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531744U -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531744U
CN204531744U CN201520059322.3U CN201520059322U CN204531744U CN 204531744 U CN204531744 U CN 204531744U CN 201520059322 U CN201520059322 U CN 201520059322U CN 204531744 U CN204531744 U CN 204531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locking button
bracing wire
attacker
car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05932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浩
张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05932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531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531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5317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汽车门内扣手,包括于车门板体上固定的具有容纳部的安装壳体,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壳体上、以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手柄解锁组件,所述手柄解锁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呈折线形连接的、用于连接手柄拉线的拉线锁止柄,在所述安装壳体与手柄解锁组件间还设有对所述手柄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手柄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一弹性回位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设有该汽车门内扣手的车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门内扣手Y向开启而带来的门板占用空间大、影响其它零部件布置等问题。

Description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内扣手。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汽车门内扣手的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市场的愈加成熟,汽车已不仅仅只是一种代步工具,消费者对汽车的性能及使用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汽车门内扣手均为Y向(即车体的水平方向)开启,门内扣手的开启轮廓较大,且占用的门板空间也较多,从而会造成汽车门板结构空间上的局限性,不利于其它零部件的布置。同时,门内扣手的Y向开启也会使得对门内护板与钣金间距离要求过大,从而影响到汽车门板的造型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汽车门内扣手,以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门内扣手Y向开启而带来的门板占用空间大、影响其它零部件布置等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汽车门内扣手,包括于车门板体上固定的具有容纳部的安装壳体,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壳体上、以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手柄解锁组件,所述手柄解锁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手柄,以及与所述手柄呈折线形连接的、用于连接手柄拉线的拉线锁止柄,在所述安装壳体与手柄解锁组件间还设有对所述手柄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手柄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一弹性回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经由手柄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壳体上,所述拉线锁止柄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手柄转轴上、并与所述手柄卡接相连,所述手柄与拉线锁止柄呈“V”字形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手柄与手柄转轴固连;所述第一弹性回位机构为连接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和手柄转轴之间的,以对所述手柄转轴提供弹性回位力的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手柄转轴上。
进一步的,在所述拉线锁止柄上固连有对所述拉线锁止柄相对于安装壳体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柱。
进一步的,在所述容纳部内于所述手柄的一侧转动设有于竖直方向上转动的锁止钮解锁组件,在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伸出于安装壳体外的一端连接有锁止钮拉线,在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与安装壳体之间还设有可对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二弹性回位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包括经由固连于其上的锁止钮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容纳部内的锁止钮,相对于所述锁止钮卡接于锁止钮转轴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安装壳体外的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所述锁止钮拉线连接于锁止钮拉线锁止柄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性回位机构为连接设于所述安装壳体和锁止钮转轴之间的,以对所述锁止钮转轴提供弹性回位力的第二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锁止钮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通过使手柄解锁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并通过手柄与拉线锁止柄之间的折线形设计,从而可按压手柄而带动拉线锁止柄转动,以对连接在拉线锁止柄上的拉线进行拉动,达到开启车门的目的,手柄解锁组件竖直方向上转动,且手柄设置于容纳部中,从而相较于现有的Y向(即车体的水平方向)开启的门内扣手,该手柄解锁组件的转动平面与车门平面平行,可大大减小门内扣手的开启轮廓,避免Y向开启带来的门板占用空间大、影响其它零部件布置等问题。
