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63257U -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63257U
CN204563257U CN201520236574.9U CN201520236574U CN204563257U CN 204563257 U CN204563257 U CN 204563257U CN 201520236574 U CN201520236574 U CN 201520236574U CN 204563257 U CN204563257 U CN 2045632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evice
tune
volume
rack tube
ureter r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2365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增钦
杨江根
江洪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5202365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632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632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632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7/00Drainage appliance for wounds or the like, i.e. wound drains, implanted drains
    • A61M27/002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 A61M27/008Implant devices for drainage of body fluids from one part of the body to another pre-shaped, for use in the urethral or ureteral trac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中空管体以及第一卷曲段和第二卷曲段,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侧壁上设有出口,于所述出口外侧设有单向引流装置,所述单向引流装置为完全套设贴合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且包覆所述出口的圆柱形硅胶膜,所述圆柱形硅胶膜包括第一膜层区域和第二膜层区域,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第二膜层区域上设有弹性开口。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通过在置于患者膀胱内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侧面设置出口供液体流出,并在出口外侧设置单向引流装置,并通过该单向引流装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保证第一卷曲段外侧的液体不会逆流进入输尿管支架管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背景技术
输尿管支架管是一种应用各种原因引起的输尿管狭窄而造成的尿路梗阻等疾病上,留置于人体输尿管内的细长的软管。该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患者的输尿管内用于支撑输尿管,该输尿管支架管的一端设于肾脏内,另一端设于膀胱内,用于将患者肾脏内的尿液及术后小碎石引流到膀胱内。输尿管支架管留置于输尿管内时材质柔软,可以减少对输尿管和膀胱的刺激,留置时间一般小于三个月,为患者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以及降低术后输尿管狭窄以及继发性肾结石的风险。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输尿管支架管多为双向引流的支架管,置入人体后,患者无论是平躺还是站立排尿时,都容易出现膀胱内的尿液经过输尿管支架管反流回到肾脏内,从而造成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尿路感染,更为严重的是造成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输尿管支架管置于患者体内时,双向引流导致膀胱内的尿液容易反流回到肾脏内导致患者不适甚至二次受损的缺点,提供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置于患者体内,实现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作用,防止膀胱内的尿液反流回到肾脏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设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管体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第一卷曲段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中空管体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入口,所述第一卷曲段的末端通过软塞封闭,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侧壁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出的出口,于所述出口外侧设有单向引流装置,所述单向引流装置为完全套设贴合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且包覆所述出口的圆柱形硅胶膜,所述圆柱形硅胶膜包括完全覆盖所述出口的第一膜层区域和与所述出口完全错开的第二膜层区域,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第二膜层区域上设有弹性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为一个沿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设置的腰型孔。
具体地,所述腰型孔长度为10mm~20mm,宽度为0.5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出口为沿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设置的一条纵向排列的圆形通孔矩阵。
