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6030U - 一种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6030U
CN204576030U CN201520295463.5U CN201520295463U CN204576030U CN 204576030 U CN204576030 U CN 204576030U CN 201520295463 U CN201520295463 U CN 201520295463U CN 204576030 U CN204576030 U CN 2045760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electrode
quarter
display panel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954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春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2954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60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60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60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具有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刻缝,从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缓解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电极电场对液晶分子翻转的影响,从而减少从所述第一基板射向所述第二基板的光线不会从所述第一刻缝处透出的光线数量,缓解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漏光现象,进而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面板集成了触控功能,其触控原理分为互电容触控技术和自电容触控技术,其中,所述自电容触控技术由于相较于互电容触控技术只需一层触控电极,更适应于显示面板轻薄化的发展。
目前自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通过将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公共电极层分成多个公共电极单元,采用分时驱动的方式,将所述公共电极单元复用为触控单元,以进一步降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但是,上述显示面板中,由于所述公共电极层划分成多个公共电极单元,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缝隙,从而导致位于公共电极层下方的数据线会透过公共电极层与像素电极层之间形成电场,影响液晶分子的翻转,导致所述显示面板存在漏光现象,进而影响显示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以缓解所述显示面板中存在的漏光现象,提高显示效果。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公共电极单元,所述公共电极单元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在触控阶段用作触控电极;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刻缝,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刻缝。
可选的,还包括:公共电极走线层,所述公共电极走线层包括多条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电连接的公共电极走线。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刻缝的投影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刻缝沿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延伸。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接地或浮置。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设置有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和第三色阻,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的相对敏感性小于第三色阻的相对敏感性,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之间的缝隙内。
可选的,所述第一色阻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蓝色色阻,所述第三色阻为绿色色阻。
可选的,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沿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刻缝,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刻缝与所述扫描线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覆盖所述第二刻缝。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刻缝的投影宽度。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具有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刻缝,从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缓解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电极电场对液晶分子翻转的影响,从而减少从所述第一基板射向所述第二基板的光线不会从所述第一刻缝处透出的光线数量,缓解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漏光现象,进而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一侧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俯视图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俯视图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二基板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不同颜色的相对感敏性曲线示意图;
图6为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时,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不设置第一电极7时的电场模拟示意图;
图7为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时,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7时的电场模拟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基板一侧的俯视图;
图9为图6所示俯视图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未示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未示出)之间的液晶层3(未示出);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的多条扫描线4和多条数据线5,所述多条扫描线4和多条数据线5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10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公共电极单元6,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在触控阶段用作触控电极。
沿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和第二基板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之间的液晶层3;位于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7;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6之间具有第一刻缝8,在垂直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8与所述数据线5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电极7覆盖所述第一刻缝8。其中,所述数据线5与所述扫描线4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9,所述数据线5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之间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0,以保证所述扫描线4、所述数据线5以及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两两绝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刻缝8沿所述数据线5延伸方向延伸,即所述第一刻缝8平行于所述数据线5。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电极层和公共电极走线层(图1中未示出),其中,所述像素电极层包括多个像素电极11,所述公共电极走线层包括多条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电连接的公共电极走线12,具体的,所述公共电极走线12通过第一过孔13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公共电极走线层位于同一层,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层与所述公共电极走线层还可以位于不同层,具体视情况而定。而且,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背离所述第一基板1一侧,本实用新型对此也不做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像素电极层也可以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层朝向所述第一基板1的一侧,具体视情况而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共电极单元可依据显示面板所需的触控精度进行设定,一般其区块边长在3mm~5mm之间,这样一个公共电极单元6可以对应多个像素电极11。图1示出了在子像素区域100以内像素电极为条状(具有刻缝)的情况,公共电极单元6为面状(未存在刻缝的)的情况,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的公共电极单元6在子像素区域100内可以具有刻缝。
