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9598U -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9598U
CN204559598U CN201520148334.3U CN201520148334U CN204559598U CN 204559598 U CN204559598 U CN 204559598U CN 201520148334 U CN201520148334 U CN 201520148334U CN 204559598 U CN204559598 U CN 204559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ass filter
described power
electrical distributor
direct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14833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戈
曹燕春
杨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52014833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9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9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959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为光纤网络末端设备供电的供电装置。该供电装置通过同轴电缆接入网络从用户端向末端设备供电。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射频电缆网络实现分布式的供电系统,为末端设备提供工作电源,不但可以免除为末端设备供电建立供电设施及费用结算带来的麻烦,还可以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保障网络的运营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同轴混合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向光纤同轴混合网络的末端设备进行供电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仅次于电信运营商的广电运营商运行着第二大的有线宽带网络,光纤同轴混合网。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 Coax)是一种以模拟频分复用技术为基础,综合运用模拟和数字传输技术、光纤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射频技术的宽带用户接入网。主干系统使用光纤传输高质量的信号,配线部分使用树状拓朴结构的同轴电缆系统,传输和分配用户信息。HFC是在有线电视网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能同时提供下行CATV业务和双向语言、数据及数字图象等交互型业务的网络。
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广电运营商面临着从单纯提供广播电视节目服务向提供语音、视频、数据以及互联网接入等全业务运营商的转变。为了提高服务质量,需要对网络进行升级改造,使其能够达到电信级的安全、稳定的运营。
网络升级改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用光纤逐步代替同轴电缆,最终达到光纤到户。在光纤最终到达用户之前,从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如:ONU、末级射频放大器、EOC头端、C-DOCSIS CMTS等)到用户的终端仍 然采用同轴电缆入户。目前光纤通常是到楼头甚至到楼道,由于光纤无法为末端设备供电,所以末端设备只能就地取电。因为供电系统与网络运营商分属不同的部门,在供电设施的建设、资费的结算等诸多问题上存在分歧,这就给网络的改造和运行安全带来了隐患。
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通常包括单纤型末端设备和双纤型末端设备两种类型。单纤型末端设备只需要一根光纤就可以实现同时传输模拟射频信号和数字信号,双纤型末端设备中的模拟射频信号和数字信号各自分别需要一根单独的光纤进行传输。传统的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均需要从本地就近取电,因此就受制于电力部门的约束,如果电力部门不给予配合,则网络运营商无法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展业务。同时也增加了因电力系统故障导致网络中断的风险。传统的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供电如图1、2所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的供电问题提供了一种供电装置,同时该实用新型也支持所有其他类型同轴电缆网络的末端设备的供电。
本实用新型针对末端设备就近取电的弊端提出了通过同轴电缆分布式供电的解决方案。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供电装置,能够实现电源电流的插入、电源电流的输送和电源电流的分离。
电源电流的插入:在网络用户的位置将供电器输出的直流电流混合进用户端的同轴电缆网络接口中,通过同轴电缆向光纤网络末端设备供电。 这样,只要用户家的设备在工作,就同时给末端设备供电。在电源电流的插入时,会对供电端口的同轴电缆网络接口进行检测,防止因供电端口短路或负载过大造成供电器的损坏。
电源电流的输送:供电电流通过同轴电缆的中心导体和屏蔽层导体,与用电负载形成回路,达到向用电设备供电的目的。由于同轴电缆网络是由分配器和同轴电缆构成典型的树形网络,对于信号而言是从一个信号源向所有用户端发送。而本实用新型采用由用户端向用电设备反向供电,所以从每个用户端都可以向用电设备供电,当从多个用户端同时供电时,就形成了分布式的供电系统。分布式的供电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只要有其中一个用户在供电,用电设备就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所有用户都不供电,就意味着没有用户在使用网络,所以末端设备不工作也不会有用户投诉网络中断。同时,在多用户供电时,分布式供电可以使用电负载均匀分摊到每个用户,减少每个用户的供电负载和用电费用。如果用电设备的负载电流为IL,单个供电器的输出电流为ISi,则负载电流IL等于所有供电器输出电流的总和,即
IL=∑ISi
供电系统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取决于同轴电缆网络的承载能力,目前大部分电子设备的工作电压在5~24V之间,电流为1~5A。完全在同轴电缆网络的承载能力范围内,而且分布式供电可以进一步减少单个用户的供电电流。
为了通过同轴电缆网络进行供电,从供电端到用电端的同轴电缆网络所使用的分配器应能够通过供电电流。与传统的交流供电不同的是,本实 用新型中使用了分布式供电的概念,即由多个电源同步供电。这就要求各供电端口之间即可以同时向负载输出电流,互相之间又是相互隔离的,防止一个供电器的供电电流向其他供电器倒灌。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直流供电方式,而同轴电缆网络中所使用的分配器应能够通过直流电流,并且供电端口之间的直流相互隔离。