具体地,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5mm~1.5mm。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体、所述第一卷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外侧均设有亲水凝胶膜层。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厚度为0.1mm~0.2mm。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两端均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所述弹性开口为两条与所述第一卷曲段伸展方向平行的纵向裂口。
进一步地,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前端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所述圆柱形硅胶膜末端完全开放,所述弹性开口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并朝着所述第一卷曲段的末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开口。
具体地,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张开角度为5°~3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通过在置于患者膀胱内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侧面设置出口供液体流出,并在出 口外侧设置单向引流装置,并通过该单向引流装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保证第一卷曲段外侧的液体不会逆流进入输尿管支架管内,造成对患者的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出口处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出口处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出口处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第一卷曲段出口处的侧视图;
图6是图5中A-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输尿管支架管   11-中空管体  12-第一卷曲段
      13-第二卷曲段    14-入口      15、16-出口
      2-单向引流装置(圆柱形硅胶套)  21、23-弹性开口
      22-圆柱形硅胶套的前端        24-圆柱形硅胶套的末端
      3-软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 输尿管支架管1。该输尿管支架管1包括治愈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11、分别设于中空管体11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的第一卷曲段12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13。该中空管体11、第一卷曲段12和第二卷曲段13一体成型制造,采用PU材质制作,质地非常柔软耐用,具有较高的抗折弯性,植入人体后能够有效地起到支撑和导流的作用。而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输尿管支架管1在其PU材质的外侧增设了一层亲水凝胶膜层(图中未示出)。该亲水凝胶膜层并不会影响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5或者第而卷曲段13的入口14的液体进出,该亲水凝胶膜层仅是附着在PU材质外侧的一层薄膜,该亲水凝胶膜层能够减少输尿管支架管1植入患者体内后对输尿管、膀胱、肾盂的刺激,同时降低输尿管支架管上结石垢的形成几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输尿管支架管1植入体内的植入时间,由传统的3个月的植入时间延长到现在的1年。因此具有该亲水凝胶膜层的输尿管支架管1能够大大提供输尿管支架管1的使用寿命,减轻患者的痛苦。
具体地,请再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在其中空管体11和第二卷曲段13上分别设有可弄尿液流入的入口14,该入口14越多,患者肾盂端的尿液排出越好。在第一卷曲段12的侧壁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出的出口15。由于该第一卷曲段12通过软塞3封闭,因此该输尿管支架管1内的液体只能通过第一卷曲段12上设置的出口15流出。而在本实施例中,该出口15为沿着第一卷曲段12的伸展方向上设置的一条纵向排列的圆形通孔矩阵。具体如图2所示,在第一卷曲段12上设有5个圆形通孔,该5个圆形通孔沿第一卷曲段12的伸展方向呈纵向排列形成纵向矩阵。由于该输尿管支架管1的第一卷曲段12的外径为2mm,因此,该圆形通孔15所能做到的直径为0.5mm~1.5mm。为了保证第一卷曲段12末端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度,该圆形通孔15的直径为1mm。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实现输尿管支架管1的单向引流,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在输尿管支架管1的出口15外侧设置了单向引流装置2,该单向引流 装置2为完全套设贴合于第一卷曲段12的外壁上、且包覆出口15的圆柱形硅胶膜2。在本实施例中,该圆柱形硅胶膜2完全贴合于第一卷曲段12的外壁上,并将该第一卷曲段12上的5个圆形通孔完全覆盖。如图2-3所示,在该圆柱形硅胶膜2上包括了完全覆盖该出口15的第一膜层区域和与该出口15完全错开的第二膜层区域。在该第二膜层区域上设有弹性开口21。本实施例的弹性开口21为两条与第一卷曲段伸展方向平行的纵向裂口21。
具体地操作过程中,患者肾盂内的尿液通过入口14进入输尿管支架管1内,并通过中空管体11流入位于患者膀胱内的第一卷曲段12中,由于受到单向引流装置2(圆柱形硅胶膜)的影响,尿液不能直接从第一卷曲段12内排出。此时,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压强比外部的液体压强大,因此,第一卷曲段12内的尿液通过该出口15推动了贴合在第一卷曲段12外壁上的圆柱形硅胶膜2上的第一膜层区域,由于该圆柱形硅胶膜2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其受到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推动时,被推动的第一膜层区域带动第二膜层区域向第一卷曲段12的外侧移动,从而将位于第二膜层区域上的弹性开口16推开(如图3所示),从而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最终通过该弹性开口16向外流出。反之,当肾盂内的尿液排空后,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压强比外部的液体压强小时,外部的液体推动圆柱形硅胶膜2向第一卷曲段12靠拢,使得圆柱形硅胶膜2能够紧贴于第一卷曲段12的外壁上,此时的第一膜层区域将出口15完全覆盖,从而关闭了第一卷曲段12,使得第一卷曲段12外部的液体无法再次逆流进入输尿管支架管1内,实现输尿管支架管1的单向引流。
