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84353U - 冲击电钻 - Google Patents

冲击电钻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84353U
CN204584353U CN201520222937.3U CN201520222937U CN204584353U CN 204584353 U CN204584353 U CN 204584353U CN 201520222937 U CN201520222937 U CN 201520222937U CN 204584353 U CN204584353 U CN 204584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utput shaft
bearing bracket
center bearing
aluminium center
body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229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长洪
杨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rade Electric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Pruld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Pruld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Pruld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229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84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84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84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rilling And Bor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电钻,能够有效解决内部散热的问题,包括机壳和钻夹头,钻夹头位于机壳外,机壳形成握手部和机体部,机体部内安装有电机和传动组件,机体部安装有输出轴,输出轴一部分位于机体部内、部分位于机体部外,输出轴位于机壳外的部分与钻夹头固定连接,机体部内设有铝中心支架,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的一侧,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从铝中心支架一侧穿过铝中心支架延伸至铝中心支架另一侧,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定位于铝中心支架,动力输出端上设有散热叶片,散热叶片和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的同一侧,输出轴和传动组件位于铝中心支架的另一侧,铝中心支架在对应输出轴的位置设有凹槽,输出轴的端部伸入凹槽内。

Description

冲击电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良好的冲击电钻。
背景技术
冲击电钻在使用过程中会摩擦产生大量热量,不仅造成钻夹头部位温度过高,而且钻夹头部位的温度传导到机体内部,容易造成塑料机壳以及内部电机的熔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冲击电钻,能够有效解决内部散热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冲击电钻,包括机壳和钻夹头,所述钻夹头位于机壳外,所述机壳形成握手部和机体部,所述机体部内安装有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机体部安装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一部分位于机体部内、部分位于机体部外,所述输出轴位于机壳内的部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位于机壳外的部分与钻夹头固定连接,所述机体部内设有铝中心支架,所述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的一侧,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从铝中心支架一侧穿过铝中心支架延伸至铝中心支架另一侧,所述动力输出端通过第一轴承定位于铝中心支架,所述动力输出端上设有散热叶片,所述散热叶片和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的同一侧,所述输出轴和传动组件位于铝中心支架的另一侧,所述机体部内安装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套设于第二轴承的内圈,所述输出轴与第二轴承的内圈周向固定且二者之间可轴向滑动,所述铝中心支架在对应输出轴的位置设有凹槽,所述输 出轴的端部伸入凹槽内。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轴上在铝中心支架和第二轴承之间依次设有大齿轮和限位卡簧,所述大齿轮外周与动力输出端延伸至铝中心支架另一侧的部分啮合,限位卡簧用于限制输出轴相对第二轴承轴向滑动的位置,所述大齿轮朝向铝中心支架的一侧端面设有端面齿纹,所述铝中心支架上在对应大齿轮端面齿纹的部位设有与大齿轮的端面齿纹配合的端面齿纹,所述输出轴上位于在第二轴承背离铝中心支架的一侧设有轴肩,所述输出轴在第二轴承和轴肩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冲击弹簧。