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71126U -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71126U
CN204571126U CN201520033572.XU CN201520033572U CN204571126U CN 204571126 U CN204571126 U CN 204571126U CN 201520033572 U CN201520033572 U CN 201520033572U CN 204571126 U CN204571126 U CN 2045711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hole
stair
plate
post up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3357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红
范一欢
尹稷华
宫大壮
易艳丽
段慧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CH BUILDING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CH BUILDING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CH BUILDING Co Ltd, Beijing New Building Materi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TECH BUI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3357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711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711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7112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包括至少两个柱梁单元,每个柱梁单元包括两个立柱(10)和一个柱上梁(11),柱上梁(11)位于两个立柱(10)的上方并与两个立柱(10)固定连接;平台(1)还包括设置于柱梁单元上方的与柱上梁(11)垂直且固定连接的一个用于与墙体连接的墙体侧平台梁(12)、一个用于与楼梯连接的楼梯侧平台梁(13)以及位于墙体侧平台梁(12)和楼梯侧平台梁(13)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平台梁(14)。本实用新型中平台的梁包括柱上梁、墙体侧平台梁、楼梯侧平台梁和中间平台梁共四种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平台的结构稳固并且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成房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集成房屋以其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对环境污染小、造型美观等优点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能更好保障集成房屋的安全稳定性,不但其主体结构整体要求有很好的牢固性和稳定性,而且各个构件之间也需要很好的连接。例如,楼梯。楼梯作为楼间层之间交通用构件,其将房屋中的层与层之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特别是在低层房屋中,例如集成房屋,其是主要空间交流通道。
在集成房屋中,集成房屋的应用较为广泛。那么如何在集成房屋中提供稳定安全的平台,并且保障楼梯平台之间各构件的牢固连接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题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以上问题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解决现在钢结构集成房屋中平台稳定安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所述平台包括至少两个柱梁单元,每个所述柱梁单元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柱上梁,所述柱上梁位于所述两个立柱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立柱固定连接;所述柱上梁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平台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梁单元上方的与所述柱上梁垂直且固定连接的一个用于与墙体连接的墙体侧平台梁、一个用于与楼梯连接的楼梯侧平台梁以及位于所述墙体侧平台梁和所述楼梯侧平台梁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平台梁;其中,所述墙体侧平台梁为C型钢龙骨,所述楼梯侧平台梁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中间平台梁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此两个C型钢龙骨以背靠背方式设置。
其中,所述柱上梁的腹板侧靠近所述立柱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立柱上方与所述柱上梁的第一端位于同一平面且靠近所述柱上梁的一端为第一端,所述柱上梁的第一端与所述立柱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矩形平板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通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三组通孔,各通孔的直径均为5毫米,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两端,第三组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间,所述第一组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组通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大于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数量。
其中,所述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相对的一侧中接近所述柱上梁的一端为所述立柱的第二端,所述柱上梁的下翼板侧靠近立柱的一端为所述柱上梁的第二端,所述立柱的第二端与所述柱上梁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柱上梁的第二端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的第二端的通孔。
其中,与墙体固定连接的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均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墙体中龙骨的通孔。
其中,所述楼梯侧平台梁和所述中间平台梁的下翼板均通过第四连接件与所述柱上梁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楼梯侧平台梁或所述中间平台梁的下翼板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柱上梁的腹板的通孔。
其中,所述立柱通过第五连接件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地面的龙骨的通孔。
其中,所述第五连接件的第二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中平台的梁包括柱上梁、墙体侧平台梁、楼梯侧平台梁和中间平台梁共四种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平台的结构稳固并且安装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安装方便,既能保证平台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能有效稳固与楼梯连接。