而本实施例中,采用两条与第一卷曲段12伸展方向平行的纵向裂口15为弹性开口的圆柱形硅胶膜2,其前后两端均密封固定于第一卷曲段12的外壁上。因此该输尿管支架管1内的液体仅能通过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5流出,而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5的开关受到圆柱形硅胶膜2的控制,当圆柱形硅胶膜2的弹性开口21张开时,该第一膜层区域离开出口15,使得出口15处液体能够流出。当圆柱形硅胶膜2的弹性开口21闭合时,该第一膜层区域贴合出口15, 使得出口15处液体无法流出,形成单向引流。
同时,采用两条平行的纵向开裂的弹性开口16,能够保证该圆柱形硅胶膜2在多次的弹性开口21的开合之后,仍然保持与第一卷曲段12的相对位置,该弹性开口21不会错位移动到出口15的区域上。该圆柱形硅胶膜2也能够始终贴合在第一卷曲段12的外表面上。这种圆柱形硅胶膜2上的弹性开口21与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5完全错开的设计,使得该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5是被第一膜层区域贴合和非贴合两种状态下张开与闭合而实现的单向引流,较弹性开口21与出口15相对应设置的时候,开闭合的效果更好、更灵敏也更密封。因为当弹性开口21与出口15对应设置的时候,该弹性开口21在闭合和张开时的密封性不如第一膜层区域直接贴合出口15时的密封性好。并且弹性开口21与出口15错开的设计使得该圆柱形硅胶膜2能够选择较薄的硅胶薄膜,这样可以提高单向引流装置2的张开与闭合的灵敏性。而若弹性开口21与出口15对应设置的时候,该硅胶膜2过薄容易导致液体逆流推开弹性开口21进入出口15内。而本实施例中,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厚度为0.1mm~0.2mm。
接着,参见图4-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该第一卷曲段12上的出口为一个沿第一卷曲段12的伸展方向设置的腰型孔16。为了保证该第一卷曲段12在设置腰型孔16后任然能够保持其位于膀胱内的支撑硬度,该腰型孔的长度控制在10mm~20mm,宽度为0.5mm~1.5mm。
同时,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是,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前端22密封固定于第一卷曲段12的外壁上,圆柱形硅胶膜2末端24完全开放,并且圆柱形硅胶膜2的弹性开口23为平行于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并朝着第一卷曲段12的末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开口23。为了保证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一膜层区域能够完全覆盖第一卷曲段12的出口16,并且在若干次的圆柱形硅胶模2的开合之后,该第一膜层区域不会错位,同时保证该圆柱形硅胶膜2不会 因为张开使得其自由端脱离第一卷曲段12的末端,该喇叭形开口的张开角度必须控制在5°~30°。
第二实施例中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简单描述,输尿管支架管1内的液体仅能通过位于第一卷曲段12上的腰型孔16排出。而在腰型孔16的外侧环绕了圆柱形硅胶膜2,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一区域膜层能够完全覆盖腰型孔16,在该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二区域膜层上设置了喇叭形开口23,具体地说该喇叭形开口23与第一区域膜层相对设置,即该腰型孔16位于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一区域膜层上为圆柱形硅胶膜2的正面,而该喇叭形开口23位于的第二区域膜层为圆柱形硅胶膜2的背面,两者相对设置。当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压强大于外部液体压强时,液体通过腰型孔16推动圆柱形硅胶膜2向外移动,此时,由于圆柱形硅胶膜2背面设置的喇叭形开口23,使得圆柱形硅胶膜2第一区域膜层脱离腰型孔16后,其圆柱形硅胶膜的末端24向外移动形成了开口使得液体流出。当第一卷曲段12内的液体压强小于外部液体压强时,外部液体推动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一区域膜层重新再贴合到腰型孔16上,从而闭合了第一卷曲段12,实现单向引流。而为了保证该圆柱形硅胶膜2能够经过多次的张开闭合后任然能够复位,即第一区域膜层能够贴合到腰型孔16上,该喇叭形开口23的张开角度必须在5°~30°之间,并且越小越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2通过单向引流装置2即圆柱形硅胶膜2实现第一卷曲段12的单向引流。通过圆柱形硅胶膜2的第一膜层区域与第一卷曲段12出口(15、16)的贴合与张开而实现出口的开关,这种闭合方式下的单向引流效果更好,硅胶膜的张开与闭合更为灵敏,液体的流出更顺畅,出口的密封性更高。而该第一卷曲段12的单向引流效果直接决定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输尿管支架管的单向引流效果,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1其置于患者体内后能够防止膀胱内的尿液反流回到肾脏内,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腰部胀痛、肾绞痛或者继发性 尿路感染,也能避免患者输尿管的二次扩张积水感染和肾功能受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包括设置于患者输尿管内的中空管体以及分别设于所述中空管体两端的置于患者膀胱内第一卷曲段和置于患者肾盂内的第二卷曲段,所述中空管体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上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可供尿液流入的入口,所述第一卷曲段的末端通过软塞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侧壁上设有可供液体流出的出口,于所述出口外侧设有单向引流装置,所述单向引流装置为完全套设贴合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且包覆所述出口的圆柱形硅胶膜,所述圆柱形硅胶膜包括完全覆盖所述出口的第一膜层区域和与所述出口完全错开的第二膜层区域,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第二膜层区域上设有弹性开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为一个沿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设置的腰型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腰型孔长度为10mm~20mm,宽度为0.5mm~1.