(2)手柄及拉线锁止柄经手柄转轴安装,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组装。手柄与拉线锁止柄间呈“V”字形,可经由对手柄的按压带动拉线锁止柄的同步转动,且该结构造型较为简单,便于实施。
(3)手柄与手柄转轴固连,并使第一弹簧对手柄转轴施加作用力,可简化第一弹簧的设计结构,并便于各部件间的组装联接。第一弹簧套设在手柄转轴上可使其安装后结构上更加稳定,以使其运动更为顺畅。
(4)设置限位柱可避免拉线锁止柄及手柄运动过度而造成不必要的磨损,以及保证手柄及拉线锁止柄转动回位后手柄拉线的张紧度。
(5)设置于竖直方向上转动的锁止钮解锁组件可使得用于车门锁定的控制机构也避免因采用Y向开启而带来的门板占用空间大、影响其它零部件布置等问题,且锁止钮解锁组件转动设计也能够提升车门锁定机构的使用品质。
(6)锁止钮解锁组件采用经由锁止钮转轴连接的锁止钮和锁止钮拉线锁止柄,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组装。使第二弹簧对锁止钮转轴施加作用力,可简化第二弹簧的设计结构,便于各部件间的组装联接。第二弹簧套设在锁止钮转轴上可使其安装后结构上更加稳定,以使其运动更为顺畅。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又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壳体的结构简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手柄的结构简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拉线锁止柄的结构简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架的结构简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柄的结构简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锁止钮拉线锁止柄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安装壳体,2-手柄,3-拉线锁止柄,4-锁止钮,5-锁止钮拉线锁止柄,6-第一弹簧,7-第二弹簧,8-手柄拉线,9-锁止钮拉线,10-支撑架,11-端盖,12-手柄安装部,13-手柄连接孔,14-拉线锁止柄连接孔,15-锁止钮安装部,16-手柄安装孔,17-锁止钮转轴支撑孔,18-手柄转轴支撑孔,19-拉线锁止柄本体,20-连接块,21-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11-卡块,22-手柄拉线卡接孔,23-手柄拉线卡槽,24-限位柱,25-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6-锁止钮拉线卡接孔,27-锁止钮拉线卡槽,28-锁止钮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9-锁止钮转轴卡槽,30-锁止钮转轴,31-手柄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汽车门内扣手,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包括于车门板体上固定的具有内凹的容纳部的安装壳体1,在安装壳体1上设有在竖直方向上转动、以用于车门开启时解除车门锁定的手柄解锁组件。而除了手柄解锁组件,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壳体1上还可在该手柄解锁组件的一侧设置同样于竖直方向上转动的、用于车门关闭后非主驾侧车门锁定解除的锁止钮解锁组件。本实施例中以手柄解锁组件和锁止钮解锁组件均设置时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当仅设置手柄解锁组件时,手柄解锁组件的具体结构与下述描述相同。
本实施例中手柄解锁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安装壳体1上的容纳部内的手柄2,以及与手柄2呈折线形连接的、用于连接手柄拉线8的拉线锁止柄3,而在安装壳体1与手柄解锁组件之间还设有对该手柄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手柄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一弹簧6。而锁止钮解锁组件包括转动设于容纳部内的锁止钮4,与锁止钮4相连接并位于安装壳体1外的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上连接有锁止钮拉线9。在锁止钮解锁组件与安装壳体1之间同样设有可对锁止钮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该锁止钮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二弹簧7。
本实施例中安装壳体1的具体结构如图4中所示,其为一板状结构,由位于其边缘的侧板围构成内凹的容纳部。在安装壳体1一端的下部设置有呈中空管状的手柄安装部12,手柄安装部12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则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为用于手柄2的转动安装。在手柄安装部12位于安装壳体1的侧端面处设置有拉线锁止柄连接孔14,而与拉线锁止柄连接孔14相对的,在手柄安装部12上还设有可使手柄安装部12与容纳部相连通的手柄连接孔13。
手柄连接孔13和拉线锁止柄连接孔14分别用于手柄2及拉线锁止柄3的一端伸入手柄安装部12内,以实现两者间的连接并实现手柄解锁组件于安装壳体1上的转动安装。在手柄安装部12的上方设有同样呈中空管状的锁止钮安装部15,锁止钮安装部15一端开口,在其另一端设有通孔,以用于安装锁止钮4。本实施例中手柄安装部12与锁止钮安装部15为如图4中所示的处于安装壳体1的同一侧,但锁止钮安装部15除了如上所述的设置位置,其仍可为设置在容纳部中的其它位置,其具体位置的设置不影响手柄2的转动操纵即可。
手柄2的具体结构如图5中所示,其可设置为有较小的弯曲,以便于施力并且具有较好的美观性。在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手柄安装孔16。拉线锁止柄3的具体结构如图6中所示,其包括拉线锁止柄本体19,拉线锁止柄本体19为截面呈锥形的板状结构,在拉线锁止柄本体19结构尺寸较小的一端固连有一段略微弯曲的连接块20,在连接块20的端部则设置有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1。本实施例中为实现拉线锁止柄3与手柄2之间的连接,以可经由手柄2带动拉线锁止柄3转动,在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1处设置有如图6中所示的卡块211,对应的在手柄2上的手柄安装孔16处也设置有可与卡块211嵌装配合的卡槽。