电源电流的插入:在用电设备的位置将供电电源的直流电流从同轴电缆网络接口中分离出来,为光纤网络末端设备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电源分离器、过电分配器、电源插入器;所述电源分离器与所述末端设备、所述过电分配器耦接,接收所述末端设备中的模拟光接收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过电分配器;所述电源分离器接收所述过电分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末端设备,为所述末端设备供电;所述过电分配器与所述电源分离器、所述电源插入器耦接,接收所述电源分离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分配给所述电源插入器;所述过电分配器接收所述电源插入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电源分离器;所述电源插入器与所述过电分配器耦接,并与用户终端设备耦接,接收所述过电分配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电源插入器接收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过电分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分离器中包括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电分配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 通滤波器、射频分配器和直流隔离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插入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过流保护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或者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和所述过电分配器;或者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所述过电分配器和所述电源插入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分离器的直流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分离器的直流输出端输出;所述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出端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第一高通滤波器送到所述射频分配器,分配后的射频信号经过第二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出;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第一低通滤波器和第二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入端口输出;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和第二低通滤波器之间具有防止直流电流向其他输出端口倒灌的隔离元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源插入器的直流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检测电路、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插入器的直流输出端口输出;所述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出端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 门限比较电路、锁存/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电源适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过电分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过电分配器、电源分离器。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双纤型光纤网络及向末端设备供电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的单纤型光纤网络及向末端设备供电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纤型光纤网络及通过同轴电缆网络分布式供电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单纤型光纤网络及通过同轴电缆网络分布式供电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带检测电路的电源插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带直流隔离的过电型射频分配器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纤型光线网络及在末端设备中集成电源分离器和过电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单纤型光线网络及在末端设备中集成电源分离器和过电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电源插入器和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电源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有单纤型和双线型两种类型。单纤型是指只需要一根光纤就可以实现同时传输模拟射频信号和数字信号,双光纤型是指模拟射频信号和数字信号分别需要一根单独的光纤进行传输。
图1为传统的双纤型光纤网络及向末端设备供电的示意图。
在图1中,OLT设备(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连接到光纤网,并通过光纤网连接到末端设备中的ONU设备。OLT设备是重要的局端设备,它实现的功能是:1、与前端(汇聚层)交换机用网线相连,转化成光信号,用单根光纤与用户端的分光器互联。2、实现对用户端设备ONU的控制、管理、测距等功能。3、OLT设备和ONU设备一样,也是光电一体的设备。OLT属于接入网的业务节点侧设备,通过SNI接口与相应的业务节点设备相连,完成接入网的业务接入。OLT上连局端设备,如果光信号过于强(有时因为距离短光信号损耗小)需要加上衰减器。OLT下联ONU,在两者之间接分光器。在图1中,模拟光发射机(用于发送模拟射频信号)通过光纤网络连接到末端设备,并与末端设 备中的模拟光接收机连接。
末端设备至少包括ONU和模拟光接收机。其中,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用于通过光纤网连接到OLT,并且通过以太网连接到计算机。ONU分为有源光网络单元和无源光网络单元。一般把装有包括光接收机、上行光发射机、多个桥接放大器网络监控的设备叫做光节点。其中,模拟光接收机通过电缆网连接机顶盒,通过光纤网与光纤网模拟光发射机连接。
在传统的末端设备中,需要在末端设备中设置有电源插头并通过本地供电为该末端设备供电。
图2为传统的单纤型光纤网络及向末端设备供电的示意图。在图2中,OLT设备通过波分复用器连接到光纤网,并通过光纤网再通过末端设备中的波分复用器连接到末端设备中的ONU设备。在图2中,模拟光发射机(用于发送模拟射频信号)通过波分复用器经光纤网络连接到末端设备,并通过末端设备中的波分复用器再与末端设备中的模拟光接收机连接。
