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52500U -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 Google Patents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52500U
CN204552500U CN201420837797.6U CN201420837797U CN204552500U CN 204552500 U CN204552500 U CN 204552500U CN 201420837797 U CN201420837797 U CN 201420837797U CN 204552500 U CN204552500 U CN 2045525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plate
rib
window
holding frame
high imp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83779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大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42083779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525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525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52500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uring Of Glass Pan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包含有设置在周边的窗框(3)、在侧面上设置有肋条(11)并且按照相互部分叠加方式分布的玻璃板(1)、夹持在肋条(11)和玻璃板(1)侧面部并且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的夹持架(2),通过玻璃板(1)叠加分布在窗框(3),通过夹持架(2)把玻璃板(1)与窗框(3)联接,通过对肋条(11)和玻璃板(1)侧面部的夹持,增大了夹持架(2)的夹持面积,不再只对玻璃板(1)侧面部进行夹持,因此提高了抗风流的冲击力。

Description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子,尤其是一种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二、     背景技术
窗子作为建筑物上的透光和通气的重要部件,在建筑物中被广泛地应用,因此窗子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窗子中,还都是通过窗框对窗子的玻璃板进行夹持,由于窗框对玻璃板夹持的面积小,使的玻璃板抗风流的冲击力小,对窗子的玻璃板产生破坏。
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因此提高了抗风流的冲击力。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在周边的窗框、在侧面上设置有肋条并且按照相互部分叠加方式分布的玻璃板、夹持在肋条和玻璃板侧面部并且与窗框转动式联接的夹持架。
由于设计了玻璃板、夹持架和窗框,通过玻璃板叠加分布在窗框,通过夹持架把玻璃板与窗框联接,通过对肋条和玻璃板侧面部的夹持,增大了夹持架的夹持面积,不再只对玻璃板侧面部进行夹持,因此提高了抗风流的冲击力。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通过增加玻璃板的竖向夹持肋条而使玻璃板的横向和竖向都可以固定的方式分别把玻璃板、夹持架和窗框相互联接。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拉绳和窗网,在玻璃板的侧面上设置有肋条并且肋条设置为沿玻璃板的竖向中心线分布,夹持架设置在玻璃板的端面上并且夹持架设置为卡接在玻璃板的端面部和肋条上,夹持架设置为与窗框转动式联接并且拉绳设置为与夹持架的侧面部接触式联接,玻璃板设置为相互部分叠加式与窗框联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之间设置有窗网。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肋条设置在玻璃板的外侧面上并且肋条设置为圆柱体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夹持架设置为包含有竖向夹持部、横向夹持部、转动轴和齿形体,竖向夹持部设置为与玻璃板的肋条夹持并且横向夹持部设置为与玻璃板的侧面部夹持,转动轴设置为与窗框转动式联接并且齿形体设置为与拉绳接触式联接,竖向夹持部设置在横向夹持部的下端部并且转动轴设置在横向夹持部的上端部,齿形体设置在横向夹持部的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肋条分别设置在玻璃板的内外侧面上并且夹持架设置有与玻璃板的内外侧面上的肋条夹持的两个竖向夹持部。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还包含有通液嘴和单相阀,在玻璃板的肋条的周边部设置有通孔管并且肋条的两端分别与通孔管的侧壁联接,夹持架还设置有与通孔管的侧壁夹持的另一个竖向夹持部,在通孔管上设置有单相阀并且单相阀的外端口部设置有通液嘴。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通孔管设置为圆柱形管体的一部分并且设置在玻璃板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并且密封条分别设置在玻璃板的侧面部。
在本技术方案中,提高对玻璃板夹持力的玻璃板、夹持架和窗框为重要技术特征,在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玻璃板1、夹持架2、窗框3、拉绳4和窗网5,
在玻璃板1的侧面上设置有肋条11并且肋条11设置为沿玻璃板1的竖向中心线分布,夹持架2设置在玻璃板1的端面上并且夹持架2设置为卡接在玻璃板1的端面部和肋条11上,夹持架2设置为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并且拉绳4设置为与夹持架2的侧面部接触式联接,玻璃板1设置为相互部分叠加式与窗框3联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1之间设置有窗网5。
在本实施例中,肋条11设置在玻璃板1的外侧面上并且肋条11设置为圆柱体的一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架2设置为包含有竖向夹持部21、横向夹持部22、转动轴23和齿形体24,竖向夹持部21设置为与玻璃板1的肋条11夹持并且横向夹持部22设置为与玻璃板1的侧面部夹持,转动轴23设置为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并且齿形体24设置为与拉绳4接触式联接,竖向夹持部21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下端部并且转动轴23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上端部,齿形体24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侧面部。
把玻璃板1的两侧面部进行部分叠加安装在窗框3上,通过拉绳4带动夹持架2转动,使叠加的玻璃板1进行转动并且产生缝隙,把窗网5展开,通过拉绳4带动夹持架2转动,使叠加的玻璃板1进行转动并且相互叠加,把窗网5收缩。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例,肋条11分别设置在玻璃板1的内外侧面上并且夹持架2设置有与玻璃板1的内外侧面上的肋条11夹持的两个竖向夹持部21。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实施例,还包含有通液嘴6和单相阀7,在玻璃板1的肋条11的周边部设置有通孔管12并且肋条11的两端分别与通孔管12的侧壁联接,夹持架2还设置有与通孔管12的侧壁夹持的另一个竖向夹持部21,在通孔管12上设置有单相阀7并且单相阀7的外端口部设置有通液嘴6。
在本实施例中,通孔管12设置为圆柱形管体的一部分并且设置在玻璃板1的外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四个实施例,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并且密封条分别设置在玻璃板1的侧面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玻璃板1、夹持架2和窗框3,通过玻璃板1叠加分布在窗框3,通过夹持架2把玻璃板1与窗框3联接,通过对肋条11和玻璃板1侧面部的夹持,增大了夹持架2的夹持面积,不再只对玻璃板1侧面部进行夹持,因此提高了抗风流的冲击力。
2、由于设计了玻璃板1、夹持架2和窗框3,通过对玻璃板1的横向和竖向的夹持,提高了窗子的稳定性能。
3、由于设计了由于设计了玻璃板1、夹持架2和窗框3,通过对玻璃板1的横向的两个方向的夹持,提高了夹持力。
4、由于设计了玻璃板1、通液嘴6和单相阀7,不但增加了玻璃板1的通孔管12壁的夹持力,通过通液嘴6和单相阀7在通孔管12中注入不同颜色的液体,可以吸收紫外线。
5、由于设计了拉绳4和窗网5,使通风窗口分布在整个窗子面上,提高了通风效率。
6、由于设计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提高对玻璃板1夹持力的玻璃板1、夹持架2和窗框3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之一,因此在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技术领域内,凡是包含有设置在周边的窗框3、在侧面上设置有肋条11并且按照相互部分叠加方式分布的玻璃板1、夹持在肋条11和玻璃板1侧面部并且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的夹持架2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包含有设置在周边的窗框(3)、在侧面上设置有肋条(11)并且按照相互部分叠加方式分布的玻璃板(1)、夹持在肋条(11)和玻璃板(1)侧面部并且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的夹持架(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通过增加玻璃板(1)的竖向夹持肋条(11)而使玻璃板(1)的横向和竖向都可以固定的方式分别把玻璃板(1)、夹持架(2)和窗框(3)相互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还包含有拉绳(4)和窗网(5),在玻璃板(1)的侧面上设置有肋条(11)并且肋条(11)设置为沿玻璃板(1)的竖向中心线分布,夹持架(2)设置在玻璃板(1)的端面上并且夹持架(2)设置为卡接在玻璃板(1)的端面部和肋条(11)上,夹持架(2)设置为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并且拉绳(4)设置为与夹持架(2)的侧面部接触式联接,玻璃板(1)设置为相互部分叠加式与窗框(3)联接并且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1)之间设置有窗网(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肋条(11)设置在玻璃板(1)的外侧面上并且肋条(11)设置为圆柱体的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夹持架(2)设置为包含有竖向夹持部(21)、横向夹持部(22)、转动轴(23)和齿形体(24),竖向夹持部(21)设置为与玻璃板(1)的肋条(11)夹持并且横向夹持部(22)设置为与玻璃板(1)的侧面部夹持,转动轴(23)设置为与窗框(3)转动式联接并且齿形体(24)设置为与拉绳(4)接触式联接,竖向夹持部(21)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下端部并且转动轴(23)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上端部,齿形体(24)设置在横向夹持部(22)的侧面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肋条(11)分别设置在玻璃板(1)的内外侧面上并且夹持架(2)设置有与玻璃板(1)的内外侧面上的肋条(11)夹持的两个竖向夹持部(2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还包含有通液嘴(6)和单相阀(7),在玻璃板(1)的肋条(11)的周边部设置有通孔管(12)并且肋条(11)的两端分别与通孔管(12)的侧壁联接,夹持架(2)还设置有与通孔管(12)的侧壁夹持的另一个竖向夹持部(21),在通孔管(12)上设置有单相阀(7)并且单相阀(7)的外端口部设置有通液嘴(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通孔管(12)设置为圆柱形管体的一部分并且设置在玻璃板(1)的外侧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其特征是:在相邻的两个玻璃板(1)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并且密封条分别设置在玻璃板(1)的侧面部。
CN201420837797.6U 2014-12-26 2014-12-26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25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7797.6U CN204552500U (zh) 2014-12-26 2014-12-26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837797.6U CN204552500U (zh) 2014-12-26 2014-12-26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52500U true CN204552500U (zh) 2015-08-12

