,形成在向上区块以及所述向下区块的下方;以及导引条,形成在所述定位槽的下方。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抵靠端为圆角,套设有接触膜,且当其中堆栈部堆栈在另一排水槽时,抵靠端抵靠向下区块;所述另一排水槽指的是另一窗体叶片型材的排水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排水槽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连接端剖面的宽度大于叶片主体剖面的宽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筋条自叶片主体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的轴向平行;扣合孔的剖面为圆形,自叶片主体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的轴向平行。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向下区块的一端为圆角。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所述导引条的一端为圆角,且长度小于排水槽的高度。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两个转动板设置在叶片主体的下方,且每一个转动板还包括第一固定端以及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为一条直线,固定在叶片主体的下方,且其方向与筋条交叉。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装设在开合调整箱内,所述开合调整箱包括:
推进器;
第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推进器;
多角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当第一连杆被推进器推动时,会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同时带动多角转轴转动;
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多角转轴;当多角转轴转动时,第二连杆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
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以及
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并固定在侧面板内而只能在一个方向移动,且可连接多个转动板;当第二连杆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时,第三连杆拉动所述移动杆,并带动转动板以及窗体叶片型材转动。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所述侧面板内具有限位条。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下方还装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隔热板,具有排水槽容置部、隔热板卡扣部以及封盖部;所述排水槽容置部套设在排水槽,所述隔热板卡扣部定位在定位槽内,所述封盖部形成在排水槽容置部的一侧边;以及
隔热块,装填在所述隔热板与窗体叶片型材之间。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所述封盖部具有弹性,当隔热板排列在另隔热板旁边时,封盖部触碰到另隔热板。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排水槽容置部的形状与排水槽相同。
如上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隔热组件侧盖装设在叶片主体,并插入扣合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强度高的设计,不容易产生变形,在经过多次开合后,依然能够紧密关闭。
(2)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处防水的设计,避免水从屋外漏到屋内;此外,还可选择增设隔热组件,阻绝屋外的温度影响屋内。
(3)发生火灾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的设计不影响开启以及关闭,避免过于紧密的设计导致紧急状况发生时无法开启窗户;型材开启后,随时都可以关闭,并不会因为长期开启就影响关闭时所具有的紧密效果。
必须加以强调的是,上述详细说明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具体说明,惟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为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专利范围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侧视示意图;
图3A至3C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槽不同实施形状;
图4A至4C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叶片型材装设有转动板的样式;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有转动板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有转动板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仰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叶片型材装设隔热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设隔热组件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的侧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设隔热组件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侧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窗体叶片型材装设隔热组件侧盖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组装后水流动方向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主要符号说明:
1     窗体叶片型材
11    叶片主体
111   筋条            112    扣合孔
12    排水槽
121   连接端          122    抵靠端
                      1221   接触膜
13    堆栈部
131   向上区块        132    向下区块
133   定位槽          134    导引条
2     转动板
21    第一固定端
22    第二固定端
3     开合调整箱
31    推进器
32    第一连杆
33    多角转轴
34    第二连杆
35    第三连杆
36    移动杆
37    侧面板
371   限位条
4     隔热组件
41    隔热块
42    隔热板
421   排水槽容置部            422   隔热板卡扣部
423   封盖部
43    隔热组件侧盖
A     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附图或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其它附图或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附图和说明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以下各实施例中,实施例的序号和/或先后顺序仅仅便于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以下将配合图示,详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1,包括:叶片主体11,为平面板材,在上方形成至少一根筋条111以及至少一个扣合孔112;排水槽12,形成在所述叶片主体11的左侧边,包含连接端121以及抵靠端122,所述连接端121连接叶片主体11;以及堆栈部13,形成在叶片主体11的右侧边,还包括:向上区块131,一端连接叶片主体11,另一端高于叶片主体11的平面;向下区块132,一端连接所述向上区块131,另一端则向下至叶片主体11的平面高度;定位槽133,形成在向上区块131以及所述向下区块132的下方;以及导引条134,形成在所述定位槽133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中,叶片主体11为平面板材,事实上,叶片主体11可以为非平面,但平面板材为最佳。叶片主体11如果为非平面,例如在筋条111之间形成突出曲面或是凹陷曲面,则相较于平面板材,需要更多的材料,此外,如果叶片主体11可以透光,所述曲面会折射光线路径,可能会影响室内采光。另外,平面板材的受力分布比较平均,不容易产生部分龟裂,特别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在窗户,容易受到日晒雨淋影响材料发生热胀冷缩,进而产生内应力而形成龟裂。由此可知,虽然叶片主体11可以设计为非平面,但平面板材有利于应用于窗户。
继续参考图1以及图2,排水槽12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连接端121剖面的宽度大于叶片主体11剖面的宽度。事实上,排水槽12的剖面形状可适当的修改调整,并非一定要正圆形,本实用新型采用圆形为实施例,是因为圆形具有较佳的排水效果。实际应用时,水会从排水槽12的上方流进排水槽12,如果排水槽12是正方型,则水容易积在二个下方角落无法排除,如果排水槽12是三角形,则水容易积在下方的角落无法排除。排水槽12内累积过多的水,会增加排水槽12的重量,在排水槽12以及叶片主体11的连接处就容易产生力矩甚至断裂。此外,排水槽12的水排不掉,湿气也容易影响室内,更可能会在转动窗体叶片型材1时,排水槽12内的水被倾倒至室内。值得注意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叶片型材1主要是透过挤制成形,方形跟三角形容易在折角的位置形成内应力,因此,本实用新型选择采用圆形。然而,圆形虽然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形状,却并非死板的正圆形,而是可以适当调整的。如图3A至3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槽不同实施形状,图3A的形状为开口较小的U形,由图中可知,水进入排水槽12后,并不会累积在任何点或位置,而是通过地心引力到下方的圆弧槽,再被排走,图3B的形状为开口较大的U形,水进入排水槽12后,同样不会累积在特定点或是位置,而能够顺利被排开,而图3C,则是在侧边形成斜面,如此,水进入排水槽12后,透过斜面滑到排水槽12底端,增加水排走的力量。图3A至3B皆是可以采用的形状。由此可知,排水槽12的形状可适当地调整,而考虑到地心引力以及避免死角,底部的部分使用圆形最为恰当。另外,根据图1以及图2所示,考虑到排水槽12承载水会增加重量,为了增加强度,连接端121的横截面积大于叶片主体11以及排水槽12其他部分,以分散集中的应力,避免应力造成断裂。
继续参考图1以及图2,抵靠端122为圆角,套设有接触膜1221,且当其中堆栈部13堆栈在另一个排水槽12时,抵靠端122抵靠向下区块132;所述另一个排水槽12指的是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的排水槽12。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会相互堆栈在一起,也就是窗体叶片型材1会部分叠在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的上方,而堆栈的区域需要考虑防水,避免水从堆栈的缝隙流过,因此,在堆栈的部分增加接触面积,以求降低产生的缝隙。接触膜1221是由具有弹性材质所制成,能够紧密套设在抵靠端122,此外,抵靠端122为圆角,所以,当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堆栈在抵靠端122上方时,圆角能够确保接触,而接触膜1221因为具有弹性,所以能够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抵靠端122能够紧密地抵靠在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的下方,如此,能够降低产生的缝隙,减少漏水途径。
