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9497U -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9497U
CN204569497U CN201520131533.3U CN201520131533U CN204569497U CN 204569497 U CN204569497 U CN 204569497U CN 201520131533 U CN201520131533 U CN 201520131533U CN 204569497 U CN204569497 U CN 2045694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tank
opening
assembly
purifying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3153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君君
陈小波
程兆山
陈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AO Smith China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13153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94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94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94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它包括第一水箱、净水组件以及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净水机上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具有一流道,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包括能控制所述流道开闭的第一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大大提高了净水机空间利用率,可以通过操作第二水箱一次性实现倾倒废水、清洗以及注入原水这三个步骤;2、在第一水箱允许的条件下,第二水箱体积不会受到其他装置的限制;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本申请中的水箱组件不必具有三个水箱,而且控制装置也较为简单,也不存在着混水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净水机作为一种常用的水处理装置被广泛采用。一般而言,净水机中的水箱组件包括原水箱、废水箱和过滤组件,其中原水箱位于过滤组件的上游,以为过滤组件提供原水,废水箱位于过滤组件的下游,以承接自过滤组件中输出的废水。为了添加原水或者清除废水,采用上述结构的净水机需要分别从净水机上取下原水箱和废水箱。
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操作,中国专利库中公开了一份申请号为201410083894.5,名称为“用于净水机的水箱组件及其净水机”的专利申请。在这份专利申请中,水箱组件包括净化组件、该水箱组件具有净化组件、原水箱、废水箱、与废水箱连通的公共水箱,该公共水箱与所述净化组件连通,并在连通通道上设置通断装置,该通断装置具有在公共水箱中有原水时开启、而在公共水箱中原水排空时关闭的两种状态。在这份专利申请中公共水箱和废水箱可以邻接设置且上部连通。当需要对公共水箱或废水箱操作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公共水箱与废水箱同时从原水箱中取出。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水箱组件仍然有进一步改进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其能够进一步方便操作人员操作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净水机内的空间利用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它包括第一水箱、净水组件以及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净水机上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具有一流道,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包括能控制所述流道开闭的第一控制装置。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装置。
优选地,当所述净水组件制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断开,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当第一水箱向第二水箱注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断开。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水箱内具有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流道关闭,以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断开;当所述第二水箱内不具有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能驱使所述流道开启,以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上的电控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二开口、与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四开口、与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二开口、与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五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五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通过第一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之间的流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六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四开口、与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六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通过第二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流道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七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八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七开口与所述第八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通过第三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通过第四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四节点之间的流道上。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二水箱位于所述净水机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优选地,当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所述第二水箱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一能相对所述净水机滑动的滑动支架,所述第二水箱能安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二水箱与净水组件和第一水箱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的水泵。
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的控制阀。
优选地,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净水组件或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的软管。
优选地,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上的第一连接端和设置在净水机上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应插接。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净水机,它包括如上述的水箱组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大大提高了水箱组件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第二水箱一次性实现倾倒废水、清洗以及注入原水这三个步骤;
2、在第一水箱允许的条件下,第二水箱体积不会受到其他装置的限制;
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净水机,本申请中的水箱组件不必具有三个水箱,而且控制装置也较为简单,也不存在着混水的现象。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实用新型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实用新型。