附图说明
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的侧视图;
图3是具体示例中第一连接件20的主视图;
图4是具体示例中第二连接件30的立体图;
图5是具体示例中第三连接件40的立体图;
图6是具体示例中第四连接件50的立体图;
图7是具体示例中第五连接件60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平台中不同类型的梁通过不同的连接件稳定连接,使平台结构稳固并且安装方便。
图1是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此平台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平台1包括至少两个柱梁单元(图1中柱梁单元的个数为三个,此个数只作示意之用),每个柱梁单元包括两个立柱10和一个柱上梁11,柱上梁11位于两个立柱10的上方并与此两个立柱10固定连接。柱上梁11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平台1还包括设置于柱梁单元上方的与柱上梁11垂直且固定连接的一个用于与墙体连接的墙体侧平台梁12、一个用于与楼梯连接的楼梯侧平台梁13以及位于墙体侧平台梁12和楼梯侧平台梁13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平台梁14(图1内中间平台梁的个数为一个,图1内中间平台梁的个数为四个,图中中间平台梁的个数只作示意之用)。墙体侧平台梁12为C型钢龙骨。楼梯侧平台梁13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中间平台梁14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此两个C型钢龙骨以背靠背方式设置。
立柱10与柱上梁11通过第一连接件20固定连接。如图1和图2所示,柱上梁11的腹板侧靠近立柱10的一端为第一端111,立柱10的上方与柱上梁11的第一端111位于同一平面且靠近柱上梁11的一端为第一端101,柱上梁11的第一端111与立柱10的第一端101通过第一连接件2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件20为矩形平板结构,第一连接件20上设置有通孔。具体的,第一连接件20上设置有三组通孔,各通孔的直径均为5毫米,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位于第一连接件20的两端,第三组通孔位于第一连接件20的中间,第一组通孔的数量与第二组通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大于第三组通孔的数量。
下面对第一连接件20进行举例说明。图3是具体示例中第一连接件20的主视图。第一连接件20为矩形平板结构,长度为550毫米,宽度为40毫米,厚度为1.6毫米。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件20的两端,第三组通孔位于第一连接件20的中间。第一组通孔中包括8个通孔,设置为两列,每列4个,第一列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15毫米,第一列通孔中与第二端20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202的距离为15毫米,第一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30毫米。第一组通孔的第二列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25毫米,第二列通孔中与第二端20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202的距离为30毫米,第二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30毫米。第二组通孔中包括8个通孔,设置为两列,每列4个,第一列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15毫米,第一列通孔中与第三端203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三端203的距离为15毫米,第一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30毫米。第二组通孔中第二列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25毫米,第二列通孔中与第三端203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三端203的距离为30毫米,第二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30毫米。第三组通孔中包括2个通孔,其中第一个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20毫米,与第二端202的距离为260毫米;第一个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201的距离为20毫米,与第二端202的距离为290毫米。
立柱10与柱上梁11还通过第二连接件30固定连接。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10相对的一侧中接近柱上梁11的一端为立柱10的第二端,柱上梁11的下翼板侧靠近立柱10的一端为柱上梁11的第二端,立柱10的第二端与柱上梁1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件30固定连接。第二连接件3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第二连接件30的第一板件3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柱上梁11的第二端的通孔,第二板件30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柱10的第二端的通孔。
下面对第二连接件30进行举例说明。图4是具体示例中第二连接件30的立体图。第二连接件30中第一板件301的第一端3011和第二板件302的第一端3021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折弯结构。第一板件301的第一端3011和第二板件302的第一端3021的长度均为85毫米,“┗”型断面上第一板件侧的长度为40毫米,第二板件侧的长度也为40毫米。第一板件301上具有2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第一个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一端3011垂直的第二端3012的距离为70毫米,距与第一端3011相对的第四端3014的距离为15毫米。第二个通孔的中心点距第二端3012的距离为15毫米,距与第四端3014的距离为15毫米。第二板件302上具有2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第一个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一端3021垂直的第二端3022的距离为70毫米,距与第一端3021相对的第四端3024的距离为15毫米。第二个通孔的中心点距第二端3022的距离为15毫米,距与第四端3024的距离为1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边侧的柱梁单元还可以与墙体连接。与墙体连接的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10均通过第三连接件40与墙体固定连接。第三连接件4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第三连接件40的第一板件4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柱10的通孔,第二板件40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墙体中龙骨的通孔。