根据图1以及图2所示,筋条111自叶片主体11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12的轴向平行;扣合孔112的剖面为圆形,自叶片主体11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12的轴向平行。在本实用新型中,筋条111主要是为了增强叶片主体11,减少发生变形,而扣合孔112的设计则是附加提供增强强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是由挤制成形而制成,从窗体叶片型材1的前端向后端挤制,因此,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是从叶片主体11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此外,由于窗体叶片型材1是由挤制成形,因此,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采用直线,因为曲线的加工成本就比较高。本实用新型的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与排水槽12的轴向平行,制造的成本较低,然而,事实上,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可以依照应力分布适当地偏离排水槽12的轴向。如图4A至4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俯视示意图。图4A中示范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与排水槽12的轴向平行的样式,此技术便于挤制成形,所需成本较低,且能够增加强度。在图4B中,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偏离排水槽12的轴向,相较于图4A,增加了一个方向的强度。在图4C中,则是在叶片主体11中央增加筋条111的数量,且增加筋条111的方向跟排水槽12的轴向垂直,如此设置,同样二个方向的强度均被增加。图4B以及图4C可能难以用挤制成形达成,而必须采用焊接的方式把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焊在叶片主体11上方,实施时,应斟酌考虑是否需要采用图4B以及图4C的方式。筋条111以及扣合孔112的数量可依照需求增减,所谓的需求包含应力的分布,如果两组筋条111即已足够,则无需增设第三组筋条111。
请继续参考图1以及图2,向下区块132的一端为圆角。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会相互堆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会部分叠在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的上方,而堆栈的部分需要考虑防水,避免水从堆栈的缝隙流过,因此,在堆栈的部分增加接触面积,以求降低产生的缝隙。窗体叶片型材1相互堆栈在一起时,抵靠端122抵靠在堆栈部13下方,而向下区块132则是接触叶片主体11的上方靠近连接端121。为了减少水流过向下区块132以及叶片主体11之间,抵靠端122需要采用圆角,方能确保能够接触叶片主体11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窗体叶片型材1的材质可选择为具有弹性的塑料,也可选择为金属。若选择为塑料,向下区块132的位置可以低于叶片主体11的上表面,堆栈在一起时,靠塑料的弹性,让向下区块132紧密接触接触叶片主体11。若选择为金属,考虑到金属既有的延展性,向下区块132的位置仍可以低于叶片主体11的上表面,但为了避免金属接触时产生的摩擦,向下区块132可适当地套设塑料材质。
如上所述,并继续参考图1以及图2,所述导引条134的一端为圆角,且长度小于排水槽12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会相互堆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会部分叠在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的上方,同时,导引条134插入排水槽12,如此,如果水穿越向下区块132以及叶片主体11之间,水会流到导引条134,再沿着导引条134滴入排水槽12。导引条134采用圆角是为了便于制造,且减少应力集中。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叶片型材装设有转动板的样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更可装设有两个转动板2设置在叶片主体11的下方,且每一个转动板2还包括第一固定端21以及第二固定端22;所述第一固定端21为一条直线,固定在叶片主体11的下方,且其方向与筋条111交叉。转动板2用于将窗体叶片型材1固定在特定位置,同时,还增加叶片主体11的强度。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有转动板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侧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装设有转动板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装设在开合调整箱3内,所述开合调整箱3包括:推进器31;第一连杆32,一端连接所述推进器31;多角转轴33,连接所述第一连杆32的一端;当第一连杆32被推进器31推动时,会以多角转轴33为中心转动,同时带动多角转轴33转动;第二连杆34,一端连接多角转轴33;当多角转轴33转动时,第二连杆34以多角转轴33为中心转动;第三连杆35,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34;以及移动杆36,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5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端22,并固定在侧面板37内而只能在一个方向移动,且可连接多个转动板2;当第二连杆34以多角转轴33为中心转动时,第三连杆35拉动所述移动杆36,并带动转动板2以及窗体叶片型材1转动。另外,所述侧面板37内具有限位条371,多角转轴33通过特定板块连接限位条371,以产生特定的连动。另外,推进器31可选择使用气动推进器或是电动推进器。由图中可知,侧面板37在两个侧边,上下各由一支架连接在一起,如此,多个窗体叶片型材1在开合调整箱3内同时转动,达到百叶窗户开启以及关闭的动作。