末端设备至少包括ONU、波分复用器和模拟光接收机。其中,ONU通过光纤网连接到OLT,并且通过以太网连接到计算机。其中,模拟光接收机通过电缆网连接机顶盒,通过光纤网模拟光发射机。在这种传统的末端设备中,也需要在末端设备中设置电源插头并通过本地供电为该末端设备供电。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纤型光纤网络及通过同轴电缆网络分布式供电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 个具体实施例的单纤型光纤网络及通过同轴电缆网络分布式供电的供电装置的示意图。图3与图1的区别在于,图3中的供电装置能够向末端设备供电,因此末端设备中不需要设置交流电源插头,无需从本地电源供电。图4与图2的区别在于,图4中的供电装置能够向末端设备供电,因此末端设备中不需要设置交流电源插头,无需从本地电源供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供电装置包括电源适配器、电源插入器、过电分配器和电源分离器组成。供电装置的结构如图3、4所示。图3与图4的区别仅在于,图4的末端设备中还具有波分复用器。
如图3所示,末端设备中的模拟光接收机与供电装置中的电源分离器连接。供电装置中的电源分离器与供电装置中的过电分配器连接。供电装置中的过电分配器与供电装置中的多个电源插入器连接。各个电源插入器分别与机顶盒(机顶盒1至机顶盒N)连接。而多个电源适配器分别将直流电提供给各电源插入器。
与传统的放大器芯线供电不同,本实用新型中的分布式供电方式采用直流供电(因分布式的交流并网供电系统比较复杂,不宜在网络中使用)。分布式供电方式中的供电装置的各部件如下:
1.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将交流电源转换为适合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使用的直流电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可利用原末端设备附带的现有技术中的电源适配器。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其集成到用户终端设备(如机顶盒、EOC终端、电缆调制解调器等)中,利用用户终端设备内的电源转换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2.电源插入器 
电源插入器的作用在于将供电电压加载到射频电缆上,同时保证射频端口信号不受影响,并对供电端口的电缆检测,检查电缆是否正常,有无短路、开路,如检测正常则输出电流。
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带检测电路的电源插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直流电流从电源插入器(图5中以虚线矩形框表示)的直流输入端口(图5的虚线矩形框左侧下方)输入到电源插入器,经过低通滤波器从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入/直流输出端口(图5的虚线矩形框右侧)输出。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使直流电流能够通过,而射频信号无法通过,防止射频信号被电源短路掉。
射频信号从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入/直流输出端口输入到电源插入器,经过高通滤波器从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出端口输出。高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使射频信号能够通过,而直流电流无法通过,防止直流电流倒灌到射频输出端口。
为了防止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射频传输网络短路造成供电器的损坏,电源插入器内置了过流保护电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过流保护电路由电流检测电路1、门限比较电路2、锁存/驱动电路3和开关电路4组成。
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采用其它相同或者类似的电路元件来实现过电流保护电路,但是其并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5所示,电流检测电路1包括电流检测电阻和电流检测放大器。其中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左端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的一端,电流检测放大器的右端连接到电流检测电阻的另一端。电流检测电路将直流电流转换为直流电压,当直流电流流过电流检测电阻时,在电流检测电阻两端就会产生电压。
根据欧姆定理 
V=IR
电流检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与流过电阻的电流成正比。由于电流检测电阻的阻值很小(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为避免电流检测电阻消耗过大的电压和供电功率,阻值大约0.1~1Ω),因此检测出的电压很小,需要通过电流检测放大器进行放大后才能进行处理。
将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电压送到门限比较电路2(其中包括比较器),当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电压超过门限电压时,表示供电电流过大,比较器输出电压由低转变为高,控制开关电路4断开输出电路,达到保护供电器的目的。由于断开输出后,供电电流消失,使电流检测电路输出电压为0,引起比较器输出电压由高转变为低,开关电路4又接通。如此反复,形成振荡。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比较器的输出后面增加一个锁存/驱动电路3,当第一次断开输出后,锁存/驱动电路3就将开关电路4锁定到断开状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都清楚,开关电路4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多种,包括但不限于晶体管、场效应管或继电器。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电源插入器在集成形式上,既可以是独立的元件,也可以将电源插入器集成到用户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机顶 盒、EOC终端、电缆调制解调器等)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在将电源插入器集成到用户终端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简化设备的维护,同时可以防止用户私自断掉供电器。将电源插入器集成到用户终端设备中如图9所示。
图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电源插入器和电源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电源插入器集成到用户终端设备当中。其中的调谐器和内部电源为用户终端设备已有的元件或者电路。将电源插入器集成之后,其中的高通滤波器与调谐器连接。用户终端的内部电源则向检测电路供电。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内部电源为用户终端设备内部原有的直流电源。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的调谐器为用户终端设备的射频解调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调谐器的工作频率优选为5~1000MHz。
