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8046U -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8046U
CN204568046U CN201420787699.6U CN201420787699U CN204568046U CN 204568046 U CN204568046 U CN 204568046U CN 201420787699 U CN201420787699 U CN 201420787699U CN 204568046 U CN204568046 U CN 2045680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support
handle
outboard motor
manipulation handle
actuation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7876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鹏举
万小康
陶师正
李静
潘宗良
张逸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Propul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do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do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dong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7876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80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80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80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其中船外机操控装置包括固定支架以及与固定支架铰接的操控把手,当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可以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同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的转动被限制;当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上述限制解除,操控把手可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对于本实用新型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在使用时,能保证良好的操控性;不使用时,能够折叠收存,方便船外机操控装置的存放及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水平及水域利用率的升高,人们对于小型船只的需求及使用更为普遍。在内河及近海领域,人们可以使用游艇、充气艇或冲锋舟来进行水上休闲、娱乐竞赛,也可以使用渔船进行海上作业和海上运输,甚至可以使用舟、艇等进行军事侦察、巡逻等。
对于上述小型船只,一般使用船外机作为其动力设备。船外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动力源分为电动类和燃油类。在使用船外机时,将推进器挂在船舷之外,推动船只前进,使用者控制操控装置的手柄改变推进器的推动方向,进而改变船只的航行方向。
在完成水上的活动,回到岸上时,需要收存船只以及船外机。对于现有的船外机,一般是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分别拆卸,然后再进行收存。采用这种方式,分开的各个部件不易收纳,并且下次使用时还需重新安装,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将推进器、操控装置以及动力源分别拆卸再进行收存导致用户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其包括:固定支架及与固定支架铰接的操控把手,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可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同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的转动被限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限制解除,操控把手可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其中,通过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将第一铰接状态切换为第二铰接状态。
其中,船外机操控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弹簧作用于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之间,提供预紧力以保持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
其中,固定支架设有铰接槽及位于铰接槽后部的限位柱,铰接槽提供有分别位于铰接槽两端的第一铰接位置和第二铰接位置,操控把手铰接于第一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操控把手铰接于第二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
其中,固定支架包括:底座部;延伸部,自底座部延伸,铰接槽开设于延伸部;支架部,设于底座部上,支架部包括支架面板及连接于支架面板侧边的支架侧板,限位柱连接于支架侧板之间。
其中,操控把手包括:手柄部;主体部,与手柄部连接,主体部包括把手面板及连接于所述把手面板侧边的把手侧板,把手侧板的前端设有限制面;其中,通过一铰接轴穿设铰接槽且铰接轴的两端连接于把手侧板实现操控把手与固定支架铰接,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铰接轴和限位柱,弹簧提供预紧力使得铰接轴位于第一铰接位置,同时主体部由于铰接轴的联带作用使得限制面抵接于限位柱,从而使得操控把手仅能够以铰接轴为旋转中心作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而不能下压。
其中,限位柱及铰接轴上设有卡位槽,卡位槽用于卡置连接弹簧的两端。
其中,铰接轴、铰接槽以及限位柱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其中,支架侧板的内侧设有凸起部,把手侧板的外侧设有凹陷部,凸起部与凹陷部在操控把手折叠时相互配合以防止操控把手折叠后晃动。
其中,圆弧面用于在将操控把手展开时便于支架侧板前端顺势滑过限位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船外机,其包括上述船外机操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船外机操控装置包括操控把手和固定支架,且两者铰接,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通过水平方向的力使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第一铰接状态变换为第二铰接状态,在第二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能够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实现折叠收存,方便船外机操控装置的存放和操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处于三个位置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收存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操控把手处于三个位置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100,其包括固定支架110以及与固定支架110铰接的操控把手120,且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