通过限位卡簧限制输出轴相对第二轴承轴向滑动的位置,冲击电钻工作过程中,当钻头未作用在被钻物上时,在冲击弹簧的作用下,大齿轮端面齿纹始终与铝中心支架上的端面齿纹保持分离,可以避免大齿轮端面齿纹始终与铝中心支架上的端面齿纹配合时钻头出现冲击现象;当钻头作用在被钻物上后,在被钻物的反作用下,输出轴克服冲击弹簧的作用力向铝中心支架靠近使大齿轮端面齿纹始终与铝中心支架上的端面齿纹配合,此时钻头开始冲击被钻物,并且由于设置了冲击弹簧,冲击比较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铝中心支架上安装有可相对铝中心支架轴向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部分位于凹槽中,所述转轴的一端伸出至机体部外,所述转轴伸出至机体部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转轴在对应输出轴处的外壁面形成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所述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围绕转轴的周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工作面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工作面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所述凹槽内在转轴和输出轴之间设有钢球,所述转轴转动使第一工作面正对钢球或者使第二工作面正对钢球;所述第二工作面正对钢球时,钢球顶在第二工作面和输出轴并且钢球的球心处在输出轴的轴线上。通过旋转旋钮使转轴转动来控制冲击电钻作用在被钻物上以后是否冲击,以使冲击电钻能够适应多种被钻 物,尤其是不适合冲击的被钻物;具体的,由于第一工作面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工作面到转轴中心线的距离,转轴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工作面转至正对输出轴的位置后,由于二者之间的间距大于钢球的直径,实际工作时,钻头作用到适于冲击的被钻物以后,在被钻物的反作用下,输出轴向机体部内部轴向移动,使大齿轮端面齿纹始终与铝中心支架上的端面齿纹配合,此时钻头开始冲击被钻物;当第二工作面转至正对输出轴的位置后,钢球顶在第二工作面和输出轴的端面之间,实际工作时,钻头作用到不适于冲击的被钻物以后,即使在被钻物的反作用下,输出轴也不会向机体部内部轴向移动,这样大齿轮端面齿纹始终与铝中心支架上的端面齿纹始终不能配合产生冲击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旋钮朝向机壳的一侧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弹簧套,所述弹簧套朝向机壳的一端封闭、朝向容置槽的一端开口,所述弹簧套的封闭端抵在机壳上,所述弹簧套的封闭端外端面为圆弧面,所述弹簧套内安装有顶在弹簧套的封闭端内端面和容置槽内壁之间的减震弹簧。这样设置后,能够便于旋钮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机壳由左壳体和右壳体扣合而成。制造、组装方便。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后,通过在机壳内部设置具有优良导热性能的铝中心支架,在铝中心支架上设置凹槽,使输出轴的端部伸入凹槽内,与铝中心支架形成良好接触,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上位于铝中心支架背离输出轴的一侧安装散热叶片,这样钻夹头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机体部内部以后通过铝中心支架散发出来,然后在动力输出端转动的过程中,散热叶片随之转动加快机体部内部空气流通,使铝中心支架得到较快的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转轴在内凹部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冲击电钻的优选实施例,其包括机壳和钻夹头24,机壳由左壳体22和右壳体23扣合而成,钻夹头24位于机壳外,机壳形成握手部和机体部,机体部内安装有电机和传动组件,机体部安装有输出轴25,输出轴25一部分位于机体部内、部分位于机体部外,输出轴25位于机壳内的部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输出轴25位于机壳外的部分与钻夹头24固定连接,机体部内设有铝中心支架17,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一侧,电机的动力输出端101从铝中心支架17一侧穿过铝中心支架17延伸至铝中心支架17另一侧,动力输出端101通过第一轴承171定位于铝中心支架17,动力输出端101上设有散热叶片27,散热叶片27和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同一侧,输出轴25和传动组件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另一侧,机体部内安装有第二轴承28,第二轴承28的外圈与机壳固定连接,输出轴25套设于第二轴承28的内圈,输出轴25与第二轴承28的内圈周向固定且二者之间可轴向滑动,铝中心支架17在对应输出轴25的位置设有凹槽171,输出轴25的端部伸入凹槽171内。
该实施例中,输出轴25上在铝中心支架17和第二轴承28之间依次设有大齿轮21和限位卡簧29,传动组件为大齿轮21,大齿轮21外周与动力输出端101延伸至铝中心支架17另一侧的部分啮合,限位卡簧29用于限制输出轴25相对第二轴承28轴向滑动的位置,大齿轮21朝向铝中心支架17的一侧端面设有端面齿纹,铝中心支架17上在对应大齿轮21端面齿纹的部位设有与大齿轮21的端面齿纹配合的端面齿纹,输出轴25上位于在第二轴承28背离铝中心支架17 的一侧设有轴肩251,输出轴25在第二轴承28和轴肩251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冲击弹簧26。