所述公共电极层中每两个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均有刻缝,其中,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与所述数据线5至少部分交叠,即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一刻缝8,部分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与所述数据线5没有交叠,而所述第一电极7仅设置在所述第一刻缝8的正上方,覆盖所述第一刻缝8,即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与所述数据线5至少部分交叠的刻缝的正上方,覆盖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与所述数据线5至少部分交叠的刻缝,对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方向上与所述数据线5没有交叠的刻缝不做限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完全覆盖其相应的数据线5的投影,可选的,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7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宽度,以保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7可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一刻缝8,最大程度的减弱所述第一电极7处的漏光现象,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7的投影宽度也可以与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宽度相同,或略小于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7,所述第一电极7与所述第一刻缝8一一对应,以保证每个第一刻缝8处都有第一电极7遮挡,减弱各第一刻缝8处的漏光现象,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7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7彼此电连接,以使得各第一电极7电位相同,即各第一电极7处的显示对比度相同,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均匀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一电极7可以接地,即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零电位端电连接,也可以浮置,即不与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其他结构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只要保证各第一电极7的电位相同即可。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第一色阻21、第二色阻22和第三色阻23,其中,所述第一色阻21和第二色阻22的相对敏感性小于第三色阻23的相对敏感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2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色阻21和第二色阻22之间的缝隙内(即第一电极7位于所述第一色阻21和第二色阻22之间的缝隙内),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由于在明亮的地方,视细胞中只有视锥细胞起作用,而在视感度曲线中,视锥细胞对位于中波长范围的黄绿色敏感性最高,因此,这个波长的色彩感觉最明亮。把视锥细胞的敏感性按波长来划分的曲线,叫做明视感度曲线。如图5所示,图5中示出了不同颜色的相对感敏性,从图5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波长下红色和蓝色的相对敏感性较低,绿色的相对敏感性较高。
故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阻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蓝色色阻,所述第三色阻为绿色色阻,即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红色色阻、蓝色色阻和绿色色阻时,所述第一刻缝8的投影优选位于所述红色色阻和蓝色色阻之间,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层一侧还设置有白色色阻或黄色色阻,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当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还设置有其他颜色色阻时,所述第一刻缝8在所述第二基板2上的投影优选位于视觉敏感性相对较低的色阻的间隙内。
如图6和图7所示,其中图6示出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时,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不设置第一电极7时的电场模拟示意图;图7示出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时,所述彩膜基板朝向所述阵列基板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极7时的电场模拟示意图。对比图6和图7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可以降低所述第一刻缝8处的漏光现象,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6之间还具有沿所述扫描线4方向延伸的第二刻缝14,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刻缝14与所述扫描线4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二电极15朝向所述液晶层3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15,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15覆盖所述第二刻缝14,从而在所述第二电极15与所述扫描线4之间形成电场,使得从所述第一基板1射向所述第二基板2的光线不会从第二刻缝14处透出,进一步缓解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漏光现象,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15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刻缝14的投影宽度,以保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15可以完全覆盖所述第二刻缝14,最大程度的减弱所述第二电极15处的漏光现象,从而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15的投影宽度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刻缝14的投影宽度相同,或略小于所述第二刻缝14的投影的宽度,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15,所述第二电极15与所述第二刻缝14一一对应,以保证每个第二刻缝14处都有第二电极15遮挡,减弱各所述第二刻缝14处的漏光现象,从而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二电极15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第二电极15彼此电连接,以使得各第二电极15电位相同,即各第二电极15处的显示对比度相同,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均匀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第二电极15与所述第一电极7电连接,形成网格状电极,以使得各第二电极15与各第一电极7电位相同,即各第二电极15的显示对比度和各第一电极7处的显示对比度相同,进一步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的画面显示均匀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可以为正性液晶分子,也可以为负性液晶分子。
下面以IPS显示面板(即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工作过程中液晶分子的翻转状态进行说明。
由于IPS显示面板中公共电极单元6与像素电极11位于所述液晶层3的同侧,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在工作时,当所述像素电极11和公共电极单元6上分别施加电压时,该显示面板中不仅存在所述像素电极11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6之间形成的平行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第一电场,还存在所述第一电极7与所述数据线5(和/所述第二电极15与所述扫描线4)之间形成的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的第二电场。
设所述第一基板1朝向液晶层3一侧的配向膜的配向为平行于纸面内的第一方向,所述第二基板2朝向所述液晶层3一侧的配向膜的配向为垂直于纸面的第二方向,当所述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为正性液晶分子时,未施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层3中的正性液晶分子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显示面板为常黑态;施加电场后,在所述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作用下,所述液晶层3中的正性液晶分子向平行于电场方向翻转,所述第一刻缝8(和/或第二刻缝14)处的液晶分子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表面排布,会有少量光线透出。