其中固定支架110与操控把手120铰接,即操控把手120可以绕铰接轴相对固定支架110转动。
如图2所示,当操控把手120与固定支架110之间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120可相对固定支架从位置A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到位置B,同时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从位置A向下的转动被限制。
船外机操控装置100在正常的工作状态时,一般来说,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水平位置A,设置一预定角度让操控把手120可以向上转动到位置B,以使操控把手120具有一定的自由空间,而并不是锁死在位置A,使不同身高的用户的操作更加方便顺畅。
如图3所示,当操控把手120与固定支架110之间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120可以相对固定支架110从位置A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其中,通过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将第一铰接状态切换为第二铰接状态。
在结束驾驶后,需要对船外机操控装置100进行收存时,首先对操控把手120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其中水平方向的力可以是使操控把手120远离固定支架110的拉力,也可以是使操控把手120朝向固定支架110的推力,施加的力将操控把手120从第一铰接状态切换到第二铰接状态;然后将操控把手120从位置A向下转动到位置C时,使其处于折叠状态,即进行折叠收存。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一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船外机操控装置100进一步包括弹簧130,弹簧130作用在操控把手120和固定支架110之间,并提供预紧力以保持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一铰接状态。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其中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第二铰接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实施例中固定支架的内部三维结构示意图。
固定支架110设置有铰接槽111以及位于铰接槽111后部的限位柱112,铰接槽111分别有位于两端的第一铰接位置1111和第二铰接位置1112;本实施例中,铰接槽111为跑道型槽。
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120铰接于第一铰接位置1111。
具体如图2,在第一铰接状态下,操控把手120铰接于第一铰接位置,其中限位柱112限制了操控把手120向下的转动(下文具体介绍)。
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120铰接于第二铰接位置1112。
如图3所示,对操控把手120施加拉力,使操控把手120脱离限位柱112的限制,使得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从第一铰接状态变换到第二铰接状态,进而能够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已进行折叠收存。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固定支架110及操控把手120上对应的结构互换,即将铰接槽设置于操控把手上,同样在两端设置第一铰接位置和第二铰接位置,当固定支架铰接于第一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当固定支架铰接于第二铰接位置时,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此时则需要对操控把手120施加推力操作以进行折叠存。
请再次参阅图4,固定支架110还包括底座部113、延伸部114以及支架部115。其中延伸部114自底座部113延伸,铰接槽111开设在延伸部114上,支架部115设置在底座部113上,支架部115包括支架面板1151以及连接支架面板1151侧边的支架侧板1152,限位柱112连接于支架侧板1152之间,图4为固定支架11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仅仅画出了固定支架110的一半,固定支架100的另一半也相应的具有对称结构。
其中,底座部113、延伸部114以及支架部115的位置及结构设置可基于船外机的整体设计作相应变型附图中所示的具体结构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5,图5是第一实施例中操控把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操控把手120包括手柄部121和主体部122。其中主体部122与手柄部121连接,主体部122包括把手面板1221以及连接于把手面板1221侧边的把手侧板1222,把手侧板1222的前端设有限制面1223。
图5中还可以看到有一铰接轴140,其设置在操控把手120与固定支架110之间,通过铰接轴140穿设铰接槽111且铰接轴140的两端连接于手侧板1222实现操控把手120与固定支架110的铰接,本实施例中,铰接轴140两端连接在操控把手120的手侧板1222上,相应铰接槽111设置在固定支架110上。若将铰接槽111设置在操控把手120上,则相应的铰接轴140的两端将连接于固定支架110的支架侧板1152上。
请再次参阅图2,弹簧130的两端分别连接操控把手120和限位柱112,弹簧130提供预紧力使铰接轴140处于第一铰接位置1111,同时主体部122由于铰接轴140的联带作用使限制面1223抵接于限位柱112,从而使操控把手120仅能够以铰接轴140为旋转中心作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而不能下压。
其中,限位柱112上设有卡位槽1121,铰接轴140上也相应设有卡位槽141。弹簧130的两端分别卡置连接与卡位槽1121以及卡位槽141上,并提供一定的预紧力,使得在无外力的作用下铰接轴140处于第一铰接位置1111。
当船外机操控装置100处于工作状态时,即操控把手120相对于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120在弹簧130预紧力的作用下一直处于第一铰接位置1111,由于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及位置关系,操作把手120的限制面1223相应的抵接于限位柱112上,限位柱112继而限制了操控把手120绕铰接轴140向下的转动。
具体来说,铰接轴140一直处于铰接槽111中,因此无论船外机操控装置100处于哪个状态,铰接轴140、铰接槽111以及限位柱112均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请参阅图4、图5以及图6,其中,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收存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支架侧板1152的内侧设有凸起部11521,把手侧板1222的外侧设有凹陷部12221,凸起部11521与凹陷部12221在操控把手120折叠时相互配合以防止操控把手120折叠后晃动。
当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从水平位置A向下转动到达位置C,达到收存状态时,凸起部11521嵌入凹陷部12221,使得操控把手120能够稳定的处于位置C。并且,在收存状态下,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一铰接位置1111,即弹簧130也具有一定的预紧力,也能够使操控把手120稳定的处于位置C