并且,铝中心支架17上安装有可相对铝中心支架17轴向转动的转轴31,转轴31部分位于凹槽171中,转轴31的一端伸出至机体部外,转轴31伸出至机体部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8,转轴31在对应输出轴25处设置内凹部313,此时,如图3所示,转轴31在对应输出轴25处的外壁面形成第一工作面311和第二工作面312,第一工作面311和第二工作面312围绕转轴31的周向依次排布,第一工作面311为内凹部的底壁面、第二工作面312为转轴的侧壁面,第一工作面311到转轴31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工作面312到转轴31中心线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面311为凸弧面、与第二工作面312之间平缓过渡;凹槽171内在转轴31和输出轴25之间设有钢球30,转轴31转动使第一工作面311正对钢球30或者使第二工作面312正对钢球30;第二工作面312正对钢球30时,钢球30顶在第二工作面312和输出轴25并且钢球30的球心处在输出轴25的轴线上。
该实施例中,旋钮18朝向机壳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81,容置槽181内设置有弹簧套19,弹簧套19朝向机壳的一端封闭、朝向容置槽181的一端开口,弹簧套19的封闭端抵在机壳上,弹簧套19的封闭端外端面为圆弧面,弹簧套19内安装有顶在弹簧套19的封闭端内端面和容置槽181内壁之间的减震弹簧20。
该实施例中,电机由定子15、转子10、碳刷11、碳刷架12、碳刷接片13、碳刷盖片14组成,为常用的有刷电机,握手部内安装有电容4、电感9、开关6,开关6的推杆8部分露出至握手部外、部分位于握手部内并与机壳滑动配合,电感9为柱形电感,电容4为三脚电容,握手部端部安装有电源接头1,握手部端部设有电源接头护套2,握手部内部设有固定电源接头线的压线板2,电源接 头1、电感9、开关6、电机串联,握手部端部安装有电源接头1,电容4一端与开关6的进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机的出端连接,通过设置电感和电容,使冲击电钻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效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发明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5)

1.冲击电钻,包括机壳和钻夹头(24),所述钻夹头(24)位于机壳外,所述机壳形成握手部和机体部,所述机体部内安装有电机和传动组件,所述机体部安装有输出轴(25),所述输出轴(25)一部分位于机体部内、部分位于机体部外,所述输出轴(25)位于机壳内的部分与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输出轴(25)位于机壳外的部分与钻夹头(24)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部内设有铝中心支架(17),所述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一侧,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101)从铝中心支架(17)一侧穿过铝中心支架(17)延伸至铝中心支架(17)另一侧,所述动力输出端(101)通过第一轴承(171)定位于铝中心支架(17),所述动力输出端(101)上设有散热叶片(27),所述散热叶片(27)和电机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同一侧,所述输出轴(25)和传动组件位于铝中心支架(17)的另一侧,所述机体部内安装有第二轴承(28),所述第二轴承(28)的外圈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25)套设于第二轴承(28)的内圈,所述输出轴(25)与第二轴承(28)的内圈周向固定且二者之间可轴向滑动,所述铝中心支架(17)在对应输出轴(25)的位置设有凹槽(171),所述输出轴(25)的端部伸入凹槽(17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5)上在铝中心支架(17)和第二轴承(28)之间依次设有大齿轮(21)和限位卡簧(29),所述传动组件为大齿轮(21),所述大齿轮(21)外周与动力输出端(101)延伸至铝中心支架(17)另一侧的部分啮合,限位卡簧(29)用于限制输出轴(25)相对第二轴承(28)轴向滑动的位置,所述大齿轮(21)朝向铝中心支架(17)的一侧端面设有端面齿纹,所述铝中心支架(17)上在对应大齿轮(21)端面齿纹的部位设有与大齿轮(21)的端面齿纹配合的端面齿纹,所述输出轴(25)上位于在第二轴承(28)背离铝中心支架(17)的一侧设有轴肩(251),所述输出轴(25)在第二轴承(28)和轴肩(251)之间的部分上套设有冲击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铝中心支架(17)上安装有可相对铝中心支架(17)轴向转动的转轴(31),所述转轴(31)部分位于凹槽(171)中,所述转轴(31)的一端伸出至机体部外,所述转轴(31)伸出至机体部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旋钮(18),所述转轴(31)在对应输出轴(25)处的外壁面形成第一工作面(311)和第二工作面(312),所述第一工作面(311)和第二工作面(312)围绕转轴(31)的周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一工作面(311)到转轴(31)中心线的距离小于第二工作面(312)到转轴(31)中心线的距离,所述凹槽(171)内在转轴(31)和输出轴(25)之间设有钢球(30),所述转轴(31)转动使第一工作面(311)正对钢球(30)或者使第二工作面(312)正对钢球(30);所述第二工作面(312)正对钢球(30)时,钢球(30)顶在第二工作面(312)和输出轴(25)并且钢球(30)的球心处在输出轴(25)的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18)朝向机壳的一侧设有容置槽(181),所述容置槽(181)内设置有弹簧套(19),所述弹簧套(19)朝向机壳的一端封闭、朝向容置槽(181)的一端开口,所述弹簧套(19)的封闭端抵在机壳上,所述弹簧套(19)的封闭端外端面为圆弧面,所述弹簧套(19)内安装有顶在弹簧套(19)的封闭端内端面和容置槽(181)内壁之间的减震弹簧(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电钻,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由左壳体(22)和右壳体(23)扣合而成。