当所述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时,未施加电场时,所述液晶层3中的负性液晶分子平行于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显示面板为常黑态;施加电场后,在所述第一电场和第二电场的作用下,所述液晶层3中的负性液晶分子向垂直于电场方向排布,会阻挡光线从第一刻缝8(和/或第二刻缝14)处透出,从而提高了提高所述显示面板第一刻缝8(和/或第二刻缝14)两侧与所述第一刻缝8(和/或第二刻缝14)处的对比度,提高显示效果。
由此可见,当所述显示面板中,所述公共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11位于所述液晶层3的同侧时,所述液晶层3中的液晶分子优选为负性液晶分子,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和/或第二电极优选为金属电极,但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做限定,具体视情况而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第二基板一侧具有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刻缝,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第一基板一侧具有至少一个第一电极,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且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刻缝,从而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形成电场,缓解所述数据线与所述像素电极电场对液晶分子翻转的影响,从而减少从所述第一基板射向所述第二基板的光线不会从所述第一刻缝处透出的光线数量,缓解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漏光现象,进而提高了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本说明书中各个部分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部分的不同之处,各个部分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限定出多个子像素区域;
位于所述第一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公共电极层,所述公共电极层包括多个彼此绝缘的公共电极单元,所述公共电极单元在显示阶段用作公共电极,在触控阶段用作触控电极;
位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的至少一个第一电极;
其中,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第一刻缝,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刻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公共电极走线层,所述公共电极走线层包括多条与所述公共电极单元电连接的公共电极走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刻缝的投影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刻缝沿所述数据线延伸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设置有多个第一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接地或浮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一侧设置有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和第三色阻,其中,所述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的相对敏感性小于第三色阻的相对敏感性,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刻缝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和第二色阻之间的缝隙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为红色色阻、所述第二色阻为蓝色色阻,所述第三色阻为绿色色阻。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共电极层中相邻公共电极单元之间具有沿所述扫描线方向延伸的第二刻缝,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刻缝与所述扫描线至少部分重叠;
所述第二基板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电极,且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覆盖所述第二刻缝。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的投影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刻缝的投影宽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分子。
CN201520295463.5U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显示面板 Active CN2045760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5463.5U CN204576030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95463.5U CN204576030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6030U true CN204576030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8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95463.5U Active CN204576030U (zh) 2015-05-08 2015-05-08 一种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603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236A (zh) * 2015-12-31 2017-08-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2068377A (zh) * 2020-09-28 2020-12-11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5236A (zh) * 2015-12-31 2017-08-1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07045236B (zh) * 2015-12-31 2021-10-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设备
CN112068377A (zh) * 2020-09-28 2020-12-11 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液晶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28126B (zh) 内嵌式互电容触控面板及其布局
CN103926759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4597670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4793421B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4461161B (zh) 触控基板以及触控装置
CN104698700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4577067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03439818B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104699312B (zh) 一种触摸屏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02830556A (zh) 一种触摸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373316U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1251696B (zh) 主动元件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440903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49799A (zh)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3733082U (zh) 于下基板设置金属感应层的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CN105094437A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04698713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736308B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45096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631402B (zh) 陣列基板與顯示面板
CN106444174A (zh) 一种像素电极
CN103941501A (zh) Tft阵列基板、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器
CN106855767A (zh) 一种触摸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204576030U (zh) 一种显示面板
CN203858608U (zh) 一种阵列基板、内嵌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