图1A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水箱组件处于一个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水箱组件处于另一个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的再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为:1、第一水箱;2、净水组件;21、入口;22、废水出口;23、纯水出口;3、第二水箱;4、流道;5、电控阀;61、第一开口;62、第二开口;63、第三开口;64、第四开口;65、第五开口;66、第六开口;67、第七开口;68、第八开口;7、水泵;81、第一节点;82、第二节点;83、第三节点;84、第四节点;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细节。但是,在此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不能以任何方式理解成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任意可能的变形,这些都应被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它包括第一水箱1、净水组件2和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净水机上的第二水箱3,所述第二水箱3与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连通,所述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与所述第一水箱1连通,所述第一水箱1与所述第二水箱3之间具有一流道4,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包括能控制所述流道4开闭的第一控制装置。当所述第二水箱3内具有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流道4关闭;当所述第二水箱3内不具有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能驱使所述流道4开启。
具体的,第一水箱1可以固设在净水机上,也可以为了清洗方便而与净水机能拆卸的连接。第二水箱3可以通过插接、卡接、抵接等能拆卸的方式与净水机相连。
净水组件2可以包括诸如RO膜滤芯、活性炭滤芯等。净水组件2具有用于导入原水的入口21、用于排出经过过滤后得到纯水的纯水出口23以及用于排出过滤后产生废水的废水出口22。净水组件2的入口21可以通过水泵7与第二水箱3连通。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与第一水箱1连通。净水组件2的纯水出口23可以与净水箱连通,也可以通过管道直接向外排出。
当第二水箱3从净水机上取下后,可以倒出其内的废水或向其内添入原水。当具有原水的第二水箱3安置在净水机上后,第一控制装置可以驱使流道4关断,从而使得此时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3处于隔离状态。水泵7将第二水箱3中的原水泵入净水组件2中进行过滤。经过过滤产生的废水自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导入第一水箱1中。此时由于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3处于隔离状态,废水被存储在第一水箱1中。当第二水箱3不具有原水时,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开启流道4,从而将原本存储在第一水箱1内的废水通过流道4导入第二水箱3中。当然上述步骤并非必须是同时触发的,第一控制装置可以当第二水箱3内不再具有原水后在需要时将第一水箱1内的废水排至第二水箱3中。当废水全部流入第二水箱3后,操作人员可以将第二水箱3从净水机上移除,并将第二水箱3中的废水倒出,经过清洗后又可以向第二水箱3中加入原水。因而本申请中的水箱组件在正常作业情况下不会出现混水情况。
本申请中的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采用了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3。其中第二水箱3起到了分时复用的作用。在制水时,第二水箱3装载有原水,第一水箱1装有废水。而当第二水箱3不具有原水时,第一水箱1内的废水可以导入第二水箱3。操作人员只需要将第二水箱3取出净水机,就可以一次性完成倾倒废水、清洗以及注入原水这三个步骤。同时,在第一水箱1允许的条件下,第二水箱3体积不会受到其他装置的限制。
相较于201410083894.5中的净水机,本申请中的水箱组件不必再具有原水箱,因而大大节省了净水机整体空间的利用率。并且201410083894.5中的净水机在每次去除废水时,也需要将废水箱内的废水排出才能继续正常使用,而本申请中的水箱组件只需对第二水箱3进行作业,因而大大提高了可操作性。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箱3与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之间还可以设有第二控制装置,第二控制装置可以控制第二水箱3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之间的通断。第一控制装置和第二控制装置可以相间开启,以确保自第一水箱1中流出的废水不会进入净水组件2中,自第二水箱3中流出的原水不会进入第一水箱中1。当所述净水组件2制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1与所述第二水箱3断开,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与所述第二水箱3连通;当第一水箱1向第二水箱3注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1与所述第二水箱3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二水箱3与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断开。第二控制装置为控制阀9等其他能控制开闭的装置。
图1A显示了本申请中水箱组件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A所示,本实施例中,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包括第一水箱1和第二水箱3。第一水箱1开设有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第二水箱3开设有第三开口63和第四开口64。其中第一水箱1的第一开口61与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连通。第二水箱3的第三开口63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之间设置有水泵7和控制阀9。第一水箱1的第二开口62与第二水箱3的第四开口64之间形成流道4。在流道4上设置有电控阀5,该电控阀5能够控制流道4的开闭。
参照图1B所示,当具有原水的第二水箱3安置在净水机上时,流道4在电控阀5控制下处于关断状态,原水可以经过第二水箱3的第三开口63在水泵7动力作用下进入净水组件2,净水组件2产生的废水自其废水出口22经由第一水箱1的第一开口61进入并存储在第一水箱1中。参照图1C所示,当水泵7停止工作,第二水箱3的第三开口63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断开。当电控阀5开启流道4时,原本存储在第一水箱1中的废水经由第一水箱1的第二开口62进入第二水箱3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水箱3安置在净水机上时,第二水箱3位于净水机的底部,以便于操作人员取放。第二水箱3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滚轮,从而更佳便于操作人员操作。优选地,水箱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3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水箱3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二水箱3与净水组件2连通,和/或第二水箱3和第一水箱1连通。为了便于安装,第二水箱3与净水组件2之间和/或第二水箱3与第一水箱1之间可以通过软管连接。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装置还可以为诸如电控阀5等能够对流道4进行控制的其他装置或设备。
图2显示了本申请中水箱组件的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1开设有第一开口61和第二开口62,第一水箱1的第一开口61与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连通,所述第二水箱3开设有第五开口65,所述流道4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3的第五开口65与所述第一水箱1的第二开口62之间,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通过第一节点81与所述流道4连通,所述电控阀5设置在所述第一节点81与所述第一水箱1的第二开口62之间的流道4上,水泵7设置在第一节点81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第二水箱3和第一水箱1安置在净水机上时,第一水箱1位于第二水箱3上方,当流道4开启时,第一水箱1中的废水可以借由自身重力进入第二水箱3中。水箱组件还可以包括一能相对所述净水机滑动的滑动支架(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二水箱3能安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第二水箱3可以伴随着滑动支架相对净水机运动。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3上的第一连接端和设置在净水机上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应插接。
图3显示了本申请中水箱组件的又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1开设有第六开口66,所述第二水箱3开设有第三开口63和第四开口64,第二水箱3的第三开口63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连通,所述流道4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3的第四开口64与所述第一水箱1的第六开口66之间,所述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通过第二节点82与所述流道4连通,所述电控阀5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3的第四开口64与所述第二节点82之间的流道4上,水泵7设置在第二水箱3的第三开口63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水箱组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3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水箱3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能与净水组件2和第一水箱1连通。