3.过电分配器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影响射频信号分配的同时,允许直流供电电流的通过。与传统的HFC网络中使用的交流过电分配器不同,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过电分配器具有单向直流通过能力,这样既可以防止直流电流通过过电分配器倒灌到用户端,也可以在多个用户供电时实现供电的负载均衡。当需要多个分配器级联时,只需要在末级部署这种直流通过型分配器,其他分配器仍可采用普通的过电分配器。对于多路输出的末端设备,可以将该分配器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如ONU、末级射频放大器、EOC头端、C-DOCSIS CMTS等)中。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带直流隔离的过电型射频分配器示意图。
带直流隔离的过电型射频分配器的原理图如图6所示。由于射频信号需要阻抗匹配,因此普通的射频信号分配器采用线圈耦合的方法来达到分配射频信号及阻抗匹配的目的。但是线圈耦合无法通过直流电流,所以要使直流电流通过分配器,需要在分配器的输入端将射频信号与直流电流分离,在分配器的输出端再混合到一起。射频信号从分配器的输入端口输入(参见图6虚线矩形框左侧),经过输入端的高通滤波器送到内部的射频分配器,分配后的射频信号经过输出端的高通滤波器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直流电流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入(参见图6虚线矩形框右侧),经过输出和输入端的低通滤波器,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入端口输出。为防止直流电流向其他输出端口倒灌,在每个输出端口直流通路上加上一个隔离二极管。
4.电源分离器 
将供电电流从射频电缆上分离出来,同时保证射频端口信号不受影响。电源分离器实际上是电源插入器的逆向使用,但是不需要电流检测电路。
图1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供电装置中的电源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直流电流从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出/直流输入端口(参见图10虚线矩形框左侧)输入到电源分离器,经过低通滤波器从电源分离器的直流输出端口输出(参见图10虚线矩形框右侧下方)。低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使直流 电流能够通过,而射频信号无法通过,防止射频信号被电源短路掉。
射频信号从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入端口(参见图10虚线矩形框右侧上方)输入到电源分离器,经过高通滤波器从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出/直流输入端口输出。高通滤波器的作用是使射频信号能够通过,而直流电流无法通过,防止直流电流倒灌到射频输入端口。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电源分离器既可以是独立的部件,也可以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如ONU、末级射频放大器、EOC头端、C-DOCSIS CMTS等)中。将电源分离器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中,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简化设备的维护。除了将电源分离器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中,还可以将过电分配器也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中。将电源分离器和过电分配器集成到光纤网络的末端设备中如图7、8所示。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双纤型光线网络及在末端设备中集成电源分离器和过电分配器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单纤型光线网络及在末端设备中集成电源分离器和过电分配器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末端设备中包括ONU和模拟光接收机。此外,末端设备中还集成了内部电源。在末端设备中还集成了过电分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模拟光接收机输出射频信号送到内部的射频分配器,分配后的射频信号经过输出端的高通滤波器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直流电流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入,经过低通滤波器,然后输出给内部电源。
为防止直流电流向其他输出端口倒灌,在每个输出端口直流通路上 加上一个隔离二极管。
如图8所示,末端设备中包括ONU、波分复用器和模拟光接收机。此外,末端设备中还集成了内部电源。在末端设备中还集成了过电分配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模拟光接收机输出射频信号送到内部的射频分配器,分配后的射频信号经过输出端的高通滤波器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出。直流电流从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入,经过低通滤波器,然后输出给内部电源。
为防止直流电流向其他输出端口倒灌,在每个输出端口直流通路上加上一个隔离二极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
电源分离器、过电分配器、电源插入器;
所述电源分离器与所述末端设备、所述过电分配器耦接,接收所述末端设备中的模拟光接收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过电分配器;所述电源分离器接收所述过电分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末端设备,为所述末端设备供电;
所述过电分配器与所述电源分离器、所述电源插入器耦接,接收所述电源分离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分配给所述电源插入器;所述过电分配器接收所述电源插入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电源分离器;
所述电源插入器与所述过电分配器耦接,并与用户终端设备耦接,接收所述过电分配器输出的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输出给所述用户终端设备;所述电源插入器接收电源适配器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输出给所述过电分配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分离器中包括低通滤波器和高通滤波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电分配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射频分配器和直流隔离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插入器包括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过流保护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或者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和所述过电分配器;或者在所述末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分离器、所述过电分配器和所述电源插入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分离器的直流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分离器的直流输出端输出;