下面对第三连接件40进行举例说明。图5是具体示例中第三连接件40的立体图。第三连接件40中第一板件401的第一端4011和第二板件402的第一端4021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折弯结构。第一板件401的第一端4011和第二板件402的第一端4021长度均为300毫米,第三连接件40的“┗”型断面上第一板件侧的长度为65毫米,第二板件侧的长度为45毫米。第一板件401上具有5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设置为一列,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6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离与第一端4011相对的第四端4014的距离为20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一端4011垂直的第二端401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4012的距离为30毫米。第二板件402上具有5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设置为一列,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6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离与第一端4021相对的第四端4024的距离为20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一端4021垂直的第二端402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4022的距离为30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楼梯侧平台梁13和中间平台梁14的下翼板均通过第四连接件50与柱上梁11的腹板固定连接。第四连接件5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第四连接件50的第一板件5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楼梯侧平台梁13或中间平台梁的下翼板的通孔,第二板件50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柱上梁11的腹板的通孔。
下面对第四连接件50进行举例说明。图6是具体示例中第四连接件50的立体图。第四连接件50中第一板件501的第一端5011和第二板件502的第一端5021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折弯结构。第一板件501的第一端5011和第二板件502的第一端5021长度均为90毫米,第四连接件50的“┗”型断面上第一板件侧的长度为40毫米,第二板件侧的长度也为40毫米。第一板件501上具有5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设置为一列,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15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离与第一端5011相对的第四端5014的距离为15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一端5011垂直的第二端501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5012的距离为15毫米。第二板件502上具有5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设置为一列,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15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离与第一端5021相对的第四端5024的距离为15毫米,此列中距与第一端5021垂直的第二端5022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二端5022的距离为15毫米。
本实用新型中立柱10通过第五连接件60与地面固定连接,第五连接件6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第五连接件60的第一板件6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立柱10的通孔,第二板件60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地面的龙骨的通孔。为保证立柱10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平台的抗扭矩力的能力,第五连接件60的第二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
下面对第五连接件60进行第一个举例说明。图7是具体示例中第五连接件60的立体图。第五连接件60中第一板件601的第一端6011和第二板件602的第一端6021固定连接且构成直角折弯结构。第一板件601的第一端6011和第二板件602的第一端6021的长度均为89毫米,“┗”型断面上第一板件侧的长度为125毫米,第二板件侧的长度也为60毫米。第一板件601上具有8个通孔,直径均为4毫米,设置为两列,每列中包括4个通孔,第一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2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6011垂直的第二端6012的距离为20毫米,此列通孔中距离与第一端6011相对的第四端6014最近的通孔的中心点与此第四端6014的距离为20毫米,第二列通孔中相邻通孔的中心点间距为20毫米,此列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一端6011垂直的第二端6012的距离为69毫米,此列通孔中距与第一端6011相对的第四端6014最近的通孔与此第四端6014的距离为20毫米。第二板件602上具有2个通孔,直径均为12.5毫米,第一个通孔的中心点与第一端6021垂直的第二端6022的距离为20毫米,距离与第一端6021相对的第四端6024的距离为30毫米,第二个通孔的中心点距与第一端6021垂直的第二端6022的距离为69毫米,距与第一端6021相对的第四端6024的距离为30毫米。在第五连接件60的第二个举例中,第五连接件为“┗”型断面的连接件,为上述举例中第五连接件60的左半部分或右半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立柱10的一侧及与其相对的侧采用上述第一举例中的第五连接件60与地面固定连接,与上述两侧垂直的两侧采用上述第二举例中的第五连接件60与地面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平台上的梁包括柱上梁、墙体侧平台梁、楼梯侧平台梁和中间平台梁共四种梁,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使平台的结构稳固并且安装方便。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采用的连接结构和连接方式,安装方便,既能保证平台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又能有效稳固与楼梯连接。
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具体尺寸数值均为示例性的描述,并不形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受力需要对各尺寸的数值进行相应的具体设定。
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仅仅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8)

