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8894U -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8894U
CN204578894U CN201520251534.1U CN201520251534U CN204578894U CN 204578894 U CN204578894 U CN 204578894U CN 201520251534 U CN201520251534 U CN 201520251534U CN 204578894 U CN204578894 U CN 204578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light
pad
lcm
fpc
pad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5153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碧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Nanchang OFilm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chang OFilm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5153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8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8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889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该焊盘结构包括两路焊盘,每路所述焊盘均包括背光焊盘,所述背光焊盘为圆形,且所述背光焊盘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该焊盘结构因采用圆形的背光焊盘,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大面积的焊盘的形式,实现焊接区域变小,产生堆锡可能性减小的目的,保证焊接的可靠性;而该LCM背光显示模组,在配合使用了圆形的背光焊盘的基础上,提供较小的焊接面积,以及更强的焊接连接强度,从而减小隐藏其所需的避空位置的面积,也就使其很好地移出液晶显示屏的有效发光区域,从而处于非有效发光区域中,避免模组显示白斑问题。

Description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目前,LCM(LCD Module,LCD显示模组、液晶模块)行业内,背光焊盘的具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背光显示屏的背光FPC1通常采用竖条型,并通过背光焊盘3与LCM的主FPC2连接,在连接后,主FPC2带着背光FPC1一起折叠贴设于背光铁框4上,而背光焊盘3的位置,由于焊接会存在一定高度的凸起,因而在背光铁框4上相应的位置开设避空位置5,用以容纳背光焊盘3,避免拱起。但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背光焊盘3的焊接PIN脚一般为竖向设置的长方形,焊接区域面积偏大,不仅容易造成堆锡不良,焊锡高度全靠员工手动控制,难以管控,而且,在焊接后进行折叠时,因背光FPC1与主FPC2形成焊接的焊锡较硬,在焊接连接处形成受力凸点,折叠时受到垂直方向外力极易导致背光FPC1的焊接PIN脚断裂。另外,背光焊盘3采用内藏式结构,还需要开设一个较大面积的避空位置5,该避空位置5已进入模组的显示区背面,这就使得焊接过程中焊锡容易将背光膜材顶伤,造成模组显示白斑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焊接区域小,产生堆锡可能性减小,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LCM背光显示模组,能够有效避免模组显示的白斑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包括两路焊盘,每路所述焊盘均包括背光焊盘,所述背光焊盘为圆形,且所述背光焊盘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
其中,每路所述焊盘包括两个所述背光焊盘,每路所述焊盘中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间隔设置。
其中,每路所述焊盘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为水平设置。
其中,两路所述焊盘平行设置。
其中,每路所述焊盘中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的中心距离为1~2mm。
其中,两路所述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mm。
其中,所述焊接过孔的直径为0.8~1.2mm。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LCM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FPC,及与所述背光FPC连接的主FPC,所述背光FPC和所述主FPC均设置有所述的焊盘结构,焊接时,所述背光FPC的所述焊盘结构和所述主FPC的所述焊盘结构对齐。
其中,所述背光FPC呈L型。
其中,LCM背光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铁框,设置在所述背光铁框的侧面的液晶显示屏,所述背光铁框开设有避空位置,所述避空位置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非有效发光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包括两路焊盘,每路所述焊盘均包括背光焊盘,所述背光焊盘为圆形,且所述背光焊盘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其将现有技术中的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竖向设置的长方形的背光焊盘,改进为圆形的背光焊盘,使其焊接区域变小,焊接方向上均匀,并在背光焊盘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可以有效满足焊锡流入达到焊接的目的,同时起到了收容焊锡的目的,不仅可以使得产生堆锡的可能性减小,也使得焊接高度大大降低,保证焊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每路焊盘中设置两个背光焊盘,可以在不同阶段的位置实现焊接固定,提高焊接连接可靠性与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LCM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FPC,及与所述背光FPC连接的主FPC,所述背光FPC和所述主FPC均设置有所述的焊盘结构,焊接时,所述背光FPC的所述焊盘结构和所述主FPC的所述焊盘结构对齐;其在采用上述的焊盘结构之后,使得背光FPC和主FPC在连接时能够形成较小的焊接区域和较低的焊接高度,因而小面积的背光焊盘,对应需要开设的避空位置的面积也将大大减小,从而小面积的避空位置可以设置在液晶显示屏的非有效发光区域,最终避空位置的空缺,不会产生背光焊盘顶伤膜材导致液晶显示屏产生白斑问题,在背光显示技术领域产生了较好的技术效果;另外,使用L型的背光FPC,在与主FPC焊接连接后进行折叠时,受到垂直方向受力不易导致背光FPC焊盘断裂,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折叠后焊接处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LCM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LCM背光显示模组在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LCM背光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LCM背光显示模组在II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背光FPC;2-主FPC;3-背光焊盘;4-背光铁框;5-避空位置;6-焊接过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包括两路焊盘,每路焊盘均包括背光焊盘3,背光焊盘3为圆形,且背光焊盘3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6。
本实用新型的焊盘结构,其将现有技术中的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竖向设置的长方形的背光焊盘,改进为圆形的背光焊盘,使其焊接区域变小,焊接方向上均匀,并在背光焊盘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可以有效满足焊锡流入达到焊接的目的,同时起到了收容焊锡的目的,不仅可以使得产生堆锡的可能性减小,也使得焊接高度大大降低,保证焊接的可靠性。
其中,两路焊盘分别代表焊接电路的正极和负极,一路焊盘用来正极的连接,另一路焊盘用于负极的连接,两路连接互不干涉,独立性好。
优选的,每路焊盘包括两个背光焊盘3,每路焊盘中的两个背光焊盘3间隔设置。每路焊盘中设置两个背光焊盘,可以在不同阶段的位置实现焊接固定,也即多点焊接,提高焊接连接可靠性与稳定性。因而每路焊盘中的背光焊盘的数量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的,其与间距以及自身的尺寸均有关联,并不仅限于此。
优选的,每路焊盘的两个背光焊盘3为水平设置,且两路所述焊盘平行设置。这样就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的焊接受力,改变受力方向,从而提供全方位均匀受力,避免折叠断裂。