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为沿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设置的一条纵向排列的圆形通孔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5mm~1.5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体、所述第一卷曲段以及所述第二卷曲段外侧均设有亲水凝胶膜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厚度为0.1mm~0.2mm。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两端均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所述弹性开口为两条与所述第一卷曲段伸展方向平行的纵向裂口。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硅胶膜的前端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外壁上,所述圆柱形硅胶膜末端完全开放,所述弹性开口为平行于所述第一卷曲段的伸展方向,并朝着所述第一卷曲段的末端逐渐增大的喇叭形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形开口的张开角度为5°~30°。
CN201520236574.9U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Active CN2045632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574.9U CN204563257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236574.9U CN204563257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63257U true CN204563257U (zh) 2015-08-19

Family

ID=53855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236574.9U Active CN204563257U (zh) 2015-04-17 2015-04-17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6325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312A (zh) * 2015-05-20 2018-03-27 英诺威讯有限公司 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62377A (zh) * 2021-05-08 2021-08-17 宁波市第一医院 微槽引流支架管
WO2022236933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宁波市第一医院 微槽引流支架管、带有消失膜的防堵支架管和防堵支架管套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312A (zh) * 2015-05-20 2018-03-27 英诺威讯有限公司 支架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62377A (zh) * 2021-05-08 2021-08-17 宁波市第一医院 微槽引流支架管
WO2022236933A1 (zh) * 2021-05-08 2022-11-17 宁波市第一医院 微槽引流支架管、带有消失膜的防堵支架管和防堵支架管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63257U (zh) 一种带单向引流装置的输尿管支架管
US20150352339A1 (en) Contact-Limiting Side Balloon Double-Hole Urinary Catheter
CN204563256U (zh) 输尿管支架管
EP2675513A2 (en) Catheters
CN205948170U (zh) 一种导尿管
CN204563249U (zh) 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4563248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CN204394745U (zh) 一种防逆流输尿管支架管
US20120004645A1 (en) Capsular urinary catheter
CN203749985U (zh) 抗返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3280880U (zh) 一种单向引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5910035U (zh) 自控阀尿液取样漏斗
CN101785901A (zh) 抗返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3280548U (zh) 一种抗逆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9361618U (zh) 一种抗返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4394746U (zh) 一种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CN201752531U (zh) 单向引流输尿管支架管
CN107626013A (zh) 一种双向通道ellik冲洗器
CN209474922U (zh) 一种用于大便失禁的引流器
CN211560556U (zh) 腔内压力自控式抗反流输尿管支架管
CN111759553A (zh) 一种新型防逆流输尿管支架
KR102233114B1 (ko) 소변 주머니
CN211327694U (zh) 一种泌尿外科用导尿装置
CN204260875U (zh) 一种输尿管支架管
CN205198658U (zh) 一种可双向置管取管的抗逆流输尿管支架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