1.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包括至少两个柱梁单元,每个所述柱梁单元包括两个立柱(10)和一个柱上梁(11),所述柱上梁(11)位于所述两个立柱(10)的上方并与所述两个立柱(10)固定连接;所述柱上梁(11)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平台(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柱梁单元上方的与所述柱上梁(11)垂直且固定连接的一个用于与墙体连接的墙体侧平台梁(12)、一个用于与楼梯连接的楼梯侧平台梁(13)以及位于所述墙体侧平台梁(12)和所述楼梯侧平台梁(13)之间的至少一个中间平台梁(14);其中,所述墙体侧平台梁(12)为C型钢龙骨,所述楼梯侧平台梁(13)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和两个U型钢龙骨,两个C型钢龙骨的腹板相贴合即以背靠背的方式设置,两个U型钢龙骨分别以开口侧相对的方式扣在两个C型钢龙骨的开口处的外侧,所述中间平台梁(14)包括两个C型钢龙骨,此两个C型钢龙骨以背靠背方式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上梁(11)的腹板侧靠近所述立柱(10)的一端为第一端(111),所述立柱(10)上方与所述柱上梁(11)的第一端(111)位于同一平面且靠近所述柱上梁(11)的一端为第一端(101),所述柱上梁(11)的第一端(111)与所述立柱(10)的第一端(101)通过第一连接件(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为矩形平板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上设置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件(20)上设置有三组通孔,各通孔的直径均为5毫米,第一组通孔和第二组通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的两端,第三组通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件(20)的中间,所述第一组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组通孔的数量相同且均大于所述第三组通孔的数量。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10)相对的一侧中接近所述柱上梁(11)的一端为所述立柱(10)的第二端,所述柱上梁(11)的下翼板侧靠近立柱(10)的一端为所述柱上梁(11)的第二端,所述立柱(10)的第二端与所述柱上梁(11)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件(3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30)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柱上梁(11)的第二端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10)的第二端的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与墙体固定连接的柱梁单元中两个立柱(10)均通过第三连接件(40)与墙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4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40)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10)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墙体中龙骨的通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楼梯侧平台梁(13)和所述中间平台梁(14)的下翼板均通过第四连接件(50)与所述柱上梁(11)的腹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件(5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50)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楼梯侧平台梁(13)或所述中间平台梁(14)的下翼板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柱上梁(11)的腹板的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立柱(10)通过第五连接件(60)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60)为型断面的连接件,所述第五连接件(60)的第一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立柱(10)的通孔,第二板件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地面的龙骨的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五连接件(60)的第二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板件上的通孔的直径。
CN201520033572.XU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11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3572.XU CN204571126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33572.XU CN204571126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71126U true CN204571126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3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33572.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71126U (zh) 2015-01-16 2015-01-16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7112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71127U (zh) 一种楼梯
CN204571126U (zh)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CN204571125U (zh) 一种楼梯梯段及踏步单元
CN204571123U (zh) 一种楼梯及其楼梯用连接件
CN204570937U (zh) 一种用于连接斜梁和平台梁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571130U (zh)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斜梁和平台梁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571124U (zh) 一种楼梯及其楼梯用连接梁
CN204571128U (zh)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的平台
CN204570936U (zh) 一种用于连接楼梯斜梁与基础梁的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CN204356906U (zh) 一种用于连接半屋架与墙体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475526U (zh) 一种用于连接屋架跨中与工字钢梁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418387U (zh) 一种用于连接门洞立柱与基础圈梁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676792U (zh) 一种楼梯及其与楼板或地面的连接结构
CN204571135U (zh) 一种楼梯及其楼梯踏步的连接结构
CN204385899U (zh) 用于连接屋架端部、钢梁和围护墙的连接件及连接结构
CN204475527U (zh) 一种用于连接墙体天龙骨与屋架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571129U (zh) 一种楼梯
CN204571134U (zh) 一种楼梯及其楼梯踏步与连接梁之间的连接结构
CN204386004U (zh) 用于连接椽子与墙体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4571137U (zh) 一种楼梯斜梁
CN204385900U (zh) 一种用于连接墙体钢骨与楼板板块的连接件及其连接结构
CN205530685U (zh) 钢结构
CN204645450U (zh) 一种楼梯及楼梯与连接平台的连接结构
CN204571138U (zh) 一种楼梯斜梁
CN204385958U (zh) 一种带有门洞的钢结构墙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