所述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分离器的射频输出端输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第一高通滤波器送到所述射频分配器,分配后的射频信号经过第二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输出;
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出端口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第一低通滤波器和第二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过电分配器的输入端口输出;
所述第一低通滤波器和第二低通滤波器之间具有防止直流电流向其他输出端口倒灌的隔离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插入器的直流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流,直流电流经过检测电路、低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插入器的直流输出端口输出;
所述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入端接收射频信号,射频信号经过高通滤波器后从所述电源插入器的射频输出端输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电流检测电路、门限比较电路、锁存/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电源适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过电分配器;或者在用户终端设备中集成有所述电源插入器、电源适配器、过电分配器、电源分离器。
CN201520148334.3U 2015-03-16 2015-03-16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9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8334.3U CN204559598U (zh) 2015-03-16 2015-03-16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148334.3U CN204559598U (zh) 2015-03-16 2015-03-16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9598U true CN204559598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3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1483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9598U (zh) 2015-03-16 2015-03-16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959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66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oc的网络传输设备
CN108964928A (zh) * 2018-07-05 2018-12-07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oca终端设备、馈电设备及其自适应馈电方法
CN110439375A (zh) * 2019-08-19 2019-11-12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低压有线供电和联网的智能门锁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10668A (zh) * 2016-08-31 2016-12-07 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eoc的网络传输设备
CN108964928A (zh) * 2018-07-05 2018-12-07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oca终端设备、馈电设备及其自适应馈电方法
CN108964928B (zh) * 2018-07-05 2020-12-25 凌云天博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moca终端设备、馈电设备及其自适应馈电方法
CN110439375A (zh) * 2019-08-19 2019-11-12 深圳坚朗海贝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低压有线供电和联网的智能门锁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72407B2 (en) Combination power and full duplex data cable
SE1000953A1 (sv) Signal repeater system arrangemang för stabil data kommunikation
CN100576813C (zh) 同轴电缆交换系统及方法
CN204559598U (zh) 一种光纤网络末端设备的供电装置
CN102801535B (zh) 以太网供电传输系统
US20190229768A1 (e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and components therefor
CN102651664A (zh) 一种针对无源光网络设备的反向供电方法及装置
CN103347096A (zh) 一种基于eoc的ip智能集群监控系统
CN106210668A (zh) 基于eoc的网络传输设备
CN202602694U (zh) 物理隔离以太网交换机
CN204993716U (zh) 一种新型波分复用三网融合光纤到户系统
CN203872274U (zh) 基于EoC的网络摄像机监控系统
CN102395021A (zh) 有线电视放大器升级为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局端光接收机电路
CN208337692U (zh) 网络摄像机及远距离以太网传输系统、存储系统
CN206164721U (zh) 基于eoc的网络传输设备
CN109039659B (zh) G.fast反向供电系统以及局端设备
CN104410925B (zh) 一种有线电视宽带网络系统及其组网方法
CN207587204U (zh) 一种基于三网融合通信的教学实训平台装置
CN205945754U (zh) 一种光网络设备及其受电电路
CN204539174U (zh) 一种简易外接电源poe供电系统
CN100396041C (zh) 无线与有线综合接入的网络通信系统
CN102387334B (zh) 有线电视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局端模块控制电路
CN108712194A (zh) 一种基于光纤和电力线的通讯编码系统及方法
CN202268965U (zh) 有线电视放大器升级为以太网同轴电缆传输局端光接收机电路
CN202406215U (zh) 两路输入输出的基于三网融合宽带数据接入的分前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7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