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支架侧板1152的内侧设置凹陷部,而手侧板的外侧设置凸起部,能够防止操控把手120折叠后发生晃动即可。进一步的,凸起部11521和凹陷部12221均是小尺寸设计,在操控把手120再次展开使用时,只需提供一个向上转动的力即可使得凸起部11521脱离12221,继而操控把手120能够回到位置A,并在弹簧130预紧力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铰接状态。
把手侧板1222的前端于所述限制面1223的下部进一步设有圆弧面1224,圆弧面1224用于在将操控把手120展开时便于手侧板1222前端顺势滑过限位柱112。
当施加水平方向的力使操控把手120相对固定支架110处于第二铰接位置1112后,向下转动操控把手120,此时弹簧130的预紧力使操控把手120紧靠固定支架110,具体即圆弧面1224抵接于限位柱,圆弧面1224的设置使得转动无障碍。并且,在操控把手120折叠后再次展开使用时,圆弧面1224也能保证手侧板1222前端能够顺势滑过限位柱112。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包括操控把手和固定支架,且两者铰接,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通过水平方向的力使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从第一铰接状态变换为第二铰接状态,在第二铰接状态时,操控把手能够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实现折叠收存,方便船外机操控装置的存放和移动。
请参阅图7,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船外机第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船外机700,其包括操控装置701、推进器702以及动力源703。
操控装置701包括固定支架(图未示)以及操控把手7011,其类似于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中的船外机操控装置100,对其结构将不再赘述。
推进器702固定连接在操控装置701的固定支架上,因此当操控把手7011相对固定支架转动到收存状态时,即相当于操控把手7011与推进器702折叠收存。即在船外机700存放时,无需拆卸操控装置701与推进器702,将操控把手7011与推进器702折叠即能方便收存,并且在下次使用时,无需再重新安装组合操控装置701及推进器702。
操控装置701与推进器702固定连接,在将操控把手7011左右转动时能够同时带动推进器702发生转动,即推动方向发生变化,继而实现对船只运动方向的控制。操控装置701与推进器702还具有电连接,以保证操控装置701能够控制推进器702中螺旋桨的转动。
动力源703可以是电动类或燃油类,本实施例中,动力源703采用聚合物锂电池。其分别连接操控装置701和推进器702,为操控装置701及推进器702提供能量。
在使用船外机700时,船外机700固定在船舷上,需要将推进器702挂在船舷外,用以推动船只前进,而操控装置701中的操控把手7011朝向船舱内,以方便船舱内的用户操控。
当需要靠岸时,且岸边水较浅,需要将推进器702抬起,此时,整个船外机700绕着在船舷上的固定点开始转动,由于操控把手7011相对推进器702的角度不变,且操控把手7011朝向船舱内,因此在船外机700转动时,若船体较浅,则操控把手7011容易碰到船舱内的船体底部。而在本实施例中,此时,操控把手7011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一铰接状态,操控把手7011可以相对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即解决了靠岸需要将推进器702抬起时,操控把手7011容易碰到船体底部的问题。
完成靠岸,用户需要收存船外机700。此时,首先拆卸动力源703,继而根据船外机操控装置第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原理,对操控把手7011施加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然后将其相对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使操控把手7011折叠于推进器702,方便移动以及存放。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船外机,包括操控装置、推进器以及动力源,操控装置中还包括操控把手和固定支架,推进器安装于固定支架上,操控装置中的操控把手相对固定支架处于第二铰接状态时,能够向下转动,以使得操控把手折叠于推进器,实现折叠收存,方便船外机的存放及移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架及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的操控把手,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具有第一铰接状态和第二铰接状态;
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所述第一铰接状态时,所述操控把手可相对所述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预定角度,同时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的转动被限制;
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所述第二铰接状态时,所述限制解除,所述操控把手可相对所述固定支架从水平位置向下转动以进行折叠收存;
其中,通过施加水平方向的力将所述第一铰接状态切换为所述第二铰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外机操控装置进一步包括弹簧,所述弹簧作用于所述操控把手与所述固定支架之间,提供预紧力以保持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所述第一铰接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设有铰接槽及位于所述铰接槽后部的限位柱,所述铰接槽提供有分别位于所述铰接槽两端的第一铰接位置和第二铰接位置,
所述操控把手铰接于所述第一铰接位置时,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所述第一铰接状态;
所述操控把手铰接于所述第二铰接位置时,所述操控把手相对所述固定支架处于所述第二铰接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
底座部;
延伸部,自所述底座部延伸,所述铰接槽开设于所述延伸部;
支架部,设于所述底座部上,所述支架部包括支架面板及连接于所述支架面板侧边的支架侧板,所述限位柱连接于所述支架侧板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把手包括:
手柄部;
主体部,与所述手柄部连接,所述主体部包括把手面板及连接于所述把手面板侧边的把手侧板,所述把手侧板的前端设有限制面;
其中,通过一铰接轴穿设所述铰接槽且所述铰接轴的两端连接于所述把手侧板实现所述操控把手与所述固定支架铰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铰接轴和所述限位柱,所述弹簧提供预紧力使得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第一铰接位置,同时所述主体部由于所述铰接轴的联带作用使得所述限制面抵接于所述限位柱,从而使得所述操控把手仅能够以所述铰接轴为旋转中心作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而不能下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及所述铰接轴上设有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用于卡置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所述铰接槽以及所述限位柱处于同一直线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侧板的内侧设有凸起部,所述把手侧板的外侧设有凹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在所述操控把手折叠时相互配合以防止所述操控把手折叠后晃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侧板的前端于所述限制面的下部进一步设有圆弧面,所述圆弧面用于在将所述操控把手展开时便于所述支架侧板前端顺势滑过所述限位柱。