Family

ID=53827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837797.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52500U (zh) 2014-12-26 2014-12-26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525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241A (zh) * 2014-12-26 2015-04-22 李大舟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WO2021093243A1 (zh) * 2019-11-14 2021-05-20 岳志铁 真空有机膜复合中空玻璃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3241A (zh) * 2014-12-26 2015-04-22 李大舟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WO2021093243A1 (zh) * 2019-11-14 2021-05-20 岳志铁 真空有机膜复合中空玻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52500U (zh)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CN204290857U (zh) 一种圆盒结构的太阳能电池板装置
CN104533241B (zh) 基于高冲击力的窗子
CN206401691U (zh) 一种提高ip防护等级的滑触线结构
CN204932970U (zh) 一种不锈钢洗砂槽
CN204332907U (zh) 一种高置灯泡更换器
CN202975090U (zh) 一种防尘电表箱观察窗
CN203063134U (zh) 电晕机
CN203356676U (zh) 一种改进的平面多锋角钻头
CN204738687U (zh) 一种铝型材窗框结构
CN205087326U (zh) 一种布辊架
CN205005741U (zh) 一种发热体
CN204261815U (zh) 可提高静电场强度的阴极线
CN204455941U (zh) 综合式护栏清洗车
CN201786202U (zh) 窗户外框结构
CN204266159U (zh) 除雪辊刷
CN204266672U (zh) 一种电力铁塔底座
CN203752090U (zh) 杆塔拉线制作工具
CN202767789U (zh) 中空内勾企铝型材
CN204456007U (zh) 一种水工平面钢闸门节间连接装置
CN203979029U (zh) 一种板件连接装置
CN203650403U (zh) 一种h型钢组立机
CN207829384U (zh) 一种压条
CN204316043U (zh) 一种线盒保护盖
CN203347478U (zh) 一种内开内倒窗用转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