CN201520222937.3U 2015-04-14 2015-04-14 冲击电钻 Active CN204584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2937.3U CN204584353U (zh) 2015-04-14 2015-04-14 冲击电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22937.3U CN204584353U (zh) 2015-04-14 2015-04-14 冲击电钻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84353U true CN204584353U (zh) 2015-08-26

Family

ID=53920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22937.3U Active CN204584353U (zh) 2015-04-14 2015-04-14 冲击电钻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8435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062A (zh) * 2016-06-29 2016-09-28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手电钻
CN10823378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0863368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韦强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65062A (zh) * 2016-06-29 2016-09-28 苏州博来喜电器有限公司 手电钻
CN108233785A (zh) * 2016-12-14 2018-06-29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电动工具
CN108633687A (zh) * 2018-05-08 2018-10-12 韦强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CN108633687B (zh) * 2018-05-08 2020-08-18 浙江中星制针股份有限公司 冲击钻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84353U (zh) 冲击电钻
CN207146954U (zh) 一种槽式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管与传热介质母管连接装置
CN208592965U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建筑用墙面钻孔装置
CN206272434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电机
CN105119414A (zh) 一种转轴轴向限位结构及电机
CN203394472U (zh) 分时选发射孔装置
CN207339498U (zh) 一种潜水电机的密封结构
CN203743355U (zh) 一种滚珠丝杠副
CN107769450B (zh) 一种双螺纹式往复电机
KR101421092B1 (ko) 완충부를 구비한 전동공구의 기어박스
CN204068519U (zh) 一种新型隔振电机
CN204205792U (zh) 含油轴承端盖总成及电机
CN104889942B (zh) 一种功能切换装置及多功能电钻
CN107086701A (zh) 一种防水密封式电机
CN203611224U (zh) 刀具库支撑结构
CN209150897U (zh) 电动推杆
CN110961749A (zh) 一种用于灯具产生的具有清洁功能的元件焊接装置
CN215979178U (zh) 一种坑道钻机用动力头
CN214999106U (zh) 一种实用型抗震电机轴
JP2015009310A (ja) 打撃工具
CN201988729U (zh) 一种中心冲油的电加工机床c轴结构
CN205166871U (zh) 手持式多功能电锤
CN205017149U (zh) 一种转轴轴向限位结构及电机
CN215848019U (zh) 冲击电动工具的撞套与气缸的密封结构
CN109606024B (zh) 一种水田拖拉机前驱动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321035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Xiaoshun Town,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Prade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035 Zhejiang Prad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Xiaoshun Tow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Jindong District,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Prulde Electric Appliance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