10.一种船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外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船外机操控装置。
CN201420787699.6U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Active CN2045680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99.6U CN204568046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787699.6U CN204568046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8046U true CN204568046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60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787699.6U Active CN204568046U (zh) 2014-12-12 2014-12-12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8046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1191A1 (zh) * 2014-12-12 2016-06-16 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CN107264760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台州海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操舵手柄
CN109625191A (zh) * 2018-12-28 2019-04-16 东莞亿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电动推进器
CN110456658A (zh) * 2019-07-24 2019-11-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船舶的变旋转中心运动控制仿真方法
CN114194368A (zh) * 2021-12-09 2022-03-18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91191A1 (zh) * 2014-12-12 2016-06-16 逸动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CN107264760A (zh) * 2017-05-27 2017-10-20 台州海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操舵手柄
CN107264760B (zh) * 2017-05-27 2019-03-01 台州海赛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操舵手柄
CN109625191A (zh) * 2018-12-28 2019-04-16 东莞亿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电动推进器
CN110456658A (zh) * 2019-07-24 2019-11-1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船舶的变旋转中心运动控制仿真方法
CN110456658B (zh) * 2019-07-24 2022-04-05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动力定位船舶的变旋转中心运动控制仿真方法
CN114194368A (zh) * 2021-12-09 2022-03-18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推进器操控装置及船用推进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8046U (zh) 一种船外机操控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CN107284613B (zh) 具有可收回的驱动机构的水上交通工具
CN107512380B (zh) 一种全方位推进器、船舶及浮式平台
CN104627343B (zh) 一种船外机固定装置及使用其的船外机
CN110481777A (zh) 一种水空两栖无人救援平台
CN211139635U (zh) 一种舷外机低耗能自稳定悬挂装置
CN103781699A (zh) 浮式平台布置
WO2020178850A1 (en) An improved propelling system for underwater device with self-charging mechanism
KR101553781B1 (ko) 인력추진보트와 그를 위한 인력추진장치
CN202828067U (zh) 一种喷水推进装置倒航机构用的四连杆机构
CN204822041U (zh) 一种船用电动推进器尾挂架
CA2868490A1 (en) Electrically driven, retractable rudder propeller comprising a step-down gear unit
CN107776862B (zh) 一种电动推进器
CN107554739B (zh) 一种双向全回转推进器、船舶及浮式平台
CN201148207Y (zh) 电机驱动水翼仿生推进器
US8529306B2 (en) Device for pedal powering a watercraft
CN105383645A (zh) 船用拖拽漂浮式太阳能电站
CN201882237U (zh) 一种自带船外机动力的四折舟桥
JP2018099903A (ja) ハイブリッド船外機および船位保持機能型船舶
CN214165270U (zh) 一种电传控制尾挂式电动推进器
CN104670449A (zh) 横开式仿生双尾桨
EP3480452B1 (en) Floating installation for utilizing wave energy and autonomous catamaran with such an installation
CN204548459U (zh) 横开式仿生双尾桨
CN201843436U (zh) 封盖启闭装置
CN203779513U (zh) 船舶机械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4

Address after: 523080, B202 building, 17A building, Songshan Lake hi tech Zone, Guangdong, Dongguan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bill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23808 Guangdong, Dongguan Songshan Lake high tech Zone, Hsinchu Road, No. 4 headquarters on the 1st 17A robot industrial base, 201

Patentee before: EPROPULS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201, unit 1, building 17, No.4, Xinzhu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Yid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23080 room B202, building 17a, No.1 headquarters, Songshanhu high tech Zone,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EPROPULSI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