在拉线锁止柄本体19上相对于连接块20的另一端设有手柄拉线卡接孔22,沿拉线锁止柄本体19的侧端面也设有与手柄拉线卡接孔22相连通的手柄拉线卡槽23。在手柄拉线8连接时,使手柄拉线8端部嵌装至手柄拉线卡接孔内,然后再使拉线进入手柄拉线卡槽23中即可。利用手柄拉线卡槽23可使手柄拉线8稳定连接于拉线锁止柄本体19上,且也可使手柄拉线8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在拉线锁止柄本体19上靠近于连接块20的部位还固连有限位柱24,限位柱24在拉线锁止柄3安装于安装壳体1上时,可对拉线锁止柄3相对于安装壳体1的转动进行限位。
本实施例中手柄2带有手柄安装孔16的一端穿过手柄连接孔13进入手柄安装部12内,然后再经由手柄转轴31转动设于安装壳体1上。而为实现手柄转轴31于安装壳体1上的转动设置,本实施例中在安装壳体1上还设置有一个支撑架10。支撑架10的具体结构如图7中所示,在支撑架10上位于其两端分别设有锁止钮转轴支撑孔17和手柄转轴支撑孔18。手柄转轴支撑孔18用于对手柄转轴31的一端进行转动支撑,而锁止钮转轴支撑孔17则用于锁止钮解锁组件的安装。当然除了设置支撑架10,本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安装壳体1自身结构实现手柄转轴31的安装。
与手柄2相类似的,拉线锁止柄3带有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1的一端进入手柄安装部12,并使得其上的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1套设于手柄转轴上,且卡块211也与手柄2上的卡槽卡接相连。连接后的手柄2与拉线锁止柄3间呈“V”字形设置,其可如图1中所示。本实施例中在手柄2及拉线锁止柄3安装后,为保证门内扣手整体结构上的美观性,可在手柄安装部12开口的一端设置一个端盖11。本实施例中如图3中所示的,第一弹簧6为套设在手柄转轴31上的扭簧,第一弹簧6的一端抵接在安装壳体1或支撑架10上,而其另一端则与手柄转轴31之间相连接,且同时本实施例中手柄2也与手柄转轴31固连在一起,从而利用第一弹簧6对手柄转轴31的作用力,可实现手柄2转动后的回位。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簧6除了可套设在手柄转轴31上,其也可为设置在手柄转轴31与支撑架10之间,此时第一弹簧6的两端仍为分别抵接于安装壳体1(或支撑架10)及手柄转轴31上。而第一弹簧6除了可为采用扭簧结构外,其也还可采用由弹性钢片制成的与钟表发条结构相似的结构,以使手柄2达到同样的转动回位效果。
如图8中所示为锁止钮4的具体结构,在锁止钮4的中部固连有锁止钮转轴30。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的具体结构如图9中所示,其包括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5,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5的截面也为具有一定锥度的锥形结构,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5的结构尺寸较小的一端设有锁止钮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8,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8处还设有用于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与锁止钮转轴30相卡接的锁止钮转轴卡槽29,当然在锁止钮转轴30上也设有可与锁止钮转轴卡槽29卡装配合的卡头。
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5相对于锁止钮拉线锁止柄安装孔28的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锁止钮拉线9的锁止钮拉线卡接孔26,而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本体25的侧端面上同样设有与锁止钮拉线卡接孔26相连通的锁止钮拉线卡槽27。锁止钮拉线9的端部置于锁止钮拉线卡接孔26内时,锁止钮拉线9则活动设置在锁止钮拉线卡槽27中。锁止钮4经由锁止钮转轴30安装于安装壳体1上的锁止钮安装部15内,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相对于锁止钮4连接在锁止钮转轴30上位于安装壳体1外的另一侧,锁止钮转轴30于安装壳体1外的端部则安装于支撑架10上的锁止钮转轴支撑孔17中,由此当转动锁止钮4时即可带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实现同步的转动。
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弹簧6相类似的,第二弹簧7也为套设在锁止钮转轴30上的扭簧,第二弹簧7的一端抵接在安装壳体1上,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则连接在锁止钮转轴30上,以可经由对锁止钮转轴30施加作用力,而实现锁止钮4的转动回位。当然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7除了可套设在锁止钮转轴30上,其也可为设置在锁止钮转轴30与支撑架10之间。而除了为扭簧结构,第二弹簧7同样也可为采用与钟表发条相类似的结构。
本汽车门内扣手通过使手柄解锁组件和锁止钮解锁组件在竖直方向上转动,并通过手柄2与拉线锁止柄3之间的折线形设计,以及锁止钮4与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之间的同轴设计,从而可按压手柄2带动拉线锁止柄3转动,以对连接在拉线锁止柄3上的手柄拉线8进行拉动,达到开启车门的目的,以及可转动锁止钮4带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转动,以对连接在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上的锁止钮拉线9进行拉动,达到解除非主驾车门解锁的目的。手柄解锁组件和锁止钮解锁组件于竖直方向上转动,且手柄2设置于安装壳体1上的容纳部中,从而相较于现有的Y向(即车体的水平方向)开启的门内扣手,该手柄解锁组件及锁止钮解锁组件的转动平面与车门平面平行,可大大减小门内扣手的开启轮廓,避免Y向开启带来的门板占用空间大、影响其它零部件布置等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辆,该车辆上装设有如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门内扣手,包括于车门板体上固定的具有容纳部的安装壳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安装壳体(1)上、以在竖直方向上转动的手柄解锁组件,所述手柄解锁组件包括转动设于所述容纳部内的手柄(2),以及与所述手柄(2)呈折线形连接的、用于连接手柄拉线(8)的拉线锁止柄(3),在所述安装壳体(1)与手柄解锁组件间还设有对所述手柄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手柄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一弹性回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经由手柄转轴