如图8至图10所示,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窗体叶片型材装设隔热组件的侧视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装设隔热组件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的侧视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设隔热组件的窗体叶片型材排列并设置在开合调整箱的侧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下方还可装设有隔热组件4,所述隔热组件4包括:隔热板42,具有排水槽容置部421、隔热板卡扣部422以及封盖部423;所述排水槽容置部421套设在排水槽12上,所述隔热板卡扣部422定位在定位槽133内,所述封盖部423形成在排水槽容置部421的一个侧边;以及隔热块41,装填在所述隔热板42与窗体叶片型材1之间。所述封盖部423具有弹性,当一块隔热板42排列在另一块隔热板42旁边时,封盖部423触碰到另一块隔热板42。此外,排水槽容置部421的形状与排水槽12相同,如果排水槽12采用图3A至3C任一种形状,排水槽容置部421就跟着调整形状,以容置排水槽12。所述隔热组件4可以PVC制成。
如图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窗体叶片型材装设隔热组件侧盖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还包括隔热组件侧盖43装设在叶片主体11,并插入扣合孔112。所述隔热组件侧盖43主要用于封盖隔热组件4,防止隔热组件4从前后滑出,因此,叶片主体11的前后各装设有隔热组件侧盖43。隔热组件侧盖43在排水槽12的部分形成开孔,让水可以被排出。隔热组件侧盖43也可增加叶片主体11的强度,降低叶片主体11变形。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组装后水流动方向示意图。图12中的上方可以为屋顶外,下方可以为屋内。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窗体叶片型材1相互堆栈在一起,也就是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会部分叠在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1的上方,根据12所示,一个箭头A代表水流动的路径。向下区块132以及叶片主体11之间保持接触,已经能有效防止一定程度的漏水,若水穿过向下区块132以及叶片主体11之间,则水会沿着导引条134滴入排水槽12,再从叶片主体11的前方或后方排出。屋外的温度,也就是图12中上方的位置,不易穿透窗体叶片型材1至下方,因为隔热组件4阻绝了空气,此外,排水槽12内的空气,以及封盖部423上方的空间都能阻绝温度传递。
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的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另一种实施例,也就是叶片主体11不装设隔热组件4。考虑到成本以及需求,隔热组件4是可选择装设的,若不装设隔热组件4,则可以使用图13中所示的窗体叶片型材1。相较于图1的窗体叶片型材1,图13的窗体叶片型材1不装设隔热组件4,故不具有定位槽133,除此之外,图13的窗体叶片型材1保留了所有图1的组件。
上述的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已经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及其优点,但是应当理解在不超出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替代和变换。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仅限于说明书所描述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和步骤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从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用执行与在此所述的相应实施例基本相同的功能或者获得与其基本相同的结果的、现有和将来要被开发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因此,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在它们的范围内包括这样的过程、设备、手段、方法或者步骤。

Claims (15)

1.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包括:
叶片主体,为平面板材,在上方形成至少一根筋条以及至少一个扣合孔;
排水槽,形成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左侧边,包含连接端以及抵靠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叶片主体;以及
堆栈部,形成在叶片主体的右侧边,还包括:
向上区块,一端连接叶片主体,另一端高于叶片主体的平面;
向下区块,一端连接所述向上区块,另一端则向下至叶片主体的平面高度;
定位槽,形成在向上区块以及所述向下区块的下方;以及
导引条,形成在所述定位槽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抵靠端为圆角,套设有接触膜,且当其中堆栈部堆栈在另一个排水槽时,抵靠端抵靠向下区块;所述另一个排水槽指的是另一个窗体叶片型材的排水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排水槽的剖面形状为圆形,且连接端剖面的宽度大于叶片主体剖面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筋条自叶片主体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的轴向平行;扣合孔的剖面为圆形,自叶片主体的前端向后端延伸到底,与排水槽的轴向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向下区块的一端为圆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条的一端为圆角,且长度小于排水槽的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两个转动板设置在叶片主体的下方,且每一个转动板还 包括第一固定端以及第二固定端;所述第一固定端为一条直线,固定在叶片主体的下方,且其方向与筋条交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装设在开合调整箱内,所述开合调整箱包括:
推进器;
第一连杆,一端连接所述推进器;
多角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当第一连杆被推进器推动时,会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同时带动多角转轴转动;
第二连杆,一端连接多角转轴;当多角转轴转动时,第二连杆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