优选的,每路焊盘中的两个背光焊盘3的中心距离为1~2mm,两路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mm,焊接过孔6的直径为0.8~1.2mm。优选的,每路焊盘中的两个背光焊盘3的中心距离为1mm、1.25mm、1.5mm、1.75mm、2mm,两路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mm、1.25mm、1.5mm、1.75mm、2mm,焊接过孔6的直径为0.8mm、0.9mm、1.0mm、1.1mm、1.2mm。进一步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每路焊盘中的两个背光焊盘3的中心距离为1.5mm,两路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mm,焊接过孔6的直径为1.0mm。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尺寸的配合,提供较好的受力分配,在有限的焊接空间内能够实现牢固的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每路焊盘中的两个背光焊盘3均为圆形,因而在确定两路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时,是以一路焊盘中的背光焊盘3的中心(圆心)为起始点,以另一路焊盘中的背光焊盘3的中心(圆心)为终止点测量计算的,而两路中的背光焊盘3为处于同一竖直方向上的,这样测量设计的数值准确度较高。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LCM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FPC1,及与背光FPC1连接的主FPC2,背光FPC1和主FPC2均设置有的焊盘结构,焊接时,背光FPC1的焊盘结构和主FPC2的焊盘结构对齐。其在采用上述的焊盘结构之后,使得背光FPC1和主FPC2在连接时能够形成较小的焊接区域和较低的焊接高度。
优选的,背光FPC1呈L型。具体地,竖直设置的一边与电路板连接,水平设置的一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焊盘结构,该水平设置的一边与主FPC2实现连接,使用L型的背光FPC,在与主FPC焊接连接后进行折叠时,受到垂直方向受力不易导致背光FPC焊盘断裂,从而能够有效解决折叠后焊接处断裂的问题。
优选的,LCM背光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铁框4,设置在背光铁框4的侧面的液晶显示屏,背光铁框4开设有避空位置5,避空位置5位于液晶显示屏的非有效发光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液晶显示屏的区域分为位于中间的有效发光区域和位于边缘的非有效发光区域,有效发光区域为Ative Area,简称AA区,非有效发光区域为非AA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LCM背光显示模组,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焊盘结构,因而提供小面积的背光焊盘,而小面积的背光焊盘,对应需要开设的避空位置的面积也将大大减小,从而小面积的避空位置可以设置在液晶显示屏的非有效发光区域(非AA区域),从而避开液晶显示屏的有效发光区域(AA区域),最终避空位置的空缺,不会产生背光焊盘顶伤膜材导致液晶显示屏产生白斑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适用于LCM(手机显示屏)产品,可用于智能手表等带背光显示类产品。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两路焊盘,每路所述焊盘均包括背光焊盘(3),所述背光焊盘(3)为圆形,且所述背光焊盘(3)的中心开设有焊接过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焊盘包括两个所述背光焊盘(3),每路所述焊盘中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3)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焊盘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3)为水平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两路所述焊盘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焊盘中的两个所述背光焊盘(3)的中心距离为1~2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两路所述焊盘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过孔(6)的直径为0.8~1.2mm。
8.LCM背光显示模组,包括背光FPC(1),及与所述背光FPC(1)连接的主FPC(2),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FPC(1)和所述主FPC(2)均设置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焊盘结构,焊接时,所述背光FPC(1)的所述焊盘结构和所述主FPC(2)的所述焊盘结构对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CM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FPC(1)呈L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CM背光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铁框(4),设置在所述背光铁框(4)的侧面的液晶显示屏,所述背光铁框(4)开设有避空位置(5),所述避空位置(5)位于所述液晶显示屏的非有效发光区域。
CN201520251534.1U 2015-04-23 2015-04-23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8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1534.1U CN204578894U (zh) 2015-04-23 2015-04-23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51534.1U CN204578894U (zh) 2015-04-23 2015-04-23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8894U true CN204578894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71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5153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8894U (zh) 2015-04-23 2015-04-23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889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661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254081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661A1 (zh) * 2016-04-28 2017-11-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254081A1 (zh) * 2020-06-19 2021-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终端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217514U (zh) 触屏移动终端及其触摸屏
CN104915064A (zh) 一种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204578894U (zh) 应用于lcm的背光fpc的焊盘结构及lcm背光显示模组
CN101846854A (zh) 液晶显示面板
CN104392976A (zh) 一种驱动芯片及显示装置
CN102621723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光学膜片
CN103698947B (zh) 一种tn型液晶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270883U (zh) 一种显示屏结构
CN102508370B (zh) 液晶面板组件、液晶显示装置及一种液晶面板固定方法
CN202660487U (zh) 一种连接件、背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US9304360B2 (en) Liquid crystal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02166805U (zh) 带背光的lcm
CN102865520B (zh)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CN204155045U (zh) 一种具有3d 功能的in cell模组
CN201535849U (zh) 液晶显示屏
CN201698118U (zh) 一种竖屏横放液晶屏
CN20291516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模组
CN202167202U (zh) 一种益于成本控制的lcm横屏显示屏
CN202230276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源
CN201887812U (zh) 液晶模组结构
CN204406000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19715885U (zh) 一种带t字银浆结构的显示模组
CN216286611U (zh) 一种显示屏用全贴合结构及液晶显示屏
CN212060803U (zh) 一种八边形液晶显示屏
CN208351210U (zh) 一种新型黑白液晶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