图4显示了本申请中水箱组件的再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水箱1开设有第七开口67,所述第二水箱3开设有第八开口68,所述流道4形成于所述第七开口67与所述第八开口68之间,所述净水组件2的废水出口22通过第三节点83与所述流道4连通,所述净水组件2的入口21通过第四节点84与所述流道4连通,所述电控阀5设置在所述第三节点83与所述第四节点84之间的流道4上,水泵7设置在第四节点84与净水组件2的入口21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净水机,其包括如上述的水箱组件。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8)

1.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它包括第一水箱、净水组件以及能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净水机上的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具有一流道,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包括能控制所述流道开闭的第一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之间设有第二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净水组件制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断开,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当第一水箱向第二水箱注废水时,所述第一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所述第二控制装置驱使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流道上的电控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二开口、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四开口、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二开口、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五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五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通过第一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节点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二开口之间的流道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六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四开口、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的第三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一水箱的第六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通过第二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的第四开口与所述第二节点之间的流道上。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箱开设有第七开口,所述第二水箱开设有第八开口,所述流道形成于所述第七开口与所述第八开口之间,所述净水组件的废水出口通过第三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通过第四节点与所述流道连通,所述电控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四节点之间的流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二水箱位于所述净水机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一水箱位于所述第二水箱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一能相对所述净水机滑动的滑动支架,所述第二水箱能安置在所述滑动支架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第二水箱进行限位的限位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水箱安置于所述净水机时,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连通,和/或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的水泵。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净水组件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水箱之间的控制阀。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净水组件或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连通的软管。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水箱上的第一连接端和设置在净水机上的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相对应插接。
18.一种净水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至17任一的水箱组件。
CN201520131533.3U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Active CN2045694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1533.3U CN204569497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31533.3U CN204569497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9497U true CN204569497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2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31533.3U Active CN204569497U (zh) 2015-03-06 2015-03-06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949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708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N110028116A (zh) * 2019-04-23 2019-07-19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净水机
WO2021109799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宿迁菡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水箱组合及净水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708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艾欧史密斯(中国)热水器有限公司 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N110028116A (zh) * 2019-04-23 2019-07-19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净水机
CN110028116B (zh) * 2019-04-23 2024-04-02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台式净水机
WO2021109799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宿迁菡束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净水水箱组合及净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52382B (zh) 一种无电自动冲洗双出水纳滤或反渗透净水器
CN106345306A (zh) 净水机的控制方法
CN204569497U (zh) 一种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N202921064U (zh) 污水过滤器
CN104591421A (zh) 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N203976525U (zh) 重力式一体化净水器
CN206219318U (zh) 一种反冲洗净水器
CN209990997U (zh) 一种过滤水龙头
CN204475493U (zh) 一种反冲洗雨水篦子
CN210915573U (zh) 一种带正反冲洗的水净化系统及过滤器
CN201711018U (zh) 反冲洗过滤器以及过滤系统
CN205288117U (zh) 一种气浮膜设备
CN201768411U (zh) 上流式反洗悬浮滤材连续过滤装置
CN205182312U (zh) 一种过滤器及其过滤装置
CN203281091U (zh) 一种球形浅层介质过滤器
CN204073573U (zh) 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CN203440911U (zh) 污水处理提升泵站
CN205988614U (zh) 一种方便清洗滤网的液体过滤器
CN204474433U (zh) 净水机用的水箱组件以及净水机
CN209227678U (zh) 一种节水型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04237636U (zh) 用于造雾机的净水系统
CN204187118U (zh) 一种新型带双重过滤和简易排污的过滤阀
CN204619516U (zh) 一种自动清洁的水净化装置
CN203724860U (zh) 一种全自动滚筒微滤机
CN202450619U (zh) 污水杂物隔离过滤反冲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