第三连杆,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以及
移动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端,并固定在侧面板内而只能在一个方向移动,且可连接多个转动板;当第二连杆以多角转轴为中心转动时,第三连杆拉动所述移动杆,并带动转动板以及窗体叶片型材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板内具有限位条。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推进器可为气动推进器或是电动推进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下方还装设有隔热组件,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隔热板,具有排水槽容置部、隔热板卡扣部以及封盖部;所述排水槽容置部套设在排水槽上,所述隔热板卡扣部定位在定位槽内,所述封盖部形成在排水槽容置部的一个侧边;以及
隔热块,装填在所述隔热板与窗体叶片型材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部具有弹性,当隔热板排列在另一块隔热板旁边时,封盖部触碰到另一块隔热板。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 材,其特征在于,排水槽容置部的形状与排水槽相同。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其特征在于,隔热组件侧盖装设在叶片主体,并插入扣合孔。
15.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包括:
叶片主体,为平面板材,在上方形成至少一根筋条以及至少一个扣合孔;
排水槽,形成在所述叶片主体的左侧边,包含连接端以及抵靠端,所述连接端连接叶片主体;以及
堆栈部,形成在叶片主体的右侧边,还包括:
向上区块,一端连接叶片主体,另一端高于叶片主体的平面;
向下区块,一端连接所述向上区块,另一端则向下至叶片主体的平面高度;以及
导引条,形成在定位槽的下方。
CN201420650347.6U 2014-11-03 2014-11-03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Active CN204225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0347.6U CN204225723U (zh) 2014-11-03 2014-11-03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650347.6U CN204225723U (zh) 2014-11-03 2014-11-03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225723U true CN204225723U (zh) 2015-03-25

Family

ID=52923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650347.6U Active CN204225723U (zh) 2014-11-03 2014-11-03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22572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885A (zh) * 2015-08-04 2018-0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扇
CN111828360A (zh) * 2020-07-23 2020-10-27 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9885A (zh) * 2015-08-04 2018-02-16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换气扇
CN111828360A (zh) * 2020-07-23 2020-10-27 镇江捷祥车辆厢舱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方舱用换气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817940U (zh) 一种内循环双层幕墙
CN103806816B (zh) 一种可自动关闭的通风百叶窗
CN205558060U (zh) 通风采光排烟天窗
CN102183056B (zh) 一种气流全封闭式排烟罩
CN201567700U (zh) 龙骨通风式双层玻璃幕墙
EP2457437A2 (en) Intelligence canopy greenhouse control system
CN204225723U (zh) 一种可相互堆栈装设的窗体叶片型材
CN102091389A (zh) 楼房防火防震救生舱
CN102927601B (zh) 一种用于油烟机的出风装置
CN106014156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智能通风窗
CN107035287A (zh) 一种具有防烟功能的防火门
CN204590434U (zh) 一种能够紧密关闭的天窗
CN202324270U (zh)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
CN204753916U (zh) 一种内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幕墙
CN205591400U (zh)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通风装置
CN103850448A (zh) 利用内置烟囱对建筑物通风换气、温湿度调节和消防的方法
CN204908998U (zh) 一种窗帘布
CN103696583B (zh) 一种节能型防火楼
CN102587454B (zh) 通风防雨的室外消火栓箱
CN112502328A (zh) 节能环保的双层玻璃幕墙及节能环保的双层玻璃幕墙组
CN106054994A (zh) 自动调节温湿度的通风栅
CN207080611U (zh) 一种可调自动旋转式排烟阀
CN204225722U (zh) 一种用于导入上方空气的窗体
CN203821658U (zh) 内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幕墙
KR20100005587A (ko) 환기기능을 구비하는 창호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