(31)转动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上,所述拉线锁止柄(3)的一端套设于所述手柄转轴(31)上、并与所述手柄(1)卡接相连,所述手柄(2)与拉线锁止柄(3)呈“V”字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与手柄转轴(31)固连;所述第一弹性回位机构为连接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和手柄转轴(31)之间的,以对所述手柄转轴(31)提供弹性回位力的第一弹簧(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6)套设于手柄转轴(31)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线锁止柄(3)上固连有对所述拉线锁止柄(3)相对于安装壳体(1)的转动进行限位的限位柱(2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部内于所述手柄(2)的一侧转动设有于竖直方向上转动的锁止钮解锁组件,在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伸出于安装壳体(1)外的一端连接有锁止钮拉线(9),在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与安装壳体(1)之间还设有可对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提供弹性力,以使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转动回位的第二弹性回位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钮解锁组件包括经由固连于其上的锁止钮转轴(30)转动设于所述容纳部内的锁止钮(4),相对于所述锁止钮(4)卡接于锁止钮转轴(30)的另一端、并位于所述安装壳体(1)外的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所述锁止钮拉线(9)连接于锁止钮拉线锁止柄(5)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回位机构为连接设于所述安装壳体(1)和锁止钮转轴(30)之间的,以对所述锁止钮转轴(30)提供弹性回位力的第二弹簧(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7)套设于锁止钮转轴(30)上。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车辆上装设有如权利要求1或6中所述的汽车门内扣手。
CN201520059322.3U 2015-01-28 2015-01-28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1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9322.3U CN204531744U (zh) 2015-01-28 2015-01-28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059322.3U CN204531744U (zh) 2015-01-28 2015-01-28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531744U true CN204531744U (zh) 2015-08-05

Family

ID=53745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059322.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4531744U (zh) 2015-01-28 2015-01-28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53174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2202A (zh) * 2017-12-25 2018-05-29 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扣手装置
CN111827812A (zh) * 2020-06-19 2020-10-27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开拉手结构及车辆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82202A (zh) * 2017-12-25 2018-05-29 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扣手装置
CN108082202B (zh) * 2017-12-25 2023-12-29 上海坦达轨道车辆座椅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扣手装置
CN111827812A (zh) * 2020-06-19 2020-10-27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内开拉手结构及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3435B1 (en) Locking mechanism, lock assembly, quick-swap support frame assembly and electric vehicle
EP3399257A1 (en) Hinge assembly for refrigerator door body and refrigerator
CN101435300B (zh) 角部铰链、角部支承装置以及窗或门
EP3190250B1 (en) Hinge
CN204531744U (zh) 汽车门内扣手及车辆
CN204199984U (zh) 一种柜体旋转门结构
CN109415034A (zh) 雨刷臂
CN201318087Y (zh) 一种180°可调暗铰链结构
CN202788363U (zh) 门窗合页
CN202434961U (zh) 一种线扣装置及其电视机
CN209742588U (zh) 一种滑轮组件
CN203716695U (zh) 一种改进的合页
CN103040343B (zh) 一种窗帘轨道
CN203882376U (zh) 一种自动柜员机的可掀开式维护顶罩结构
CN218438852U (zh) 电力柜柜门铰链结构
CN201818164U (zh) 隐蔽式活页
CN203285207U (zh) 一种新型暗铰链
CN106703573A (zh) 一种在t形槽快速安装旋转门窗的旋转轴结构
CN204271991U (zh) 一种新型带凹槽的边框固定用角键
CN207523492U (zh) 一种用于后排靠背解锁机构中防拉线脱离的转动支架
CN216289666U (zh) 开关柜柜门的铰链结构
CN213869387U (zh) 车门限位器总成
CN204271994U (zh) 一种带凹槽的边框固定用角键
CN215255623U (zh) 一种双门扇顶开门
CN210768391U (zh) 一种自动回位门与门框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0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